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子植物中的特殊成员

2017-02-18 10:14
生物学教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菟丝子昙花大王

张 萌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苍梧校区 222006)

被子植物的种类多,分布广,它们一般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种器官。但也有少数被子植物很特殊,缺少这六种器官中的一部分或几部分。

1 无根的被子植物

1.1 金鱼藻 属金鱼藻科金鱼藻属多年生沉水草本。无根;茎细柔,长40~150 cm,分枝多数;叶4~12轮生,裂片丝状;雌雄同株,花很小,单性,腋生,无花被;果呈长椭圆形。花果期6~10月[1]。

金鱼藻因种子萌发时胚根不伸长而无根,以长入土中的根状枝固定植物体和吸收营养。其柔软的身体有利于抵抗水压,不至于被水流冲坏。细丝状的茎叶能扩大与水的接触面积,最大限度地得到光照和吸收溶解于水中的很少的CO2,保证光合作用的进行。茎叶里有许多空洞储藏着空气,有助于它获得足够的O2进行呼吸。

金鱼藻为世界广布种,我国各地均有分布。多在池塘、湖泊、沟渠等水域。适合水深100 cm左右或更浅,水体透明度好的环境生长更好。金鱼藻可做猪、鱼及家禽饲料;也可人工养殖作为鱼缸布景;还可药用,全草入药,主治内伤、吐血。

1.2 无根萍 无根萍又名芜萍、瓢莎,浮萍科无根萍属。无根萍营养体退化成微小颗粒状的叶状体,绿色,光滑,长0.5~1 mm,宽0.5~0.8 mm,比芝麻粒还小。叶状体能吸收养料和进行光合作用。无根萍雌雄同株,花生于叶状体表面,直径不到1 mm,只有缝衣针的针尖那么大,果实球形[2]。其最主要的繁殖方式是无性繁殖:在叶状体一端的芽囊里直接长出另一个新的叶状体,新的叶状体长大后就脱离母体而独立生长,然后自身又能再生出一个更新的叶状体,如此不断地繁衍。生长最旺盛时,每平方米的水面上,可以有上百万个无根萍的个体。无根萍创下3个世界纪录:①最小的开花植物;②花最小的植物;③果实最小的植物。

无根萍体内含有大量淀粉(高达50%以上),是草食性鱼类的好饵料,也是一种很有开发前途的淀粉资源。目前,人们正在研究无根萍细胞内的淀粉合成过程。无根萍不但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而且蛋白质的含量高达干重的40%以上。或许营养完备的无根萍将来有可能成为日常生活中的健康蔬菜。美国太空总署正在研究能否将无根萍种在宇宙飞船上,作为航天员的食物。无根萍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华东地区常见。漂浮生长于水沟、池塘等小水体的静止水面。

1.3 狸藻 属狸藻科狸藻属,是多年生漂浮或沉水性水草,捕虫型食虫植物。植株柔软、无根;茎多分枝且细弱,长40~60 cm;叶互生,2回羽状分裂,裂片细丝状,边缘具刺状齿。捕虫囊通常呈绿色至黄绿色,生于小裂片基部,具短柄,卵球形,可捕食并消化水中小动物以补充营养[2]。狸藻完成一次捕食最快只需1/100 s,成为世界上行动速度最快的捕食性植物之一。

狸藻在全世界各温带地区均有分布,我国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河北、山东、青海、新疆及西南部地区。生于湖泊、沼泽、池塘、沟渠等。狸藻全株可供观赏,也可制作装饰。

2 无叶的被子植物

2.1 肉珊瑚 属萝藦科肉珊瑚属。无叶缠绕藤本,具白色乳汁;枝绿色或草绿色,无毛,直径约3 mm,能进行光合作用,生花的节略粗壮;聚伞花序伞状,顶生或腋生,花冠白色或淡黄色,花期2~11月,果期冬季至翌年春季[3]。

肉珊瑚分布于印度、缅甸、尼泊尔、泰国、越南以及我国海南和广西,为热带红树林和海岸林确限种(指在一定群丛中存在或几乎只能在这种群丛中存在的物种),限分布于海边灌木丛中或平地林中。肉珊瑚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全株可供药用,作收敛止咳剂及催乳剂等。

