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18 03:56张好好湖北
星星·散文诗 2017年36期
关键词:荷西三毛性爱

张好好(湖北)

1

爱,是两个人的创造。如果只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追逐,不能称之为爱,只能说是“去爱者”和“被爱了的人”。如若有一天,两人相知相惜,爱,这个家伙,才真正登场。

令人喜欢的,究竟还是那一见钟情、两情相悦,两人的心里都缓缓生出摇曳的一朵小花来。还有那更令人惊叹的,叫做棋逢对手。这样的奇遇,当是旷世之恋了。前者是恩爱,后者则是绝恋。

然而我们常常混淆了爱的概念。我们会说:我为爱而伤心欲绝。“我为爱”三字就已有谬了。单方面的喜欢——趔趄的,委屈的,痴狂的,前倾索要却无人接应的姿势,怎么可以说是爱呢?那只是一种不合时宜不要自尊的——妄念。

当妄念一直继续下去,会否天上神光一现,前来助力而终成眷属呢——沈从文对张兆和的爱。接受者最终委委屈屈地服从了这奇怪的姻缘之线。但仿佛也并非就是透彻的幸福。

透彻的幸福——透彻即相知。沈从文去世后,张兆和整理他的遗稿,才说:从文同我相处,这一生,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后来逐渐有了些理解,但是,真正懂得他的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压,是在整理编选他遗稿的现在……

后人如此评说:在这份不对称的爱中,她不是不爱他,只是并不完全懂他,可他,又何曾真正懂过她呢?

2005年在北京的一个家庭教会里听见一个女子这样说世人的爱的苦恼:夏娃们常常忽略对自身灵魂真正意愿的探索,而迫不及待把自己这根肋骨放入一个物质意愿和表象意愿还有基因意愿吻合的亚当的胸膛里。日久天长,物质和表象和基因的价值很轻易地磨损掉了,而灵魂的意愿没有得到满足和解决,于是“并不匹配”这个本质问题暴露无遗了。反向的亚当亦然。

这就是婚姻中痛苦的来源和根底。

油盐酱醋男女们,渐渐认为人世间的爱情乃虚幻,不如以着安分守己的姿态、不妨心灵更麻木些,走下去,漫漫人生路。灵魂的探索,这五个字是神马意思,那都是浮云。

但是敏感的人的痛苦就会深重,那两情相悦,那棋逢对手,那七彩祥云的传说。

所以在年轻的时候,要学会等待。要在少年时代就懂得并培养自己的事业理想,着手做热爱的事情,在钻研和不断取得成绩的喜悦中,守住一个认真的梦想,在专注于认真事理的海洋中摒弃鄙俗和轻浮,并守护尊严不给妄念的产生和产生妄念的来者以机会——真正匹配的灵魂的伴侣才会款款而至。

沈从文给张兆和的第一封情书:不知道为什么,我忽然爱上了你。

但纵观他的爱情和婚姻的过程和结果,那样激烈的情感,竟然也只是一个多情的文人的妄念。

棋逢对手之恋:萨特和波伏娃,贾宝玉和林黛玉,杜月笙和孟小冬,荷西和三毛。

2

有分别心的爱,比如只爱自己的孩子、爱对自己现在和未来有用处的人,而不爱旁的人,尤其是弱小者,还有弱小的动物(全体的动物在这个世代都是弱小而悲凉的)——这样的人的爱和友好,是偏狭的,亦是极其自私和狡黠的。

所以要学会辨识打着友谊的旗帜的到来者的质地。宁愿不接受此种功利的友好和靠近、宁愿要那真心的指责,也来得痛快和真切,并能孕育出未来的伟大的友情呢。

接受此种为了开拓利益的途径而前来示好的人,内心有多么糊涂和虚荣以及寂寞呢?这种交往只不过是白白地在浪费生命的寸金,虚幻的推杯换盏和推心置腹,甚而是花前月下,而眼睛里闪烁着社交达人才具有的表演性质的激情之光。

