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3亿用户的“隐形独角兽”

2017-02-22 18:27吴丹
东西南北 2017年2期
关键词:五道口社交用户

吴丹

没有对内容的刻意推荐,没有给用户贴标签,快手长成了自己独特的模样。快手似一面镜子,看着里面的大千世界,一时间众说纷纭。

2016年6月9日以前,江湖还没有快手的传说。

X博士那篇《残酷底层物语》在社交媒体引发大量关注后,有关“快手APP”的议论一时不绝于耳。最令人惊奇的是它的几个数字:在各种APP排行榜都是前十,累计用户量3亿,月活跃用户超8000万(官方数据)。从这几个数字来讲,它确实是短视频社交领域稳稳的行业第一。

然而关于他们的正式新闻报道,甚至不能用“很少”来形容,而是压根就没有。

如果在网上搜索“快手CEO 宿华”,只会得到一些零碎信息,“华仔,清华毕业,在谷歌和百度待过。曾有过一次小型公开演讲,地点是母校”,仅此而已。搜索另一位合伙人程一笑,得到的信息会更少:一笑,极客,在人人网做过产品,玩过微博,被有些人写文章称为产品大牛。

但究竟,快手从何而来,宿华和程一笑是谁,这几年是怎么创业的?没有更多信息。对很多人来说,它是一只忽然“冒出来”的独角兽。

“总是要面对媒体的。也想过站出来把快手的故事给大家讲一讲,要不然老是被猜测,我们也很困扰。”2016年7月15日,快手CEO宿华首度露面,这是一个关于“静默无声”的产品哲学故事。

诞生和成长

宿华不认为快手的特点和他个人的气质有什么关联,他已在北京五道口生活了近15年。在五道口的15年,宿华一直被某种狂奔突进的创业环境所包围。他们也曾租住在“民间硅谷”华清嘉园。那是段“楼上在做无人机,楼下做团购”的日子。“做无人机的事就不多说了,他们要我保密。”宿华笑道。

快手是宿华的第三次创业。他职业生涯起点较高,清华博士读了一半,因为需要养家就退学去了谷歌。两年后开始了“各种折腾”。

第一次折腾,因“2008年金融危机、融不到钱”而告终,在百度蛰伏近两年后又开始第二次创业,产品后来被阿里收购。

这么着,时间线走到了2013年夏天,他和程一笑相见的时间点。相识那天,两人从晚饭后一直聊到凌晨两点。“朋友介绍的,我们见了一面。很投缘,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宿华简单的描述之间,流露出一种人生知己相逢的感觉,“我们彼此价值观相似,易于相互理解;技能经历又很不同,亦很互补。”

这个时候的程一笑,又在干什么?

答案是,4个人,在京郊天通苑创业,做一个把短视频和照片转成GIF动图的工具,名曰“GIF快手”。产品通过微博、QQ空间等导流,已攒了90万用户,两年前曾获过30万美金的天使投资。其投资人、晨兴资本合伙人张斐描述,投资原因有一条是“当时在微博上有不少人用”。事实验证了他的说法,即使现在搜索微博,也还能找到2011年主持人何炅用快手拼了多张他与汪涵合照的GIF动图,评论跟帖超过6000条。

程一笑在微博上有几百个粉丝,不怎么爱说话,个人介绍一栏写的是“做些好玩的东西”。而宿华的微博压根就找不到。

如前所述,两人见面后相谈甚欢,决定合在一起干。“我当时有7个人,一笑他们4个人。两个团队合并后都搬到了宇宙中心五道口。”宿华回忆道,“但是公司名字我们沿用了快手,因为我们都觉得,这个东西更好玩儿。”

一番谈话下来,他们怎么就决定转型做短视频社交了呢?

