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观念”新诠释与广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

2017-02-23 16:29余德才
关键词:整体观念价值观核心

余德才

(河北工程大学 矿业与测绘工程学院,河北 邯郸056038)

“整体观念”新诠释与广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

余德才

(河北工程大学 矿业与测绘工程学院,河北 邯郸056038)

“整体观念”是系统“整体性”的观念化,可分为时空、“组织结构”、静态和动态等不同类型的整体观念。它作为广义(全世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反映社会主义的本质,具有跨越时空性、开放性、包容性和动态性。尽管理念的建立具有慢效性,但在不远的将来,必将被中国和世界大众所认同,成为全人类的精神家园,促进世界整体的共生共荣、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及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

整体观念;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述;广义的

目前,学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观点各异,仁智各见,已有各种各样多个词的表述,较普遍地认为需进一步提炼和概括。“理论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性质、主体、方向等方面已取得了重要的共识”[1],应该把社会主义本质和价值取向作为研究的着力点[2],它的表述应具有现实化、主导化、大众化、国际化和未来化的特征[1,3]等。应该是不能分割的单个词表述[2];研究不分民族和国家的一般意义上(即广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有意义的[4]。本文根据科学与人文整合的一种模式[5],对“整体观念”进行了新诠释,并提出了用“整体观念”来表述广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整体观念”新诠释

按照传统定义,“整体观念”是统一性和完整性的理念。主要体现在中医学中,包括“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具有统一性”。此外尚无更具体的诠释,由此导致“整体观念”理解上常出现一些偏差或偏极,如过于弱化个体差异的“整齐划一”等。根据科学与人文整合的一种模式[5],自然界中任一系统都是个特定的整体,其最基本、最重要的属性是整体性。因此,作者认为:系统“整体性”的观念化就是“整体观念”。就时间空间而言,有时空的整体观念,即时间空间的不可分割性,如四维时空。就物质世界而言,有“(广义的)组织结构[6]的整体观念”、静态的整体观念和动态的整体观念等。

“组织结构”的整体观念,宽泛地讲,宇宙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统一的整体;具体讲,“组织结构”具有相对独立性,可进行分类细化,使整体观念具有类属性或层次性。对于社会系统,社会形态上的层次性,如家庭、家族、乡村、地区、国家、世界等,决定了整体观念的层次性;各层次系统都有相对应的体现整体观念价值的体制机制、制度体系、行为规范,甚至物态文化等,例如:国家全局上的“五位一体”,制度体系上的公有制,行为规范上人的关系性和共生性规律,人类与自然关系上“天人合一”理念等。各层次系统之间,遵循“更大层次系统制约系统的第一性”法则[6]和系统与更大层次系统统一性的规律。因此,整体观念具有相对性、辩证性,从而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静态和动态的整体观念表现在系统的“组织结构”和“(广义的)性能”[5]上,前者是某时刻整体观念的反映,后者是随时间变化过程中整体观念的反映。对于社会系统,由于整体观念表现的内容、形式等是随系统地域空间不同和(或)所处时代不同而有所变化,这就决定了整体观念更重要的是动态的整体观念。一方面是系统与其更大层次系统的持续和谐的统一,决定其定位、功能作用、目标方向及其应变等受更大层次系统的动态整体观念的约束;另一方面系统内各子系统间要持续和谐共处,如社会形态、生产形式、运行机制、制度体系、评价体系、收入分配体系等内容都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用系统的动态整体观念去统领,以保持系统可持续发展和“长寿命”。

