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芯栽培猴头配方筛选

2017-02-14 06:56李艳芳魏雅冬王相刚史春歌尹晓宇张立伟刘志刚
山西农业科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猴头绥化玉米芯

李艳芳,魏雅冬,李 贺,王相刚,史春歌,尹晓宇,张立伟,刘志刚

(1.绥化学院食用菌研究所,黑龙江绥化152061;2.绥化学院农业与水利工程学院,黑龙江绥化152061)

玉米芯栽培猴头配方筛选

李艳芳1,魏雅冬2,李 贺2,王相刚1,史春歌1,尹晓宇1,张立伟1,刘志刚1

(1.绥化学院食用菌研究所,黑龙江绥化152061;2.绥化学院农业与水利工程学院,黑龙江绥化152061)

以玉米芯为主要栽培原料,添加其他辅料,经处理后接入猴头菌种,在常规条件下进行培养及出菇管理,并考察菌丝体、子实体生长情况,以探索用玉米芯栽培猴头的技术关键点,为开发玉米芯栽培猴头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配方3(玉米芯67%,木屑10%,麦麸15%,米糠5%,过磷酸钙1%,石膏2%)在同等条件下菌丝体长势好,子实体正常分化且商品性状好,为猴头栽培最适宜配方,说明玉米芯原料经适当处理可以用于栽培猴头。

猴头;玉米芯;配方筛选;栽培

猴头(Hericium erinaceus)属猴头菌科猴头菌属,俗称猴头菇、刺猬菌等,是我国著名的食用兼药用菌,与熊掌、燕窝、鱼翅并列为我国四大名菜[1]。有研究表明,猴头菌中含有的活性物质能增强机体免疫力[2-3]、抗癌、抗炎[4]、缓解身体疲劳[5],对胃粘膜有保护作用,猴头多糖对食道癌、胃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6],因此,有关猴头的营养保健研究成果较多[7-8]。猴头的人工栽培原料以锯木屑或棉籽壳为主,生产中需大量木屑或棉籽壳。玉米是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其附产物玉米芯、玉米秆资源丰富。据统计,黑龙江省玉米芯产量居全国首位,2013年产量达675.44万t[9]。玉米芯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其半纤维素含量超过木屑[10],适宜栽培食用菌。随着国家对林木资源各种保护措施的实施,木屑价格越来越高,食用菌栽培成本也随之升高,而随着人们对食用菌类食品的逐步认识,对食用菌的需求量逐年加大。因此,加大对玉米芯栽培猴头等食用菌的研究是今后食用菌从业者的主要科研方向。已有学者研究在基质中应用玉米芯栽培黑木耳[11]、杏鲍菇[12]、双孢菇[13]等,也有研究者利用玉米芯栽培猴头[14-15],但多以木屑或棉籽壳为主料,添加少量玉米芯(一般添加量<20%)。

本研究以玉米芯为主料,在适宜条件下进行栽培试验,以探究玉米芯栽培猴头的适宜量,尤其在少添加或不添加木屑或棉籽壳时其生长、分化规律,为全面利用玉米芯栽培猴头提供理论支持与技术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菌种:猴头菌种,由绥化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提供。栽培料:木屑、玉米芯、麸皮、米糠、石膏、石灰,均购于农资市场。

1.2 仪器与设备

YXQ-LS-50SII型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上海博讯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生产;SW-CJ-2F双人双面净化工作台,苏州净化设备有限公司生产;FX303-3电热恒温培养箱,上海树立仪器仪表有限公司生产。

1.3 试验方法

本研究中猴头栽培方法采用熟料袋栽模式,栽培流程为:母种生产→原种生产→栽培种生产→出菇管理→采收。

1.3.1 母种及原种制备 母种生产采用常规的高压灭菌、PDA培养基接种方法,原种生产采用玉米粒为培养基,瓶装高压灭菌。母种生产及原种生产具体操作过程参照文献[16]。

1.3.2 栽培种制备

1.3.2.1 培养基配制 栽培种培养基配方组成列于表1,其中,配方6为对照组,各供试组别按配方组成配料,每个配方20袋。配制方法为将主料与不溶于水辅料干拌均匀,溶于水辅料先溶于水中,再加入料中搅拌均匀后闷堆3 h,培养料含水率控制在55%~60%,pH自然。

