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的历史形成及其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启发

2017-02-04 21:38张薇
福建茶叶 2017年4期
关键词:研习品茶茶艺

张薇

(燕山大学,河北秦皇岛066004)

茶文化的历史形成及其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启发

张薇

(燕山大学,河北秦皇岛066004)

大学生群体是推动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价值观是大学生综合素质体系中的核心,如何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我国茶文化具有独特的历史内涵和文化魅力,研习茶文化有助于提升人们的内在修养,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积极意义。

茶文化;历史形成;大学生;价值观;促进作用

茶文化历史悠久,历久弥新,经过千百年的不断进化,已经形成现今完整的茶文化体系,对国人的生活习惯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虽然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主要是茶叶的调制和烹制,以及对色、香、味的综合品味,但是茶文化的核心仍然是人,在整个茶文化体系中,人的作用贯穿始终。因此,茶文化非常重视人的内在修养,这是茶文化的精髓所在。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会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各方应当最大限度地利用有利因素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也是将大学生价值观与茶文化相结合的一个契合点。

1 茶文化的历史进程

在中国,茶文化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最早,茶文化的起源是从发现茶叶的药用价值开始的,在远古时代人们普遍将茶叶作为治病的药材,古人们将嫩叶从茶树上采下,用嘴嚼烂后加水熬煮成药汁饮用,据说具有神奇的疗效,可以治愈很多疑难杂症。这种经过熬制而成的汤汁因为味道苦涩而被称为“苦茶”。随后,古人通过不断总结和实践,发现茶叶不仅可以作为治病的药材,还可以作为日常保健产品,因此,茶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研究各种种茶、制茶和饮茶的方法。到秦汉时期,饮茶的习惯逐步养成,茶叶已经成为当时人们家庭必不可少的饮品。到了三国时期,饮茶不仅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一部分,而且具有社会化趋势,文人墨客热衷于以茶会友,大量关于茶的诗词歌赋不断涌现。在南北朝时期,底层的民众喜欢饮茶,而且上层的达官贵族们也将饮茶作为高层次生活的体现,在茶叶的选配方面愈发讲究,茶文化从这个时期开始初露端倪。到了隋唐时期,随着中华文化的发展和积淀,茶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得到了空前的拓展和深化,茶文化逐步形成了独具风格的体系,其精髓和文化内核在这个时期也得到发展和固化。

茶道作为茶文化的核心构成,在隋唐时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不但在茶叶的选配上非常讲究,而且更加注重人在茶艺中的核心作用。唐朝人煮茶需用风炉、釜作为烧水器具,用木炭、松枝和硬柴作为燃料,此外再加入鲜活的山水进行煎煮。煮茶时,当烧到水有“鱼目”气泡的时候,即“一沸”时,需要除去浮存表面上的水膜,否则会造成“饮之则其味不正”。随后,继续烧到水边缘气泡“如涌泉连珠”的时候,即“二沸”时,先在釜中舀出半瓢水,再用竹夹在沸水里面一边搅动一边投入已经研磨完毕的茶末。当烧到釜中的茶汤气泡如“腾波鼓浪”的时候,即“三沸”时,加进“二沸”时舀出的那半瓢水,使器具内的沸腾暂时停止。由此可见,隋唐人对于茶文化的理解和掌握已经到了一个非常高的境界。

宋朝人更加注重茶文化中的礼仪,礼仪同样也是茶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据蔡京的《保和殿曲宴记》、《太清楼特宴记》、《延福宫曲宴记》等文史资料记述,高档的茶宴通常在豪华奢侈的皇宫中进行,场面非常隆重,礼仪肃穆庄严。对茶叶、水、器具都要求极高,茶宴进行时,先由近侍施礼布茶,随后群臣面对皇上山呼万岁,并送上各种祝福。群臣坐定后闻茶香、品茶味,最后互相庆贺,品茶需严格按照礼仪和程序进行,否则就会被别人视为不懂礼数。《延福宫曲宴记》中写道:“宣和二年十二月癸巳,召宰执亲王等曲宴于延福宫,上命近侍取茶具,亲手注汤击沸,少顷白乳浮盏面,如疏星淡月,顾诸臣日,此自布茶,饮毕皆顿首谢。”这段文字详细描绘了宋徽宗赵诘在宴席上亲自烹茶赏赐群臣的情景,说明当时全国上下对茶道都非常推崇,标志着茶文化的体系已经基本发展健全。元明清时期,茶文化继续得到完善和发展,在制茶工艺、礼仪和文化感悟等方面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此时,茶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人们在办事、会友、送礼、庆典以及其他方面的日常活动中都离不开茶。茶文化不但在国内得以深度普及,而且伴随着文化交流和经济往来,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2 茶文化的内涵和精髓

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其内涵和外延非常广泛。茶文化重视“礼”,这与我国古典儒家思想是相契合的,“礼”是礼仪、礼貌、礼仪的综合体现,具有多种表现形式,程序化的礼仪行为贯穿于茶文化体系的始终。尽管在不同地区、不同时代,各种礼的表达方式不尽一致,但是都要求品茶人发自内心的谦恭与真诚,这是一种思想的境界,从中体现了品茶人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平和的内心。《荀子·修身》:“容貌、态度、进退、趋行,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固避违,庸众而野。”茶文化中的礼仪训练是提升人们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正所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内心的活动是通过外在的行为表达出来的,在研习茶文化的过程中,注重礼仪的示范效应,有利于陶冶人们的情操,在制茶或品茶的过程中即可通过精心编制的程序化礼仪,让人们感受到茶文化的独特魅力,不知不觉中便提升了思想修养水平,加深了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从广义上来讲,茶文化属于美学的一部分,研习茶文化能够培养人们的审美水平。茶艺是茶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人们熟知茶文化的重要途径,茶艺表演的过程就是欣赏美和发掘美的过程,茶艺表演中的美不仅仅局限于茶水的烹制,还包括茶艺师的肢体语言、表情神态中的细微变化,因此可以说,茶艺的表演过程就是一种艺术创造的活动,每时每刻都能展现出茶文化的独特魅力。风度是人的修养中的关键部分,所谓风度即人内在的素养和气质,通常体现出强大的气场,是一种处变不惊的人生态度。有风度的人举止优雅、仪表端庄,在为人处世方面也非常沉稳。在茶艺活动中,茶艺师的举止风度至关重要,要求茶艺师在整个茶艺表演过程中都要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只有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才能掌握茶叶的秉性,在烹制出一壶好茶的同时,也加深了对相关人生哲理的感悟。由此可见,研习茶文化的过程也是一种修养提升和特定价值观形成的过程。

