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流之道:科学 优雅 从容

2017-02-22 10:17原勇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17年3期
关键词:眼镜店节流眼镜

文/原勇

节流之道:科学 优雅 从容

文/原勇

有许多眼镜零售企业哀叹“效益下滑、生意难做”,其中最令一些老板倍感困惑、头痛,无法绕过的一大难题就是居高不下、持续攀升的成本。不少经营者坦言:不是没生意,而是成本太高,辛苦一年下来赚不到几个钱。对于深陷困境的企业来说,如何降低或化解成本压力,已成为谋求摆脱困局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让我们先来看一看一个眼镜店的成本核算,主要包括:房租、装修折旧、设备折旧、商品折旧、商品积压、人员开支、广告宣传、售后服务、水电费、各类许可证办理、年审和其他开支部分。在固定开支必不可少的情况下,围绕眼镜零售企业的三大重要版块:人、店、货,应当如何通过科学控制成本,从而有效节流,进而实现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本刊记者采访了部分企业经营者和行业人士,寻求经营过程中有利于节流的合理方法和措施,以供大家参考。

人:忌粗暴、崇优雅

面对持续上升的人力成本,有些经营者出于本能和自然的反应,首先想到的就是以裁员来降低成本,通过精细的核算,裁减超出企业负荷的员工,这招可谓简单快捷,立竿见影。从市场运营的原则和商业道德层面来说,这种一裁了之的做法并无不妥,特别是对于那些员工人数多的大型企业来说,在业绩大幅下滑且扭转无望的情况下,既是无奈之策,也是必须采取的壮士断腕之举,否则,企业很可能彻底玩完。然而,裁员是否就是最好或最合适的节流之道呢?对此,河北唐山便民眼镜总经理王文江分析指出,在市场不景气的大环境下,采取简单的裁减人员的办法,虽可收效于一时,却绝不能帮助企业彻底摆脱困局,更不能挽狂澜于既倒。从企业发展的长远来看,负面作用不可低估:因为对于眼镜零售企业特别是经营多年的眼镜店来说,一旦减人,接踵而来的很可能是门店服务能力和运营能力不同程度的下降,再加上随之而来的诸如商品摆放凌乱、卫生脏乱等问题,都会直接影响顾客消费体验,进而导致顾客进店率下降,随之造成销售业绩的再次下滑,此时,难道还能再次祭起裁员的法宝吗?如果陷入这样的恶性循环,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关门大吉。

有鉴于此,与其粗暴地裁员,不如优雅地节流,即通过优化岗位配置、增加工作内容、升级专业服务等措施,最大限度地提升员工的工作效能,做到人尽其才,通过创造新的服务价值,以此降低人力成本。据王文江介绍,他原来拥有4家眼镜店,因为市场低迷,其中1家店出现连年亏损,他在关闭该店后,并没有将原来的员工裁掉,而是集中到旗舰店集中培训,待其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后,分散配置到其他正常经营的店里,通过开展新的服务项目,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最终不仅成功遏制了整体业绩下滑的趋势,还实现了逆势增长。

在采访中有不少老板提及,企业需要人才建设,要留住核心人才还需要逐年改善福利待遇,这部分支出和企业整体的节流也并不矛盾,可以通过机制创新,让制度先行,使节流目标顺利实现,让成本控制与全员结合,从而变得有效且从容。北京大明眼镜公司总经理洪秋芳告诉记者,公司通过持续的节流宣传教育并辅以激励机制,比如拿出成本节余的一部分作为奖金,奖励给节流成绩突出的员工,将成本控制与员工的利益直接挂钩,树立全员的节流意识,以实现最大程度的良好节流。北京大明将2016年增长的净利润几乎用于提高员工的收入,普遍增薪10%以上,提高了大家的工作积极性,让全体员工对成本控制都有了一定的自觉性和主人翁意识。

店:适度收缩 当关则关

长期以来,眼镜零售领域多数经营者存在着一种习惯性思维和作法,总是觉得开店位置选在人气旺的地方最好、店面越大越好、装修越豪华越好,再加上普遍存在的攀比心理,不仅造成许多眼镜店扎堆在繁华商业区和黄金地段,而且不少眼镜店面积大,装修更是大手笔、超豪华,在房租不断攀升的当下,租金就无可避免地成为不少眼镜店老板不能承受之重。如何有效降低租金压力,成为考验经营者运营能力的一大课题。湖南湘潭精益眼镜总经理郑世雷、湖南长沙曙光眼镜总经理邓曙光等人认为,眼镜店唯有改变过去的惯性思维,或选择迁址,将眼镜店迁到租金相对较低的地带,或选择离开一楼旺铺到二楼开店。针对面积过大导致租金过高的问题,则可以采取收缩店面的办法,并优化产品陈列和空间要素,尽可能地提高坪效,减低租金成本。

