日本茶文化对日本语言文学的影响

2017-02-04 01:31
福建茶叶 2017年12期
关键词:语言文学茶道茶文化

张 彬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河南郑州 451191)

日本茶文化对日本语言文学的影响

张 彬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河南郑州 451191)

文化与语言文学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首先文化为语言文学的创作提供素材和思路,然后语言文学是对文化的具体描述,是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日本本土上并没有自生的茶树,然而茶叶却对日本的文化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从这一点上来讲,日本语言文学功不可没,本文将拟从日本茶文化出发,分析日本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以及日本茶文化的具体理念内涵,结合不同时期日本语言文学的特点和风格,分析日本茶文化对日本语言文学的影响,从而了解日本茶文化未来社会中的传承思路。

日本茶文化;日本语言文学;文化影响;精神内涵;文化驱动

日本的茶文化虽然来自于中国传统茶文化,但是由于和日本当地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经过一代又一代日本人的改革创新,随后产生了具有日本本民族文化特色的茶道文化,它是集合美学、宗教和伦理等等于一身的完整体系,是茶道文化和其他形式文化之间的相互交融,成为日本文化的象征。了解日本语言文学,就要对日本本土特色的文化有所研究,熟悉该民族的思维模式,在对日本文化的内涵诠释的基础上,融合日本茶文化的具体理念内涵,从而真正地读懂这一民族的语言文学作品,了解这一民族的深刻内涵。

1 日本茶文化的起源发展以及具体理念内涵分析

日本与我国同属于东亚文化圈层体系的国家,同时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体系的重要辐射地区,可以说,从先秦开始,我国文化就对日本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在唐朝时期,随着中日交往不断成熟,我国的各项文化要素都积极融入到日本地区,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文化元素,日本茶文化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元素。

1.1 日本茶文化的起源发展分析

日本茶文化是一种具有仪式感为客人奉茶的仪式,发展的基础是“日常茶饭事”,随着茶文化与其他形式文化之间的相互交融,最终成为一个综合型的艺术形式,对百姓来讲,茶文化不仅仅是一种物质上的享受,通过学习茶道的相关内容和深刻内涵,来不断陶冶自己的情操,从而可以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观,日本茶文化起源于中国传统茶文化,随着海上丝绸之路而传入日本,经过无数茶道大家对茶文化的补充改进,逐渐展现出茶道文化的雏形,随后在16世纪经由日本茶道大师千利休对茶道文化删繁就简,才成就了日本茶文化现代的模样。当然,我们必须看到日本茶文化,实际上是我国传统茶文化体系与日本自身社会文化之间的有效结合,同时在整个日本茶文化体系中,也包含了诸多元素和内容,尤其是形成了一系列以茶和茶文化为基础的文学艺术素材,而这些素材内容是当前我们传承和认知日本茶文化体系的基础和关键。日本茶文化与日本的语言文学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通过对两者的深入分析,能够让我们进一步的了解日本这一民族的文化内涵。

1.2 日本茶文化的具体理念内涵分析

从日本的知名茶道大师,千利休大师认为“和、敬、清、寂”是日本茶文化的根本内涵,“和”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包括隐藏在茶室布置、茶具选择之间的协调性都可以称之为和,它是人与自然之间经过数百年相处而流传下来的美感,加之主人和客人心与心之间的沟通,“和”发展成为相处沟通的真谛,“和”还有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含义;“敬”则指的是对长辈的敬重,对同僚的尊敬,它是茶文化发展的起始;“清”代表清净清洁,这一点在日本茶文化之中是非常强调的做法;而“寂”是日本茶道内心修养的最高境界,通过对自己内心的了解,达到对人生的沉淀,这也是日本茶文化与宗教相互结合的体现。想要对日本茶文化理念的具体内涵进行分析,可以看到日本茶文化理念的理解认知,需要选择合适的传承要素。

1.3 日本茶文化对日本文化发展的具体影响分析

日本茶道繁琐的喝茶礼仪旨在通过这些礼仪来达到对内心的修炼,只有当饮茶之人能够平心静气熟练的完成整个茶文化所具有的礼法时,才能够领悟茶文化的深刻内涵与茶的真谛,这一点与我国传统茶文化相差较大。日本茶道文化与宗教相互结合之后产生的繁杂的礼仪能够锻炼饮茶者的内心,禅茶一体,最终让饮茶者的内心不受礼法的约束而达到超然物外的境界,苦味茶汤就像是人生一样,饮茶之人通过品茶的同时也是在体会自己的人生。此外日本茶文化对日本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社会快速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2 不同时期日本语言文学的特点和风格分析

日本语言文学作品不仅仅是一种文学作品,其同时也是日本文化机制影响力的重要表现。通过对日本语言文学的具体内涵和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其中包含了浓厚的价值理念和行为,从而其能够为我们了解日本文化体系提供重要载体和基础,不仅如此,还要从文化内涵的细化、传统文化认知过程中,需要选择相关文学作品。

