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提高体能练习的实效性
——发展跳跃能力的案例一则

2017-02-06 06:57朱方雨
中国学校体育 2017年11期
关键词:栏架器材体能训练

一、案例背景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在课程性质、理念、目标和内容中均提出了全面发展体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体能是指通过力量、速度、耐力、协调、柔韧、灵敏等运动素质表现出来的人体基本的运动能力[1]。如何发展体能是体育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一般的体能训练都比较枯燥,缺乏趣味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训练的效果也不尽人意。如果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出发,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能训练,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案例描述

1节体能训练课中的其中1个内容是跳跃练习,目的是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快速反应和上下肢协调等能力,这项练习使用的器材是高度为50cm(男生使用)和40cm(女生使用)的小栏架各12个(见图1)。在练习前,学生看到准备的器材都很好奇。当将器材布置好后,教师做了1次连续跳跃的示范,学生们已经迫不及待,跃跃欲试了,他们也想像教师一样轻松跳跃小栏架,展示自己“非凡”的跳跃能力。笔者为他们安排了3个练习内容:

练习1:尝试练习

学生们开始尝试跳越小栏架练习。教师提出要求:要向前连续跳跃,2次跳跃之间无明显停顿,跳跃时不得碰到小栏架,否则需要加做2次深蹲跳。尽管要求比较苛刻,学生们依然兴致勃勃地练习。有的学生还相互攀比,看谁跳得又快又符合要求。进行了大约5次练习后,教师发现有的学生练习兴致降低。这时教师需要给他们1个“刺激”,进入第2个练习。

图1

练习2:分组比赛,激发潜能

教师将小栏架重新摆放,将栏间距拉大至1.2m(见图2)的同时,讲解比赛规则:各组队员一路纵队站在起跳线后,听到“开始”的信号后第1名学生开始跳出,连续跳跃6个小栏架后,转身再连续跳回起点,与第2名学生击掌后,第2名学生才能开始比赛,依此进行比赛。如有学生在跳跃途中碰到1次小栏架则需加做2次深蹲跳后才能继续比赛。学生们看到练习难度加大,而且增加了比赛环节,又开始斗志昂扬地参与到比赛中。随着“开始”的口令,4名排头学生像小羚羊一样快速跳过每个小栏架,其他学生也开始为场上的学生加油助威。比赛结束后,看着学生们意犹未尽的样子,教师顺水推舟又安排了第2轮比赛,在进行了第3轮比赛后,学生们开始厌倦了这种练习方式。

图2

练习3:挑战自我,分层推进

在学生们休息的间隙,教师重新布置了场地。以男生场地为例,由原来2个小组,每组6个小栏架,变成3个小组,每组4个小栏架,3个小组的栏间距分别为1.3m、1.6m、2m,女生场地与男生场地相同(见图3)。学生们看到教师重新布置的场地,顿时又来了斗志。教师向学生们说明了要求,应先从栏间距为1.3m的最低难度开始,挑战成功的学生可以“晋级”到下一难度,挑战失败则留在原地继续练习。挑战成功的学生兴奋不已,挑战失败的学生也暗自较劲,不断练习,提升技术,证明自己。学生们在愉快的玩耍中不知不觉地提高了跳跃能力。

图3

三、案例分析

1.依据目标,巧用器材

一般而言,教师会选择跳远、跳高等向前或者向上跳跃的练习形式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但学生会认为没有“新意”而缺乏练习兴趣,即使参与练习,训练的效果也并不理想。教师使用小栏架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在练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展示自己,获得同学和教师肯定的同时,提升了他们的跳跃能力。

2.抓住兴趣,巧妙设计

教师设计了3个练习内容,虽然看上去都是跳跃练习,但是每个练习都有其特点。第1个练习是尝试,在新鲜器材的吸引下多次练习;第2个练习是比赛,竞赛可激励学生不断突破自己;第3个练习是挑战,谁也不甘落后,练习效果可想而知。通过3个练习内容,每名学生都完成了不少于80次的高质量的跳跃练习,有的学生甚至达上百次。

如果教师一味地重复做某项练习,学生很快就会厌倦。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一定要分析学生,抓住学生的心理,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去设计练习内容,在不违背教学原则和教学主题的前提下,多变一些“花样”,让学生在感兴趣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达成目标。

[1]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61

——朱方雨(江苏省南京市红山初级中学,210028)整理

猜你喜欢
栏架器材体能训练
我也了不起:王宝盈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AV TOP 100!2020-2021年度优秀影音器材推荐榜简评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我国冰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综合述评
视听器材个股表现
视听器材个股表现
障碍接力
巧制跨栏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