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法治建设系统化建构剖析

2017-02-20 21:31王成龙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2017年2期
关键词:法治建设建构农村

王成龙

摘 要:农村法治建设自始至终都是党与国家需花费大气力去抓的重点工作,虽然现今已经取得一定成就,但农村基层法治建设仍然存有诸多困难与矛盾,至此,要想更加全面有效的强化农村基层法治建设,需从多领域、系统化对其施加建构。本文分别从软硬件系统较多就构建农村基层法治予以探讨,并从顶层设计、领导干预及农民群众层面开展综合化建构分析。

关键词:农村;法治建设;建构

党的十八大明确研究部署了有利推行依法治国的重大战略安排。强化农村法治建设,实现农村法制化,乃是实现依法治国及构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要求及切实保证,但在推进农村基层法制化建设进程中,由于传统领域的矛盾性,使得法治系统化建设存在进程缓慢情况,对此,本文针对农村基层法治建设提出系统化的构建策略,以期推动农村法制化进程的深入推进。

一、农村基层法治建设的硬件系统构建

(1)强化农村基层法治机构的建设,积极构建新环境下法治需要的网络机制,如构建吋、乡、县三级联动网络等,拓宽乡镇法律服务中心的服务范围,强化工作要旨,加强基层法治单位的建设,如村民调解站及乡村司法所等,切实做到当农民遇到相应法律问题时,能够迅速、直接的找到对应的办事机构。

(2)加强基层法治队伍建设步伐与规模,加大农村基层法律专业工作人员的部署工作,做到有所需、有所用,所配备的法律人员不仅要具有过硬的专业素质,而且还要保证其工作条件,相关领导要多激励这些基层工作人员,积极引导他们发挥社会主义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不怕苦难,在工作条件有所保障的前提下,确保这些优秀法律工作人员能够升上去、留下来,在为基层法治建设提供专业服务的同时,从中还可实现自身价值与自我发展。

(3)增加物力、财力方面的支持力度,就基层基础工作条件予以改善。不管是法律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还是机构的日常运转,再或者是普法宣传工作的持续开展,如若缺乏经济支撑,则难以长期开展,但在资源延伸、偏重于基层的同时,还要形成长效、稳定的保障机制,不仅要保证在财力、物力的支撑下农村基层法治建设工作能够有序、健康开展,而且还要利用所构建的良好法治环境,使之反向弥补农村经济的健康、稳定、长久发展,最终构建基于法律保障的农村基层经济发展模式,在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方能更好的巩固法治的持续开展与落实。

(4)尽管基层法制制度已经形成较为系统化的基础架构,但仍然需要做好深入完善工作,每天会都有新问题、新现象的产生,要保证农村基层各项建设事业均能有法可依、依法开展,需要具有一个更为健全、更为稳定的法律制度架构,此乃农民会生活安定和谐、农村经济建设顺利进行及农业生产稳步推进的基础保障。

(5)健全法制工作机制。在十八大决议当中明确指出,现阶段需要构建力量下沉、中心下移的法治工作机制,即推进治工作力量向基层下沉,推动法治工作重心向基层下移,促使各项法治工作的人员、机制及网络延伸至基层,尽早处于萌芽状态的纠纷与矛盾化解掉。

二、农村基层法治建设的软件系统构建

(1)农村基层法治文化建设乃是整个软件系统构建的重要内容,法治文化建设乃是整个法治建设基础与前提,同时也是推进法治社会发展与健全的重要精神支柱及动力源泉。文化的形成乃是一个长期性过程,特别是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其与西方多年来所构建起的治文化传统存有较大差别,我国农村基层仍然存在着官从政法及民从私约的习惯性的思维架构。一些“乡规民约”、“民间法”替代了法律的普及及地位。要想从“礼治秩序”转变为“法治”,将“人治”思想从根本上废除,就需要将法律在农村基层当中的作用最大化发挥,在基层树立起人民群众的法律信仰,构建法律权威,真正将法治文化所持有的“软实力”切实发挥出来,营造一种氛围浓厚的法治文化环境。

(2)构建法律知识的学习与教育机制,整个法律知识架构不仅庞大而又复杂,只有经过法律专业队伍的持续性教育与引导,以及广大农村基层人民区中的不断深入学习与领会,方能在农村基层形成全面守法、尊法及懂法的良好格局,在此进程中,除了要积极传授相应法律知识,还要注重法律素质的培养工作,要充分考量农民群体所具有的特殊性,通过资源整合、创新形式等方法来有效开展,例如某系地区开展“送法下乡”及“送法上门”等活动,这便有利于推进农村基层法治建设进程。

(3)注重法治宣传普及工作。构建有针对性的基层普法机构,对普法宣传载体进行大胆创新,对农村地区广泛存在的公告栏及广播等充分利用,丰富宣传形式,开展多元化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拓展工作阵营与规模,重视地方特色的培养工作。美国著名法学家庞德曾经指出:“对一个国家的法治建设是否完善进行评价与衡量,不单单看它颁布有多少法律条文,更重要的要看这些法律能否深入贯彻至人民心中,能否被他们所接受”。要想真正落实依法治国的既定战略目标,必须推进全面法律素质及法律意识的提升。我国具有数量庞大而又分布广泛的农村群体,他们法律文化素质、法治观念及法治意识如何,则会对农村法治建设的稳步推进具有直接影响,至此,加大与农村基层群体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的普及宣传工作,提升他们的法律文化素养,为帮助他们更好的守法、学法及用法奠定坚实基础。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构建法律援助服务体系,比如设计法律咨询点及开通法律咨询热线等,帮助他们利用法律解决在生活及生产当中所遇到的问题,激发他们守法、用法及学法的热情。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构建農村基层法治进程中,分别从软件、硬件系统方面着手,构建系统化、全面性的法律架构,这对于国家治理能力及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此外,国家在法治的现代化,能够为农村基层经济发展等同样具有反向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玉昌.浅谈地方人大在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构建和谐平安新农村中如何发挥应有作用[J].云南人大,2013(3):15-16.

[2]李小红.论农村市民社会建构对农村法治建设的价值意蕴[J].商业时代,2010(3):15-17.

猜你喜欢
法治建设建构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建构游戏玩不够
以“五个常态化”为核心的供电所法治建设
习近平法治思想对党法治建设的新贡献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