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当回张仪

2017-02-15 20:07陕西省宝鸡市陇县西关小学三梁静怡指导老师曹陇青
学生阅读世界(喜欢写作文) 2017年5期
关键词:会盟张仪玉璧

陕西省宝鸡市陇县西关小学三(5)班 梁静怡/文 指导老师:曹陇青

《史记·张仪列传》节选

原文:

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

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醳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

译文:

张仪是魏国人。他曾和苏秦一起,师从鬼谷子先生学习游说之术。从师期间,苏秦也自认为才学比不上张仪。

张仪完成了学业,就去游说诸侯了。有一次,他陪楚国的丞相喝酒,宴席结束之后,丞相丢失了一块玉璧。门客们都怀疑是张仪偷的,有人说:“张仪是个穷人,而且品行卑劣,一定是他偷了丞相的玉璧。”于是,大家一起把张仪拘捕起来,拷打了数百杖。张仪始终没有认罪,丞相只能把他释放了。张仪的妻子说:“唉!您要是不读书,不游说,哪能受到这样的屈辱?”张仪对他的妻子说:“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在?”他的妻子笑着说:“舌头还在呢。”张仪说:“那就够了。”

我四处求吃求喝,穿得破破烂烂,我有很多知识,可只恨没有人赏识我,没有人发现我,我经常烂醉如泥……

我曾被人污指窃玉,让人打得遍体鳞伤。可是我事后总爱摸自己的舌头,心里会想:“只要舌头在,本钱就在,我定会得到重用的!”果不其然,我成了秦相。

有一次朋友的聚会上,我结识了秦惠王,他与我谈心,与我沟通,视我为知己……

以前的会盟,各国都是本本分分的,从未想过动什么歪脑筋。受秦惠王恩赐,我——张仪便开始出使列国,靠着我的三寸不烂之舌,楚、韩、齐、赵、燕积极与我秦国靠拢。但这次除了秦国,其他国家早已密谋好了一场“勇士”舞剑,其意却在伺机置我于死地。在会盟的帐中,一名壮实的青年舞起了鱼肠剑,伺机刺杀我。幸亏我早有预见,这才得以脱身,不然早就成为刀下鬼了。

我在各国之间游刃有余,好不开心。可就在我准备回秦汇报消息时,秦惠王生病,撒手而去……虽然我为秦国做了很多很多,但终究没落个好下场。其他人立马又背弃了我,不但使我的努力付之东流,更使我受到谴责和猜疑。新一代君主也并不重用我,将我派往魏国。我心灰意冷,大病一场,眼看就要走上黄泉路……

正当我想要大喊时,我的梦醒了。虽然一切都是历史,都是梦,可我的眼泪已经打湿了被子。

想到张仪,想到自己曾是张仪,想到自己身为张仪的一切经历……

我又一次重读了张仪的历史。这个人真可谓是才华横溢、巧舌如簧、有胆有识,一人能退千军万马。他年轻时替人家抄书,遇到没有见过的好句子就写在掌中或腿上,晚上回到家中,就折竹刻写,久而久之,集成册子。他勤奋刻苦,却得不到重用,实在令人惋惜。

但他还是幸运的,因为他后来遇到了秦惠王,并被委以重任,当了宰相。我想,如果张仪活在当今这个社会, 以他的睿智、他的口才以及他的政治眼光,一定也会成为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

梦回张仪,老天爷,再让我当一回张仪吧!但愿这次的梦更长些,更久些!

猜你喜欢
会盟张仪玉璧
六器之首 苍璧礼天 山东博物馆镇馆之宝鲁故城大玉璧
格物天圆
——中国历代玉璧纹饰的演变
天下棋局
天下棋局
春秋隐公时期的会盟探析
中华文明的第一块基石
张仪连横
5000金为何大于500金
先秦会盟与政治秩序的交互性建构
试论吐蕃与唐会盟的安边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