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金锁记》中的女性意识与文化深思

2017-02-09 04:11孙玉娟
文学教育 2017年28期
关键词:曹七巧金锁记情欲

孙玉娟

浅谈《金锁记》中的女性意识与文化深思

孙玉娟

曹七巧是张爱玲的成名作《金锁记》中的主人公,她是现代文学史上被欲望以及金钱给毁灭的典型形象。身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里,在金钱枷锁的压迫下,她的人性逐渐变得扭曲,心理逐渐变得病态。本文试着从婚姻、情欲和金钱三方面来探讨张爱玲在《金锁记》中蕴含着的女性意识,以及对男权文化的深思,悲悯和苍凉感下更渗透着作者对人性的深度挖掘。

曹七巧 女性意识 文化深思

《金锁记》展示了在封建压迫和金钱枷锁境遇下,在不正常的倍受压抑的环境中,曹七巧这个人物形象那扭曲和摧残的悲剧人生。这是一部“黄金和情欲的心理传奇”。本文试着从婚姻、情欲和金钱三方面来探讨张爱玲在《金锁记》中蕴含着的女性意识,以及对男权文化的深思。

一.婚姻中女性失去婚姻自主权

曹七巧原本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姑娘,命运却将她带入没落望族姜家,当上了姜家的二少奶奶。从此,她的生活不用再过得那么艰辛,但殊不知又走进了另一座围城。

她的婚姻从一开始就是一个错误,注定了她的一生要在悲剧中凄惨度过。这场婚姻从一开始就不应该发生,一边是麻油店,另一边却是姜公馆,地位悬殊太大,曹七巧的悲剧人生正开始于这场错误的婚姻。少奶奶之间表面上彬彬有礼,暗地里却斗得厉害,小叔子和嫂子常互相玩暧昧,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只剩下了相互利用和勾心斗角,同情、温暖和和睦荡然无存,都以自身利益为中心,甚至不惜伤及他人。错配婚姻剥夺了她爱恋的资格,大家庭的鄙视煎熬着她脆弱的灵魂,它们就像鸦片一样一步一步地引诱着她偏离正常的轨道,使曹七巧这个原本也有着正常人性的人,健康快乐的少女,转变成了一个尖刻粗俗的老妇人,如今的形象是“尖嘴猴腮”,而不再是“圆胳膊、白手腕”。

曹七巧能进入姜公馆当上二少奶奶是由她哥哥一手造成的。在当时那个社会,男权话语占主导地位,曹七巧家中是年长的哥哥当家,所以七巧的命运都是由作为大家长的哥哥说了算。七巧是没有发言权的,她的地位比较低贱,就那么被当作交易品似得送到了姜家。跨入大门的那刻起,她的幸福就没有了。在这段错误的婚姻里面,女性是没有婚姻自主权的,被剥夺了话语权、发言权,可以说这也是一切悲剧的源起。要是女性拥有了这些权利,哪怕仅仅是其中的一项权利,她们的命运也不会落得如此下场。

二.情欲中女性处于被支配地位

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原欲无法被满足,变态倾向就容易得到增强。情欲,是人对各种情感和本能的需求,当情欲这种欲望不能通过正常方式来满足时它便转了方向,长期的期望和冲动的压抑必将产生变态和畸形的宣泄,演变成变态的情欲。

这让人首先想到曹七巧,一个阴毒的恶女人,她是张爱玲笔下灵魂变异和扭曲的典型代表。如花的青春和火一般的热情,这些都曾出现在七巧作为姑娘的时代。但是,在她生活的这个大院宅里面,不仅常常受到别人的讥讽、排斥,作为女人所需要的情欲都无法被满足,在煎熬中过着没有爱的枯燥生活。七巧的丈夫患有骨痨症,是个残废,“没有一点人气”的肉体给不了她渴望的爱的滋润。在可怜的七巧看来,丈夫的肉摸上去的感觉就像是人脚发麻时候的感觉,毫无生气。同时,她也多次在别人面前反问自己的孩子是怎么出来的这个问题。傅雷曾评价曹七巧:“她是担当不起情欲的人,情欲在她心中偏偏来得嚣张。爱情在一个人身上得不到满足,便需要三四个人的幸福与生命来抵偿,可怕的报复。”

归根究底,“性”是种种恶果产生的源头。她的丈夫是个患有骨痨病的人,两人除了阴差阳错地有了两个孩子外,就没有了性接触。七巧得不到丈夫的呵护,在姜公馆这个谈性色变的大家庭里常常以一些不入耳的村语宣泄自己的愤恨,对丈夫的不满。出身于麻油店的曹七巧并不是生来就会满嘴下流的村语的,她是被环境逼出来的。情欲得靠自己的丈夫来满足,生活得靠男人赚钱来维持,所以说女性是要依靠男性而活的。由此可以看出,在男女两性关系中,女性是出于被支配地位的。在男权社会中,女性永远只是作为男性的附属品,而随着几千年文化的积淀,女性也在潜意识中默认和欣然接受这种观念。

