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老年中低位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

2017-02-09 05:47黄林峰
世界复合医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低位肠系膜开腹

黄林峰

山东省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肛肠外科,山东淄博 255000

直肠癌作为一类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其中,大部分直肠癌患者均确诊为中低拉直肠癌,其所占比例高达80%[1-2]。近年来,各大医院在治疗老年中低位直肠癌时均选择手术治疗为主要手段。但是据临床实验证明,医院历年采用常规的手术方法来治疗老年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由于老年人免疫力和身体素质相对低下,其手术耐受力也相对较弱,所以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不显著,且术后常有并发症发生,预后效果差,不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恢复以及降低了其日常生活质量[3-4]。目前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医疗设备和技术也在不断完善优化。随着内镜技术广泛运用于各种疾病患者的手术治疗中,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胃肠道损伤低、术后恢复速度快的优点,并且其对于患者肿瘤进行手术治疗时的肿瘤根治性、高效性和安全性均已获得各大医院的临床实验证实,能够提高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效率,并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5]。现针对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76例老年中低位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随机抽选的模式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该院治疗老年中低位直肠癌的患者中抽选出76例,将其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男性22例,女性16例;年龄55~81 岁,平均年龄(65.21±2.63)岁;TNM 分期类型:Ⅰ期5例,Ⅱ期12例,Ⅲ期21例。对照组患者男性25例,女性13 例;年龄 56~79 岁,平均年龄(66.12±2.53)岁;TNM 分期类型:Ⅰ期4例,Ⅱ期15例,Ⅲ期1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两组患者的具体手术流程如下。

1.2.1 观察组 首先手术医生对患者左侧绕脐部位距离长约5 cm进行切口选取,在进入患者腹部后放置手助器,保持左手润滑度后,将直径12 mm Trocar在左手的帮助下送进患者左侧腹腔内部来建立气腹,后将观察镜通过其呈现的患者腹腔内景结合手的感知程度来进行腹腔常规探查,来确定其肿瘤有无转移或浸润等现象出现。接着在患者的以同样的方法送入直径12 mm Trocar,并取超声刀对患者的乙状结肠进行游离和血管离断,需要注意的是在游离其左侧时对其输尿管需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然后继续进行游离直肠操作,在患者的吻合部后方需根据其沿骸前间隙的位置进行分离,同时还需注意需超过其尾骨尖,其次在患者体内的远端肛尾附着处进行直肠系膜断离,同时还需保证其直肠系膜的光滑外表的完整性。在进行直肠后壁游离时,需重点注意患者直肠内道的盆筋膜壁层和盆壁自主神经丛,防止其出现损伤,游离前壁过程中,需注意其膀胱后壁的精囊腺和前列腺上部或者阴道后壁,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此时,取肠管切闭器对患者病灶距离2 cm以上的位置进行肠管离断,离断后取出肠管,并在肿瘤上距离10~15 cm的位置对其乙状结肠进行切断来将标本有效移除。然后对患者的近端结肠采用圆形吻合器的抵钉座加以置入以来固定,将其放回腹腔来重新建立气腹。最后根据腹腔镜直视所呈现的影像为依据置入圆形吻合器来使得乙状结肠与直肠端进行吻合,同时对其张力、血供和肠管方向进行观察,通过充气实验来确认其直肠的吻合状态,并将引流管设置在患者左侧腹部Trocar孔处,对其右侧腹部Trocar孔处扩大到合适程度后对其回肠末端进行预防性造瘘。手术结束后进行伤口缝合,麻药过后即可送回病房。

1.2.2 对照组 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将 《中下段直肠癌外科治疗指南(2006版)》作为手术参考,手术流程参照观察组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手术流程进行肿瘤切除,同样将引流管设置在患者左侧盆腔骸前,并在其右下腹的回肠末端行常规预防性造瘘。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观察统计两组患者的术后各项指标,指标内容包含有术后镇痛时间、留置尿管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恢复进食时间。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产生的术后感染、肠梗阻、直肠穿孔以及输尿管损伤等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发生例数/总例数)×100.00%。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中所有数据,均运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行 χ2检验,以[n(%)]表示,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

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比较如表1所示,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的对应值(P<0.05)。