这其中有一个原因是,宿华之前的创业、程一笑之前的人人网工作,都是在社交领域,他们对转型的更多判断根据是,2013年,WiFi技术已成熟,智能手机越来越普遍;有声音称,富媒体的视频表达是未来;长视频并非人人能拍,短视频上手快,能做成很好的社交产品。

唯一的遗憾是:市场上并没有成功案例。资料显示,其他短视频社交平台最早上线的也是2014年前后。客观来讲,直到今天短视频社交领域也算不上有过大爆发,未有过上市公司,也并没有现象级产品出现,商业模式都在摸索中。

或许正是创业前期的懵懂与未知,牵引他们走到了一起。

从此,五道口便又多了4个从天通苑来的创业者。一帮人闷着头又干了3年。

如果让宿华形容这些年的用户增长曲线,他八成会先把手平放,然然慢慢上扬,以此显示出一种匀速上涨的样子。他说快手几乎没有暴增暴减的时候,一直平稳上涨。

唯一的一次用户暴减,是发生在当年转型决定做出后,新版本突然上线之时。“那次上线,我们就突然转型了,短视频转GIF的功能藏起来,只支持直接上传短视频,用户打開一看,产品主要功能换了,旧功能找不到了,马上有人开始各种骂,‘这什么情况?——因为不适应,用户一下走了90%。”宿华说转型是快手至今做出的最重大决定,此后再没有大幅度改变,这点和网友的外围观察是吻合的。“后来他们都回来了。这个改版从无声到有声,其实是在适应用户需求的正常发展。”

3年间,快手的产品哲学是:不对用户做任何刻意的事,对产品保持极度克制。

或许,3亿用户的秘密来自这里。

快手产品观

社交产品往往免费,商业模式要从大的用户流量中沉淀出来,才会有后来的广告、游戏、电商等变现故事。同时用户还要活跃,要天天来,只有“黏在”平台上,才能掉进“广告、游戏”等模式中。不像电商,讲求交易量,再活跃没有交易行为都是空。

按此逻辑,用户数和黏性成了做社交的关键指标。微信用户数超7亿,陌陌过2亿(据公开资料)。整个社交领域,用户过亿的应用数得过来。

怎样的软件,可以实现最大用户量,让上亿中国人来用?在上亿的国人中找共通性,好像要比在他们中找“小资”、“二次元”、“小清新”、“90后”、“中产”等要难——贴标签往往很容易,但也限制了你。

问题还有,在分众趋势如此明显的今天,还存在能俘获上亿用户的软件吗?如果有,如此大量的用户,他们的共同需求又会是什么?

“你看了快手后会发现,这个世界上的人们生活真是丰富多彩。你的朋友圈子真的太窄,多的是你想象不到的奇特和新鲜。”

在其它社交平台上,很容易看到对快手的类似评价。

快手找到了3亿用户的共通性,实现路径是:不给用户贴标签,不打扰用户,让平台自然生长。“我们的用户群分布情况,跟中国互联网网民的地域分布非常像,百分之十几用户来自一线城市,百分之八十多来自二、三线城市——中国网民地域情况就是这样分布的。”宿华说。这个结果并非巧合,而和初心有关。

在宿华和程一笑决定合伙干的时候,他们就定下了快手的一些基本原则:给普通人用,没有明星导向,不捧红人,做一只“隐形”的手。

这也是为什么,快手上至今没有醒目的标签、大V位置、平台推荐等原因,就连火热的直播,也只是被隐藏在它的视频流里,快手官方并没有单独辟出一条分栏。

宿华多次用“老百姓”一词形容他们的用户。“我们觉得老百姓挺需要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不管他是在二、三线城市还是北上广深,也不仅仅是去某个平台看网红,看明星,而是展示自己。”“我和一笑喜欢去默默观测,这个世界到底是怎样运转的,老百姓到底怎样会更开心。”“我和一笑就是普通的老百姓。最爱吃的,一直是五道口的一家干了多年的米粉,吃了十多年,现在还是每周都去吃。这样的生活,挺好的。”

而客观事实也正是,“老百姓”用户支撑起了快手上所有的高流量内容:有人在记录自己的跑酷生涯,也有人在表演 “乡村非主流”的搞笑短剧;有人在弹各种钢琴曲给粉丝听,也有人讲各种段子;有人晒自己三胞胎的日常生活,也有人给自己过90大寿的奶奶求祝福;有富二代环球旅行住上万元一晚的奢华酒店,也有驴友一辆自行车全国骑行;有小情侣秀恩爱,也有失恋求安慰;有女人在晒美貌,也有男人炫多金。俨然一个小社会。

宿华称,目前在快手上发过视频的用户已超1亿,而依照快手官方“不做刻意的事”的态度,与其说是平台在“推动”这些内容,不如说是快手用户的创造与选择造就了它,而内容反过来又定义了快手。

