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模式”下采矿专业生产实习的教学实践改革

2017-02-13 18:31楼晓明刘青灵刘建兴
大学教育 2017年1期
关键词:生产实习采矿工程教师

楼晓明+刘青灵+刘建兴

[摘 要]高校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实践和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采矿专业生产实习实践环节目前普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高校可以从实习指导书、近几年教学落实的基地选择和建设、“指导型”教师队伍建设、实践环节教学管理四方面对“紫金模式”下采矿专业生产实习实践环节进行改革。

[关键词]采矿工程;生产实习;紫金模式;“指导型”教师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1-0060-03

目前,全球矿业呈现出趋冷态势,不少矿山企业近几年都出现了不招收采矿专业毕业生甚至裁员的情况,部分企业对采矿专业人才招聘的条件和要求也越来越高。它不仅要求学生有全面的知识结构,而且要有良好的实践经验(很多企业仅招聘具有工作经验的采矿工程师),踏实的工作心态。也就是说,企业对人才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用人形式也逐步从注重学历向注重能力及稳定性逐步转变。[1]-[3]怎样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出满足企业要求的学生是本科院校采矿工程专业教育者应该思考的首要问题。针对这一现状,本文从采矿教研室角度出发,对采矿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及目前正在试行的“紫金模式”下实践教学的改革思路和实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一、采矿工程专业生产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后果

从教学角度来说,采矿专业生产实习是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环节。通过生产实习,学生能全面了解矿山开拓布置、采矿方法及工艺、掘进工艺和设备、劳动组织及施工顺序等知识,巩固、加深和扩大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和锻炼理论联系实际、查阅技术资料、编写技术报告及独立工作的能力。同时,在实习过程中,能培养学生理解和热爱矿山工程专业的思想,为其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然而,目前采矿专业本科院校受学生就业求职、实习经费短缺、实习基地数量有限或者实习矿山因生产任务等原因而不支持学生实习等诸多客观因素影响,加上高校许多年轻教师未受过系统、扎实的工程训练,虽有理论知识和较强的科研工作能力但对矿山现场同样知之甚少,难以有效地在生产实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指导,导致采矿专业生产实习大多只能流于形式,培养计划难以得到有效实施,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证。同时,这也导致学生对矿山企业的艰苦性及以后的工作没有足够的认识,也可能导致学生到企业工作后思想不稳定性的增加。

在目前的形势下,用人单位真正需要的是具有一定工作经验、能解决企业技术问题的工程师,或者是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思想稳定并能吃苦上进的年轻大学毕业生。然而,对于采矿工程专业毕业生而言,如果实践环节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证,刚毕业的学生空有对企业的一腔热血,却只能拜师重新学习。另外,由于没有经过真正的实践训练,对采矿行业的艰苦性和对自己工作认识的不到位,很多学生原本以为自己是坐办公室的白领阶层,到了企业后才发现不是这样,于是不少学生工作不久之后就会换单位或改行。这造成了用人单位与就业学生间的矛盾,很多用人单位都指明只要职高毕业生。

二、“紫金模式”采矿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改革思路及实践

福州大学紫金矿业学院是由企业“支持办学建设、参与办学过程、检验办学成效”的新型学院。学院采用一校两地新型“紫金模式”, 即学生三年在校进行基础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加一年在基地及企业进行学习与实习,企业参与学生培养的方法。为了加强实践环节,培养造就一大批实践和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采矿工程技术人才,福州大学紫金矿业学院采矿工程本科专业在全新的“紫金模式”下,对生产实习环节进行了探索性的教学改革和实践。

(一)“紫金模式”采矿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指导书

“紫金模式”采矿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中,生产实习有5周时间。为了保证生产实习质量,采矿工程系教师联合撰写了具有“紫金模式”特色的采矿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指导书。指导书力求深度贴合“3+1培养模式”,实习过程由专任教师整体把握,企业指导教师在跟班过程中给予全程指导,按照实习师资力量、工程实训基地条件、已有的实习培养经验等实际条件,明确各个实习环节具体的实习目标、实习内容,并确保现场教学的作用和实习内容的深度。实习指导书明确了各实习知识点、实习地点和学生分组、企业指导教师的指导情况等。实习时间点及内容要细化到上午分科室跟班现场实习、下午做内业收集资料内容、晚上总结当天实习状况和安排布置第二天交接及其他注意事宜等,同时安排机动时间进行实习座谈会等活动。实习指导书还统一规范生产实习日记、生产实习报告的编写与要求、学习方式方法与考核、实习纪律要求与注意事项、生产实习管理办法等。

(二)基地选择和建设

采矿专业的生产实习教学离不开实习基地建设。结合金属矿床采矿生产实习教学特点,我校对适合采矿生产实习的基地分别进行了合理规划和建设。[4]

生产实习是在学生完成主要专业课后继续深化专业知识的必要现场实践教学。对于这样的实习,只要实习条件合适,地点尽量不分散,以节约实习费用并在实习过程中使企业教师的指导逐步走向成熟和系统化、规范化。基于这样的特点,我校重点把生产实习放在上杭教学基地附近的紫金山露天矿和紫金山地下矿。