表1 培养基配方组成

1.3.2.2 装袋、灭菌与接种 采用14 cm×28 cm× 0.005 cm规格聚丙烯塑料袋,每袋装料600 g,无棉盖体或棉塞封口,装袋完毕进行高温高压灭菌,在121℃(0.1 MPa)下保持120 min,灭菌过程中注意排净冷空气,灭菌完毕自然冷却后取出,在超净工作台内遵循无菌操作规程接入猴头原种。

1.3.2.3 发菌管理 将接种后的菌袋移至培养室避光培养,培养室环境条件为:温度25℃,空气相对湿度60%,定期通风。培养过程中定期检查有无菌袋感染现象,及时挑出感染菌袋。30 d左右菌丝长满袋后移至出菇室,待袋口处出现原基时除去无棉盖体或棉塞进行出菇管理。

1.3.2.4 出菇管理 出菇室温度控制在18~20℃,空气相对湿度85%~90%,给予散射光(100~1 000 lx),每日定期通风。3~5 d在接菌口端即会有乳白色菇蕾出现,此时可在原基出现处划大口,使此部位充分接触空气,6~9 d采收第1潮菇,第1潮菇采收后去掉菇脚继续管理,10~15 d出第2潮菇,以此类推,第2潮菇后去除表面的塑料袋放置塑料盆内覆土管理至出菇。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培养基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不同配方菌丝体生长情况如图1所示。

通常情况下,菌丝生长情况体现在菌丝生长速度、菌丝长势及洁白浓密程度上,还要参考其感染率高低。

由表2可知,从菌丝生长速度看,配方1生长速度最快,超过对照配方,达4.25 mm/d,配方2与配方3相近,配方4与配方5较慢,最慢的配方4菌丝生长速度只有2.69 mm/d;从菌丝长势看,配方2,3,6长势较好,且其菌丝洁白、浓密整齐健壮,长势最弱的为配方4,菌丝稀疏且生长不均匀。在培养过程中,配方3与配方4均各有1袋感染青霉,经检查,配方3感染菌袋为塑料袋微孔感染,配方4为培养中感染。从菌丝生长期各项指标综合分析,配方1,2,3,6较理想,配方4菌丝生长情况最差。

表2 不同培养基配方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2.2 不同培养基配方对出菇期的影响

猴头出菇情况主要体现在产量、商品性状及生物学效率上。由表3可知,配方3在产量、商品性状和生物学效率上表现最佳,生物学效率达到83%,超过对照组,且其在子实体洁白程度、圆整度方面超过对照组,尤其是其散发的菌香味浓郁,远超过对照组,只是在出菇潮次上较对照组少,但其覆土后出菇量高,使其总产量超过对照组(图2为部分袋栽猴头、图3为覆土猴头)。

表3 不同培养基配方对出菇期的影响

配方2,4,5生物学效率低于对照组,但在商品性状上好于对照组,主要表现在子实体圆整度好,菌香味浓,而对照组菌香味极淡;其中,配方4值得注意,尽管配方4在菌丝生长阶段长速最慢、长势最差,但其出菇表现并不是最差的,可见,菌丝生长情况与出菇情况相关性不大。生物学效率最低的为配方1,且子实体出现了畸形菇(图4)。配方1,2,3,6的3潮菇产量较平均,配方4,5产量集中在第1潮菇和覆土后产量上,这主要是由于配方4,5中含有玉米秸秆,玉米秸秆质地松软,单位体积质量轻,因此,出1潮菇后菌袋密实度明显下降。另外,除对照配方外,只有配方3含有10%木屑,其他配方均未添加木屑,尽管产量及生物学效率低于对照配方,但在没有木屑资源的情况下也是可行的。

3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表明,利用玉米芯为主要栽培原料进行猴头袋料栽培是可行的,栽培最佳配方组成为配方3:玉米芯67%,木屑10%,麦麸15%,米糠5%,过磷酸钙1%,石膏2%。正常出菇2潮后进行覆土管理,可出菇1~2潮,其子实体洁白、肉厚、菌香浓郁,商品性状好,生物学效率达到83%。

栽培过程中存在问题:菌丝未长满袋易出菇,子实体易畸形。解决措施:菌袋过长、过粗应采取多点接菌,避免菌丝未满袋出菇;出菇期间空气中CO2浓度应严格控制在0.1%以下。此外,玉米芯栽培的猴头子实体较木屑栽培的子实体含水率高、菌香浓郁,适宜鲜销,如干制需及时晒干或烘干,以防霉变。

黑龙江省是玉米生产大省,玉米芯资源丰富,充分利用玉米芯资源进行猴头栽培,解决了对木屑原料的依赖,使珍稀食用菌生产可就地取材,节省原料运输,并可方便地扩大到农区进行生产,使得猴头这种名贵菌类走进普通百姓餐桌。

[1]常明昌.食用菌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

[2]郑盈盈,刘国强.猴头菇药理活性的基础研究现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5):171-172.

