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对老城区改造的思考

2017-02-23 10:51杨渝南李潇洒
山西建筑 2017年1期
关键词:环城南路老城区

韩 鑫 杨渝南* 李潇洒

(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0)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对老城区改造的思考

韩 鑫 杨渝南* 李潇洒

(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0)

通过现场踏勘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宜昌市环城南路片区进行了深入研究,总结了老城区和老城区居民的特点,并基于调查结果,提出了老城区改造的可行性建议,以期在保护老城区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恢复老城区的活力。

旧城改造,老城区,城市文脉,居民

老城区,即旧城,在我国,旧城是指城市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进行各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活动的居民集聚区[1]。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在不断地进行扩建,以满足现代化城市发展的需要,老城区的重要地位逐渐被新区所取代,变成脏乱差的典型,遭人诟病,改造是必然趋势,但如何改却是一道难题。尊重城市历史,保留城市文脉是旧城改造应该遵循的原则,但到底如何落实却并不容易。本文为了破解这一难题,以即将改造的宜昌市环城南路片区为例,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希望这些研究能为今后的旧城改造工作提供参考。

1 调研概况

此次调研对象为宜昌市西陵区环城南路片区,该片区由环城南路、环城东路、学院街、沿江大道围合而成(见图1),该片区的改造是宜昌市委、市政府实施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双轮驱动战略的重要项目,拟改造总户数为4 341户,房屋约34.6万m2,规划红线用地289.62亩,计划建设面积约53万m2,项目总投资约80亿元。该片区位于宜昌市西陵区的核心地段,西临长江,是宜昌古都的发源地,有尔雅台、明月台、洗墨池、墨池书院等历史建筑的遗迹,是宜昌老城区的核心区,也是最能代表宜昌旧城风貌的地域。

调研方法主要采用文献查阅、实地踏勘、问卷调查、现场采访等多种方式。从2015年4月~7月,为期3个月。问卷调查过程中共发放问卷186份,回收有效问卷175份,有效率94%。现场访谈46人次。根据前期调查结果进行系统分析,针对现状,分析原因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2 调研结果分析

2.1 环城南路片区居民特点分析

经过调研发现,该旧城区的居民结构、居民的生活方式等与新城区有很大的不同,呈现出自己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1 以中老年为主,居住时间较长

环城南路片区大多都是中老年人,居住时间普遍较长。调查结果显示,60岁以上的居民占居民调查总数的15%,而40岁以上的居民占到62%(见图2)。同时,在此居住超过40年的居民占13%,有20年以上居住时长的达40%,居住达10年以上的甚至达到73%(见图3)。

2.1.2 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调查显示,31%的居民文化程度在小学以下,高中及中专学历以下达到94%,仅有6%的居民有着本科或高专学历,文化水平较低(见图4)。

2.1.3 居民收入较低

环城南路片区的居民收入大都不太理想,有59%的家庭月收入2 000以下,有的甚至只靠政府给予的800元低保养活全家(见图5)。

总体而言,该片区现有居民属于城市中的低收入阶层,生活境遇不太理想。

2.2 环城南路片区缺陷分析

该片区的缺点非常明显,与其他老旧的缺乏管理的区域一样,呈现出脏乱差的特点,具体如下。

2.2.1 购物环境脏乱

环城南路片区居民的日用品及蔬菜等的购买都集中在中央的南正下街,街上的各种日常用品混杂,蔬菜、水产、肉类、干菜等集中在一起,没有分类堆放,而且店铺大多将自家产品堆在店外以招揽生意,买菜高峰期通行困难,而且异味蔓延,十分刺鼻,购物环境十分恶劣。

2.2.2 街道卫生条件恶劣

由于屋内缺少阳光,加上房屋外部没有晾衣服的设施,导致居民大都将衣服晾在电线上,安全隐患严重。街道缺少管理,路面上有各种垃圾遗留物,建设的垃圾池由于缺乏管理,经常溢出也无人打理,显得街道异常脏乱,卫生环境较差。

2.2.3 出行道路拥挤

老城区周边的几条主要对外道路(环城南路、学院街),道路两侧常年停满汽车,导致可行道路十分有限,尤其到傍晚的夜市时间,几乎是寸步难行,出行极其困难。居民出入受外来车辆影响严重,缺少安全舒适的外出环境。

2.3 环城南路片区的优点分析

虽然这一区域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问题存在,但是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仍然发现了一些新城区里没有的优点,有的优点还很令人感动。

2.3.1 良好的邻里氛围

环城南路片区里,亲密的邻里关系让人印象深刻。问卷调查表示,59%的居民表示周围的邻里间非常熟悉,来往频繁;30%的居民认为周围邻里间较为熟悉,有一定的来往基础;仅有8%的居民表示很少和周围邻居来往,邻里间不太熟悉,而这一部分的人绝大多数都是外来人口,他们从农村来到城市,在这里租房暂居,居住时间很短。而认为邻里关系好的居民,大多都是中老年人,在此长期居住,经常到巷子里晒晒太阳,去邻居家聊天、打麻将,邻里关系非常亲密。

2.3.2 生活成本较低,购物便捷

老城区周围的店铺由于房租较低,各种商品普遍较为实惠,对于低收入的老城区居民来说,这里的消费水平更为适合,可以得到新鲜实惠的蔬菜水果,同时,购物较集中,在一条街上就可以买到全天的生活用品,十分便捷。

