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医学本科院校公众急救技能培训的实践与思考*

2017-02-10 02:40黄文杰李洪亮
重庆医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受训者公众技能

彭 晖,罗 海,黄文杰,李洪亮

(湖南医药学院:1.临床技能实训中心;2.基础医学院;3.临床医学院,湖南怀化 418000)

·卫生管理·

地方医学本科院校公众急救技能培训的实践与思考*

彭 晖1,罗 海2△,黄文杰1,李洪亮3

(湖南医药学院:1.临床技能实训中心;2.基础医学院;3.临床医学院,湖南怀化 418000)

应急教育是当前备受关注的全球性教育问题。湖南医药学院作为一所新升格的地方医学本科院校,近年来通过开设急救知识及技能培训课程、组织师生开展急救技能社区宣教等活动,在构建公众急救技能培训体系、普及急救知识、提高公众急救技能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

1 急救技能培训的必要性

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问题近年来在国际上时有发生。如2014年3月几内亚等西非国家爆发埃博拉疫情,短短5个月内致千余人死亡,死亡率超过50%[1];2015年11月13日晚法国巴黎发生恐怖袭击事件,百余民众遇难[2]。在国内,2003年的非典型性肺炎(SARS)事件、2008年的汶川地震、2013年的H7N9禽流感事件、2015年的天津港爆炸事故等,也造成了大量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3-4]。一般认为,事发现场及时而正确的医疗救援可有效降低突发事故引起的伤残率和死亡率。然而系统综述回顾发现,从全球范围来看,突发事故中由非专业人员实施院前急救的约占10.7%~65.0%,但在这些案例中采取错误急救措施的比例可高达83.7%[5]。即便在应急教育相对发达的欧美国家,这一情形也不容乐观。美国2013年的一项问卷研究显示,被调查的普通民众中表示愿意实施徒手心肺复苏术的占70%,而实际了解该急救技能的仅为20%[6];比利时2011年的一份人口调查问卷也表明,只有39%的被调查对象知晓心肺复苏术,不到50%的人了解体外自动除颤器[7]。我国的调查研究则提示,我国公众现场急救知识普及率尚不足1%[8]。由此可见,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普及在世界范围内仍然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我们认为医学院校有责任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加强公众的危机意识教育,探索急救培训模式,让急救理念和急救基本技能走进千家万户。

2 急救技能培训体系的建立

2.1 培训条件 临床技能实训中心是本校开展急救培训的主要基地,该中心属 “湖南省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获得省教育厅和学院专项建设经费支持,目前建筑面积7 200 m2,是一所场地宽敞、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的现代化临床技能实训中心。中心设有重症监护实训室和基本急救技能实训室,拥有“网络化急救医学情景仿真训练系统”“高级心肺复苏模拟人”“儿童综合模拟人”等一批国内领先的急救仿真训练设备,以及DNVO除颤仪、多参数心电监护仪、呼吸机及气管插管模型等,急救设备和模型总计115台件,价值91.8万元。除能保证教学任务完成外,还可承担社会性急救培训工作。

2.2 培训师资队伍选拔 急救培训师资从学校专业教师中遴选,入选标准为具有从事急症或急救临床工作经验的骨干教师。此外,还从接受过系统急救培训、操作娴熟且有一定沟通能力的学生中选拨,协助教师制订培训计划、参与培训过程互动演示及组织管理培训活动等。

2.3 培训内容与对象 培训对象包括在校大学生、各级教师、学生家长、社区群众及乡镇居民。培训的主要内容有:(1)基本救护概念,如心跳呼吸骤停的常见原因,院前急救原则、生命链的内涵等;(2)徒手心肺复苏术操作;(3)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创伤急救技术;(4)成人及小孩气管异物阻塞的处理。

2.4 培训方法

2.4.1 借助医学模型开展模拟教学 基于医学模型的模拟教学,在再现临床工作场景的同时可有效规避临床风险,适合初学者学习临床知识、训练临床技能。在急救培训过程中,培训教师利用高级多功能急救训练模拟人、儿童综合模拟人等医学教学模拟产品进行示教,并指导受训者以模型为施救对象进行规范化急救操作,同时进行随堂抽考,完整的“理论讲授-实践操作-知识巩固”训练循环切实提升了受训者的学习效果。

2.4.2 利用计算机交互式系统进行整合式教学 本校于2012年引进交互式急救医学情景仿真训练系统,该系统通过计算机驱动模拟人,可实现不同形式教学的有序整合。交互式急救系统由资源共享的主机和子机组成,主机可监控子机的操作动态并改变受控虚拟患者的体征,因而特别有利于模拟多变的临床场景,培养受训者的临床应变能力。具体教学流程为:培训教师通过主机向受训小组子机发放病历,要求受训者在短时间内确认虚拟患者病情、作出判断并确定急救措施,然后在模拟人身上实施各项急救操作,操作准确系统则予以交互响应。操作结束后,小组成员对急救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最后由培训教师对各小组模拟实验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本校教师的实践研究表明,该方法有利于增强受训者理解和应用急救知识,提高急救综合能力[9]。

