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懂适度,告别成长“疼痛期”

2017-02-16 17:45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17年1期
关键词:越界蛀牙引导者

父母应该学着调整自己的角色:从原来“样样都要管”的“指挥者”,学着做个理性的“引导者”。这要求爸妈掌握好一个“度”,既不越界也不疏忽。

临近春节,又到了家家户户热热闹闹办年货、欢欢喜喜大清扫的时间。可对于陈妈妈来说,在欢乐的节日气氛中却多了一个小忧愁:往年宝贝儿子乐乐都会和她一起动手,母子俩有说有笑一起迎接新年,但今年情况就有些不同了—“孩子现在跟我没那么亲了。以前我做什么他都喜欢跟着,现在巴不得一个人待着。”

让陈妈妈觉得失落的不只这件事。自打乐乐上初中,陈妈妈就觉得自己的威信大不如前。以前乐乐非常听话,现在却经常顶嘴。不让他玩手机,他就来一句“适量玩些游戏能放松脑部,比睡觉还管用。”叫他别喝汽水当心蛀牙,他又会顶一句“偶尔喝肯定没事。你不也喝吗?牙齿也没出问题啊!”乐乐越这样,陈妈妈越来气,“外面这么多人都说手机辐射大,喝汽水不好,我这么管他还不是为他好!他怎么就不明白呢?!”

这种经历不少家庭都有,有些人称之为成长“疼痛期”。可其实这种“疼痛”也是孩子成长所要经历的正常阶段,在这个期间,孩子开始形成自己独立的人格,渴望自己去了解真相,做出判断和决定,这也是许多“不听话”背后的原因。既然孩子在改变,父母也应该学着调整自己的角色—从原来“样样都要管”的“指挥者”,学着做个理性的“引导者”:引导孩子获取正确的信息、独立思考判断,在大方向上为孩子“保驾护航”;同时也试着把生活中的一些选择权交给孩子。这就要求爸妈要掌握好一个“度”,既不越界也不疏忽。

那如何才能把握好这个“度”呢?首先,家长要打心眼里接受并尊重孩子渴望独立的需求,尽量摒弃以往“你就得听我的”观念。更重要的是,如果想要给孩子正确的引导,爸爸妈妈也要重视日常的学习积累,尤其是一些科学知识,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只有自己做到客观理性,才能为孩子提供正确的方向引导。我们可以把这个称之为“心中有度”。有了这个“心理建设”,家长们在行为上也要有所注意。比方说更多地倾听孩子的需求,在一些合理的情况下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做出决定。而当碰到一些新难题时,不要粗暴“命令”,也尽量不要被“别人说”影响,一起和孩子动手,看书也好,咨询专业人士也好,把它变成一个亲子间共同学习和进步的机会。

就拿前面的汽水来说,之前也有一位妈妈受到了孩子类似的质疑,不同于陈妈妈的郁闷,这位妈妈开始留心这方面的信息。通过一些科普的刊物和视频,她慢慢了解蛀牙形成的真实原因,以及防止蛀牙的有效办法,比如如何正确刷牙、如何选择护牙工具以及定期检查的重要性。因为她知道,牙齿健康与否不是一瓶汽水或一粒糖果能决定的,真正影响的还是看你有没有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所以,与其在这一瓶汽水、一粒糖上和孩子拉扯,甚至发生口角,不如放开些手,教会他们最重要的知识后,让孩子们有更多选择的空间。

中国有句老话叫“不通则痛”,其实成长“疼痛期”何尝不是如此。过度干预就像一只用力的手,扼住了孩子成长的通道,也势必会让这个过程变得更加艰难。与其如此,不如留出更多的空间,把握好一个教育的度,让孩子在一個宽松而又不失安全的环境里成长,帮助他们成为一个更加独立、自主的个体,这才是教育的真谛啊。

猜你喜欢
越界蛀牙引导者
论一颗蛀牙的长成
蛀牙虫流浪记
陕西全面开展煤矿超层越界开采专项整治
别人躲着你是因为你越界了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重视高中历史学科才能提升教学效率
新形势下农村初中班主任角色
唇妆玩越界,“走光”有理
为什么吃糖多会导致蛀牙?
没有炊烟的城市(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