紫金山露天矿不仅具有较完善的学生住宿条件和文化娱乐条件(如篮球球等体育设施),而且现场规模很大,为大型露天矿山,经过多年的开采,已在爆破及开采、运输、边坡治理等方面做得相当规范,管理组织良好,工程技术人员和现场工作人员素质相对较高。紫金山地下矿(以前是武平紫金)开采时间不长,然而,除距离紫金山露天矿较近,具有较好的生活条件外,更重要的是,作为大型地下开采单位,其不仅安全管理、标准化开采等方面做得非常到位,而且开拓、开采方法、运输提升等及六大系统都做得比较到位,作为企业指导教师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现场工作人员都具有较好的理论水平和现场实践能力。因此,紫金山露天矿和地下矿非常适合作为生产实习的基地使用。

(三)“指导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指导型”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在实习的5周内,确保学生安全的情况下在实习现场对学生进行实践性指导工作。由于采矿专业实践教学的特点以及实践教学学生分散在矿山的不同地点,每位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相对较少。因此,可以由采矿工程系对其进行教育教学规律方面的培训。在实践过程中,更主要的是专业教师、学生与“指导型”教师的相互沟通和交流。同时,“指导型”教师需具备的资格也应根据现场指导内容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人员的构成中应有实践经验丰富的工人师傅,也应有具有高级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显然,要有效完成实践性教学活动,需要比“企业工程型”教师更多的“指导型”教师,也必须得到基层生产单位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因此,“指导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除了政策的大力支持外,专业教师下基层与生产单位进行沟通交流是必不可少的。

(四)生产实习的教学管理

本专业生产实习中,学生在紫金山露天矿和紫金山地下矿实习的时间各为2周,然后两个班互调。生产实习是采矿专业毕业实习之前最关键的实习,除必要的安全教育等报告外,实践形式以跟班学习为主,即学生跟着工程技术人员或工人师傅按单位工作时间上下班。一个班学生共分7组,每组4~5人,分别安排在露采厂及金建公司各科室,由不同指导教师带队进行露采的生产实习,每组2天即进行不同科室的轮换。专任教师的作用是与厂部联系安全教育及讲座的题目和时间、安排学生食宿、与每小组学生对应实习的各科室及企业指导教师联系并告之实习内容与安全注意事项,每天上午实习的检查和交流、下午资料收集的场所及相关联系人、晚上分组讨论及组长的汇报工作等。地下矿一个班学生的实习同样按需要分组,分别在管理技术的采矿组、地质组、测量组、运输班、安全科等跟班进行。经过几周的实习及轮换后,上交实习报告及由单位人事部门盖章的实习评语,最后进行答辩;并根据实习报告及实习日志、平时成绩等,最终确定学生实习成绩。

三、采矿专业生产实习环节面临的问题及措施

“紫金模式”下采矿专业生产实习环节的教学实践,经过几年的摸索和实践,取得了预期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探讨解决。

(一)企业对学院生产实习环节的支持及管理问题

采矿专业生产实习的所有教学活动都离不开矿山现场,这不仅给企业带来了安全难题,而且也给企业的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大部分矿山不愿意学生来矿山实习。

要解决这类问题,首先要建设实习基地。基地的建设是个长远规划问题,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实践环节教学质量。学院必须由专人负责,建设适合实习的基地。可以通过各种关系,学生的优先就业,学校和单位之间的合作办学、协议等方式加以解决。同时,专业教师在生产实习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单位意见,严格要求学生遵守单位纪律,保证实习安全。尽量为单位解决现实问题,为长期的合作打下坚实基础。

另外,解决安全问题比较好的方法是让企业指导教师带领的学生不要太多,避免教师管理和指导的不到位,同时避免出现安全问题。

(二)企业指导老师问题

生产实习的企业指导教师即为学生的生产实习作现场指导的教师,他们具有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但由于生产任务重,他们不可能时时把关指导。另外,有些企业的指导教师存在不愿意指导的情况,对实践效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要进一步强化基地教学运行管理机制,如成立基地教务处及办公室等对其进行管理外,还要对生产实习指导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有必要建立适合这些生产实习指导教师的考核机制,并提高其工资待遇,以提高其积极性。同时,分散实习的学生更应尽量不给企业指导教师增加麻烦,在生产工作过程中尽量帮助企业指导教师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同时,学校专业教师也应通过每天下午收集资料及晚上汇报时间来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工作,以达到保证生产实习环节质量的目的。

采矿专业生产实习环节因为实习时间长、学生人数多、影响企业生产等,而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但其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在学校和紫金矿业集团以及其他单位的共同支持下,我们有信心克服 “紫金模式”教学实践环节中存在的困难,积极进行改革探索,圆满完成办学目标,培养出社会急需的高水平采矿专业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Z].2010(6).

[2] 刘羽,王少怀,黄培明.地质专业创新型人才“紫金模式”培养的改革思路与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2009(3):46-48.

[3] 张纪鹏,宋丽,姜慧,马永志.毕业设计过程中加强实践环节的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7):111-117.

[4] 黄培明,刘羽,王少怀,钟祥华.“紫金模式”下上杭教学基地建设运行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10(4):42-45.

[5] 王少怀,刘羽,黄培明,黎敦朋.“紫金模式”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意义与思路[J].中国地质教育,2009(3):156-159.

[责任编辑:刘凤华]

猜你喜欢
生产实习采矿工程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秋天在哪里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方向生产实习的探索与实践
生产实习管理与质量控制系统研究与实践
信管专业生产实习过程自我管理的实现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