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纤及非织造机械:差异化发展是重点

2017-02-09 05:09袁春妹武筱婷
纺织服装周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织造布化纤碳纤维

本刊记者_袁春妹 武筱婷

化纤及非织造机械:差异化发展是重点

本刊记者_袁春妹 武筱婷

当前,化纤以及非织造两大行业表现出了迥异的发展状况,化纤行业面临的相对产能过剩状况,使该领域的企业积极寻找差异化的发展路径;而非织造行业则在近几年保持了平稳发展,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终端产品外延,可谓前景无限广阔。本届展会在化纤及非织造机械技术领域的展示,同样紧扣了下游行业的切实需求,在满足柔性、差异化生产以及提效、节能等方面特点突出。

细化产品技术 服务多元应用

如何依靠设备给下游企业带来更具竞争力的差别化产品是此次参展的化纤及非织造设备企业聚焦的话题之一,为此众多厂商均大手笔展示了其满足客户生产需求的能力。

北京中丽制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在此次展会期间举办了一场“化纤新材料装备技术及产品开发合作项目”新闻发布会,活动中分别与印度Bhilosa Industries公司、凯赛(乌苏)生物产业有限公司、桐昆集团浙江恒腾差别化纤维有限公司和永盛新材料有限公司四家企业进行合作签约。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签约的项目极大关注了差别化、新型纤维,在很大程度上显现出了中丽制机在该领域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常熟万龙推出的WL-CC碳纤维特种针刺机,则是针对当前行业热度极高的碳纤维生产需求研发的产品。据介绍,该设备采用的是步进电机和丝杠配合直线导轨进料,针刺机构高度可调,使剥毛板和针刺板异步运动。进料板稳定性高,在针刺碳纤维时,纤维毛网均匀性好,碳纤维缠绕抱合率好,加工过程无断针。据了解,该设备特别适用于针刺生产碳纤维短纤维复合材料。与此同时,该公司的气流成网机在纤维输送、气压均匀装置设置等技术环节也进行了多项改进,可保证流体均匀输送纤维和超薄型成网的均匀性。设备可用于生产特种纤维,如碳纤维、玻璃纤维、石英纤维、陶瓷纤维等。

北京胜邦鑫源化纤机械有限公司展示的多功能柔性纺丝设备也是基于差别化这一市场需求而推出的。据悉,该公司的多功能柔性纺丝设备采用积木化设计,可在非常短的时间内便捷完成多品种产品的切换生产,如POY、FDY、中强丝、工业丝等品种间的快速转化生产。

扬州志成化工技术有限公司展出的间歇/连续聚酯柔性生产装置,可灵活实现多品种生产的快速转换,工艺方案成熟,配备的专有各类型反应器技术,能满足特殊品种的高剪切、高粘度、热敏性、抗降解要求,可用于多品种或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

此外,针对全球业界倡导的再生纤维生产,不少设备企业也在积极进行产品技术研发,此次特吕茨勒集团展出的再生涤纶BCF便是基于该领域未来发展研发的。

而大连华阳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则针对聚酯纺粘法非织造布工程技术方面储备了大量的技术,从PET、PLA纺粘热轧非织造布生产线、土工布用聚酯长丝纺粘针刺非织造布生产线到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用聚酯长丝纺粘针刺非织造布生产线及浸胶生产线方面均拥有成熟的工艺技术。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大连合成纤维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的在线添加与原液差色技术设备,对当前行业倡导的环保生产提出了解决方案,据悉,目前该公司设备已在国内和印度、韩国等多家企业应用。

关注提效节能 优化用户生产

面对行业普遍性的原料成本、用工成本等方面的问题,各个领域的装备技术都在为此进行着不懈的创新。此次展会中,化纤及非织造装备领域的产品技术也均有围绕这些下游企业所关注问题推出的创新技术。

无锡宏源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本届展会展出的HY-9型自动落筒高速弹力丝机主打智能牌。据悉,该设备运用了现代自动控制技术,多个单元实现单锭独立控制,且自动落筒系统满纱后可自动完成满筒与空筒切换,实现了无人操作。

与此同时,该设备节能降耗特征明显,经济灵活。设备采用节能热箱、高效率传动电机、单锭独立控制技术,节能环保;卷绕系统模块化设计,拥有机械槽筒式或DTT精密数码式卷绕可供选择,配置灵活,经济适应性强。该设备的多个单元实现了单锭独立控制技术,机器速度高,再加上采用了多锭位技术,产量大大提高。同期展出的另一款HY-10型高速弹力丝机也拥有卓越的节能效果,可实现多锭数共用一个单元,如48锭共用一个热箱等设计,达到节能目标。

宜昌经纬纺机有限公司展出的K3501C型帘子线直捻机的节能水平可达40%。据了解,该设备因采用了外纱张力智能控制系统和高效节能电锭组件,实现了最高节能40%的水平,能显著降低客户的用电成本,使热负荷减少40%,节省空调费用。同时,由于优化了气圈形态,噪音可减少20%~40%,能够改善用户工厂的工作环境。

上海金纬化纤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展示的A1680兔子头式高速卷绕头和A1800兔子头式高速卷绕头均可在同等用工的情况下使产量提升50%~100%,能耗可降低30%~50%,能够帮助客户降低资源成本,减少用工。

此外,欧瑞康集团也在智能化及节能方面有新的技术推出。欧瑞康纽马格的BCF解决方案可实现高达50%的节能水平。此次该公司展出的重头在于创新的欧瑞康化学纤维工业4.0系统与客户服务解决方案。据悉,凭借智能的“POC-工厂运行中心4.0”系统控制软件所提供的新功能和服务,用户可持续掌握所有工艺基本情况,从缩聚、纺丝到加弹以及下游进一步的处理工序,能够帮助客户提高系统效率、节约能源、有效配置资源。

化纤及非织造机械的生产紧扣下游行业的切实需求。

猜你喜欢
织造布化纤碳纤维
2027年全球非织造布消费量将超过1,800万t
仪征化纤:做可降解新材料品牌开路先锋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面建设化纤强国
碳纤维/PPS热塑性单向预浸带进入市场
悉尼大学开发出可保护碳纤维性能的回收工艺
我国纺织化纤行业碳排放估算的研究
预应力碳纤维材料加固研究概述
石墨烯材料粘胶纤维在卫生用水刺非织造布的应用
化纤联盟持续发挥技术创新链优势
兰精维绎丝TM致力于非织造布行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