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业产业发展 促进农民脱贫增收
——2016年四川省农业产业扶贫工作情况

2017-02-23 08:46四川省农业厅计财处
四川畜牧兽医 2017年2期
关键词:农业产业贫困村贫困地区

推进农业产业发展 促进农民脱贫增收
——2016年四川省农业产业扶贫工作情况

四川是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省委、省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全局性工作和头等大事来抓,把产业发展作为贫困地区脱贫奔康、最重要的支撑来系统谋划和强力推进。“十三五”,四川将通过农业产业脱贫173.7万人,占38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45.7%。全省各级农业部门坚决担当,把脱贫攻坚作为工作重中之重,围绕促进贫困村、贫困户脱贫不返贫、增收奔小康的目标,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发展,促进农民脱贫增收,努力做到“村有当家产业、户有致富门路、人有一技之长”。

1 工作进展情况

1.1 开发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贫困地区建成优质粮油和特色经济作物生产基地550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新增畜禽标准化养殖场(小区)150个,出栏大牲畜200万头,小家禽1200万只,水产养殖面积达到117万亩。据初步调查,依靠农业产业脱贫的贫困户60%以上收入来自于产业发展,农业产业已成为贫困户增收的主要渠道。

1.2 推进规模经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有积极进展 贫困地区培育农民合作社4895个、家庭农场5152家、种养大户11400户,带动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可望实现67.16万贫困户脱贫。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及农村土地有序流转,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加快。

1.3 开展品牌建设、推进农业电商扶贫有积极进展 新认定登记“三品一标”农产品936个。农业电子商务加快发展,提高了特色农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1.4 创新产业投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筹集20亿元资金设立了产业扶持周转金,为每个贫困村提供10~20万元资金,支持贫困村、贫困户发展农业产业脱贫。着力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财政发展产业扶贫资金形成的资产折股量化到户,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有效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2 主要措施及成效

2.1 强化组织保障,层层压实工作责任 以四川省政府名义召开现代农业建设、现代水产产业发展和现代畜牧业发展三次会议,以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名义召开全省产业扶贫现场会,省委、省政府领导出席并亲自部署推进。农业厅召开10余次党组会议、20余次专题会议和1次全省农业系统视频会议研究部署抓落实。

建立厅级干部包片、处室单位包县的扶贫工作推进机制,14位厅级干部、42个处室(单位)结对分片负责,以超常规的工作力度,动员各级农业部门行动起来,推动人员力量、项目资金等向扶贫倾斜。逐级建立了脱贫责任清单,实行扶贫签字,层层签订责任书,层层传导压力,落实工作责任。

2.2 科学编制规划,引领农业产业发展 认真落实《农业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精准脱贫指导意见的通知》,编制《四川省“十三五”产业(农业)精准扶贫规划》。

牵头编制了《四川省农业产业扶贫2016年工作计划》和《农业产业扶贫工作2016年工作计划实施方案》,将任务细化到项目,将资金细化到县。

指导、督促贫困县和贫困村编制农业产业扶贫规划,明确主导产业和年度实施计划,完成了88个县、11501个贫困村的产业脱贫规划编制工作。

2.3 挖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实施粮食生产能力提升工程、民族地区增粮增收示范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现代农业千亿示范工程、农机化推进工程等项目,打造了一批规模化、标准化的特色农业产业基地。

促进农业与生态、文化、旅游等元素有机结合,以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创建等为抓手,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农业电子商务等,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支持贫困地区区域农业品牌建设,注重发挥“天府龙芽”“四川泡菜”等省级大品牌的牵引作用,支持“大凉山”“川藏高原”“圣洁甘孜”“大巴山”等农业区域品牌建设不断做大做强。注重把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纳入展示展销活动,在菜博会、泡菜展销会、农交会等展会上创新开设了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展柜。协同有关部门,创新开展了“一村一店”电商精准扶贫试点。

2.4 创新机制,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部署推进了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推精准脱贫行动,大力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大力扶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力争贫困村农业产业发展有市场主体带动。

引导农民采取互换、入股、托管等方式,向大户、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流转土地,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支持龙头企业与贫困农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农户发展现代农业,创新探索并推广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借羊还羊、托养寄养等多种发展模式,让贫困农户共享发展成果。

2.5 抓科技推广应用,强化产业扶贫技术支撑

创新开展了农业技术扶贫行动,出台驻村农技员生活工作保障措施,为全省1150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落实了驻村农技员。通过国家农技推广云平台、E农通、农技宝等方式,为基层农技人员、贫困村、贫困户开展远程技术支持,累计培训贫困农牧民63.2万人次。

发挥产业创新团队、农业科研院所作用,组建各级农业综合技术专家服务团1875个,9095名农技专家直接到一线为贫困村、贫困户提供“基层点菜、专家上门”的菜单式服务,培训基层干部及农民48626人次。

