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邻而居不隔心

2017-02-18 14:55东北师范大学儿童文学研究中心山丹
娃娃乐园·综合智能 2017年8期
关键词:长颈鹿图画公寓

东北师范大学儿童文学研究中心 山丹

隔邻而居不隔心

东北师范大学儿童文学研究中心 山丹

俗语所说“远亲不如近邻”,诗句有云“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可见自古以来人们对邻里关系的重视。这本来自葡萄牙的绘本《我的动物邻居》也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邻居”的故事。绘本以一个和父母共同生活在城市公寓中的小女孩视角,描绘了陆续搬去那里的形象各异的新邻居——友善的狗、亲切的大象和热情的鳄鱼。在小女孩看来,原本无趣的城市生活因为自己与这群新奇的动物邻居的友好互动而充满生机和乐趣,但她的父母却无法容忍新邻居的“奇怪”,并固执地带小女孩搬离了公寓。

《我的动物邻居》表现的是现代城市生活中的邻里状态,不同习性的人要在一处有限的空间内相处必然不易。在绘本图画中,居民们住在密集而紧凑的公寓中,他们对新来的邻居充满了好奇,却只愿意从窗户默默地观望着发生的一切。故事中,小女孩的父母便仅从短暂的观察中得出了对每一位新邻居的主观印象。他们拘泥于自我的臆想,不愿与新邻居面对面地交流,于是难以欣赏到新邻居的美。当今,高楼林立的城市改变着人们的居住空间,而钢筋水泥筑起的墙壁不仅隔离出一间间封闭的小屋,同时也悄然地筑起了一道道阻碍人们沟通的心墙。身居城市楼房的我们用门镜看到的只有失真的形象,隔着墙壁听到的仅是只言片语,当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感应被冰冷冻结,邻里之间的生活也因此沉寂无趣。

令人欣慰的是,故事的结尾处告诉了我们小女孩的希冀。她渴望长大以后回到那栋公寓楼里,而迎接她的是那一张张明媚的笑脸。这是一幅充满了爱与温馨的图景,它寄托的是我们一个共同的愿望——那是出入相友的情怀,亦是敦亲睦邻的守望。一本绘本中的故事,一个小女孩的呼唤,却能够启发我们如何建立起互相关爱、彼此理解的和谐邻里关系,一起营造温馨美好的生活环境。

此外,这本绘本的魅力还在于图画中不经意间留下的玄机。图画中的视角与文字叙述一直追随着小女孩,直到故事叙述到他们将要离开公寓时,小女孩的父母才第一次在图画中出现——他们竟然是一对有着长长脖子的“长颈鹿”。巧妙的是,心怀偏见的父母“瞧不起”邻居、“显得高高在上”、“不会表示感谢”的特性与长颈鹿展现的形象相符。原来,无论是“动物邻居”还是“长颈鹿父母”,都是源于小女孩对不同的人的拟物化想象。与“孟母三迁”择良地而居有所不同,《我的动物邻居》中小女孩的父母并没有真正地考察他们的邻居是否善良。也许绘本作者想要借此传达一番深意:与邻里和谐相处的前提正在于如何消除偏见、敞开胸怀、认可他人的独特。

绘本《我的动物邻居》的文字有着一种魔力,作者伊莎贝尔·米尼奥斯·马丁斯在创作上为我们展现了重复的力量。每一次新邻居到来,作者都要重复一次“那些大箱子、小箱子以及小小箱子被搬进来”。重复增添了阅读游戏化的功能,并能够优化亲子阅读时的互动。在图画方面,画者马达莱娜·玛透索很有魄力地选择了现代化的画风,在画面中用简单的几何图形拼凑出丰富的故事信息。这种模仿儿童绘画特点的图画,便于孩子对画面内容进行解读。特别是画者善于化繁为简,用为数不多的线条表现出她对城市景观的直观印象——多样而孤立。另外,图画中虽然着色不多,但简单的几种色彩便能够直观地传达图画情感,例如,当表现大象一家友善地帮助邻居时,画面采用的是充满温馨的粉色调;当新邻居鳄鱼首次登场时,画面有意采用了代表危险与恐怖的黑色底色。

其实,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间独立的小屋,只要勇敢地打开窗,便会获得来自周围的善意;只要真诚地推开门,便能拥有意想不到的欢欣。期待这个充满智慧和趣味的故事能够拉近人们心与心的距离。

猜你喜欢
长颈鹿图画公寓
前滩禧悦公寓
共享公寓
不要小看长颈鹿
末日公寓
长颈鹿的烦恼
数字公寓
长颈鹿
长颈鹿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