浙江绍兴某眼镜店的老板告诉记者,自己的店铺面积有近千平方米,前两年才重新装修过,店堂虽显得明亮却也有几分空旷,偌大的店铺每天的客流量极少,看着都觉得无比冷清。最近他正在考虑要不要找人联营,分一半店面转租给别人,既可以减轻租金压力,又不至于让店面显得空空荡荡的,冷冷清清缺乏吸引力。

在业绩大幅度下滑、原有的经营格局难以维系的情况下,考虑采取关闭亏损严重且扭亏无望的部分店面,采取“少而精”的战略,这在一线城市中的表现尤为明显,如北京大明眼镜从2012年起逐步收缩“战线”,精简店面,陆续关闭了一批经营状况欠佳的店,如今公司的成本压力大大缓解,企业得以轻装前进。据悉,截至2016年年底,重庆千叶眼镜连锁有限公司在北京的门店减少至3家,将更多的精力移回重庆主战场。

据联商网发布最新《2015~2016年主要零售企业关店统计》报告显示,2015~2016年国内主要零售企业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关店潮”没有间断仍在继续,不少外资巨头也在所难逃、纷纷断臂自救。可以说,近两年来眼镜零售店的开店、关店已经步入理性时代,在日渐昂贵的租金压力下,关闭效益不佳的店是最简单的止损选择,也是行业优胜劣汰的正常现象。

货:精细管理 去库存化

有经营者指出,不少眼镜零售店沿袭多年的粗放式管理模式,是造成经营成本上升的因素之一,这就使得零售企业发展必须向精细化管理转变。北京同仁验配中心总经理吕燕云提出,2016年,同仁验配中心主推“强化内控、精细管理”,通过6S现场管理转变思路,对顾客从进店到离开的每一个时间段进行画图,寻找过程中的不必要开支,并予以改进,还围绕人、机、料、法、环这5个方面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数据整理,寻找浪费的根源并尽力改进。东莞博士眼镜总经理李兴认为,通过精细化管理降低管理管理成本,前提是进行全面的成本核算,首先要精确估算1个月的收入与产品损耗量,其次要找出损耗量大的问题出现在那里,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第三要严格执行成本控制目标,具体说,损耗量应低于成本的3%。

按传统思路,许多眼镜店在陈列货品时总是恨不得摆得越多越好,生怕顾客进店选不到中意的款式,在进货时一次性选购许多款式和花色,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眼镜店不妨适当地做些“减法”,将产品做少做精,做出自己的特色,精准锁定自己的目标客户群,既有效减轻了企业的成本负担,又能够有针对性地吸引目标客户,眼镜店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精力用在改善产品陈列、展示和宣传推广等方面,减少库存、做好服务。

在采访中发现有零售企业试水零库存经营,通过节省库存空间、人事管理费用达到降低成本。广东中山市明远视光总经理张明远向记者介绍,公司从2015年10月尝试零库存管理,向顾客主推个性化定制产品,根据当天销售的品种和数量订货,物流最快第二天到货,顾客付款完成订单后,眼镜店即付给供应商订货款,可谓快捷简便。目前该公司除了角膜接触镜和护理产品外,镜架和镜片都做到了零库存,资金周转效率提高,企业经营成本压力减轻,做到了顾客满意、供应商高兴、自己轻松。

此外,借力新型平台对广大中小眼镜零售企业来说也有一定帮助。

中小眼镜店主要面临专业缺乏、资金周转困难、去库存难等压力,一些专业平台如美式美汇网、镜库网、镜联网、优优网等,通过提高集中度,化零为整,帮助广大中小眼镜店搭建新的供求关系,将采购和供应链整合,通过集中采购,能将广大中小眼镜店的进货门槛降低,提高资金周转率,省下的成本直接转化为现金流,降低经营压力。美式美汇技术培训总监郭书安指出,通过美式美汇网进行采购,可在物流供应环节形成规范化的管理流程,平台能在第一时间针对门店销售情况对库存进行调整,有效减轻门店的库存压力。镜库网CEO谢横豪介绍,未来将为眼镜店提供类似“京东白条”的金融服务,对信誉好的眼镜店给予长达60天的免息货款,这对眼镜店在缓解资金压力、节省成本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

同时,在宣传推广方面,部分经营者和行业人士提出建议,要善于利用移动互联网为眼镜店的引流、成交策划相关活动,既降低了成本,又能达到一定的宣传推广效果。□

猜你喜欢
眼镜店节流眼镜
天然气井井下节流器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苏里格气田井下节流技术难题及对策
眼镜布不是用来擦眼镜的
节流测压一体式井下节流器
超高压气井井下节流技术应用和设计方法
眼镜知识知多少
眼镜店
眼镜店加工收费,你怎么看?
眼镜店与眼科医院的合作之路
眼镜店的当务之急:宣传引导 彰显专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