应当强调的是:整体观念既强调整体,也承认并包含着多样性个体的存在与差异。静态上,组织结构的存在决定了客观上存在多样性的个体和差异,并存在着诸多对应关系的合理分布,如个体能力差异与收入分配多样性的合理分布等,不能搞“整齐划一”。动态上,组织结构的变化,导致多样性的个体及其差异的变化,诸多对应关系的合理分布也要随之而变,既不能搞“整齐划一”,也不要过分夸大差异,尤其是个体能力差异与收入分配多样性的分布,必须用动态整体观念去统领,保证其具有可持续合理性、正向发展性和文明进步性。现阶段涉及眼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少数与多数等各种矛盾和利益关系,就必须用动态整体观念去统领,如“十八大”以来国家系列“顶层设计”,“四个全面”、“五个发展理念”和“一路一带”等。因此,动态的整体观念决定着社会的长远利益、可持续健康发展和长治久安。通常所说的历史地、变化地、全面地看待事物就是动态整体观念的运用。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述—“整体观念”

核心价值观是指处在众多价值观念的中心位置的价值观念,对其他价值观念起主导作用[6]。它体现着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涵盖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社会意识的性质和方向,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它是构成社会共同体的思想基础,是整个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和文化规范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命题本义出发,其字面意义是在“核心价值观”前加“社会主义”限定,它规定了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属性,是社会主义本质在价值层面的集中反映[3]。“以社会冠名的主义叫社会主义”。社会是一整体,社会主义是社会团体的价值和利益为最高理想和准则,也就是社会的整体性内涵占主导或据统治地位,具体体现在社会形态、组织形式、体制机制、制度体系、行为规范等方方面面。由此可见,社会主义社会的最基本、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整体性,反映在观念文化上,就是整体观念。所以,作者认为“整体观念”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性理念。它包含着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同时规定着生产力发展的方向,并框定其内涵,指引着社会主义社会正确的文明方向。因此,它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完备而简洁的表述。

“文化整合是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余德才曾提出“科学和人文整合的一种模式”,该模式的核心词正是“整体观念”。按照前面对它的诠释和它从价值观念上正确表述社会主义的本质,作者提出:用“整体观念”来表述广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所具有的“跨越时空性”、“开放性”和“包容性”,决定了它是现实的、未来的、中国的、世界的、通俗的和大众的。

(一)“整体观念”是“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凝练

“整体观念”作为广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将从方方面面引领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取向、价值目标和价值评判,它是三个层面“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凝练。

1.个人层面。个人层面的整体观念,一是自身的整体素质的培育、塑造和发展,包括科学知识与人文素养的整体性协调发展。二是个人置身于国家和社会的整体中,既然享有公民权利和社会公益,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公民要用整体观念去统领个人行为,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国家和社会整体文明的底色。

2.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在社会整体中,公正和平等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理想关系,是社会整体内各个体共性追求的内容,表现在社会形态、秩序、制度、权利或利益分配等方方面面。它是促进生产进步和社会凝聚,以及动态地维持文明社会生活方式所必需,即社会要体现对人人公正和人人都平等的整体观念。

自由是社会整体具有活力的动力源,其理想的内涵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是人人自由的“整体观念”的自由。值得强调的是,它不同于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后者因缺乏整体观念的约束,自由的内涵就变得不确定和无界,理解和践行必然出现片面、偏极甚至几乎被绝对化。个人极端自由是引发严重的现代性危机的重要原因。从这个角度看,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有缺陷的、片面的和不完备的。

法治是社会整体性的制度保障。它不仅是人人自由平等、社会公正的保障,也是国家和社会整体稳定运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应体现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个环节。因此,法治也是整体观念中的必有内容。

3.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不仅是中华民族长期不懈的追求,是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和信念追求,也是社会主义国家追求的目标和价值取向。显然,它们是国家整体观念要求的具体指标。富强是生产力高度发展、公有制为主体的人民共同富裕,也是国家整体抵御风险灾变、实现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幸福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整体具有活力的动力源,是在国家整体观念主导下的民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充分展现国家整体的人民民主。“人、社会、自然”三者间关系的整体观指引着人类正确的文明方向,其统筹运作决定着国家或人类社会内在和外在的文明状态、和谐稳定、长治久安和永续发展,可见,整体观念框定着国家或整个人类社会的文明内涵和方向。和谐作为整体观念的表征之一,自然包含在整体观念之中。因此,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均属国家整体观念的具体指标。