“以前我们都用相册记录生活,现在有移动互联网,拍成短视频传到快手,没事的时候翻翻,是生活的记录、记忆的回放。”宿华笑着说,如果他不做快手,搁在几十年前,很可能会去做一家相机或者胶卷公司。他目前在快手上也关注了几百个人,“关注的一个中学生,原是个活泼的假小子,几年一晃过去了,现在上了大学,长成大美女,长发飘飘。”

他每晚也都会刷刷快手,平均一两个小时,和用户们互动。没人知道他是创始人。

快手的特点也反映了两位创始人的特点:低调,克制。

至今,宿华和一笑从不会主动跟亲戚朋友推荐快手,也不会主动告诉亲戚朋友们,那些被传到他们微信群、QQ群里的短视频,就是他做的快手里的;他们更希望看到,自己的亲朋好友玩快手是因为喜欢,而不是因为认识自己;公司前台背景墙至今依然是一片空白,没有任何logo标识;不喜采访和曝光,公司也没有搞宣传的人。

“我们都是比较宅的人,喜欢有推理、演绎的逻辑思考。”宿华这么定义自己和程一笑。

争议与未来

如果3亿用户的基数不变,快手可能还会有另外一幅样子吗?快手的内容结构,是偶然还是必然?

旁人对快手的疑惑,更多的争议焦点在于,快手到底如何定义“平台规则”这件事?它支持什么,鼓励什么?一件显而易见的事是,社交平台的属性、价值观会定义它的内容与结构。微博将内容限制在140字以内,由此诞生大量“段子手”;微信开发订阅号,只有“干货”才会被转发,诞生了大量有内容基因的“自媒体”;豆瓣鼓励用户给书籍和电影评分,前期用户都是文艺青年。

隐形的快手,对“平台规则”是怎么理解的?宿华说:一、合法合规;二、要有包容性,只要内容是自然产生的,要去包容它的多元化;三、内容真实有趣,但不鼓励哗众取宠的行为。“可以偶尔开个小玩笑,但长期故意这样,肯定不符合平台定位——这就不是在记录生活了。”

没有对内容的刻意推荐,没有给用户贴标签,快手长成了自己独特的模样。快手似一面镜子,看着里面的大千世界,一时间众说纷纭。

而快手也正在经历一个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的快速发展期。

和此相关的,还有它正在进行中的商业化。“视频瀑布流里的原生广告会是很重要的方向。电商、游戏等都在考虑,类似公司已经有很多经验了。”宿华说。

和并不新鲜的商业模式比起来,他们前不久的一项举措可能更让人振奋:进军全球市场。

“如果说中国的老百姓有短视频的记录需求,国外的老百姓一样有。”对此,宿华也谈到几个难点,语言、习惯、资源。

目前快手已經在东南亚市场有所建树,核心技术团队在新加坡,产品在印尼和印度都在研发中。宿华称,快手会是一家一直在进化的公司。

以上种种,似乎隐含一层意思,快手也许比大众想象的要目标远大。

当下的问题是,快手能否变现成功,会实现多大规模?在变现的路上,它会否遇到问题?它的发展路径,还可能呈现怎样的形式?

国外曾火爆一时的短视频应用Vine于三年前上线,上线前就被Twitter收购。微视(由腾讯推出)、小咖秀、秒拍、美拍等也面临爆红之后的增长态势考验。在变现上,短视频平台这一领域未有成功案例。

除商业外,用户和创始人也有各自关心的东西。

快手上已有大量网红,没人会怀疑,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会去思考下一步的变现方式。

低调已被打破,越来越多的人会开始关注快手的未来。五道口成府路口,橙色的快手logo的广告牌被高高悬挂,让路人惊讶:这个广告牌替换掉了原来的那个谁?

宿华的答案是,现在每天有几千万人要访问快手,需要大规模招人提升技术后台。得让人到了公司楼下后就会知道,虽然网上搜不到这家公司,但“我们还是一家很认真的公司的,在做事”。

(赵静荐自新浪)

猜你喜欢
五道口社交用户
您拨打的用户已恋爱,请稍后再哭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基于用户和电路的攻击识别方法
社交媒体中的影响者
社交距离
我与我的重影
比起社交媒体,我更在意逝去的时光
信用卡资深用户
电子支付平台使用现状及原因的实证研究
我知道你终将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