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小学软笔书法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论

2017-02-16 15:26
关键词:软笔书法艺术书写

聂 磊

(安徽省淮南市少儿图书馆)

浅析中小学软笔书法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论

聂 磊

(安徽省淮南市少儿图书馆)

本文针对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的相关内容,结合软笔书法普及和教育工作,从中国书法教育的重要性、开展软笔书法教学的内容、方法论等方面探讨当前在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问题,强调开展中国书法教学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素质教育,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中小学 软笔书法教育 中国书法 素质 文化传承

中华民族重视书法艺术有悠久的历史,早在西周时期,就提倡儿童学“六书”。每个孩子的文化学习,都是从学字开始的,没有人可以离开中国的文字来学习中国文化。而学字当然就要写字,当对写字有一定的要求时,就有了书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书法对学生的文化继承与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古有“身正才能心正,心正才能字正”“腹有诗书气自华,笔墨到处自生花”,可知书法对人格的影响。书法训练可以养成学生头正、身正、足安的书写姿势,执笔端正、平心静气地沉浸于中国文化之甘醇氛围;养成沉着、稳健、认真的个性和克服困难、勤奋耐心的积极向上的人格特征。

2011年8月,教育部出台《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对开展书法教育的重要意义、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总体要求、为落实书法教育提供条件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并且明确指出:为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提高国民素质,有必要在中小学加强书法教育。作为一名长期从事软笔书法普及教育的专业人员,笔者试从软笔书法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论两方面来简述之。

一、中小学软笔书法教育的重要性

在2015年六一儿童节,总书记发表讲话:“书法是中华文化瑰宝,包含着很多精气神的东西, 一定要传承和发扬好。” 还说:“中国字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标志……这种传承是真正的中华基因。书法课必须坚持。”对于中小学软笔书法教育的重要性,笔者认为至少有以下几点:

1.软笔书法教育能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观察力、模仿力。书写的过程是培养和提高审美意识的过程。中国的汉字属于象形文字,每个不同的汉字实际上都有自身独特的“形”,想要把字写得漂亮,必须要了解汉字的基本构字规律,并且自身的观察能力也非常重要。比如字块的大小、笔画的长短、形体的斜正、结构的疏密和体势的收放等,书写前必须静观细察、把握机理、妥善安置。这个处置过程实际上是审美能力的提高过程,字写得端正,整洁美观,就会产生赏心悦目的效果。韩盼山教授在《书法基本教育》书中说:“书法艺术教育重要在教育,书法艺术本质则是一种媒介或手段。”

2.软笔书法教育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书法作为语文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从来都不只是一种纯技巧和技能的训练。因为汉字具有的独特性和意向性以及由汉字所构成的书法艺术,所以具有深厚而广泛的美学价值。正因为如此,书法就具备了潜在的育人功能,结合书法教学课程的特点,通过拓展教学内容的内涵,深化素质教育的思想,实现育人的目的。俗话说“字如其人”,如果能把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说明其人具有认真的学习态度。通过长期书法训练,发挥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改变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性格品质。一位思考能力强,但时时粗心大意的学生,教育指导他通过书法训练,认真观察、细心思考、用心描画。这位学生的老毛病改掉了,形成有恒心、有耐心的品性,树立了严谨的自学意识,书法训练的目的就达到了。

3.软笔书法教育能培养和提高学生艺术素质。教师采用观察、分析、比较等教学方法进行示范书写,通过示范让学生亲眼看到书写过程,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教师通过多途径指导学生书写训练,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让学生在训练中感受美、创造美。在书写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评,通过点评,肯定优点,激发写字兴趣,指出缺点明确不足,让学生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以此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书写美观的效果。还可介绍汉字的发展史,“王羲之父子”“怀素”等故事,使学生明确书写的意义,增强学习兴趣。指导学生欣赏优秀的书法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情操,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重传统,求创新,提高学生书法艺术素质和实践能力,对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

二、中小学生软笔书法教育的方法论

1.学习软笔书法必须选取经典法书。中国书法博大精深,真草隶篆均有不少佳作传世,学习书法可以从小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文化素养,用“毛笔书写楷书,临摹名家书法”。

