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体育教育探讨茶文化的适用环境

2017-02-04 21:38刘力徐龙彪殷国玺
福建茶叶 2017年4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茶文化大学

刘力,徐龙彪,殷国玺

(1.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唐山063000;2.唐山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从大学体育教育探讨茶文化的适用环境

刘力1,徐龙彪1,殷国玺2

(1.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唐山063000;2.唐山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茶文化在大学体育教育中的应用已屡见不鲜,其古朴深沉的文化内涵、秀外慧中的艺术气息,意蕴丰富的人文精神对于大学体育教育的开拓性发展具有不可言喻的重要价值。本文以大学体育教育为例,对茶文化的适用环境进行了探讨与分析。论述了茶文化在大学体育教育中的适用意义后,又继而指出了大学体育教育中茶文化适用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茶文化;体育教育;适用环境;人文精神

1 茶文化在大学体育教育中的适用意义

1.1 促进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

我国是茶文化的摇篮,其发展历史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哲学内涵,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将茶文化引入到大学体育教育中,茶文化中的文化精髓以及道德制约功能将会极大地促进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一方面,我国茶文化内容广博,其深刻独特的文化要义,对于校园文化而言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茶文化中的“知行合一”精神,能有效地指导高校体育文化实践活动的开展。所谓“知行合一”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哲学思想,其意在以茶文化体育精神来促进体育活动的进行。另一方面,茶文化带有浓厚的教化感召性质,其“中庸尚和”的核心意识,对于大学体育文化精神具有一定的塑造性意义。大学体育活动多以赛事活动为主,比赛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摩擦与冲突,而茶文化中的“尚和”思想对参与赛事运动员的思想可以起到“预防针”的作用,从而促进大学和谐体育文化的建设。

1.2 有利于茶文化的传播与弘扬

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历经千年的文化传承,仍然风韵不减甚至熠熠生辉。其因独特的韵味傲立于我国传统文化之林,被世人所景仰,为大众所叹颂。而走过了历史车辙的茶文化,在物欲横流的今天竟然陷入了无人问津的境地。尤其是当代的年轻人对于茶文化的淡漠态度更是显而易见,大部分人连茶文化的基本内涵都不甚了解,更何况茶文化的核心精神。茶文化一旦被引入到大学体育教学中,其将会被强制性地输入到大学生的心中,毕竟为了考试为了成绩,学生们会参与到茶文化体育课程的学习中,并或多或少地习得部分茶文化知识,从而促进了茶文化的传播。此外,学生们在进行茶文化体育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会逐渐发现茶文化的精髓,并对此产生兴趣,不断地深入研究,而这一举措却是于无形中弘扬了茶文化。

1.3 培养大学生的体育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指以人为主体,从人的需求出发的一种本位主义理念。而茶文化中的“清”、“静”、“寂”、“和”的思想,对大学生的人文主义情怀具有一定的塑造作用。我国茶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演变中,融合了道家、佛家以及儒家的思想精髓于一体,是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集大成者,包蕴了浓厚的人文主义精神。茶文化走进大学体育教育中,其实质是传统文化精粹走进大学体育课堂之中,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将会在枯燥的大学体育课堂上弥漫开来,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领略茶文化的人文魅力,润物细无声中培养其人文主义精神。同时,大学生的品行修为以及思想道德水平也会在温润的茶文化之气中逐渐提高。所以,茶文化在大学体育中的应用将会愈加凸显出人类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文特质。

2 大学体育教育中茶文化的适用问题与不足之处

2.1 体育教学中茶文化元素应用不足

茶文化因其精深微妙的文化涵养,和煦儒雅的气质品性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大学体育教学活动中,其对促进大学体育教育的革新化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大学体育教育在运用茶文化元素时,出现了茶文化元素应用不足的情况。大部分高校在将茶文化引入到体育教学活动中时,大多停留于茶文化的表面,没有对茶文化进行深入探究,只是将浅薄的茶文化知识注入到了体育教育中,而对于茶文化的核心要义却缺乏基本的认知,导致了茶文化体育课程过于浅显的局面。其二,我国茶文化不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其表现形式也是异彩纷呈。可是,大学体育教育在引入茶文化元素时,其关注点却是茶文化的文化内涵,并没有落脚于茶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没有将传统的茶文化体育活动渗透到大学体育教学课堂中。

2.2 茶文化体育教学模式与内容缺乏创新

目前,茶文化已开始步入大学体育教学的课堂,但是其教学模式却仍然沿袭传统固有的教学模式,而茶文化体育课程设置的教学内容,更是毫无新鲜感可言。教学模式上,茶文化体育课程依旧以传统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为主,并没有结合茶文化的特点,开设户外与户内相结合的茶文化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单一僵化;也没有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对茶文化体育课程进行趣味性教学。而在教学内容上,大学茶文化体育课程的设置尚处于比较粗浅的阶段,没有结合学生对茶文化的认知水平以及其对茶文化体育课程的感知能力,进行分层化设计,其课程是以统一地形式进行“一刀切”的课程设置,丝毫没有顾虑学生对茶文化体育课程的接受适应能力,不合理的茶文化体育课程内容使得学生出现了“吃不饱与吃不透”现象。

