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人才培养模式对西北空管局培养管制人员启示和借鉴

2017-02-04 01:31廖晨曦
福建茶叶 2017年12期
关键词:空管茶艺西北

廖晨曦

(中国民用航空西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西安管制中心,陕西西安 710082)

茶艺人才培养模式对西北空管局培养管制人员启示和借鉴

廖晨曦

(中国民用航空西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西安管制中心,陕西西安 710082)

随着茶叶行业发展速度的加快,其对茶艺人才的需求量及要求也不断的提升,促使各院校积极的改进人才培养方式,并形成较为先进的茶艺人才培养模式。而尽管茶艺与空中交通管制分属于不同的领域,但在人才培养方面,现阶段的茶艺人才培养模式对空中管制人员的培养仍具有一定的借鉴及指导意义。基于此,本文分析了茶艺人才培养模式对西北空管局培养管制人员的启示与借鉴。

茶艺人才培养模式;西北空管局;管制人员培养;启示;借鉴

近年来,西北空管局的培训管理体系不断完善,能够更为规范地开展培训工作;调查年度培训需求,保证科学的设置培训内容;对培训过程严格管控,有效的提升培训质量。但从整体上看,尽管取得一定的成绩,却仍具有一些问题,还需要做出优化与改善,以进一步的提升培训效果。茶艺人才培养历经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培养模式,而此种模式值得社会中各个行业人才培养工作借鉴,西北空管局也不例外,应在充分借鉴的基础上,培养出符合需求的管制人员。

1 茶艺人才培养模式介绍

1.1 校行合作培养模式

所谓校行合作,是指学校与行业以各自利益诉求为依据,探寻利益交集,从而共同完成人才培育,属于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之一。茶艺专业是随着近年来茶叶行业飞速发展而设置的新兴专业,培育目的为向茶叶行业输送符合其需求的专业人才,而此种培育目的也为校行合作提供了可能。经不断的探索、优化及改进之后,现有的校行合作模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企业以自身岗位需求为依据,向院校表明需求后,与其签订协议,随后,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有院校及企业一起参与,即“工学结合”,此种模式有益于学生、院校及企业,对于学生来说,使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对于院校来说,实验基地转移到企业中,使教育成本降低,对于企业来说,人才招聘消耗成本可以减少;第二,建立校内实训基地,茶艺培养过程中,非常注重实践,各院校开展培养工作时,除了科学的选择校外实训基地外,还需在校内建立完善的实训基地,良好的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工作,促进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第三,顶岗实习,此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的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并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而且实习中能够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促使学生毕业后顺利的过渡到“职员”角色[1]。除上述三种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外,学校与行业均在不断的探索新的培养模式,如将企业资源引入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媒体优势等。

1.2 教赛结合培养模式

教赛结合是指将茶艺培养与职业技能竞赛项目有机的结合,让学生在参与竞赛项目过程不断的提升自身茶艺技能。院校在多数教学内容中贯穿职业技能竞赛,如课程体系建设、专业建设等,使培养出来的人才与职业需求相适应,同时,职业竞赛项目并非是一成不变,而是以未来人才需求为导向,动态的调整,紧密联系实际情况,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以职业技能大赛为依据,结合教学重点,将优秀学生挑选出来,强化训练针对性的开展,保证获得优秀的竞赛结果,并使学生茶艺技能水平提高。

2 西北空管局管制人员培养中尚存的问题

民航运输中,空管具有中枢作用。现阶段,空管系统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改革也进入了攻坚期,据相关规定要求可知,预计2020年时,空管系统年飞行起降架次将会超过2000万,2030年将会全面建成现代化的空管系统,从而更为凸显出社会经济发展中空管系统的作用。此种背景下,空管局的管制人员思想意识会在发展与变革影响下发生深刻的变化,为保证空管系统稳定、和谐的运行,必须要扎实的开展管制人员培养工作,以能对各种风险与挑战妥善应对,顺势而为,奠定稳固的基础。

现阶段,“323”战略已经在西北空管局形成,“323”是指3年布局、2年攻坚、3年提升,该项战略中,每个阶段的战略任务与工作目标均非常明确,而且会以形势发展为依据,不断的做出完善。西北空管局要想有效的落实、实现“323”战略,关键在于能够充分的挖掘人才价值。生产力因素中,人是最活跃的,而空管事业发展过程中,其发展质量及可持续与否直接受到人力资源问题的影响,尤其是管制人员培养问题。实际上,西北空管局对管制人员培养工作一直十分重视,年年强调,但从具体的培训效果方面看,仍然存在缺乏培训连续性、培训渐进性不足、培训内容重复等问题,导致上述问题存在的原因是人才培养未能充分的结合职工职业生涯发展,人才培养的出发角度并非是人才与岗位相适应。因存在上述问题,导致西北空管局培养管制人员的效果时好时坏,为保证培训效果,必须要进一步的完善培训模式[2]。

