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驿站长》维林的爱与悲

2017-02-08 12:21敖凌璐
文学教育 2017年29期
关键词:仁爱小人物俄国

敖凌璐

浅谈《驿站长》维林的爱与悲

敖凌璐

《驿站长》是普希金《别尔金小说集》中的一部短篇小说。主人公维林被认为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小人物”。分析维林这一人物的“人性之爱”与“命运之悲”,我们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被压迫的,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

维林 人性之爱 命运之悲

“十四品文官,驿站的独裁者”这句话浅显透彻的阐释了驿站长的卑微地位。维林就是一位和女儿共同维持着驿站繁忙工作的驿站长。虽然每天他都要面对着达官贵人,军官吏卒的欺凌,辱骂,但因为有着女儿的陪伴与帮助,他总是能够毕恭毕敬的为他们服务且毫无怨言。然而,其乐融融的生活,因为军官明斯基的欺骗,女儿被带走而终结。普希金是文学大师,在他塑造的维林这一人物形象的身上同时存在着“小人物“的“人性之美”与“命运之悲”。

一.人性之美

维林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物,他没有较高的理想追求,同样也没有胸怀天下的博爱。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小人物”,身上也有“人性之美”。

1.善良仁爱

维林善良仁厚。尽管明斯基曾对他扬起马鞭,但在看到明斯基躺在长凳上,几乎失去知觉,还是把自己的床让了出去,并且还想着,如果明斯基第二天病情不见好转,第二天一早就派人到C城去请医生。

维林平易近人,仁爱可亲。无论是对待显贵还是一般人,他都很和蔼。邻居家的男孩在跟作者聊维林生前事迹时曾经提到,维林教过他削风笛,并且经常把榛子分给孩子吃,还总是陪他们玩。

尽管这些都是小事,但是在小事中,我们更加能体会到维林的善良仁爱。

2.如山父爱

身为一位父亲,维林对女儿付出了如山般的爱。他是那么的为女儿而自豪。当作者问及“这是你的女儿吗?”他回答“是我的女儿”时是那么的得意。且维林曾提到,女儿跟她过世了的母亲一模一样,聪明又伶俐。可见,维林把对妻子的深切怀念与对女儿深切的父爱融合到一起。

在女儿不见后,维林是那么的焦急痛苦,且生了病。但是,在病刚好后,他就立即请了两个月的假,准备去彼得堡接回自己“迷途的羔羊”,并且想尽办法,去见到自己的女儿。在回到驿站后,因为担心女儿终有一天被抛弃,他终日意志消沈,闷闷不乐,终郁郁寡终。可见,维林对女儿的爱已经深入骨髓。

二.命运之悲

在俄国文学史上,“小人物”的生活多是不幸的。维林当然也避免不了悲剧的一生。

1.失女,孤苦一人终逝之悲

女儿,对于维林来说,可能就是他幸福生活的基点。曾经,因为有着女儿的陪伴,他乐观,健谈。对生活,工作,都是那么的满意。

然而,幸福的生活在女儿被明斯基带走后被打碎,终是一去不复返。女儿被带走后,维林痛苦难耐,苦苦追寻女儿。费尽千辛万苦,他最终看到自己的女儿。然而哪怕看见女儿生活的很富足,他也很担心,怕女儿终有一日会被明斯基抛弃。

在不能带着女儿一起回到驿站的情况下,他独自一人生活着。然而,担心女儿的心一直未变。他始终认为,女儿是不会有好的下场的。甚至,他都存在过“希望她早点进坟墓”的念头。这个念头,听着让人心寒,可是,事实上这是一位父亲对女儿担心到无奈后,深深的悲痛。

失去了女儿的陪伴,他终日酗酒,闷闷不乐,终是很快离开人世。

2.软弱,无力反抗社会之悲

女儿的离去,只是造成维林悲剧的直接原因。追其根本,维林的悲剧的形成,与俄国社会不平等,俄国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以及身为“小人物”自身的宗教意识,软弱性都是分不开的。

当时,俄国社会普遍存在着宗教意识。维林也有着强烈的宗教思想,他不相信存在“真正的爱情”。因此,哪怕是看到女儿生活富足,他也担心终有一日女儿会被抛弃。时刻担心着女儿,反抗不了内心对于女儿终将不幸思想的影响,他最终抑郁而死。

俄国社会存在着森严的等级制度,上层贵族阶级和下层平民之间有着不可磨灭的尖锐矛盾。畏惧上层贵族的意识,已经深深地刻在了下层平民的内心深处。维林当然也难逃这一思想,维林见到明斯基后,那卑微的姿态深刻的彰显了这一点。在明斯基把他赶走,并用金钱羞辱后,他只敢用脚踩金钱泄愤,而不敢去上诉反抗,这些都造成了维林悲剧的一生。

维林的“爱”与“悲”让我们深刻的认识到了当时俄国社会“小人物“的苦难与心酸,也让我们看到了当时作家对”小人物“的同情,与人道主义精神的显现。

[1]俄国文学十六讲[M].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

[2]俄国短篇小说选上册[M].中国青年出版社

(作者介绍:敖凌璐,西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2014级俄语专业本科学生)

猜你喜欢
仁爱小人物俄国
从《述善集》看元代小人物的创作
仁爱篇(上)为人撑伞
仁爱来到我身边
把自己看做小人物
小人物的施予
小人物的大格局
Unit 2 Topic 3 of Book 3 (仁爱版)教案设计
在俄国历史中理解历史俄国
俄罗斯提出俄国式的二元政治模式
《20世纪俄国史》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