整体观念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方向,是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灵魂。它所具有的开放性、包容性和与时空俱进性,决定了它将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社会历程,尽管社会时空的具体内涵与时俱进、处在变化之中,甚至是巨变,但社会整体观念起主导或据统治地位不能变,它将始终指引着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

(二)“整体观念”的表述是现实的

动态的整体观念关系着系统的“寿命”,是正确处理慢效长程问题的统领性观念,也是解决现阶段长期累积的社会问题的客观需要。就国内而言,整体观念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方面为社会全体成员提供了共同的价值理想、价值规范。使人们在自己的现实利益、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上有了共同的目标和追求,形成价值共识;以至于能超越民族、地域、阶层、行业、职业、利益等方面的差异,建构正确的社会价值秩序;从而在效率与公平、利益与道义、自由与平等一系列重要价值问题上做出正确评判和选择。另一方面,以整体观念为统领,改进或创新社会形态、体制机制、制度体系、评价体系以及法律法规等。从而改变人的欲望恶性膨胀,社会道德每况愈下;化解当前收入分配差距大,社会阶层固化、房价过高、教育公平性较差、医患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等诸多难题。

就国际而言,整体观念作为广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解决长期困扰西方社会现代性危机和当代人类面临的诸多难题的统领性观念。如前所述,西方社会现代性危机的根源是缺乏整体观念对“自由、民主、人权”的统领或限定。那么,整体观念作为核心价值观自然将根除之。当代人类面临的能源、资源、环境、生态等诸多难题,其根源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中心论”和“分析方法论”主导的结果。整体观念强调世间万事万物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谐共处,是全面、完整、客观看待事物的观念,反映事物的本原。因此,它将纠正人类中心论的狭隘短视和“分析方法论”的孤立片面的缺陷,必然是化解上述诸多难题所必须的统领性观念。因此,整体观念作为核心价值观具有重大和紧迫的现实意义。

(三)“整体观念”的表述是大众的和通俗的

整体观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也有时代伟大实践的创造性诠释。它作为一种价值观念被代代相传。它强调“义务先于权利”、“群体高于个人”、“和谐高于冲突”等伦理关系,其中“天下为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保家卫国”、“仁者爱人”、“和为贵”、“天人合一”等等是整体观念的接地气化,已不同程度地为国民认同和践行。尤其是家庭作为整体,通过“家风”等形式,代代传承和践行着反映整体观念的价值准则、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如热爱国家、孝敬长辈、待人以诚、勤俭节约、和睦邻里、自强不息等。与家庭为整体相似,一个企业、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等都有其文化内核,反映并传承着整体观念。这些是整体观念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大众化、通俗化”的重要基础。

整体观念作为核心价值观,从根本上讲,它反映了“大众”整体人人自由、平等、文明、进步,人人和谐相处、共生共荣、共同富裕、可持续发展等共同的价值追求。从社会组织结构上讲,它被直接体现或实体化在社会形态、体制机制、制度体系和法律法规等。后者的层次性和类属性决定了它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渗透在学习、工作、生活以及个人修养等方方面面,紧密地贴近人民群众生活,易于联系、感受。这些都充分反映它是“大众的”。

整体观念这一单个词表述,简单、生动、形象、通俗、易记、上口、悦耳。若其内涵按照前述的全面解读,传播于大众,必将在大众中产生文化共振、心灵认同和身体力行。因此,整体观念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众的和通俗的,是社会之精神家园。

