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川龙之介《鼻子》

2017-02-10 15:59吕曼
北方文学·中旬 2016年10期
关键词:龙之介芥川悲剧性

摘要:《鼻子》于1916年发表于《新思潮》是芥川龙之介的初期作品,小说的内容主要取材于日本古代故事集《今昔物语》,围绕着一个半百和尚内供的鼻子而展开一系列悲喜剧。本小论试图从心理角度分析造成内供悲剧性的原因。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无法正确审视自我、二是对他人行为的敏感、三是个人无法反抗大众的软弱。

关键词:鼻子;分析

一、《鼻子》内容介绍

小说主人公内供长着又丑又长的鼻子,不仅给他带来生活上的不便,还招来了周围异样的眼光和嘲笑,因此十分苦恼,于是他开始尝试各种方法来缩短鼻子。一天,他在弟子找来的偏方帮助下,终于缩短了自己的鼻子。在他以为这下没人因鼻子再嘲笑自己的时候,现实却是大家对于摆脱痛苦的内供报以更大的嘲讽。内供十分后悔,竟开始怀念起以前的长鼻子。一天早上,内供用手一摸发现自己长鼻子回来了,再次如同当时缩短鼻子时一样开心的以为“这下,总该没人嘲笑我了吧”。小说直接刻画人物内心矛盾复杂的心理的同时也明显指责了旁观者的利己主义。

二、《鼻子》内容分析

(一) 无法正确审视自我

在开头部分表述是“提起禅智内供的鼻子,池尾无人不晓”。在这里并未表述说“提起禅智内供这个人”而是“禅智内供的鼻子”是无人不晓的。也就是说提到内供就等于内供的鼻子。在这里不仅是旁观者,甚至连内供自己都默认了这一点,如文中提到:

“内供不厌其烦地端详这些人的脸。因为哪怕一个也好,他总想找个鼻子跟自己一般长的人,聊以自慰。所以他既看不见深蓝色绸衣,也看不见白单衫。至于橙黄色帽子和暗褐色僧袍,正因为平素看惯了,更不会映入他的眼帘。内供不看人,单看鼻子。”

可以看出内供与人交往的基准是建立在鼻子之上的。在这里无论是内供还是旁观者都在以“鼻”取人,内供与他人之间的距离就在于一个“鼻子”,因为一个缺陷而阻挡了直面彼此内心的机会。而为了缩短这种距离,内供使用了各种方法使鼻子看起来短一些,并寻找和自己一样的鼻子,然而内供在表面却装作毫不在乎鼻子的样子。这表里不一的矛盾可以说是来自内供期许得到他人认可的虚荣。而这种通过缩短“鼻子”来衡量自己的行为,显然是以他人眼光审视自己无法自我审视的结果。“鼻子”是一个缺陷,如若大众认可这个“缺陷”或内供能自我认可的话,这种烦恼也就不存在了。其根源就在于内供寻求他人认可而无法独立客观看待自己,因而导致了个人悲剧。

(二)对他人行为曲解

在《菊与刀》当中就提到日本与欧美“罪文化”不同的是“耻文化”。因自身的缺陷很容易求好心切对自己及他人行为产生曲解,如文本中,内供的弟子作为旁观者虽然对内供有所嘲笑,但是也对内供是有所帮助的。(吃饭的时候用板子把内供的鼻子抬起来帮助内供进食;提供方法帮助内供缩短鼻子等)。然而,因童僧打喷嚏使得内供的鼻子不小心掉入稀饭的笑话惹得全城皆知,之后内供在看到童僧追着狗喊着:“别打着鼻子,喂,可别打着鼻子”等行为非常的敏感。客观来看,无论是童僧还是弟子对内供的态度并非如内供所想那样饱含恶意。显然是内供放大了自身的缺陷的同时也放大了他人言语和动作,因而在自己心理作祟下对他人行为造成歪曲理解。因此,可以推测内供内心的敏感是驱使内供陷入悲剧命运的原因之一。

(三)个人与大众的矛盾

从内供的身份来看,内道场供奉的职位是侍奉宫中内道场为天皇的健康祈福诵经的职位。在僧侣当中都是比较高位的人。可以说内供于这样高处不胜寒的位置,也更容易成为大众茶余饭后的舆论对象。内供超乎常人的鼻子受到关注和嘲讽,可以看出“异类”很难得到大众认可的社会。自古以来大众就十分害怕不同于自己的异类。大众对“异己”或是毕恭毕敬像神仙一样供起,或是想办法铲除。大众之下是没有个性也不允许个性存在的,显然这里的大众是作为施虐者,而内供是作为被害者出现的。讽刺的是无论是施虐者还是被害者都身陷其中而不自知,对这种“扭曲”报以拥护的反而是像内供这样想方设法铲除自己的个性屈从于大众社会的人。而现实就是,即使内供排除了自己个性、妥协屈服于大众,对于失去茶余饭后调侃对象的旁观者来说是无法接受内供的融入的。因为在以寡敌众的社会,个性的存在本身就成为了大众眼中的靶子,个人与大众对抗是十分软弱的。而这种无法与大众对抗软弱也是造成内供的悲剧的重要原因。

三、结语

芥川龙之介在《侏儒的话》中提到:“命运比之偶然是必然。‘命运在性格中这句话,决非在等闲中产生的。”笔者认为内供的悲剧性比起是来自于旁观者的利己主义,更多是来自于内供自身性格中的虚荣、敏感、脆弱。但个人是无法脱离他人独立生活在社会,在与他人相处时性格中的虚荣、敏感、脆弱也是无法避免的。因此,作者描述内供的悲剧的同时其实也是描述出了我们每个人的悲剧性吧。

参考文献:

[1]张洁玲.从芥川的《鼻子》看主体性丧失与世纪末意识[J].黑河学刊,2011.6.

[2]董妍娜.《鼻子》人生的悲喜剧[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6.

[3]邢玉冰.从《鼻子》看人的本性[J].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4]黄峰.《鼻子》大胆的人性解剖与丰富的思想内涵[J],哈尔滨学院学报,1999.

作者简介:吕曼(1991.06–),女,汉族,河北人,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文学专业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日本文学。

猜你喜欢
龙之介芥川悲剧性
机场与修理匠(微篇小说)
从“淳安女童失联案”看新媒体的悲剧性事件报道
芥川龙之介的文学成就——八卷本《芥川全集》汉译概说
芥川龙之介笔下的“忠臣藏”
芥川龙之介的《中国游记》①论——以芥川、章炳麟的会晤对谈为中心
Résumés
中学语文悲剧性作品的教学探讨
剖析艾略特《米德尔马契》中的悲剧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