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控智慧:构建混合生物识别产业生态圈

2017-02-05 06:29罗超
中国公共安全 2017年12期
关键词:易用性采集器生态圈

□ 文/本刊记者 罗超

2017年深圳安博会是见证安防巨头的舞台,而在一号馆,你很容易被一家企业吸引,那就是中控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布局混合生物识别核心技术,以技之长展开定制化行业应用

在技术论高低的舞台,如何占领技术制高点是记者的好奇,中控智慧安防事业总经理傅志谦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依旧儒雅,依旧笑迎客来,仿佛安防行业调整期的各种动荡,与中控智慧毫不相关,可见该企业之强大。开门见山傅志谦说,本次安博会中控智慧继续基于混合生物识别核心技术,围绕人工智能、智慧安防应用展开。具体包括:智慧城市、城市反恐、身份认证、人工智能、智能办公、人车物出入控制、智能锁、视频监控、集成电路等综合解决方案。

如此之多的定制化和个性化方案,都是中控智慧基于个人、企业、城市、社会、国家、世界的逻辑、物理安全,不断进行核心技术、产品和服务创新,并以国际化、多元化的市场布局和O2O的服务后得到的结果。

说实在的,现在很难看到行业巨头侧重一些较为偏门却具有市场潜力的细分行业,而中控智慧却在这些行业布局多年,这也是他们之所以成功原因所在。

探秘中控智慧构建的混合生物识别产业生态圈

中控智慧在努力构建混合生物识别产业生态圈,要形成一个新的以生物识别为核心要素的生态,谈何容易。因此,只有一步步走得踏实,才可能成功。鉴于此,记者提出了要构建混合生物识别产业生态圈的原因,傅志谦解释道,单一生物识别技术具有一定的漏检率及误判率,导致容量的提升具有局限性。在金融及安防应用的推动下,混合生物识别技术给客户的体验感及易用性具有明显的提升,而一个多因子综合验证的混合生物识别未来肯定会被广泛应用,尤其是智慧安防行业。

2017年,在互联网、物联网、交互智能和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他们企业以客户应用需求和客户价值为导向,继续围绕混合生物识别核心技术,深化逻辑安全、物理安全出入口控制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搭建解决人行、车行、物检应用场景的智慧城市综合服务平台,建立安防行业混合生物识别身份认证数据采集、管理、处理的云计算平台,构建安防行业混合生物识别技术应用生态圈。

以混合生物识别技术风采,笑傲行业

混合生物识别,就是将多种识别技术的融合,看似简单,实际研发却难度相当之高。就好比武侠小说中要把各个门派的武功融会贯通,只有宗师级别的高手才能为之。很显然,中控智慧就是这方面的大家。傅志谦告诉记者,对于多种生物识别技术混合识别,首先要明确防伪检测依然是所有生物识别技术最核心且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人脸+指纹混合识别,同时采集同一个用户的人脸和指定的指纹,难度非常大,但并不代表不可行;人脸基于动作交互给用户的体验是眨眼、摇头和张嘴,但带着面具依然可以眨眼、摇头和张嘴;指纹通过电容、静脉涌动检测是否为活体,而部分防伪技术会降低用户的易用性。

同时,多种生物识别采集器的融合,对成本及技术要求都较高。比如:人脸与虹膜的融合,一个采集器同时采集人脸与虹膜,由于两者的图像像素要求相差较大,对采集器的补光、CMOS的分辨率及感光性均需满足人脸与虹膜产品的要求。最后,多种生物识别技术的融合,需全面考虑所有用户的体验感及易用性,这就是对每个生物识别的安装角度及高度有一定的限制,因此直接影响了各种产品应用的结构及外观。

掌握了该技术,就好比得到了武林绝学,定能笑傲安防。

结束语

在偌大的舞台,观众只在意主角。来到中控智慧展台,你就能明白这点,也能切身感受到混合生物识别产业生态圈所带来的风采。

猜你喜欢
易用性采集器生态圈
政务软件易用性评测探究
带U型切口的非线性压电能量采集器的动力学仿真研究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多传感器通道多点数据并行高速采集器设计
降雨径流采集器的无功损耗分析及节能电路设计
新区制造生态圈
老年人家电产品易用性设计研究
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网站易用性评价调查问卷
跑步生态圈
科大讯飞:押注语音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