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期权会计处理问题浅析

2017-02-22 06:58郑州旅游职业学院荣艳丽
财会通讯 2017年1期
关键词:行权公允期权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 荣艳丽

股票期权会计处理问题浅析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 荣艳丽

本文通过股票期权相关会计处理问题的研究,认为股票期权应该视为费用确认为当期损益,同时在服务期内均匀分摊;此外,应利用公允价值,使用B-S模型对其进行计量。不仅如此,还需要借助表内确认与表外披露的方式来反映股票期权计划的情况,最终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要,也能起到有效监测此计划的作用。

股票期权 会计确认 会计计量 信息披露

20世纪80年代,股票期权在西方国家得到广泛的采用,激励效果良好。据调查资料反映,1997年末,美国采用股票期权制度的上市企业数占45%,由《财富》杂志评选的全国前500名的大企业采用股票期权制度的数目接近九成。更有甚者,在硅谷,全部企业运用了股票期权制度。鉴于此种变化,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逐步建立并健全了股票期权的会计准则。在我国,这种制度在我国受到了政商两界的关注。然而,因为我国才开始引入股票期权制度,不同企业采用不同的会计计量方法。甚至有部分企业在财报中从不显示此信息,弱化了报表的可比性。落实股票期权计划的关键是股票期权会计制度,鉴于股票期权计划在中国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怎样出台与中国实际相符的股票期权会计准则来健全相应的体制环境已经越来越迫切。

一、股票期权的会计确认问题研究

(一)股票期权的初始确认(1)股票期权的归属问题。其会计处理的核心就是股票期权能否确认为费用。本文认为应将股票期权视为费用。原因包括三个方面:首先,不这样做就会使得利润虚高,违背了谨慎原则,破坏了财报的准确度;其次,股票期权虽然是用于激励,但实质上仍是薪金,管理人员付出精力管理公司,就有资格得到收入和股权收入,特别是当前我国公司大多没有将人力成本确认,因此只能借助费用来反映;最后,如果将给予管理者股票期权当做是分配利润,并且公司的留存收益为负,就会被认为侵蚀资产。综合以上原因,股票期权就应当计入费用。(2)股票期权初始确认的时间问题。因为期权计划属于长期计划,其确认后,需要持续不断地进行计量。股票期权计划内容包含:期权授予日、等待期、等待期满日、行权日、到期日和出售日,如图1所示。初始确认时间应当在期权授予日、等待期满日和行权日间做出恰当的选择。之前的一些研究认为应当在授予日进行股票期权确认,但本文认为并不正确。FASB认为:应当在等待期进行股权确认。本文支持FASB的观点,由于股票期权是员工在合同期间,依靠劳动而获得的,依照收入与费用对应的原则,报酬也应当在合同期间确认和分摊,如果把股权成本确认为某段时间的费用,明显不合适。

图1 股票期权行权时间图

(二)股票期权的后续与终止确认鉴于股权确认是动态的进程,不能一蹴而就。当环境发生改变时,应进行后续确认。假如后续计量和最初的计量出现偏差,需确认这一偏差。股权的终止伴随着初始确认的产生而出现。终止确认的含义为销毁已经得到确认的管理者期权。如果股权已然行权,则变为普通股;如果股权没有行权就结束,则变为资本公积;对于因为特定因素,导致用于激励的股权变为非法定股权,只需将管理者的会计科目由原来的“激励型”转到“非法定型”。

二、股票期权的会计计量问题研究

(一)股票期权的会计计量属性股权的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法、内在价值法、最小价值法与公允价值法。(1)历史成本法。历史成本法是依据企业拥有的库存股的历史价格计算得到。此方法简便易行,数据可靠,然而不足之处在于:一是当价格剧烈变化时,由于不同交易的历史成本表示不同的价值量,所以无法比较;二是因为产生的费用使用的是历史成本,获得的收入使用的是当前成本,二者不存在比较的基础;三是如果价格增长,用历史成本计量费用,就难以分辨公司的营业收入和资本利得;四是如果价格增长,报表中非货币资产与债务会被低估,弱化了报表的价值。(2)内在价值法。内在价值指的是股权赠送日的估价减去行权价。股权的价值与差额成正比。此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掌握。然而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首先,此方法没有将股权时间考虑其中,低估股权的价值,造成计量错误、不合理。其次,当赠送日股价比行权价低,那么此方法就会得出股权没有价值的结果,显然不符合实际。最后,便于企业管理人员人为操控利润。(3)最小价值法。最小价值指的是股票的当前价格减去预期股利和行权价二者的现值。此方法认为期权价格上涨的投资者会设定一个最低价格,该价格能将期权的好处延续下去。虽然此方法考虑了时间因素,然而其建立在股票价格不发生变动的基础上。但实际上不存在,因此此方法很少使用。(4)公允价值法。此方法避免了内在价值法和最小价值法的不足,能够如实反映期权的价值。当前,FASB和IA S C偏好于此方法,本文也持同样的看法。然而,公允价值法也有一些不足:一是公允价值法以众多假设为基础,现实中这些假设却很难实现。二是股票期权和期权存在诸多不同,所以期权定价模型难以准确计算出股权价值。三是公允价值法要求确定的报酬支出要进行均摊,导致公司成本很大,减少了公司利润,降低了股价,最终弱化了股权的激励作用。但是,笔者认为如果股权计划增加的收益高于成本,则此计划可行。股权计量方法如表1所示:

