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仕女图在茶具中的应用

2017-02-04 21:38钟景华
福建茶叶 2017年4期
关键词:侍女仕女图茶具

钟景华

(咸阳师范学院,陕西咸阳712000)

试论仕女图在茶具中的应用

钟景华

(咸阳师范学院,陕西咸阳712000)

中国仕女图象征着唐朝气度豪迈的民族个性,代表着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的女性风格,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它所反映出来的女性气度和内蕴,与中国茶文化清香淡雅的格调有着内在的一致性,所以,将仕女图应用到中国茶具设计中便具有现实的可行性。将仕女图运用到茶具设计中,不仅是将经典仕女图印制在茶具上,更应该是将色彩、线条和图案这些元素运用其中。中国仕女图与中国茶具相结合,不但可以创新茶具的设计类型,还能够复兴中国传统文化。这在科技高速发达、国际交流日益密切的当下,有着巨大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仕女图;茶具;女性

在中国,由于存在着悠久灿烂的茶历史,所以饮茶者对茶具也有着相当的考究。以茶具的材质分类可以分为金属茶具、陶瓷茶具、竹木漆器茶具、玻璃搪瓷茶具,而根据不同的茶具便有了不同的图案设计和装饰。“我国发现和使用茶有4700多年的历史,并创造灿烂的茶文化。悠久的茶文化是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1]由此可见,中国也拥有丰富的茶具文化。

饮茶是中国街头巷尾普遍的生活方式,现代女性随着社会地位的提升也开始慢慢地加入到注重品茶的行列。茶清香淡雅与女性柔情似水的品性,从本质上说是一致的,所以在茶具、茶品上更应该重视女性独特的审美习惯和饮茶需求。在茶具的设计中,适当地加入女性元素便成了大趋势和大潮流。

纵观中国历史,唐朝的女性别具风格,其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的个性也被唐朝画师以细腻高超的技艺凝固成瞬间的永恒,那便是唐朝著名的仕女图。

侍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社会现象。一般来讲,侍女指的是宫女,或者从事服务行业的女性。但是侍女一旦被画家的画笔所描绘,便成为了一种艺术。仕女图便是典型的中国特色,它主要是指以美女为主题的中国画,所以便跳出了女性身份的争论。中国仕女图大多出现在唐朝,张萱的《捣练图》;周昉的《簪花侍女图》和《调琴啜茗图》;阎立本的《步辇图》以及武则天时期的《弈棋侍女图》……。纵观这些仕女图无不传达出中国女性独有的美丽和气韵,有着典型的中国之美。所以将中国之美运用到茶具设计中便可以显示出女性色彩和文化底蕴,不但有利于中国仕女图传统得到弘扬和发展,还可以拓宽中国茶具的审美维度和艺术内涵。

1 侍女图在茶具中的可行性

将侍女图引入茶具设计,其实主要是因为“侍女图是陶瓷装饰的一类纹饰。其题材丰富,装饰技法富有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当时社会群体的审美取向,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同时,研究仕女图还能挖掘纹样背后蕴含的历史价值。因此,仕女图的研究,不仅仅是我们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一条基本渠道,也是探讨陶瓷艺术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重要切入点。”[2]首先,将仕女图引入茶具设计中并不是原创,而是中国由来已久的传统。其次,仕女图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与中国茶具背后蕴藏的茶文化,有着一脉相承的共通性。仕女图在中国唐朝达到顶峰,产生了大量优秀的艺术作品。中国茶文化也在唐朝出现了具有世界级意义的“茶圣”陆羽和代表作《茶经》,也因此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传统和高度。茶文化与仕女图都同时在唐朝发展并成熟,本身便是极具研究价值的文化现象,而且二者同属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所以在中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当下,将二者实现有机的结合,既是为了发展传统文化,又是符合时代要求,具有现实而深刻的时代意义。

2 仕女图在茶具中的应用

中国仕女图文化,穿越千年的历史,已经成为一种符号和象征。它象征着唐朝气度豪迈的民族个性,也体现着男女平等的人类心愿。所以重新审视仕女图,它已经不单单是以美女为主题的中国画,而是由色彩、线条和图案共同组成的绝美艺术。所以将仕女图应用到中国传统茶具设计中,就应该把仕女图的各种要素应用其间,最大程度地发挥中国仕女图的文化优势和艺术内涵。

2.1 侍女色彩在茶具中的应用

唐代的仕女图重点是描摹当时女性的服饰和神态,所以其颜色的选取便具有唐朝特色。在唐朝,由于思想开放,所以兼容并包。女性服装也精彩纷呈,各取所长。他们在服装上受到了西域文化的影响,在化妆技法上特别喜欢“红”。在服饰上,则偏重于“花钿”和“额黄”。从总体上说,唐朝较喜欢红色,喜欢的颜色较为浓重,这也跟当时时代大一统、文化繁荣有着密切关系。仕女图中的颜色以朱红、翠绿、金粉等颜色为主,整体上呈现的是富丽堂皇、雍容华贵的情致。所以在茶具设计中,便应该选取与之相对应的“仕女图颜色”。虽然真正的仕女图并未出现在茶具上,但却因为对仕女图色彩的运用,起到了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的效果。