提倡“用毛笔字学楷书”是一项非常正确的举措。书法首先就是要让人看得懂,楷书是规规矩矩的字,雅俗共赏的字,也最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少年儿童,尤其是中小学阶段,主要是识字,通过学习书法,可以使他们在学习文化的同时,巩固所学知识,促进书写水平的提高,把字写得更加整洁美观、合乎规范。作为书写的文字,它需要遵循固有的规范,明代书法家、书论家董其昌曾有“晋人书取韵,唐人书取法,宋人书取意”之说。他指的是晋代书家讲究气韵生动,唐代书家讲究法度森严,宋代书家讲究随意洒脱。学写书法就要像唐人一样,讲究法度,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就是做到它的基本层次,即“墨守迹象”,墨守迹象就是恪守传统,至少是合乎前人已经取得的正确、正统的书法规范。中国艺术的共同特点便是程式化,这种特征在书法上就是遵循书体分类原则,遵循已经程式化的运笔方法,循规蹈矩,合乎前人的笔法、字法、墨法。

提倡“临摹名家书法”有一定的难度。这里我们要区分一对概念——书法与法书。书法是写字的艺术,法书是可以供人效法的书法。就是说,法书是书法,书法未必就是法书。选取名家书法作为法书,应该以古代的名家为准,当今书法界,虽然也是名家辈出,但是能够让书法圈内人士认可,并获得人民群众广泛赞同的书法经典作品又有多少呢?恕笔者孤陋寡闻,实在屈指可数,寥落晨星。即便是古代名家,由于他们的作品大多是实用性的,不是为了创作而进行的创作,特别是宋元以前留下来的很多古代名迹都是书札,它必然有着强烈的真实情感的表达,而且在书体上也不一定都是楷书,因此,即便是名家书法未必就适合作为中小学生学习的法书。唐代是楷书发展的鼎盛时期,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鼎盛时代,它也涌现了一批楷书名家,如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他们各具特色,各领风骚。我们的孩子成长在繁荣昌盛的今天,通过学习名人书法,更能培育他们的盛世胸怀。

当然,当中小学生的楷书临摹具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也可以尝试临摹行书,例如《兰亭序》;临摹隶书,例如曹全碑。

2.学习软笔书法教学方法尤为关键。根据书法教育对象——中小学生的接受情况,可大致划分为以下几种方法:

(1)兴趣教学:兴趣作为学习无形中较为有效的“老师”,一直在人的一生中承担并体现着极大的作用。软笔书法教育中,兴趣的作用尤为突出。作为一门传统的艺术,软笔书法与生活节奏处于并不同步的状态,所以学生因为陌生的原因,一时对它难以接受。这一环境下,如何提升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是重中之重。根据学生特性,提升兴趣主要在于趣味性,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书法艺术的专业本身,结合具体技法来给学生讲授,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并最终让学生主动学习书法。

(2)规范教学:软笔书法教学讲究时间的递增,循序渐进,所以楷书是学生初学书法的首选。而规范教学法,有利于让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训练。对于实用性而言,这阶段教学往往能够促进学生规范书写,让学生深入认识到学有所用。这一过程中的目的性是增强书法“法”的意识,这也是所谓“规矩”。字形、用笔的规范性能够在这一阶段形成,并为以后的专业学习带来无穷的动力。

(3)艺术教学:书法毕竟是一门传统艺术学科,书法教学的最终目的还是将书法艺术传承。规范教学打好基础后,教师有必要将学生引入艺术发展的方向,进而达到书法艺术的传承繁荣。逐步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平、提高书法评析和鉴赏能力是这一阶段的教学目标,可提倡学生积极参与书法创作。艺术教学的另一发展方向便是书法专业性的学习。时至今日,有更多的大中专院校开设了书法本科、研究生等专业学科,而中学便是这一学科的发展原动力,根据学生情况,可加以适当培养。软笔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之一,是真正的国粹,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兼具实用和艺术双重价值。这种价值的体现在于日益繁荣的书法教育氛围,中小学软笔书法教育不可忽视,而中国书法的未来发展方向,中小学为基础的书法教育与日后的书法专业学科教育必将成为主流,软笔书法艺术将会更加繁荣。

[1] 倪文锦.小学语文教学大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 韦日光.书法基础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4]上海书法出版社. 历代书法论文选[C] .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2.

责任编辑:谭颜葳

猜你喜欢
软笔书法艺术书写
Unwritten 尚未书写
张红春书法艺术欣赏
用什么书写呢?
马伟书法艺术欣赏
朱嘉逸
在小学软笔书法教学中渗透书法文化教育
离婚起诉书写好之后
所谓书法艺术
丁逸
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考级辅导教材精选课堂之软笔② 隶书的基本技法解说(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