表1 四种期权计量方法的比较

(二)股票期权的定价方法股权一方面对员工而言能产生利得,另一方面会增加企业成本。为了便于会计操作,企业需要对股权定价。但难以找到合适的参照物来确定股权价格,本文借助模型来定价。

(1)股票期权价值的构成。根据当代期权理论,股权的价值包括内在价值与时间价值两部分。图2反映了股权的总价值与内在价值及企业股价的联系。

图2 股票期权总价值组成图

(2)股权价值的定价模型。本文将使用B-S模型计算股权的公允价值。首先,假定条件包括如下条件:股票价格呈正态分布,期望和方差固定;股票无交易费用,并且价格能任意细分;股权有效期间,企业不会发放股利;证券买卖可以持续进行,无套利可能;投资者能以零风险利率借入资金;零风险利率保持不变。其次,B-S模型有关欧式看涨期权的定价式子:

其中,C为购入期权的价格;S为目前的股价;E为行权价格;T为期权有效时间;r为零风险利率;σ为股价变动率;N(dx)为标准正态分布条件下概率分布函数。

以上式子是最基础的定价式子,然而要想得出准确结果,还应当将有效时间内的股利支付率考虑其中,因此:

其中q:企业股票的预期股利,其他符号与欧式式子中的符号相同。股权的公允价值和q成反比。股权价值和相关因素之间的联系如表2所示。

表2 期权价值和6个因素之间的联系

三、股票期权的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一)表内确认财务报表作为会计报告的中心,主要用来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必要的信息。当股权确认与计量完毕后,表内确认就变得容易。借助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与现金流量表给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有用的资料。2006年出台的《企业会计准则》给出了用权益清算的股利支付难题的破解方法,规定结束等待期期间的服务或符合既定的业绩标准行使权力换得员工服务的权益清算的股利支付,要以能够行使权益工具数目的最优估计为基准,参考权益工具赠与日的公允价值,把本期获得的服务确认为有关支出与资本公积。一是在资产负债表中列报。根据《准则》,股票期权应当在资产负债表里确认为资本公积。二是在损益表中的列报。因为期权的花费,实质上为报酬,要根据不同的获利者决定:假如股权赠与管理人员,确认为管理费;假如是赠与业务员,确认为营业费;假如是赠与基层员工,确认为制造费。三是在现金流量表中的列报。管理者的股权授予不发生现金流,不会对公司的资金运转产生影响。如果员工行使权力购入股票,发生了现金流,应将持有者交纳的款项确认为“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二)表外披露表外披露主要是为了提高投资者利用财报的效率和效果,增强财报的关联性。通常情况,引入股票期权的公司需要在附注里显示如下情况。一是股权计划的详细资料。包含股权的范围、数额、赠与对象、行权价的确定、行权日、行权有效期、行权的条件。二是股权使用的会计政策。包含股权价值的计量属性,管理人员人力资产的均摊办法和均摊期限的确认。三是如果股权极不稳定,需制定好概率最大的评估办法,当赠与数目与价格确定之后,随之改变会计处理办法。四是股权价值的计算办法与相关模型里的参数的确认办法,这些参数包含零风险利率、估计的有效时间、股价波动率。五是管理人员获得的股权总额、已经行使权力的数目、尚未行使权力的数目、未到行权日的股权的数目。六是当本期结束时,公司赠与的股权的行权价格和这个年度公司赠与的股权总数。

四、结论

管理者股权的激励作用特别显著,然而还要注意其经济本质的复杂度导致制定相关会计准则异常艰辛,怎样编制恰当的会计处理准则,同时确保管理者股权制度稳步发展,这对于学者和会计工作人员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本文从三个层面详细分析了股权的会计处理问题。一是股权的会计确认问题。笔者认为,虽然从经济学而言,股权是剩余索取权,然而从会计角度分析,将其确认为费用才能如实的反映其实质。关于确认时间,本文认为要在服务期间确认,遵循配比原则。二是股权的会计计量问题,笔者偏向于使用公允价值法,以符合国际惯例更加真实的显示股权的真正价值,并且推荐使用完善过的B-S模型计算管理人员的股权价值。三是股权的信息披露问题,笔者赞同将披露划分成表内确认与表外披露,并支持在资产负债表里将股权确认为资本公积金,在损益表里参照赠与对象分别确认为不同的费用。

[1]方慧:《职业经理股权会计确认问题探究》,《会计研究》2012年第8期。

[2]许敏敏、黄国成:《股票期权会计处理的相关问题探讨——基于伊利股权激励计划的分析》,《财会月刊》2010年第28期。

(编辑 周谦)

猜你喜欢
行权公允期权
公允价值计量在投资性房地产中运用分析
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需要转出吗?
我国公允价值问题的应用研究
СТО ЛЕТ КИТАЙСКОГО ВУЗА
因时制宜发展外汇期权
人民币外汇期权择善而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