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第一个早播早熟型小麦新品种—川农30

2017-02-05 17:55谭飞泉任天恒李德宇晏本菊张怀渝唐宗祥符书兰罗培高任正隆张怀琼
麦类作物学报 2017年7期
关键词:农业大学赤霉病白粉病

谭飞泉,任天恒,李德宇,晏本菊,张怀渝,唐宗祥,符书兰,罗培高,任正隆,张怀琼

(1.四川农业大学生态农业研究所,四川成都 611130; 2.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四川成都 611130; 3.四川省亿诚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四川遂宁 629000;4.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四川成都 611130)



四川省第一个早播早熟型小麦新品种—川农30

谭飞泉1,任天恒2,李德宇3,晏本菊4,张怀渝4,唐宗祥1,符书兰2,罗培高2,任正隆2,张怀琼2

(1.四川农业大学生态农业研究所,四川成都 611130; 2.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四川成都 611130; 3.四川省亿诚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四川遂宁 629000;4.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四川成都 611130)

川农30是笔者根据四川盆地麦区的气候生态条件、小麦种植制度、小麦温光反应类型多样性及其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规律,经10多年努力育成的四川省第一个早播早熟型小麦新品种,于2016年9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第八届第六次会议审定,审定编号:川审麦2016010。

川农30的最适播种期比四川盆地麦区传统小麦品种提前了20 d左右,可在10月中旬播种,其产量潜力达到了传统小麦品种的最高水平,成熟期又能满足稻麦两熟制对小麦早熟的要求,所以被称为早播早熟型,是一种新类型。它的育成和推广,对四川及全国的小麦育种和栽培都具有较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品种来源

03FR1349-1/54789//川农27。

2 特征特性

川农30为弱春性,全生育期187 d。幼苗直立,分蘖力较强,叶片宽度适中,旗叶夹角小;植株整齐,株高82 cm左右,抗倒伏力较强;穗长方形,小穗密度中等,长芒,白壳,白粒,半角质,籽粒饱满。成穗数328.5×104·hm-2,穗粒数40.5粒,千粒重44.8 g。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2014年高抗条锈病,中感白粉病,中感赤霉病;2015年中抗条锈病,高感白粉病,中感赤霉病。

3 产量表现

2013-2014年度参加四川省区试,平均产量4 903.95 kg·hm-2,比对照绵麦37增产6.8%;2014-2015年度区试中,平均产量5 813.85 kg·hm-2,比对照绵麦367增产4.59%。两年区试15点次的平均产量为5 358.9 kg·hm-2,15点次中,10点次增产。2015-2016年度生产试验的平均产量为5 638.05 kg·hm-2,比对照绵麦367增产6.41%,5点全部增产。

4 品质特性

2015年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川农30籽粒的平均容重为811.5 g·L-1,粗蛋白质含量为13.52%(干基),湿面筋含量为27.9%,沉降值为39.7 mL,稳定时间为5.0 min。

5 栽培要点

10月中下旬至11月初播种为宜,以10中旬播种产量最高。如在10月中旬播种,由于分蘖期较长,可比传统小麦品种适当降低播种量,随播期推迟,播种量需相应增加。控制基本苗为150×104~180×104株·hm-2。生育期施纯氮180~225 kg·hm-2,配合施磷、钾肥,重施底肥。由于播期早,全生育期长,后期易脱肥,可适当增施追肥。田间管理应注意排湿、除草,注意防治小麦白粉病、赤霉病和蚜虫。

6 适宜种植地区

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

时间:2017-07-07

网络出版地址:http://kns.cnki.net/kcms/detail/61.1359.S.20170707.1816.040.html

2017-01-01

四川省“十三五”农畜育种攻关项目

E-mail:tanfq121@aliyun.com

猜你喜欢
农业大学赤霉病白粉病
小麦赤霉病农药专利资源评析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被国内外数据库收录情况
小麦赤霉病研究进展
湖南农业大学通知教育中心
芮城县:科学预防小麦赤霉病
一到春季就流行 蔬菜白粉病该咋防
湖南农业大学“中非农业发展与合作基地”
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杀菌剂应用情况分析
亚麻抗白粉病种质资源的鉴定与筛选
瓜类白粉病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