2.3 茶文化体育人文精神的缺失

体育人文精神是指通过一系列的体育活动来凸显人本主义,在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中,人是第一位的。而我国高校的体育教育活动虽然引入了茶文化内涵,但是其茶文化体育活动却丧失了基本的人文精神,其关注的焦点是查文化体育赛事活动而不是参与的主体——人。人文精神缺失一直是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中面临的最大难题,大部分人都只关注结果不在乎过程,直接加剧了体育活动的竞争性,甚至诱发一系列恶性竞争事故。茶文化体育教育中亦是如此,一味地强调茶文化体育赛事的重要性,忽略了茶文化中的自然淡雅之观,人文主义关怀精神也被抛之脑后,这与茶文化体育课程设置的初衷背道而驰,甚至会对其人文主义理念产生动摇。

3 大学体育教育中促进茶文化适用的环境分析

3.1 充分发挥茶文化在体育教育中的前瞻性作用

茶文化能雄视于世界文化之林,必然有其自身的优越性。无论是文化气息,还是历史积淀,抑或是艺术形式,其都由内而外地散发出耀眼夺目的光芒。作为一种优秀的思想文化意识,其对实践活动的指导性意义不言而喻。因此,在大学的体育教育中,应对茶文化进行深入探讨,充分发挥茶文化的前瞻性作用。首先,放低姿态回归传统,对茶文化持一种虔诚谦卑的态度,潜心研究茶文化的基本内涵与核心精神,构建起茶文化内涵的框架结构,摒弃不求甚解的心态,埋头于茶文化研习的故纸堆中,以厚积薄发的形式“吃透”茶文化。其次,在茶文化引入大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对茶文化元素的表现形式应进行不同层次的归类分析,将不同的茶文化表现形式,引进到大学体育教学中,以增加体育课堂的趣味性。

3.2 加大对茶文化体育教育课程的创新力度

茶文化第一次触及大学体育课程,其无迹可寻、无例可效,只能’小马过河”自己摸索着前进。所以,其在大学体育教学的应用中,难免会出现偏差。但是,纵使困难重重,甚至前途一片渺茫,也要时刻牢记,创新才是前行的动力之源。所以,对于茶文化体育课程的内容设置与教学模式,都要进行创新性发挥。对于课程设置,可以基于茶文化内容的差异性,对于全校学生的茶文化认知能力进行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对茶文化课程内容进行分层设计。而对于教学模式,则可以在传统教学手段的基础上,引入新的教学方式,结合茶文化体育课程的特点,对室内的茶文化体育理论课程,以多媒体的形式进行视频、音乐以及图片教学;对室外的茶文化体育实践课程,以齐全的设备进行生动形象式教学。

3.3 以茶文化的德育功能培养大学生的茶文化体育人文主义情怀

众所周知,我国茶文化元素具有鲜明的教化作用,其是在我国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中成长起来的,蕴藏着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因此,其包含着丰富的为人处事哲学,极高的思想道德品质,淡定从容的生活态度,而这些对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所以,在茶文化体育教育过程中,要从茶文化的人文主义内涵出发,对其进行系统地研究与解析,并将其应用到体育教育活动中。茶文化体育教师应该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为教学目标,详细地探析茶文化的人文内涵,并将其以深入浅出的形式应用到体育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茶文化体育教学活动中,人文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那么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转变理念,以学生的角度进行换位式教学,从而在茶文化体育课堂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3.4 转变体育教育理念重视茶文化体育教育的积极意义

我国大学的体育教育一直处于被忽视的地位,除了专业的体育院校,大部分高校的体育课程都是不被重视的,很多体育课程都是一种可有可无的状态,更遑论茶文化体育课程的尴尬身份了。茶文化体育课程是文化与体育相结合的产物,其一方面是文化意识的体现,另一方面也是体育活动的展现。二者结合下的茶文化体育课程,对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言是一剂良药。因此,大学应该转变教育理念,一改对体育课程的忽略态度,将体育教育与文化教育置于同等的重要地位,切不可偏文化而废体育,使茶文化体育课程的德艺双馨价值发挥得淋漓尽致。

[1]高健,颜天民.我国大学体育发展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0(6):42-43.

[2]顾春先,邬红丽,肖波,何文涛.中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指标体系研究[J].体育科学.2010(8):41-42.

[3]胥万兵.校园体育文化促进大学生自我和谐发展的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7):83-84.

[4]邓毅明,高立国,王永生,邓淑娟,沈立峰.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培育的校园体育模式和途径研究——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4(7):13-15.

[5]王建业,姜志勇,康高超.浅谈校园体育文化的价值及建设性对策[J].雪莲.2015(21):98.

刘力(1980-),女,河北唐山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徐龙彪(1979-),男,河北唐山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殷国玺(1978-),男,河北唐山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茶文化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大学》
白金十分钟自救互救实践创新展现新时代人文精神价值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茶文化的“办案经”
大学求学的遗憾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