三.经济中女性渴望独立

现代小说中许多被金钱俘虏的女性,她们清楚地认识到金钱给自己能带来的好处,有了足够的金钱才能在社会上过得很好。这一观念慢慢在人的心中扎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冰冷而物质化,爱情、亲情、友情统统输给了拜金主义,最终产生人性扭曲的变形悲剧。

《金锁记》中的曹七巧爱上小叔子季泽,当最后季泽带着甜言蜜语来哄骗其家产时,她识破季泽利用甜言蜜语哄骗她的钱后,黄金欲压倒了情欲,她彻底轰走了这份假爱。骗人的没有错,被骗的戳穿反过来倒有错了,七巧这份无望的爱情终于彻底成了死灰。她的爱情完了,但是她的人生并没有完,她在轰走季泽后终于认识到只有金钱才是最牢靠的。所以,金钱成为了她精神的主宰,并填满了她的整个生活空间。曹七巧的这种理论经验是从自己经历的事中得出来的,是从她的亲身经历中总结出来的,或许其中也不无参杂着人和人之间冰冷的金钱关系,但是这种看法死灰有些绝对了,只要是有一丁点涉及到她的利益的,都被扣上在谋得她钱财的帽子,这是过于极端、不理智的。她的生命在黄金圈子里绕来绕去,走不出去,坚信有钱才是王道,一步步埋葬了自己的良知。

在这里,张爱玲生动形象地将曹七巧换化为黄金的奴隶以及“守财奴”,“守财奴”的程度堪比西方文学里的葛朗台老头,一味向女儿强调男人是为了图谋钱才对她献殷勤的。曹七巧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个被金钱和欲望毁灭的典型,人性扭曲以及道德沦丧是长期的压抑和煎熬产生的恶果。黄金将她牢牢锁住了,成了她心中唯一的牵挂,以致几个人葬送于她那可怕的枷角下。让人无法理解的是,她更残忍地用那枷角伤害自己的儿女。使尽各种坏手段破坏女儿即将到手的美好婚姻,轻易的一句“她再抽一筒就下来”彻底葬送了女儿的幸福。不光是女儿,儿子更是难逃一劫。由于七巧自身的性欲望一直积压在心底,这导致她追问儿子的房中夫妻之事,还在牌桌上添油加醋,越讲越兴奋,从中得到释放和欲望的满足。故事的结局是,寿芝终于在七巧的百般折磨下痛苦死去。

将她定义为一个得不到爱情而追逐金钱的女性,这是远远不够的。首先,每位读者需要转换下自己的观察视角,能够站在女性角度,深入到生命情感层面中,让自己身临其境去感受和探讨曹七巧的生命遭际和人性嬗变,从而对作家渗透在曹七巧人格扭曲和心理变态中的意识底蕴做尽可能合情合理的阐释。

四.小结

在深度挖掘曹七巧精神人性中,我们发掘一个难以摆脱男性话语重压的女性世界,写的是一类人,而不单单指某个实在的个体原型。随即想到鲁迅笔下的阿Q,每个看过《阿Q正传》的人都可以从阿Q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却又很难在实际生活中找到一个完全与阿Q相符合的原型,鲁迅借助阿Q展现了一个在封建文化的精神戕杀和窒息中的现实世界。鲁迅是怀着救国的动机来进行艺术创作的,张爱玲的笔墨集中在40年代的上海,一生写作离不开女人,借助女人的视角来窥视上海万千家庭以及这个社会。鲁迅和张爱玲的创作关怀不同,精神气度却都是那样的无与伦比。

[1]何希凡.女人血泪中的黄金-黄金梦魇中的女人——张爱玲<金锁记>的性别意识与文化沉思[J].名作欣赏,2005,(10).

[2]陈莉.谋生与谋爱——论张爱玲前期小说的女性生存意识[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1,(3).

[3]邱坤荣,沈学习.情欲、物欲煎熬下的女性市民的生活悲歌——浅析<金锁记>中对曹七巧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6).

[4]徐华新.女性主体书写女性压抑处境——张爱玲与她母亲的关系在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性再现[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报,2004,(4).

[5]李志春.对文学作品中女性意象的心理机质探究[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3(6).

(作者介绍:孙玉娟,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研究生)

猜你喜欢
曹七巧金锁记情欲
半辈子抱金如命,空荡荡饮恨而终
解读《金锁记》中曹七巧的悲剧人生
成人警告:情欲与政治登上纽约舞台
“香港舞台剧女王”焦媛和她的《金锁记》
试论《金锁记》对《狂人日记》的继承
论张爱玲《金锁记》的思想艺术
掌握情欲催化剂
《白日焰火》:情欲秘语的性别修辞
情欲缠身
《金锁记》中曹七巧的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