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设计的文化性原理探讨现代产品的情感化设计

2017-02-14 19:51吕米雪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7年6期
关键词:情感化内涵情感

孙 晋,吕米雪

(武汉理工大学,武汉 430074)

基于设计的文化性原理探讨现代产品的情感化设计

孙 晋,吕米雪

(武汉理工大学,武汉 430074)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民族本质的真实表现,也是形成人与人交流的情感基础。当今的工业产品设计处在一个急需转型的阶段,想要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形成自己不可替代的地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极其重要的。文章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产品的情感化交流设计无疑成为我国现代产品设计至关重要的突破口。

传统文化;情感化设计;产品设计

Internet :www.artdesign.org.cn

文化是创新设计的灵魂。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明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这为现代设计提供了宝贵的创作资源。产品的情感化设计即是赋予物化的载体能传递某种情感内涵的设计形式。情感化设计与传统文化的有效结合,可以赋予设计物化载体更好的情感,增强与受众的交流,获得情感的回应;再者,将传统的思想赋予产品,在与现代技术、材料、科技的结合创新中形成自己民族的现代的风格特点,从而促进我们的发展与进步。但是要将产品的情感化设计的作用最大化,必须深入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把握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并积极创新。

一 、设计的文化性

(一)设计与文化

文化被看作是人类区别于自然动物的最重要产物,代表特定的时代精神的境界与水平,并通过创造性的物化过程去展现产品本身之上的精神文化内涵和意义,它是一定社会环境的反应媒介。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处在于特定的时空场域,代表着一个民族的历史演变过程,进而构成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传统,形成一个国家及其民族的文化内涵,仿佛人的指纹一样,是极度深刻而又充满个性的。其通过物化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文化信念、民族心理和审美理想,展现了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契合性。

设计一直以来作为文化载体创造性的表达方式,也可以说设计是对创造性活动的名词表达,而创造性活动正是基于文化应运而生,并以其独特的表达形式,通过所赋予生命本质的文化内涵的物化载体,参与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在大众“面对面”交流的过程中传递文明信息,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所处的文化氛围。不同的文化在历史演变的进程中得到创新和发展,文化的发展反过来也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设计在这一过程中用独特的创造力将文化创新与社会进步联系起来,通过设计这个载体相互生长。

(二)文化性在设计中的作用

文化对于设计活动,就如同生命的灵魂,我们悠久而又极其丰富的传统文化是设计创造灵感不断的源泉。文化是人们过往的智慧与情感,因为文化的内涵,赋予了设计物体的生命力,使得我们的设计更加值得深究与考量。这里通过对比中日的现代设计对文化性在设计中的影响进行分析,探索文化在艺术设计的重要意义。

1.日本的现代设计

“日本设计”传达给受众的情感一方面是精细可靠,另一面是温情。极具高质量而又精细的工业产品,例如尼桑小轿车、佳能相机、动漫等;简洁、实用、富有温情的工艺品,例如布衣风格、纯棉家私、木制家居、手工瓷器等。既随着时代的潮流不断创新创造,又能留存传统的文化,两者相辅相成。它之所以给人们刻下这样“相互矛盾的印象”,来源于日本传统文化里兼收并蓄的特征。日本的现代设计处在世界前列,拥有一个不可替代的位置,很大程度得益于其独有的民族文化特点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找到了平衡点。

一代大师柳宗理老先生设计的胡蝶凳就是“日本设计”最好的代表之一。利用现代的加工技术在极具功能性的前提下将木材的温情与柔美淋漓展现,将两种矛盾的体系和谐到极致,就如同日本的民族木质建筑温婉情感的莞尔呈现。

2.中国的现代设计

在全球国际主义风潮的影响下钢筋混凝土技术传入中国,当时的中国正处在一个迫切需要现代工业化的阶段,对国外的摩天大楼神往备至。早期的全民建设思潮与舶来的设计风格融合,追求高大的钢筋混泥土的建筑群体,致使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中国的各大中小城市基本都“长一个样”,磨灭了城市建设的民族特性和本土文化特性。

而由于我们没有形成自己的现代建筑风格体系,现在的中国常常成为新的设计风格的试验田,例如解构主义建筑在中国的大批量建设,异类的建筑在富有历史文明的城市拨地而起。人们却对这种格格不入的设计趋之若鹜。CCTV大楼、广州大剧院等,可能现在无法完全说一个建筑风格的好坏,至少在现在看来,这种解构主义风格的建筑并没有很好的将建筑与环境融合。

全球的一体化发展为我们带来了最新的资讯与信息交流的平台,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想要博得一席之位,设计师的内在创造力无疑是现代工业设计最重要的内在驱动力。但一个真正的属于自己的设计师,更多的是对自身文化背景的深刻理解与认识,对当前的全球设计理念有自己的见解,才能将传统的优秀文化通过创新思维进行推陈出新,形成独特的、符合自身发展的设计体系。

二、情感化设计

(一)情感化设计的概念及意义

情感化设计即是赋予物化的载体能传递某种情感内涵的设计形式。人们的情感是丰富多彩的,可能是一种情怀,可能是一种古朴的思想,也可能是一种人生哲理,等等。情感设计的价值在于人与物化载体产品的功能语意和象征语意互动的过程中,借由完整的感官接收在与物品传达出来的情绪交流后留下的深刻印象。这种深刻的印象通过大脑的过滤处理形成情感的反馈,以此来获得对同一个载体传递情绪的共鸣,触动人类情感的记忆,获得心灵的安慰与使用功能的双重满足。

