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脱俗的翻簧竹瓶

2017-02-10 05:45关少健
西江月 2017年2期
关键词:竹刻脱俗工艺品

关少健 文/图

收藏空间

清新脱俗的翻簧竹瓶

关少健 文/图

翻簧竹瓶

竹子与松树、梅花一起被称为“岁寒三友”。竹子外形结实挺拔,虚中洁外,油润光滑,制成艺术品后精致美观又方便保存,因此竹刻、竹雕备受人们欢迎。

在明代中期,竹制艺术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渐渐受到重视,由此产生了竹雕艺术品制作的两大派别——嘉宝派和金陵派。嘉宝派以朱鹤、朱婴、朱维征三人为代表,他们擅用深刻、浮雕和圆雕手法进行艺术创作,而金陵派则以浅刻为主。到清代,竹雕艺术又前进了一大步,出现了“翻簧”和“留青”两种技法,竹雕工艺制品也因此更清新脱俗。

笔者对用翻簧技法制作的竹雕艺术品特别钟爱,并有缘收集到一个产自浙江奉化的六角翻簧竹瓶。早年,笔者在一位朋友家看到这个竹瓶时,爱不释手,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想不到时隔数年,笔者发现这个竹瓶已在一位新的藏家手上,这位朋友见笔者爱之心切,便以友情价转让与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欣赏和研究,笔者对这个竹瓶有了初步的认识。

翻簧竹刻一直以来都是宁波奉化的传统工艺。笔者手里的这个高23厘米、口径7厘米的六角翻簧竹瓶,是制作于20世纪70年代的作品。其瓶身以诗、书、画构成一幅传统的山水画,画中山石嶙峋,树木挺立,江中百舸争流,画面布局疏密得当,格调淡雅。该瓶的其中一面镌刻“两江流水 千帆若梭”,另外一面镌刻“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落款为浙江奉化作(以地名落款就是那个年代的特征)。

翻簧竹刻工艺在宁波一带流传至今已有100多年。由于那里是大毛竹的主要产地,因此翻簧竹刻工艺品的原材料资源非常丰富。而其制作工艺也颇为讲究,工匠通常选取口径大、竹节长的鲜毛竹,去青皮,取里层2毫米厚的竹簧,用水煮后压平,再用胶将其黏在木板或竹片制成的半成品上,拼接时必须做到天衣无缝,再施雕刻或绘画装饰工艺。制作一件翻簧竹刻工艺品,一般要经过造型、彩绘、细刻、油漆等工序,这些作品洁净嫩黄如同象牙,显得鲜艳悦目。

目前,翻簧竹刻工艺品在宁波各地多有生产,但以奉化的最为有名,品种有台灯、花瓶、花鸟,所雕刻的作品既有中国画传统的白描,又有篆刻金石的古朴苍劲风格,可谓美不胜收。

竹刻竹雕艺术品的收藏价值,主要体现在艺术和文化内涵上。所以,对于竹刻竹雕的收藏,应该把握几个要点:刀工、年代、艺术水准、与标准器和文献记载的对应关系、保存状况等。近几年的竹刻工艺品行情一路看涨,传世作品可遇而不可求,有专家建议藏家在关注明清竹雕作品的同时,也可以适当关注活跃于竹刻竹雕行业的当代名家。与明清竹刻竹雕相比,当代的竹刻竹雕在题材和载体上显得更加多元灵活。

责任编辑:黄秀瑜

猜你喜欢
竹刻脱俗工艺品
竹刻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之我见
帛锦时韵*
广西少数民族旅游工艺品开发
社会版(五)
萌发
浅析现当代嘉定竹刻的发展与传承
洪建华竹刻艺术作品
百合花语
当代竹刻 百花齐放
俗人与脱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