真正的友爱是温润内敛和沉默的,甚而略带苍凉呢。来了?来了……走吧,再见。却不厌其烦,不嫌其单调,每年总要见几次的,能见到就是最愉快。喝茶,这个点心好吃。这本书很好带给你。这个是专为你挑选的,知道你一定喜欢。以后不可以再喝醉。你也少抽点烟。下次何时见?这个不用预约,该见到的时候自然就见到了,要紧的是每天我们大家都好好的。

他们的背影,他们转身的挥手,翅膀每次总会转身三次以上对我挥手作别;我的背影,我转过身去总会低下头来,原地踯躅,心中有不舍,但又很安然,一种踏实。

这就是没有分别心的爱,它顺应心灵的喜欢和忠诚,而不是为功利所指挥靠近那本不是灵魂具有致命吸引力的人。

那种社交达人的友情,是喧嚷的、浓墨重彩的、善于起誓的、眼神空荡的、内心游走的,是某天一个转身谁也不会再想起谁的(一旦利益的纽带断裂),他们轻易就会有下一个因功利目的而建立起来的“友谊”——业内人称呼为伟大的“布局”。

观察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只需看他们对待流浪动物和流浪者的态度和举措。同理,观察一个人怀着的爱是否纯粹和有大义,只需观察他(她)对待弱势群体的态度。这样去洞若观火有些残忍,但是我们也分明看见当一个人一面堆满笑容地用中国式礼仪款待着“知己”,一面对一个二十岁出头的服务员呼来喝去并暗骂出驴脑袋这样的字眼,此时我们内心的信任是垮塌的。

只要我们不糊涂,不虚荣,不自以为是,不寂寞得发慌,那么一定能够有定力远离打着爱的名义靠近我们的人——这是人生中的幸事——并且也绝不如此这般靠近别人。

3

打,电,话。

这是一件比较古老的事物吗?如果用手摇电话机打,那就更具沧海桑田的况味了。

现在,谁会给谁打一个电话呢。QQ,微信,最不济短信也可以上阵。便捷的手机三秒钟搞定一件要交代的事、要传递的信息。人类的手指在键盘上翻飞——人类一直在进化,终于有一天进化到对内心里认为不大相干的人,连声音和语气,还有温度,都不舍得随便给出去了。

荷西当年来到三毛的窗下大声喊:ECHO。三毛的外国名字。荷西说,我服完八年兵役后再来找你,如果你那时候一个人,我要娶你。

他把身影,声音,胸腔里的热,心脏的律动,眸子里的光芒,都留在了三毛窗外的大树下。八年后,忠诚的荷西等来了三毛。

那个肯把声音和热情和现在的状态给我们的人——那个肯常常给我们打电话的人——那个喜欢在电话里触摸到我们的声音我们的温度我们的气息我们的现在状态的人。

爱得深沉的人,是几乎不使用QQ、微信和短信的。打,电,话。抄起来就打。迫不及待地,很小的一个想法,一件事,一个心情,要用声音传递到心爱的人的耳朵里。声音在两个人的耳朵里共响共振共鸣,宇宙很大,也很小,就两个人。

如果你想搞明白一个人爱不爱你,请回忆一下这个人是否常常亲自拨通电话找你。也请回忆一下,当你拨打电话给此人,此人是否甚为尴尬匆忙和不耐烦。这些都是不爱不共情的表现。

爱,就是渴望心灵交织起来。而电话,能够完成使心灵距离近在咫尺的愿望。所以QQ和微信被定义为社交软件。社会交往——公事公办,有事说事,没事潜水。

每晚十点,武汉三镇的万家灯火已亮起多时了,我在厨房的窗台那里手捧一杯红茶——重要的是后面这句话——接电话。就像回到了九十年代的慢光阴里,两小无猜的我们,用着一生的信赖,说世间最干净最闪光的思想,也说前半生的爱恨,还说身体的不适。