(二)情感化设计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1.产品形态的情感化设计

产品形态如同一个人的外表,通过服装的搭配形成丰富的情绪表情。产品的形态不仅传达功能特点,还包括审美功能和文化功能。

2.色彩搭配的情感化设计

适合产品特性、功能与使用环境的色彩搭配设计是最快传递视觉信息的方式,获得最直接的心理交流。

3.材质的情感化设计

材料是构成产品的物质基础,文化的内涵通过物质来表现,而材料是物质最基本的组成形式。合理正确的运用材料会大大增加产品的附加值,进而有助于更好的拉近人与产品的情感距离感。

4.使用方式的情感化设计

操作方式的情感化设计,就是将复杂的产品操作方式以自己熟悉的方式展现,以减少产品使用的阻碍,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另一方面,构思巧妙的操作方式能给人带来一种更为新奇、愉快的感官体验。

三、现代产品设计的情感化设计

情感化设计获得消费者的青睐,最重要的是抓住了消费受众的心理感受,获得了相对应的情感回应,以此来打动消费者。想要获得使用者丰富的情感回应,设计者本身要做到与传统文化的深刻交流,才能通过自己的创新设计让使用者与传统文明得到情感的交流,从而获得一定的社会效益,一方面获得情感的共鸣,另一方面,这种情感的传达能一定程度上唤起民族特性,以促进我们的发展与进步。

(一)对传统物质精神文化的深入认识与把控

精神层面本体:中国是具有几千年的历史文明古国,千百年来的文明进程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内涵魂魄,传统精神文明是情感化设计的资本,是获得与使用者互动的最原始的本体。

中国传统精神文化的精髓主要综合在四个方面:一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孕育了中国文化“和”的特征。这种“和”本质上就是和谐,讲求“和为贵”;二是“天人合一,整体平衡”,讲究人与环境的融合;三是讲究情景交融的美感原则,这也是天人合一,以和为中心的延伸,中国人的中庸之道,讲究事态祥和,事态祥和而万物和谐,情景交融亦能和谐共生;四是朴素的造物原则,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崇尚返璞归真的生活,相比形式而言更注重物品的功能性,尽量保持物品最自然的状态。

物质层面的本体:例如传统的动植物图腾、服装配饰、钟鼓乐器、器物器皿、民间工艺、园林建筑等。但总的说来,物质文明层面的本体是精神文明的物化载体,精神文明需要通过一定的物体来传达出精神文化内涵,这一过程可以成为创造的设计活动。

(二)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产品设计体系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我们的工业产品设计处在一个急需转型的阶段,如柳贯中老先生说过:“中国从不缺创意”。但当前我们的设计缺乏具有自身个性的灵魂。

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在当下的国家环境冲击下让我们现代产品设计能够挣得一席之地的最重要法宝之一。传统的精神文明的情感化设计,一方面能形成富有自身特色的设计风格特点;另一方面,设计这一创造性活动以其独特的的表达形式,通过改变主体人所处的生活环境与方式的形式,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所处的文化氛围。通过有精神内涵的设计传播,唤醒受众的民族本性,形成我们源源不断的设计资本。

再者,我们的传统文化的也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形成,当今我们的社会也有自己的文化体系,想要更好的发展,需要有目的的吸收传统文化的养分,结合现有的社会环境进行创新,利用新材料、新技术对传统文化的进行发展,对外来文化的进行兼收并蓄,用自己的特点进行消化吸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才能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中生存、壮大、发展,形成自己不可代替的地位。■

[1]杨海蛟,王琦.论文明与文化[J].学习与探索,2006(1):66-73.

[2]吴文佳.日本现代设计与日本传统文化精神[J].艺术百家. 2007(1):70-72.

[3]诺曼·唐纳.情感化设计[M].付秋芳,程进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5.

[4]张岂之.中国传统文化(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

[5]徐江华,张敏.论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产品设计中的重构[J].包装工程.2007.1.

[6] 魏天德.传统造物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启示[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5.

[7]边宗圆,吴梅风. 浅析情感化设计对产品创新带来的影响[J].科学导报. 2015(8):287.

Discussion about Emotional Designs of Modern Products Based on Cultural Principles of Design

sUN Jin,LV Mi-xue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Wuhan 430074, china)

Culture is the soul of a nation, actual expression of national essence, and emotional foundation to form communication among people. During this urgent transformational stage for our designs on industrial products, it is essential to inherit and develop traditional culture in order to form an irreplaceable position under current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The discussion involved in emotional designs of modern products combined with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has undoubtedly become a crucial breakthrough for designs of modern products in our country.

traditional culture; emotional design; product design

TB472

A

1008-2832(2017)06-0080-03

检 索:www.artdesign.org.cn

猜你喜欢
情感化内涵情感
儿童玩具的情感化设计研究
乡村儿童玩教具情感化设计研究
基于情感化设计理念的艺术玩具设计方法研究
活出精致内涵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时代感·形象性·情感化——周克芹给予中国新时代乡村题材创作的启示
情感
挖掘习题的内涵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