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茶文化的内涵和精髓与当代素质教育的核心价值观是相一致的,都是注重人的主体地位、强调人的内涵修养和全面发展。在茶文化中,茶艺师一方面要在穿着打扮方面非常讲究,在整个茶艺表演的过程中严格按照既定的程序和方式进行;另一方面,还要求茶艺师具有平和的内心与豁达的性格,只有这样才能在茶艺表演中心如止水,动作从容优雅,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和感受。当代素质教育的核心价值是突破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强调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学习成绩仅仅是外在的一个表现形式,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的内在修养,只有具备了足够的内涵和修养,才能让学生在人生和事业的道路上走的最远。茶文化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从当初的强调单一的外在品茶形式,到现在的更加注重茶艺人和品茶人的内在修养,无疑与当代教育的发展历程是高度类似的。

3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特征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一个经济社会的转型时期,处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中,即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三十多年,新的社会矛盾开始凸显,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加大,外来文化越来越多地影响着国人的生活,尤其是年轻人的生活和学习。中国人的文化生活从计划经济的单一型过渡为现在的多元化文化生活,在人生观、世界观、是非观等价值观方面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大学生年轻、朝气,充满希望和活力,学习能力和求知欲极强。但是,大学生同时也处于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价值观形成时期,大学生由于尚没有形成固定的价值体系,因此在是非判断、人生抉择等方面非常容易受到外界不良思想的影响,进而可能导致价值观扭曲,甚至形成错误的价值观误入人生歧途。

事实上,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是远远不足的,尽管绝大多数高等院校已经实现了向素质教育方向的转型,但是在素质教育的理念和方式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当代大学生目前已经受到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价值观念的影响,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表现的较为突出。例如:学生之间的攀比风严重、心理浮躁、追求奢侈生活、过于依赖父母等等。这些错误的价值观念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必将影响学生的一生,甚至对整个中国高等教育都产生不良后果。当代大学生是在网络高度发达的时代成长起来的,网络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互联网具有两面性,一方面的确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网络已经渗透进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网络中的内容浩如烟海、良莠不齐,其中不乏充斥着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而大学生因为尚处于价值观形成时期,对一些内容无法进行有效的甄别和筛选,因此非常容易受到这些不良信息的诱导,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具有多元化的特征,已经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及时有效地开展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对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成长具有积极意义。

4 茶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促进作用

茶文化与高等教育是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两者相互促进,互为补充,共同发展。在大学校园里普及和推广茶文化,不仅可以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让学生系统地了解和掌握茶文化的精髓内涵,领略茶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博大精深;而且,通过研习茶文化可以让学生的内心变得更加平和,提升个人的内在修养,这无疑对于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推动作用。

茶文化中的茶艺表演主要分为六大要素,即人、水、茶、器、艺、境,在诸多要素中,人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具有核心作用。在茶艺中,人既是整个活动的掌控者,又是茶文化艺术的传承者。茶艺需要上好的茶叶、水、器皿,同时也需要茶艺师的心灵手巧和深刻的人生感悟。在茶文化中,强调天人合一,要求烹茶人和品茶人心如止水、心无旁骛,只有这样才能深入感受茶艺的魅力,实现人与物的完美融合。在烹茶和品茶的过程中蕴含着诸多人生哲理,只有在平和的心态下细细品味才可以感悟。研习茶文化能够让学生变得更加淡然和理性,自觉摒弃拜金主义等与中华传统价值格格不入的错误价值观念,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体系。

茶文化重视“礼”,即要求烹茶人和品茶人重视礼仪、礼貌,这不仅仅是外在的程序上的要求,更是对人们内在素养的要求。只有具备较高内涵和修养的人才能精准把握茶文化中的“礼”。当代大学生受到网络文化的影响颇深,行为举止较为随意,研习茶文化可以让学生重新重视礼仪的作用,这对于将来开展社交活动具有积极作用。除此之外,研习茶文化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茶文化将人们的日常饮茶活动变得更加艺术化,无形之中将茶文化的灵性发挥到极致,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位。茶文化展现的是一种人生艺术,包含着佛教、儒家、道家等诸多传统文化精髓,在研习茶文化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在多个方面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长期坚持研习茶文化对于提升个人修养内涵和形成正确价值观具有积极意义。

[1]付帅.旅游管理专业茶艺课程实践教学研究[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0(3):14-15.

[2]向常华.茶艺大观[M].北京:金城出版社,2005.

[3]龚永新.茶文化与茶道艺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

张薇(1982-),女,河北秦皇岛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研习品茶茶艺
师生共生研习 点燃课堂活力
李阳 让品茶成为视觉艺术
茶艺
冬品茶梅
研习新媒体:从被动适应到主动拥抱
品茶香 知茶趣
泰拳的研习方法及身体的生物适应性研究
叙品茶事
声乐作品在茶艺表演中的艺术价值探讨
当前茶艺表演主题创作及审美生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