2.1 中古时期日本语言文学的特点分析

中古时期指的是相当于我国隋唐时期的一段时间,当时日本社会各阶层仍处于十分混乱的局面之下,这一时期的语言文学作品也是对这一动荡时期的描写,代表性的作品有《源氏物语》、《平家物语》等,主要的特点在于故事主干分明集中,人物个性鲜明,分支清晰紧凑,同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写实性小说的开端,语言优美典雅,对人物个性上的表现以及命运安排都跟当时社会发展水平紧密相连,给人以精神上的享受,整体的结构手法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2.2 近代的日本语言文学

近代近代的日本语言文学大多篇幅短小,结构简单,受到地理位置、社会条件、历史等等各种因素的限制,近代的日本语言文学以幽默风趣的语言来展现出当时社会的状态,具有十分深刻的内涵,代表性的人物包括夏目簌石、芥川龙之介、宫泽贤治等人,擅长运用对句、俳句、叠句,以新颖的式样备受日本百姓的关注和喜爱,同时对人物心理的细致刻画开启了一个时代的到来,这一时期的作家都不愿附庸社会的主流派别,坚持按照自己对语言文学的理解进行创作,有意识的虚构出超脱现实生活的作品。

2.3 现代日本语言文学的特点

现代日本语言文学大师辈出,这一时期的作品大多是由现实生活抽脱出来对人生和人性的思考,有一种说不出的美感,而这种美感在欧美国家的语言文学中是没有的,总体上讲,现代日本语言稳固限额秉持着优美、自省、沉静的文学理念,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包括村上春树、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等人,随着大江健三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现实主义性的文学又再一次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将日本语言文学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通过语言文学来刻画当代日本人在之下的不安和困惑之感,勾勒出人世间的百味,具有超凡脱俗的特点。

3 日本茶文化对日本语言文学的影响分析

实际上,对于任何语言文学作品来说,文化是其创作的基础要素,无论是具体的文学作品,还是其中的要素内涵,实际上都要借鉴文化元素的具体内涵,文化与文学作品来说,其中包含诸多元素内容,无论是文化机制,还是语言文学的体系内涵,都需要具体创新,实际上,日本茶文化体系从唐朝开始,就已经初步形成,而其对于日本文学作品创作来说,不仅仅是丰富了具体的创作素材,同时更重要的是其中融入了具体的创作情感,这些不仅仅提升了日本语言文学作品的内涵,同时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其也为日本茶文化体系传承发展提供了重要载体。

3.1 茶道精神对日本语言文学的影响

茶道精神以和、敬、清、寂为指导思想,这同时也对日本语言文学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作者通过对茶道精神的认真学习,一方面为作者的文学创作提供丰富的素材,另一方面,语言文学也是对茶文化传承的工具,通过对茶道的修炼来感受茶道文化的深刻内涵,不断地修养身心,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这种感情贯彻整个作品的始终,在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中的表现形式也不同,同时由于茶文化还与宗教进行结合,也是我国了解日本宗教文化的渠道之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3.2 日本茶文化是日本语言文学的创作基础

从另一方面上讲,日本茶文化是日本语言文学创作的基础,只有深入地了解了日本茶文化在不同阶段的发展历史,才能够得知不同时期日本人思想上的变化形式,从而为创作提供良好的素材,早期的语言文学作品不仅仅受到日本茶文化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中国文学作品的影响,随后才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除了对现实的深刻反映以外,还有许多社会性的创作,对日本文坛的繁荣发展做出了相当积极的作用,此外大量有关描述日本茶文化的作品深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3.3 日本茶文化理念反应出日本社会的状态

日本茶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含义不同,具体茶道流程也不尽相同,通过日本语言文学的表达,能够反映出当时日本社会的状态,对我们研究日本文化历史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例如平安时期日本的茶道文化无论从形式上还是精神层面,都是对中国茶文化中《茶经》的照搬,这一时期的日本语言文学同样受到中国唐诗的影响,创作出大量的俳句,为随后社会历史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也可由此看出古代中国的影响力之大。

4 结语

日本茶文化对日本语言文学作品来讲,不仅仅是语言文学创作素材的来源,同时日本茶文化“和、敬、清、寂”的思想直接影响着日本人的思想发展,间接影响日本语言文学创作,除此之外,日本茶文化是大量日本语言文学作品创作的基础,通过茶文化的了解,能够直观地看到当时日本社会的发展状况,为日本茶文化和日本语言文学在未来社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可以说,日本茶文化理念是整个日本文化体系的关键,因此,选择合适的文化元素融入传统日本文化理解过程中,其必然能够实现最佳应用效果。

[1]高亚兰.十字架与龙图腾:简论基督教文化与中国文化及现代文学的关系[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126-128.

[2]董春燕.浅谈“鱼文化”对日本语言及文学的影响[J].比较教育研究,2014(7):118-121.

[3]吴廷璆.外来文化本土化的一个结晶—日本茶道精神分析[J].大庆社会科学,2014(15):32-36.

[4]王正鸿.通过中日茶文化的对比看中国茶文化对日本茶道文化的影响[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9):26-33.

[5]李建超.明治以来的日本汉字问题及其社会文化影响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6(4):153-155.

张 彬(1986-),女,河南南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日本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学茶道茶文化
河南省重点学科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简介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黄山学院校级重点学科简介
——中国语言文学
寻迹万里茶道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外国语言文学、美术学学科简介
论新时代中国茶道精神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茶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