2.2 侍女线条在茶具中的应用

众所周知,唐朝的女性都是以胖为美,所以反映到仕女图中便是丰满的造型。从总体上看,仕女图的总体造型是上下内收,中部宽阔的特点。这反映到中国茶具设计中便可以应用到整体造型之中。对于仕女图的应用,不仅要反映在图案的借鉴上,还应该反映到整体造型之上。茶具大体上都是上阔下窄的格局,这也是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传统和特色。但在开拓和创新上,更应该发展新的思路和方式,将仕女图中呈现出的上下内收,中部宽阔的线条应用其中,使茶具与侍女形象融为一体,这也是一种创新和尝试。对于茶具设计,此举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和现实作用,既可以开拓茶具设计的创作思路,又能够传播和发展中国仕女图文化。

2.3 侍女图案在茶具中的应用

仕女图整体上呈现的便是富丽堂皇、雍容华贵的姿态,所以在图案上也无不体现这种特色。侍女图的装饰图案主要有宝相花和卷草纹。宝相花主要是以盛开的花朵为主要材料,以规律的结构进行排列而成。它是唐代服饰中最经典、最具代表性的装饰图案。宝相花象征着吉祥和富贵,在中国许多陶瓷上都曾出现。

在茶具中,适当地引入侍女图的纹理同样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茶具作为饮茶器具,其实并不需要大面积地表现淡雅和品味。在设计之中,略显用心,将唐朝典型的宝相画镌刻其上,便可让饮茶者感受到独特的文化意蕴。引入侍女图的纹理,还有着吉祥如意的喻义,这对于饮茶者来说也是一种淡淡的期许和祝愿。

2.4 侍女形象在茶具中的应用

不管是张萱的《捣练图》,还是周昉的《簪花侍女图》和《调琴啜茗图》,都曾产生过诸多经典的侍女形象。这些侍女形象因为本身的艺术性,便可以直接拿来应用。由于中国是最早的种茶、饮茶的国家,所以也就形成了博大精深的茶文化。茶体现着中国人的修养和品格,代表着中国典型的内敛冲淡的性格。中国的茶清淡而回味,有着明显的文化象征。所以大多饮茶者都是具有艺术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的,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侍女图形象原封不动地移制到茶具上,便会给饮茶者产生艺术的共鸣感,达到前所未有的艺术体验。经典侍女形象还有一个优势,便是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她们之所以经久不衰,正是由于她们符合了中国的审美传统和鉴赏习惯,所以在中国茶具中加入经典侍女形象就显得过渡自然,不会给人产生突兀生疏之感。

3 仕女图在茶具中应用的意义

随着女性大量加入饮茶的行列,且地位越来越提高。中国茶具中以男权为主体的设计风格便应该加入更多的女性元素。仕女图文化,作为盛唐的代表之一,体现着中华民族女性的内涵和气度。将这种经历千年的女性形象应用到茶具设计中,是对茶具设计的一种尝试和实验。在这种尝试之下,中国茶文化变得更有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

3.1 创新茶具设计

由于中国茶文化已经传承千年,老舍先生的代表话剧《茶馆》更表明饮茶已经成为寻常百姓的生活方式。中国的陶瓷茶具有着众多的门类和特色“越州瓷、岳州瓷皆青,青则益茶,茶作红日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瓷黄,黄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3]由此可见,中国茶具本身就非常注重茶具的颜色和意蕴。所以在茶具固有的工艺之上,加入仕女图的“朱红”的配色,便能开拓茶具在颜色方面的可能性,对茶具的创新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茶具也深受传统文化影响,龙图腾、祥云纹都在中国茶具中都有所体现。仕女图中的宝相花同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分支,将宝相花镌刻于茶具之上也能够显示出浓重的中国特色。对于仕女图形象的运用,也是一种导向和思维,以后可以在中国茶具中引入更多的中国画作,将中国艺术与中国茶完美的结合。中国茶文化因为加入了仕女图元素,呈现出了更大的生命活力和文化能量,有利于其更好的发展。

3.2 复兴传统文化

唐朝的仕女图以雍容华贵、色彩斑斓的艺术特征,存在于中国艺术长廊。将唐朝仕女图引入到中国茶具设计中,只是仕女图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被使用的一个缩影。在当下科技高速发达、国际交流日益密切的中国,将古典与现代,艺术与生活相结合,其实是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利途径。中国要想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最重要的便是文化力量。这也是在中国梦的大背景下,文化崛起的最好时机。中国的软实力就是包含仕女图在内的所有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将仕女图从沉睡的历史中唤醒,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既是文化自身的需要,也是时代和社会的必然要求。文化兴,则国家兴。中国茶文化将承载更多的中国元素,将中国古老而新鲜的茶香传播到世界,让越来越多的世界友人品尝中国味道。唯有与人类共享中国传统文化,才能够真正地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完成伟大中国的复兴。

总之,在中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时代下,唯有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结合才能激发出更大的生命力。在茶具设计中加入中国仕女图元素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的尝试和探索,对中国茶文化的融合发展也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1]方燕燕.中国茶叶的包装设计[J].上海包装,2012(2):22-25.

[2]李璐.明清瓷器上的侍女图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2014.

[3]程启坤.陆羽《茶经》解读与点校[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67.

咸阳师范学院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0XSYK329;咸阳师范学院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成果之一。

钟景华(1983-),女,陕西咸阳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油画表现研究。

猜你喜欢
侍女仕女图茶具
哲品π杯 便携茶具
《 仕女图》粉彩瓷瓶
弈棋侍女图
徐汉森作品赏析
霓裳掩春心——周昉《簪花仕女图》品鉴
潮州工夫茶具的现状和发展战略(二)
美轮美奂的茶具
莎士比亚喜剧中的侍女形象
传统茶具造型设计的文化意蕴探析
遛鸟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