部署推进了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助推精准扶贫行动和培育新型农民助推精准脱贫行动,研究制定在贫困地区重点推广的农业主导品种50个、示范主推技术30项。

2.6 创新产业投入,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加大对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发展的资金支持,2016年投入贫困地区发展类资金达13.14亿元,占发展类资金总量的58.66%,比年初目标增加1.05亿元。

认真落实《农业部关于加大贫困地区项目资金倾斜支持力度促进特色产业精准扶贫的意见》,部署推进了项目资金整合助推农业精准脱贫行动,引导涉农资金更多地投入到产业发展上来。

设立农业发展投资引导基金50亿元,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撬动金融资本与社会资本投入。

2.7 建立常态督查机制,强化监督保障 建立“一月一督查,一月一通报”机制,将产业扶贫和技术扶贫纳入对市州农业部门的年度考核项目,实行一票否决。

制定《全省驻村农技员工作督查考核结果运用的意见》,奖惩逗硬,对驻村帮扶不力的单位、个人,在年度考核、职务晋升、职称资格评审等方面实行一票否决。对驻村帮扶成效突出的市县,在农业项目资金安排方面给予倾斜,对个人实行农技系列高级职称资格评审中免答辩的政策优惠。严肃问责,对于派员单位工作不力的主要负责人,视不同情况进行约谈、组织处理或纪律问责。

建立长效典型经验交流机制。开展产业扶贫和技术扶贫经验交流活动60余次,探索出了资产收益带动、新型经营主体带动、电商扶贫带动等产业扶贫范例。

3 存在问题

3.1 一定区域内产业同质化 一些地区产业规划的长短结合不够,长效增收的产业基础薄弱,短平快项目缺乏。一些产业大量发展,潜藏技术、管理和市场风险。

3.2 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能力不足 农民合作社及农业企业总体较弱小,组织、带动农民生产经营能力较差,与农民的利益联系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相对滞后。

3.3 产业抵御风险能力不足 贫困地区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总体较差,靠天吃饭的现象依然突出;冷链仓储和物流方面建设力度不够;金融、担保、保险等政策对贫困地区产业的覆盖面总体有限,风险分摊机制不健全。

3.4 科技支撑水平低 多数地区传统农牧业仍占主导地位,技术落后,经营粗放,规模化、标准化、设施化水平低;贫困地区农牧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新型农民培育不够;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有编无人的问题突出,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技术推广明显乏力。

3.5 产业发展投入仍然不足 地方政府整合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力度不够。

4 下一步工作打算

4.1 抓好扶贫组织保障 认真落实农业部产业扶贫工作推进汇报会精神,尽早出台《四川省农业产业扶贫工作2017年工作计划》,突出县级重点,细化工作措施,分解工作任务,制定落实责任清单,确保脱贫任务顺利完成。

4.2 抓好农业科技支撑 加强农技员组织体系及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强化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强品种改良、良种培育和新品种推广,促进种养业健康规范有序发展。加大农业技术扶贫平台建设,提升贫困地区农户信息技能水平,促进农业科技力量向贫困地区有效延伸。

4.3 抓好产业提质增效 加强贫困地区传统优势农业产业的改造和提升,在贫困地区规划和布局一批示范园区,改良品种品质、改善设施条件,促进产业融合发展,让“老树”发“新芽”。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出台品牌农业发展指导意见,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贫困地区开展品牌农业创建。总结菜博会、农交会设立扶贫专区的成功做法,认真策划2017年专门开展贫困地区农产品品牌推介和营销。大力推广电商带动扶贫模式,努力拓展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

4.4 抓好体制机制创新 认真实施项目资金整合等四个行动方案,深化贫困地区农村改革,稳定土地承包权,放活经营权,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全面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扶持发展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多种形式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一批示范社和联合社,扶弱社、建强社、消灭空壳社。大力创新资产收益、合作社带动、企业带动、直接带动等联营共赢模式,注重普惠与特惠相结合,注重开展股份合作与发展订单农业相结合,用好金融、保险、担保等政策,建立健全产业共建、利益共享、风险共摊机制。创新科技人员参与扶贫收益的机制,鼓励和支持农业科研院科技人员到贫困地区进行科技创新、转化成果。

4.5 抓好产业绿色发展 在贫困地区创建一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优先实施生态循环农业、农村沼气、退牧还草等生态工程。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积极发展节水、节肥、节药农业技术,加快推进贫困地区“一控两减三基本”任务落实,强化农产品产地环境整治,抓好农业投入品监管,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认真实施新一轮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抓好退牧还草和鼠虫害防治等重点工程建设,落实基本草原保护制度。实施水生生物保护工程,加强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水生生物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支持水资源丰富的贫困地区开展渔业增殖放流。(四川省农业厅计财处供稿)

F323

:C

:1001-8964(2017)02-0007-03

2016-11-20

猜你喜欢
农业产业贫困村贫困地区
贫困村开通“网上大集”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由“贫困村”变成“百万村”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以“党建”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