3 基于茶艺人才培养模式的西北空管局培养管制人员的方法

3.1 依托行业发展培养优秀人才

各院校培养茶艺专业人才时,校行合作模式是比较常用的培养模式,尤其是校企合作,通过企业提供的实践岗位,结合校内实训,增强学生的茶艺技能、茶文化宣传意识等。尽管西北空管局培养管制人员过程中无法实施校行合作的模式,但可充分借鉴其具体的实训方法,以民航行业发展状况为依托,培养出大量的优秀人才,从而提高管制人员队伍的综合水平。

茶艺人才校行合作培养模式给西北空管局最大的启示就是培养人才过程要注重人才与具体的岗位相匹配,以能充分的发挥出人才的作用与优势,促进空管系统的良好发展。“人岗匹配”是指人对应于岗位。无论工作岗位为何种,均会要求任职者的素质、水平,只有任职者素质与水平符合岗位要求时,才能完成岗位工作任务,促进工作绩效最大化[3]。西北空管局要想按照“人岗匹配”的要求开展人才培养工作,首先要对岗位有清楚的认知,准确的界定和描述岗位,对每个岗位的具体需求、责任、任职条件做出了解与明确,从而指导人才选拔工作,其次要对员工胜任力准确把握,最后是科学匹配员工与岗位。人岗匹配基础上,西北空管局针对各个岗位的需求,制定培训内容,促进培训目的的实现。

3.2 科学开展职业技能竞赛

赛教结合是茶艺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突出特色,通过职业技能竞赛的举办,促进茶艺人才实践技能水平的提高,使茶艺人才良好的实现就业。茶艺人才赛教结合的培养模式使西北空管局认识到,培养管制人员时,要注重其实际技能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的重要方式之一即为举办职业技能大赛。西北空管局在实施一段时间的培训之后,应根据管制岗位的特点,组织相应的职业技能竞赛,如提高无线电通信设备通信质量技能大赛,以竞赛的方式激发管制人员的工作热情,并实现不断的提升其技能水平的目的。

3.3 培训职业精神

茶艺人才培养中,无论是校行合作模式,或使赛教结合模式,均对人才职业精神的培养十分注重,因此,西北空管局培养管制人员时,也需要开展职业精神培训,促进管制人员素质水平的全面提升。长期建设与发展空管事业过程中,形成职业精神,是一种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及价值取向,深受广大员工的认可[4]。职业精神培育工作的开展有利于促进员工思想素质水平提高,勇敢面对各种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并调动智慧解决问题,促进空管系统的良好发展。西北空管局在培育管制人员职业精神时,应以“两优”人才工程为依托,坚持“323”战略基础上,尽量在短时间内构建开发、评价、选拔任用人才的综合管理体系,从而进一步的优化人才队伍,促进整体水平的提升,同时,在培训期间积极地宣传核心价值观、奉献精神等,使管制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精神。

4 结论

西北空管局在培养管制人员过程中,现行的茶艺人才培养模式给予其莫大的启示,应在充分借鉴其先进培养理念及模式的基础上,结合空管局管制工作特点,良好的开展培训工作,提升管制人员的综合技能水平,促进空管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1]张健,刘永欣.中美管制员培养规范体系对比分析[J].中国民用航空,2013,(06):25-27.

[2]杜豫新.CDIO在空管人才培养中的可行性分析[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0(05):88-90.

[3]刘菲.基于“卓越计划”的国际化空管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01):31-34.

[4]王润贤,曹仁勇,吕梅,等.“双员制”+“双分制”:高职茶艺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机制与新模式[J].教育教学论坛,2015,(27):199-201.

[5]翟乐.马克思主义实践自然观对自然中心主义的超越及其意义[D].西北大学,2016.

廖晨曦(1985-),男,重庆人,硕士研究生,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民航空中交通管制。

猜你喜欢
空管茶艺西北
中小机场空管体制改革的思考与建议
茶艺
一座西北小城
解析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安全及人为影响因素
民航空管2018年运行统计公报
乙醇蒸气放空管设置室内引发爆炸
西北不惑
声乐作品在茶艺表演中的艺术价值探讨
当前茶艺表演主题创作及审美生成机制
黔西北行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