2.2 昙花 属仙人掌科昙花属。为多年生常绿肉质植物,具有叶状变态茎,老茎圆柱状,木质化;新枝呈扁平叶状,绿色。花单生于枝边缘的凹处,花白色重瓣,气味芳香,果实为红色浆果。昙花享有“月下美人”之誉。花期一般在6~10月。通常晚上8~9点左右开放,仅3~4个小时就凋谢,故有“昙花一现”之说。昙花晚上开花及开花时间短是长期适应沙漠干旱环境的结果。晚上开花,一方面可以避开强烈的阳光曝晒;另一方面沙漠地区晚上8、9点钟正是昆虫活动频繁之时,此时开花最有利于授粉。而缩短开花时间,则可以大大减少水分的损失,有利于它的生存[4]。昙花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这种特殊的开花习性。

昙花虽然开花时间很短,但是开花的时候美丽高贵,清香四溢。昙花具有药用价值,有清热止咳、清血排毒,防治便秘、高血压、血脂过高,治疗心悸失眠等功效。昙花原产墨西哥,现全球均有栽培,是著名的观赏植物。喜温暖湿润和多雾及半荫的环境,不宜暴晒,不耐寒,要求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

3 无根、叶的被子植物

菟丝子又叫黄丝藤、无根藤,旋花科菟丝子属。一年生寄生缠绕草本,多寄生于豆科或菊科植物上。菟丝子茎纤细,黄色或红色,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必须依赖其他的植物提供营养才能生存。菟丝子花小而多,簇生,花冠合瓣白色,5裂。蒴果近球形,成熟时果实盖裂,种子2~4个。主要以种子和断茎的方式传播。

菟丝子茎上有很多吸器,遇到适宜寄主就缠绕在上面,在接触处形成吸根伸入寄主,吸根进入寄主组织后,部分组织分化为导管和筛管,分别与寄主的导管和筛管相连,吸取寄主的养分和水分。菟丝子一旦幼芽缠绕于寄主植物体上,生活力极强,生长旺盛。所以,菟丝子在植物界有臭名昭著的“寄生虫”之称。

菟丝子分布在全国大部分地区,以北方为主。该种为大豆产区的有害杂草,并对胡麻、苎麻、花生、马铃薯等农作物也有危害。种子药用,有补肝肾、益精壮阳及止泻的功能。

4 无根、茎、叶的被子植物

大花草为大花草科大花草属的寄生草本植物。寄生在葡萄科爬岩藤属植物的根或茎的下部。植物体的根、茎退化成菌丝体状,无叶。起初,在寄主的寄生部位,藤皮裂开,渐渐鼓出一个乒乓球般大小的包,以后小包慢慢地长大,9个月后便开出一朵硕大的花朵。花的直径有的可达1. 5 m,最大的可达4 m,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又叫“大王花”“霸王花”。大王花的花瓣5片,红色,上面点缀着许多淡黄色的斑点,每片花瓣长约30 cm;1朵花重6~7 kg,最重的可达15 kg;花心像个面盆,可以盛7~8 kg水[4]。大王花的种子很小,用肉眼勉强能看见。

大王花一生只开1朵花,花期只有4 d。花刚开放时有点香味,但很快就变得臭不可闻,招来一些逐臭的蝇类和甲虫为其传粉。当花瓣凋谢后,会化成一堆腐败的黑色物质。所以当地人称之为“尸花”或是“腐肉花”。

大王花生长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等热带森林中。由于大王花赖以生存的热带雨林受到人类的大量采伐,加上当地人将其作为药物对它滥采,使得这种植物濒临灭绝。1984年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将大王花列为“世界范围内遭受最严重威胁的濒危植物”,要求人们加以保护。

猜你喜欢
菟丝子昙花大王
谁来当大王
Las semillas de cuscuta y la lisimaquia
男人的护腰好物——菟丝子茶
昙花(节选)
虎大王
补阳养阴良药菟丝子
大王的生日礼物
为什么昙花只在夜里开放
破烂大王不好当
昙花(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