(四)“整体观念”的表述是世界的

首先,整体观念反映着世界规范即人类的共同伦理。伦理原始和终极的指向都是为了协调身心关系、社会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目的是使自己和其他社会成员生活稳定、安全和幸福,使种族得以延续下去。这就要求必须优先考虑整体,以便共同应对解决越来越复杂的问题。西方绝大部分伦理学是建立在个人主义的基础之上,强调“个体”;“整体观念”中的‘个人’是处于关系中的‘个人’,强调人的关系性、共存性,即强调“整体”。因此,整体观念是世界规范逻辑起点和终极的指向,是最基本最根本的价值观念,也是人类的共同伦理。前述世界范围内“现代性危机”的有效应对,全球一体化的“全球化浪潮”的积极回应,都需要全球整体观念的统领。因此,整体观念易于为世界各国人民所认同,必将成为世界主流价值观或核心价值观。第二,在人类的历史上,“天人合一”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观念。东方中国设计有“大同”和“太平”世界等,西方有“理想国”、“太阳城”、“共产主义社会”等。现阶段有中国等一些国家正在实践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些文化和实践的共性特征就是社会整体观念占主导或据统治地位,反映在价值观上,就是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因此,整体观念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兼容并包东西方合理的价值观念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所以,它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整体观念既是全人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将成为国际话语的共识,并占据其中心地位,成为中国话语权走向国际中心地位的坚实根基。它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上时代伟大实践的创造性诠释,尤其是动态整体观念的新诠释,创新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和文化内涵。其辐射力和影响力将提升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占领话语权的制高点,最终走向世界话语体系中心。同时也意味着中华文明的传承创新将引领人类的文明方向和永续发展。

(五)“整体观念”的表述是未来的

整体观念所具有的跨越时空性和动态变化性与社会主义社会没有固定模式相对应。对于社会主义社会,因构成社会的人口素质、经济基础、社会“组织结构”以及自然地理环境等情况变化,整体观念的具体内涵将随之变化,借以满足与这个阶段上的生产力的总水平、制度的总状态、文化的总状况、社会的总趋势和外部环境的制约等相协调一致,如阶段性的目标、“组织结构”形式、以及运行规则等。尽管整体观念具体内容和形式是动态变化、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但无论如何变化,整体观念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性理念,占主导或据统治地位不能变。以此来统领或主导社会各层次系统(如地区、国家、世界等)的体制机制、制度体系、人口分布、资源利用、生产力运用、收入分配、消费理念、生态维护、代际传承等等,使其成为全社会都认同和践行的核心价值观念,以实现“人、社会、自然”三者间关系的统筹和谐。因此,整体观念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未来的。它将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始终,直至最充分彰显社会主义的极限形态--共产主义社会。尽管理念的建立具有慢效性,但可以预期,在不远的将来,它必将被中国和世界大众所认同,成为全人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社会-自然”整体和谐文明,人类社会永续发展。

[1]万资姿.走向共识:核心价值观凝练的几点思考[N].光明日报,2012-10-13.

[2]顾钰民.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一个过程[N].文汇报,2013-08-20.

[3]韩震.“民主、公正、和谐”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兼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及其原则[J].红旗文稿,2012(6):8-12.

[4]刘建军,任超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义与狭义[N].光明日报,2014-06-16.

[5]余德才.科学与人文整合的一种模式[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64-67.

[6]唐永泽.凝练核心价值观应从命题本义出发[N].光明日报,2012-05-05.

[责任编辑王云江]

The new annotation of “Holistic Concept” and the expression of the generalized socialist core values

YU De-cai
(Shool of Mining and Geomatics, Hebe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Handan 056038, China)

“holistic concept” is the conceptualization of systematic “integrality”, which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holistic concepts of spacetim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static state and dynamic state etc. It is the expression of the generalized (the world) socialist core values, making its roots in China’s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reflecting the essence of the socialism, with features of tans-time-space, openness, inclusiveness and dynamics. Alth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oncept is slow in effect, but in the near future, it will be accepted by public attention of China and the world, becoming the spiritual home of mankind. It promotes the coexistence and co-prosperity of the whole world,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holistic concept; annotation; socialism; core values; expression; generalized

10.3969/j.issn.1673-9477.2017.01.017

D64

A

1673-9477(2017)01-055-04

[投稿日期]2016-10-09

河北省高校党建研究会项目(编号:GXDJ2016B51)

余德才(1960-),男,河北永年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化学及跨学科、跨领域研究。

猜你喜欢
整体观念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整体观念在畜禽疾病诊断和防治上的作用分析
中医整体观理念探析
中医和谐观的理论来源及意义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