[3]喻凯.猴头菌培养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4.

[4]戴肖东.猴头菌麦角甾醇高产菌株筛选及代谢调控的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4.

[5]张鑫.东北猴头菇多糖的提取及其缓解体力疲劳功能的研究[D].长春:长春工业大学,2015.

[6]洪金良.猴头菇长袋层架式栽培技术 [J].食药用菌,2012,20(5):305-306.

[7]丘佳玲,韩园园,李爱欣,等.猴头人参花发酵菌质化学成分及抗胃溃疡作用研究[J].食用菌,2013(6):75-76.

[8]谭佳媛,王栩俊,王星丽,等.猴头菇的养生保健价值[J].食药用菌,2015,23(3):188-193.

[9]王红彦,张轩铭,王道龙,等.中国玉米芯资源量估算及其开发利用[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1):1-8.

[10]申进文,刘超,张倩,等.5种培养料对平菇营养成分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16,45(10):103-106.

[11]邱信茹.北方地区玉米芯料栽培春耳技术要点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6,36(10):10.

[12]车星星,李素玲,许晶,等.栽培基质对杏鲍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产量的影响[J].山西农业科学,2015,43(11):1447-1449.

[13]王芳,张玉萍,鹿有贵,等.不同基质栽培双孢菇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16,44(8):1135-1137.

[14]吴清山.猴头菇高效栽培关键技术 [J].北方园艺,2014(18):161-163.

[15]郑焕春,施汉钰,栾泰龙,等.以锯末玉米芯为栽培基质的九个猴头菌反季品种比较试验[J].北方园艺,2013(13):178-180.

[16]李艳芳,王相刚,史春歌,等.马铃薯秸秆栽培平菇培养基配方筛选研究[J].北方园艺,2014(18):154-156.

Formula Screening ofHericium erinaceusCultivated by Corn-cob

LI Yanfang1,WEI Yadong2,LI He2,WANGXianggang1,SHI Chunge1,YINXiaoyu1,ZHANGLiwei1,LIUZhigang1
(1.Institute ofEdible Fungi,Suihua University,Suihua 152061,China;2.College ofAgriculture and Water ConservancyEngineering,Suihua University,Suihua 152061,China)

Cultivation technology of Hericium erinaceus with corn-cob was studied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development. Takingcorn-cob as the main material,added other auxiliarymaterials tothe main material,inoculated Hericium erinaceus after processed, cultivated and fruited under normal conditions,the paper investigated the growth of myceliun and fruiting bodies.The result showed that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mycelium of formula 3 was the best,its mycelium grew best,fruiting bodies could differentiate regular and commodity character was the best.Material of corn-cob can be used for cultivating Hericium erinaceus,the best formula comprised the followingcomponents:corn-cob 67%,sawdust 10%,wheat bran 15%,rice bran 5%,calciumsuperphosphate 1%,gypsum2%.

Hericium erinaceus;corn-cob;formula screening;cultivation

S646

:A

:1002-2481(2017)01-0041-04

10.3969/j.issn.1002-2481.2017.01.11

2016-07-10

绥化市科技局科技计划项目(SHKJ2015-009,SHKJ2015-010);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201610236017)

李艳芳(1975-),女,黑龙江绥化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食用菌栽培及相关技术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猴头绥化玉米芯
何藩纪实摄影创作中的主观因素研究
绥化天气雷达系统建设实施过程的关键点回顾
松鼠请吃“猴头”
玉米芯发酵巧作牛饲料
工厂化栽培猴头菇品种对比试验*
新闻评论应注意在“度”和“点”上着力——《绥化日报》加强舆论引导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白银地区玉米芯金针菇高产栽培技术
猴头菌丝固体培养物及胃乐宁片低聚糖部位的HPLC-ELSD指纹图谱
农科问答
得闲爱搓玉米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