2.4.3 构建立体化网络平台辅助教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加快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当前,国内医学院校关于医护技能实践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仍然较为少见。临床技能实训中心充分运用微信公众平台、微博、QQ群、教学网站等媒体手段,整合优质资源,通过资讯推送、视频授课、在线答疑等交互模式进行公众急救培训教育。该网络实践教学平台成功申请了多项省市级课题经费资助,积极推动了急救技能培训的持续良性发展。

2.4.4 以学生社团为载体开展社区培训 专业性学生社团是和学生专业紧密相连的一种新的社团形式,具有规模小、学术化、专业化等显著特点,是学生课堂外进行专业训练的良好平台。本校在学生自愿报名的基础上,选拔人员组建了50~100人规模的“临床技能学生社团”,予以急救技能系统培训。待学生社员操作熟练并考核合格之后,在教师带领下进入社区、乡镇开展形式多样的急救宣教实践活动,在拓展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2.5 培训反馈与评价 急救技能培训的教学反馈评价主要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包括纸质问卷和网络问卷两种类型。前者主要用于培训结束后的即时调查,后者则主要用于回访和长期的追踪调研。采集到的大量数据对于了解公众的急救知识需求、分析急救培训效果以及评估受训者的受益情况发挥了关键作用。

3 急救技能培训成效

本校依托临床技能实训平台,建立了师资队伍较为稳定、培训方法较为成熟的公众急救技能培训体系,近年来持续开展急救科普活动,在立足地方、服务社会的路子上积累了新的经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0%的调查对象认为本校 “急救培训方法多样,讲解通俗易懂”,86%的人认为通过参加本校急救培训“了解了自救互救的知识,掌握了正确的急救方法”,而95%的人赞同“急救培训活动应进一步推广”。近5年来,本校急救培训累计受益人数已达万余人次(表1)。在急救技能培训工作的带动下,相关教师获得省、市级课题资助15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发表研究论文24篇,主编或参编教材及专著6部。

表1 湖南医药学院近5年主要急救培训活动

在当前全球灾难性突发事件频发的背景下,高校急救培训的开设及急救培训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我校在形成优质急救师资队伍的基础上,开设多种急救课程,积极开展急救知识宣教活动,摸索出了适合我校和地方实情的急救培训模式,在一定范围内增强了公众的急救意识和急救技能。但是,构建完善的社会急救体系远非医学院校一家之力所能及,这需要政府、医学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进行通力合作[10]。目前,如何加强政府顶层设计、优化部门之间互动支持及实现急救资源共享等问题亟待解决。

[1]武文姣,刘叔文.埃博拉病毒的防治进展[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4,34(10):1519-1522.

[2]Almasy S,Meilhan P,Bittermann J.At least 128 killed in gunfire and blasts,French officials say[EB/OL].(2015-11-14)[2016-01-18]http://editioncnncom/2015/11/13/world/paris-shooting/.

[3]姚书志.地方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13.

[4]马雪健,刘颖.爆炸后的次生舆情冲击波——“天津港爆炸”次生舆情演化探析[J].传媒观察,2015,32(10):17-19.

[5]Tannvik TD,Bakke HK,Wisborg T.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on first aid provided by laypeople to trauma victims[J].Acta Anaesthesiol Scand,2012,56(10):1222-1227.

[6]Urban J,Thode H,Stapleton E,et al.Current knowledge of and willingness to perform hands-only CPR in laypersons[J].Resuscitation,2013,84(11):1574-1578.

[7]De Buck E,Van Remoortel H,Dieltjens T,et al.Evidence-based educational pathway for the integration of first aid training in school curricula[J].Resuscitation,2015,85(2):8-22.

[8]史晓伟,张新定.国内外现场急救知识与技能普及的现状[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16):2961-2963.

[9]郑莉茗,贺承英.交互式急救系统在《急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9):111-112.

[10]张华,赵应征,吕传柱,等.对医学院校大学生应急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措施的探讨[J].中国急救医学,2015(4):380-381.

10.3969/j.issn.1671-8348.2017.03.042

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XJK012BZJ013,XJK012CGD013);湖南省教育厅教改项目(2014-653);湖南医药学院教改项目(2014JG02,Jg0905)。 作者简介:彭晖(1981-),实验师,硕士,主要从事临床外科学、医学教育与实验室管理方面研究。△

R459.7;R193.2

B

1671-8348(2017)03-0411-02

2016-07-18

2016-09-21)

猜你喜欢
受训者公众技能
公众号3月热榜
体育训练阶段运动损伤的预防路径
公众号9月热榜
网球训练中多球训练法的实施探索①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体育运动训练中的运动损伤及预防措施
浅议军事技能教学中的检查与纠正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