当年胡兰成向范秀美倾诉腹痛一事,爱玲在旁万箭穿心。爱玲的理论是,一个男人向一个女人讲自己身体的不舒服,便是有了很深很依赖的感情了。

且不提胡兰成为人。只这个细节,倒是很具有人性的洞察力和一种根深蒂固的逻辑因果。

电话里要讲的事情,若因为情感的淡泊,放在社交软件里说,那便是这样一句话:今日身体不适,你说的事情明日再议。

冷面冷心不可怕,怕的是冷肠。古道热肠,已经不合时宜了么。家常味道的友爱,真的不多了。倒也俭省,有水落石出之感。

4

聂永真说,我不会永远跟你在一起,否则不会那么地美。

实体书店开张,甚至装修得有品,就更不易了。每次去一家,要买一本书,是为支持。汉口的卓尔书城,武汉天地的书城,还有解放公园路新新收拾完毕有金鱼和莲花水池的书店,都买书了。这样心里才觉对得起一种人间稀有甚至是残存的美好。

所以就买了聂永真的书。他是台湾著名的装帧设计师,文字和思想也极其好。《不妥》是小开本的厚实书,打开看见几个字,就知道必得买回去(不好的书,也是打开看见几个字,就一辈子不想见面了)。

于是心里想,我从不曾决定和他一生的每一朝夕在一起,因为那样我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美了。

聂永真很赞,说出了我心底里的话——

爱是爱的,但是不要在一起。我不能保证世俗日常里的那个我,能够令你喜欢。同样,我也不太有信心世俗日常里的那个你,就是我果真心向往之的。

因为很爱,所以无论怎样都不离不弃,朝夕共眠,共语,共食,共嬉戏——这是我和猫儿达成的默契;

这两种感情互为参照存在悖论吗?

5

喜欢一个人,是说不清楚的。爱和胶着这两个词语也总是要黏在一起。而爱和占有及嫉妒这三个词语最无法分解利爽。爱和性爱两者也会乱如麻、欲理更乱。

我们如何才能知道彼此是为了虚荣的占有,才动心并朝对方扑去?我们又如何知道,我们是为了欢愉的性爱而深陷爱河、还是为了真爱二字而互为托付。我们更困惑的是,一对相爱的人在日常琐事中最多的情绪却是怨怼和激愤,化解不快情绪则只能使用性爱,然而回到现实场的两个人,问题依然存在,并且永远得不到解决。那么,欢愉的性爱是不是爱本身?激烈的情绪应对是不是因为爱之深切?

其实“对的人”就两个特征:对的人不会离开,永远都在;对,则彼此都愉快,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岁月是平和及互为体恤的。

我们所寻求并托付的人,应该是“对的人”,而不是因自恋、虚荣、欲望——去占有的那个人。因为不能完全的去“霸占”,所以才会有激烈的情绪和对性爱的狂热。

我们最终爱的是一个人的品德和质地,而不是一个人的优势和其表。反之,若只是优势和其表所产生的致命吸引力,这份爱就是“霸占”,因无爱的内核而渐渐如飘絮,无法固化为石。

对的两个人之间,首先会有彼此的欣赏和赞同,即默契和包容,会有呵护和温情,即友爱。而不仅仅是焚身的爱火。真正的爱意里,爱火不会缺席,但爱火的喷发不是主要甚至唯一的旋律。

这就要说到了很老派的一个词语:责任。真正的爱里除了友谊,还有爱惜这个非常美好的词儿——爱惜对方的全部存在,其实就是承担起来了一份生命该有的责任。

猜你喜欢
荷西三毛性爱
月光下的粉黛乱子
犟牛“三毛”
我和“三毛”比童年
中年性爱莫“执着”
三毛辞稿约
娓娓道来的真诚
三毛与荷西说
略施小计,享尽夫妻惬意性爱
三毛流浪记
性爱多美妙 不当有“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