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文化思维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2017-02-04 21:38周欣彤
福建茶叶 2017年4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茶文化茶叶

周欣彤

(中南民族大学,湖北武汉430074)

中国茶文化思维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周欣彤

(中南民族大学,湖北武汉430074)

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大量优秀的思维文化精髓,其积极的方面可以被用在生活中的很多方面。将中国优秀的茶文化思维作为教育的积极推动因素,作用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成为了研究的重点。文章阐述了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要点。明确了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梳理当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做法进行整理。重点分析中国茶文化思维中,具有代表性的几种积极的影响因素。最后,将积极的因素融入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之中。

茶文化思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积极

高校是人们由学生时代步入社会的最后站,人们在这个阶段的心理变化及其敏感并处于关键期。所以在高校范围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而中国传统的茶文化中蕴含着许多的精华,它的许多特质也很贴近中国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习惯。两者的创新结合,可以促进高校心理健康课程的发展。

1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要点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指专门针对学生开设的心理健康辅导课程,目的在于积极引导高校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对存在心理疾病或者障碍的情况予以治愈。

1.1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生活节奏的加快,高校内学生受制于繁杂的课业体系,还要面临着来自升学、就业、恋爱等多方面的压力。加之高校学生有较少的机会接触社会,思维方式单纯,找不到及时排解压力的方法。因此,极容易造成心理亚健康或不健康的状态,这就成为了心理疾病、障碍等的诱发因素。例如:学生阶段面临的最大失败是来自于考试方面,其他的挫折经历得较少。在高校这个即将跨入社会的最后阶段,学生具备较为低下的抗压能力。鉴于此,压抑的感觉开始呈现在部分学生身上。抑郁者也不乏少数。少部分学生在学校生涯中没有学会如何与人相处,与他人交流时总是带着狭隘和偏见的眼光,走向社会后难以自立。这些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走向社会后,轻者会使学生本身造成伤害,重者会影响他人甚至社会的安全。因此,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

1.2 当今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总体看,心理健康的高校学生还是主流。但是从前几年令全国震惊的药家鑫案、马加爵案,再到后来的复旦投毒案,种种迹象表明,心理存在障碍的学生数量也不在少数,并且一旦爆发出来,手段往往及其凶残,影响恶劣。目前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呈良好态势,但心理存在问题的人的数量在不断增加,而且也更加极端。例如:同宿舍的人之间不会相处,总是以负面的思维去看待对方,从相互猜忌到发生口角,再到动手打架甚至行凶伤人。心理健康的学生总是能将愤怒的情绪控制在极端爆发之前,而心理不健康的学生则无法控制,并且升级的过程极其短暂。

1.3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出现,本身就是以解决和处理前述问题为目的。方式有多种,但使用较为广泛的做法,是以公共课堂的形式。面对多个学生群体,一人说、多人听的方式进行灌输。虽然教育的效果有限,但事出有因。这与目前中国高校内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偏弱相关联。这种教育方式成本低廉,效果影响广泛,忽视了个性群体的心理问题,解决心理疑问只具备共性而欠缺独特性。部分高校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将枯燥的学习内容引入其他方面新鲜的课题,如引入中国传统茶文化的思维。也有具备条件的高校可以设立心理咨询室,专门针对有心理咨询需求的学生提供一对一的辅导,作为公共大课的补充。

2 中国茶文化思维中的积极因素分析

中国茶文化思维融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积极文化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有诸多相似之处,可以引申后加以借鉴。

2.1 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

茶叶属于大自然的精华,人们在品味茶叶的过程中,实质是在品味大自然。人学会了与大自然和谐共处,才能品出上好品质的茶叶。例如:在工业迅速发展的今天,工业污染无处不在。土壤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以及重金属污染普遍。在此影响下,区域范围内种植的茶叶也有可能受到影响。茶叶所含的营养成分相对较低,而且还可能会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成分和物质。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来自于人类。缺乏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后果当然由自己承担。哲学领域也是茶文化思维体现天人合一和谐思想的重要领域。人们在饮茶的同时,所用的茶叶和水都是集天地之精华,在许多文人墨客的笔下或者在哲学家的眼中,饮茶即是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过程。

2.2 不断进步的追求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茶叶的种类多达5000余种。经过上千年的发展,有许多已经失传,而也有许多优秀的茶叶品种流传至今。其不断发展和传播的过程,是不断改善品质的历程。只有不断发展并且迎合人们的口味,茶叶才具备发展的潜力和动力。原始的茶叶可能仅仅是为改善人们饮用水的味道而存在,功能单一。但是随着茶叶品种的选择余地增加,竞争也更加激烈。在众多的茶叶品种中,人们会选择那些色泽靓丽、口感出众的茶叶,甚至会要求茶叶在经过反复冲泡过程后,仍能发出持续的色泽和幽香。相反,如果茶叶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不注重改善自己的品质,脚步停滞不前,有可能就会被消费者所淘汰。因此,茶叶对进步的追求,可以总结为对创新和优秀卓越品质的追求。

