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精粹

2017-02-16 08:35
文史博览 2017年1期
关键词:龙马玄奘法师

文史精粹

被误读的龙马

龙马精神是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个成语,尤其是在祝福语中。然而很多人认为,龙马就是指龙和马,事实上,龙马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种长得像龙的神兽。其身高八尺五寸,长有长颈,骨骼生有翅翼,翼的边缘有一圈彩色的鬓毛,引颈长啸,能发出和谐动听的声音。

《礼记·礼运》注引《中侯握河纪》说:“伏羲氏有天下,龙马负图出于河,遂法之,画八卦。”意思是说,伏羲通过龙马身上的图案,与自己的观察,画出了“八卦”,而龙马身上的图案就叫做“河图”。伏羲降服龙马,创立了中国最早的文字符号,开启了华夏文明,被奉为人文之祖。

而在历代文人墨客的笔下,龙马则是骏马的代名词,如南朝文学家谢朓《送远曲》:“方衢控龙马,平路骋朱轮。”还有诗仙李白《白马篇》:“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龙马作为一种精神,则是出自唐朝诗人李郢《上裴晋公》:“四朝忧国鬓如丝,龙马精神海鹤姿。”可见,在古人的心目中,龙马就是一种骏马,龙马精神,就是像龙马一样抖擞的精神。

既然龙和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动物,它们怎么会扯到了一起呢?

其实,在古代,龙和马的关系非常密切。古人认为,龙和马是可以互相转换的。《周礼》载:“马八尺以上为龙。”《山海经》中说:“马实龙精。”如《西游记》中的白龙马,其前身也是一条龙。原来,龙、马本是一家,龙成了精便是马,难怪人们会将龙和马混为一谈。

(文/周 礼)

古代中国第一个“县”在哪里

“县”制是秦统一中国后推行于全国的,而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县”名,却产生于古山西的晋国。

县,在未作地方行政单位之前,与“悬”为同一个字,即悬挂、联系的意思。西周时期,周王的食邑叫王畿或国畿,畿内的土地与周王紧紧联系在一起。《说文》“县”字解,曰:“天子畿内,县也。”周王的畿内称为“县”,这确是“县”作为行政区域名称,在产生、发展变化中鲜为人知的趣闻。

“县”的地方建制广泛使用,并且推广到春秋列国,是从山西的晋国开始的。据《左传》载,公元前544年,即晋平公十四年,平公母亲悼夫人在一个叫杞城的地方请人吃饭,遇到一个来自绛的老人。悼夫人见其年迈,问贵庚。老人答曰:“不知纪年,只知经历445个甲子矣!”此老翁高寿几何?当时在场者谁也算不出来,悼夫人派人求教于晋国一位很有名气叫师旷的乐师。师旷答曰:“73岁矣。”又求教于一位叫文伯的人,答曰:“26600矣!”这当然成神话了。从此,对年过古稀、长寿高龄者,常用“绛老”褒之。

3年后的公元前541年,晋平公认为“绛”这个地方出长寿老人,于是便用周天子畿内的名称 “县”称之,取名“绛县”。这是晋国设置的第一个“县”。山西绛县,应该是古代中国的第一个 “县”,也是“天下第一县”。

绛县清代牌匾

“御弟”和“三藏法师”的真实由来

在《西游记》原著和影视作品中,唐僧(玄奘)在去往西天取经之前曾与唐太宗李世民结拜为异姓兄弟,故称“御弟”。李世民曾曰:西天有经三藏,御弟可指经取号,法号“三藏”。

但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贞观元年(627),唐玄奘结侣陈表,请允西行求法,并未获唐太宗批准。然而,他决心已定,乃“冒越宪章,私往天竺”。在玄奘“偷渡”西天取经过程中,确实曾有位国王与他结拜为兄弟,他就是高昌国国王麴文泰。

高昌国在现在新疆吐鲁番附近,位居丝绸之路咽喉要道。麴文泰是汉族人,继位之初,与大唐交好,因而被大唐赐国姓“李”。麴文泰崇尚佛教,得悉玄奘来到高昌之后,他热情接待了玄奘,请其前去讲解佛经,还与玄奘结拜,并欲以极其优厚待遇留下玄奘作为传教者。但玄奘赴西天取经之心坚如磐石,麴文泰只得放行。临别时赠予玄奘30匹骏马,安排随从25人陪伴玄奘西行。麴文泰还亲笔写信给沿路24国的国王,请他们为玄奘过境提供便利条件。

据此推测,小说《西游记》中虚构了唐太宗呼玄奘为御弟这一情节。基于以上这段史实,所谓“御弟”是确有其事,只不过是高昌国国王的御弟。小说中唐僧师徒所携带的“通关文牒”应该源自麴文泰写给沿路24国国王的亲笔书信。

玄奘带领人马经历了千辛万苦,最终到达印度的最高佛教学府:位于天竺摩揭陀国的那烂陀寺。寺里的长老戒贤法师是当时印度著名的佛教学者,玄奘跟他学习了5年,戒贤法师经过严格考核,决定授予玄奘“三藏法师”的称号。

“三藏法师”是对精通佛教圣典中之经、律、论三藏者的尊称,又称“三藏比丘”“三藏圣师”,或略称“三藏”。在那烂陀寺学佛的4000多名僧侣中,精通20部律论的有1000多人;精通30部律论的有500多人;而必须精通50部律论的才能获得“三藏法师”的称号。

从前在那烂陀寺获得这种高贵称号的僧侣只有9人,现在加上玄奘正好10人。因为玄奘来自中国唐朝,所以人们都称他为“大唐三藏法师”。

(文/陈敬刚)

“出恭”一词从何而来

众所周知,“恭”是个褒义词,那么,怎么把含有恭敬之意的“恭”字与具有入厕如厕之意的“出恭”一词扯到一起呢?这要从明代的科举考试说起。

明朝盛行的科举考试,除了监考是朝中的大臣外,光从皇帝亲自巡视考场这项看,它的意义就非同寻常,重视程度可想而知。

由于考试时间过长,考生需要方便的事在所难免。为了便于管理,考场设置了“出恭入敬牌”。凡需要出去方便者,要申请此牌,托于胸前,到指定地点去解决,速战速决,回来后交牌归位。

从这个牌的字面上看,“出恭入敬”,就是出入要恭敬,要遵守纪律,轻去轻回,不得喧哗吵闹,干扰他人。这也体现了对皇上殿试的尊重和恭敬。

虽然这个牌子是表示出去进来都要恭敬,但目的必定是用于入厕方便的。这事流传到社会上,大家都把入厕视为“出恭入敬”了。为了口头上表达的方便,人们干脆摘取“出恭入敬”的前两个字,这样,“出恭”一词便流传开来。

“出恭”既然是入厕,善于引申的国人于是就把大便叫“大恭”,小便叫“小恭”,放屁,则称为“虚恭”,就连便溺之桶也被称为“恭桶”了。这样,带有恭敬之意的“恭”字便有了他意,与卫生间连在一起,服务于民了。 (文/刘绍义)

(责任编辑:齐风)

(邮箱:chenjianxin1123@126.com)

猜你喜欢
龙马玄奘法师
龙马春风、忠义千秋
“龙马”巡游
国服法师Davie Wang,物理暴击100%
论如何成为一名法师
放我一马
玄奘的晚年很凄凉
玄奘
法师削皮
不见悲则喜
繁忙的建筑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