表1 各项临床指标比较

表1 各项临床指标比较

注: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组别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住院时间(d)观察组(n=38)对照组(n=38)t P(115.25±18.25)*168.51±31.25 4.64<0.05(83.26±18.24)*125.32±22.56 3.79<0.05(6.24±1.35)*13.02±2.45 7.92<0.05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指标

两组患者的术后指标比较如表2所示,观察组患者的术后镇痛时间、留置尿管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恢复进食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的对应值(P<0.05)。

表2 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指标

表2 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指标

注: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组别 术后镇痛时间(d)恢复进食时间(d)观察组(n=38)对照组(n=38)留置尿管时间(d)肛门排气时间(h)t P(1.85±0.56)*3.89±1.68 5.11<0.05(3.84±0.15)*7.35±0.75 26.12<0.05(48.21±13.68)*98.24±45.21 4.96<0.05(2.85±0.75)*4.85±0.88 4.40<0.05

2.3 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如表3所示,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3.15%,较对照组的42.11%低,(P<0.05)。

表3 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n(%)]

3 讨 论

据临床实验证明,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对于治疗老年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切除患者肿瘤的同时并保持其括约肌功能,但是其手术步骤繁杂,手术难度系数较大,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故其手术安全问题仍然是现今关注的重点[6]。手助腹腔镜技术通过手的辅助来进行分离、缝合、打结等精细操作,有效降低了操作的难度,加快其手术进度,并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不仅有效清扫患者体内的淋巴结,还有利于缩短其手术时间[7-8]。

该次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进行治疗的观察者患者,其手术时间(115.25±18.25)min、术中出血量(83.26±18.24)mL 以及住院时间(6.24±1.35)d均优于对照组 [(168.51±31.25)min、(125.32±22.56)mL、(13.02±2.45)d]。由此可见,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具有出血少、肠功能恢复快的优点,有利于促进患者疾病的有效恢复。从该结果出现的原因上分析,手术过程中采用的腹腔镜具有放大视野的作用,以来进行肿瘤切除的时候有效保护患者的输尿管、周围血管及盆腔神经丛的作用,从而保证了对直肠系膜的精准切除,精细的手术操作直接减少了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需求,并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9]。另外,观察组患者的术后镇痛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留置尿管时间等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的对应值,该研究结果与韩寅等人[10]的《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老年中低位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研究结果相似[术后镇痛时间(2.0±0.6)d vs (3.8±1.4)d、肛门排气时间 (44.2±14.5)h vs (96.4±32.4)h、 留置尿管时间(4.6±1.9)d vs (7.0±3.3)d]。 由此可见,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近期疗效显著。

综上所述,对老年中低位直肠癌采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进行治疗,不仅有利于减少患者的手术时间和降低其术中出血量,还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术后各项临床指标,并且其并发症少,有效加快患者身体健康的恢复进度,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1]师阳,常乐,周旭坤,等.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近期疗效比较[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6,23(S1):145-146.

[2]周应舒,朱明达,高晶晶,等.腹腔镜TME与开腹TME治疗老年中低位直肠癌的短期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9):40-42.

[3]曹正涛,王西墨,张林.老年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手助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的疗效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20):5043-5045.

[4]蔡栋臣,徐栋,柳旦.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对比研究[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6,21(10):750-754.

[5]蒋易君,杨江涛,景巨鹏.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老年中低位直肠癌的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16):91,93.

[6]秦西平.经腹腔镜术与开腹术治疗直肠癌的疗效对比[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4):134-135.

[7]蒙珍琪,王延磊,戴勇.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发展及现状[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7,22(3):230-232.

[8]方复,卢国春,毛华辉.腹腔镜全系膜切除术联合经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疗效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7,15(4):724-726.

[9]管傲然,赵维山,李逊,等.直肠癌行腹腔镜辅助直肠癌前切除术术后吻合口瘘的相关因素分析[J].云南医药,2017,38(1):21-23.

[10]韩寅,何勇,黄进.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老年中低位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海南医学,2017,28(5):749-751.

猜你喜欢
低位肠系膜开腹
预计2020年油价将低位震荡
枣树低位截干萌枝嫁接新技术
上半年磷复肥市场低位运行
利好不足下半年尿素市场仍将低位震荡
克罗恩病与肠系膜脂肪
贴敷治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巨大肠系膜血管瘤1例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