2.3 “工匠精神”的融入

茶叶从茶树上进入到茶杯里的过程,需要经历一系列复杂的步骤。首先,茶树需要在茶农的播种、除草、施肥、除虫等一系列精心的管理下才能成熟。然后需要采茶工人进行收集。虽然目前机械收茶机已经比较完善,但是与人工采茶相比,茶叶叶片的完整性和标准性无法实现更高的水平。因此,还是需要人工辛苦的采摘,才能完成初步的采茶工作。采摘完成后,还需要经历过晾晒、烘干、炒制、揉捻等一系列反复的步骤,才能最终得到品质优良的茶叶。

3 中国茶文化思维融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中国茶文化思维有精华、也有糟粕。积极的因素可以作为很好的教材,使原本枯燥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拥有更新鲜的教学内容,同时发挥中国茶文化的传统精髓。心理健康教育使用贴近我国实际的例子作为引用内容,这更符合我国高校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实际情况。

3.1 人格教育

人的外在表现均是由心理和性格决定的。良好的人格教育,成为心理教育的重要展现。中国茶文化思维中体现出的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是教育高校学生形成处理人际关系的健康心理状态的合适教材之一。例如:人类对环境的友好程度,将直接体现在种出的茶叶身上。这就教育高校学生与人相处,就像在人的面前立一面镜子,对待同学的态度将最终反馈到自身身上。品茶是一个平和、缓慢的过程。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助于磨练高校学生的品性,以平和的心态看待周围的人和事物。另外,茶叶在历史上向来被君子们所钟爱。因此,以茶叶为代表的心理教育内容,培养的是学生正直的人格品性和刚正不阿的人生态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当从茶叶的文化内涵和品茶时的心理状态作为借鉴内容,融入到实际教学过程。茶文化思维中的哲学思想,可以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启发,引导高校学生体悟茶叶的哲学思想,体悟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平和的处事态度,以期培养良好的性格和人格。

3.2 目标树立与追求

当前,在高校中有许多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小说等无法自拔,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就是消极、消沉,其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茶叶有对品质的更高追求,才能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最能体现这个积极因素的就是具体茶叶品种的发展史。可以将发展过程中的曲折历史放大,成为引导高校学生建立远大理想目标的典型事例。茶叶在长久的品质发展过程中,体现出了以柔克刚的哲学思想。目标的达成要经过漫长的过程,茶叶在伴随人们的生活中,总是将目标达成于无形,将品质的进化建立在缓慢并且柔和的过程中。人的心理状况同样如此,短时间内的心理变化容易引起极端,或者相对不稳定。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茶叶的品质由一般到优秀,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说明心理状态的变化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高校学生在制定自己的奋斗目标时,应当结合自己的实际,目标切实可行,并且不能急于求成,而要踏实地一步一步实现。

3.3 拼搏奋斗意识培养

健康的心理状态应当是积极的、向上的。有了奋斗目标,还要以积极的心态去努力和拼搏。茶叶由自然植物变为饮料佳品的过程,是一个艰辛和复杂的过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通过视频、图片甚至实地教学的方式,以系统的视角纵向审视整个茶叶,给学生以拼搏奋斗的启发。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自发的拼搏意识需要有触发点。通过枯燥的理论知识一味地要求学生培养奋斗思想,且效果有限。心理教育课程当时可以激发出学生昂扬的斗志,但是由于课程缺乏内容传授介质,其意识的培养就会随着时间呈现递减趋势。需要注意的是,在前两节的叙述中,茶叶的性质容易被贴上和谐、淡泊的标签,直观感受下与拼搏的意识没有关联。实际上,茶叶的和谐与淡泊性质的背后,体现的却是更高层次的进取精神,即不争就是争。由此引导学生在不显山不露水的过程中完成蜕变,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

4 结论

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伴随的状况是数量的增多以及极端的严重程度。整个高校心理健康问题有许多需要加以探讨的内容。高校在传统教育方式的基础上,开始了对教学方法和内容的革新。中国茶文化思维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和谐思想、追求意识和拼搏思想,正是符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可以融入其中加以创新应用。融入过程中,茶文化思维的积极因素可以在人格教育、目标定位和奋斗意识等方面,作为实际的教学案例给学生以启发。

[1]魏鹏程.中国茶文化对学生心理教育的影响分析[J]福建茶叶,2016 (12):56-57.

[2]余秋梅.当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2(3):180-181.

[3]刘根林.谈弘扬中国茶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作用[J]福建茶叶,2016(11):211-212.

周欣彤(1996-),女,苗族,辽宁人,本科,中南民族大学学生,研究方向:心理学。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茶文化茶叶
《茶叶通讯》简介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茶文化的“办案经”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香喷喷的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