1)基肥用量。一般矮化幼龄树亩施优质有机肥2 000~2 500 kg;乔化幼龄树亩施优质有机肥1 500~2 000 kg;成龄矮化树亩施优质有机肥2 500~3 000 kg;成龄乔化树亩施优质有机肥 2 000~2 500 kg。

2.3.3 城市历史与文化特色的展现

环城南路片区中留存着以前的一些老建筑,例如一些有特色的胡同入口、小庭院、雕窗等等,有的虽然毁坏严重甚至只剩下遗迹,但大家仍对此感到骄傲,认为这里有着历史的遗留与独特的文化价值。传统的建筑形式也是居民的喜爱之处,虽然没有悠久的历史,也没有华丽的外表,但它代表着宜昌某一特定年代的特色,留存着那一辈人的执着与梦想。

3 环城南路片区改造建议

3.1 改造原则

老城区在城市发展进程中,由于种种因素失去了活力,老城区居民的生活水平也较为低下,对其进行改造是必然的,但它又代表着一个城市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特色,有着独特的价值。因此,我们在对老城区进行改造时,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提出合理的改造建议[2]。

1)对于其中特色鲜明,代表性强,保存较好的部分予以保留和修复,如南正下街、杨柳三巷等,主要保留原有片区肌理,对其中保存完好的民居进行修缮、维护,外墙进行重新粉刷与细节改造;2)对建筑内部的结构进行调整,保证居民的日常使用方便舒适;对庭院、围墙、门牌等具有特色的建筑进行维护;对水电、网络等便民设施进行合理规划与调整;3)对于质量较差的建筑和一些违规或加建建筑进行拆除重建,对道路等进行扩建、改造;4)对于重建区域,在规划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原有街区的特色和人情味,营建传统的院落空间,尺度应亲切怡人。

总之,在改造过程中要尽量提高片区的自身价值,激发其活力。

3.2 具体的改造措施

1)保护部分。环城南路片区有着很多的历史建筑,对特色建筑及有文化底蕴的建筑进行保护、修复与重建,保持其文化特性,使其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充满活力,不会被历史所淘汰。对特色建筑的保护,应采用“修旧如旧”原则,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进行修复,而不是用现代建筑工艺推倒重建,可以借鉴上海新天地、宽窄巷子的优秀手法,结合实际对环城南路片区特色建筑进行维护与重建。2)改造部分。a.片区肌理的恢复重塑——对违规及加建建筑进行拆除重建。老城区显得脏乱、破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违规加建建筑影响了其原有面貌。老城区在最初设计时,有着合理的规划布局,由于人们的居住需要,便在原有建筑旁进行加建扩建,破坏了片区的原有肌理,造成了现在的凌乱局面。对违规加建建筑及部分危房进行拆除,恢复其原有肌理,划分出专门的区域,参考原有建筑形式,进行重建,并保持其原有的院落空间布局,形成全新而又有传统韵味的居住环境。重塑片区肌理,展现片区真实面貌,做到尊重传统,提高片区的自身价值。b.街道卫生条件的改善——设置公共垃圾收集站,专人管理卫生。在老城区街道的合理位置设计垃圾收集点,并在每条街道上设置垃圾桶,为居民提供处理垃圾的场所,在一定程度上会缓解片区内部的垃圾乱扔现状,改善街道环境与片区整体印象。同时,在老城区内设置专人进行卫生管理,既能解决一些就业问题,又可以达到净化环境的效果。因为是自己的居住地,老城区居民会更加认真,让自己的居住环境更好,管理更加认真,而邻里看到卫生专员的辛劳工作,也会慢慢地关注街道卫生,爱护周围环境,间接起到清理作用,共同促进片区的卫生环境建设,建立更好的居住条件。片区环境的改善,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老城区的建设与形象展示。c.购物环境的改善——对杨柳三巷进行改造。对杨柳三巷的商铺进行整合,对不同类型商铺的位置进行调整,保证居民购物的便捷及环境的优越,对店铺内部进行整理,保证商品的分类摆放和空间的有效利用,对店外商品数量进行控制,避免购物高峰期的拥挤。同时,在不改变原有道路形式的基础上,对道路进行扩建,以满足人们的购物要求,改善购物环境。d.出行环境的改善——对路旁停车环境进行改造。环城南路周围道路拥挤,主要是由于道路较窄,加上周围没有公共停车场所。拓宽道路,在周围设置公共停车场,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善道路停车现状;在道路一旁划出专门的区域,给夜市提供摆设空间,让人们的出行更加方便快捷。行车与夜市环境的改善,同时也会促进周围的经济活动,增加老城区周边的市场竞争力,促进老城区的自我维护与发展。3)重建部分。邻里氛围的维护——老城区的良好邻里氛围是现代小区所缺失的,也是最为人们所怀念的。在重建区域,要按照传统街区的特色营建外部空间,例如每家前面的空地、路边上的小空地、小庭院等,为居民的集体活动提供场所,同时也可让居民参与庭院设计,打造居民满意的交流空间[3],增加居民的日常交流频率,保持邻里间的良好关系,维护其邻里氛围。

4 结语

老城区作为城市的一大历史产物,对城市有着不可磨灭的意义。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老城区虽然失去了原有活力,但仍有着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而老城区的居民,作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贡献者,也应受到社会的关怀。让老城区居民有更好的生活,让老城区重新焕发青春,对城市的良性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 王国恩.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60.

[2] 史学民.开封市老城区传统商业街更新设计及其地域文化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2010.

[3] 王小东,倪一丁.喀什老城区阿霍街坊保护改造[J].世界建筑导报,2001(4):96-98.

On reconstruction of old districts under speedy urbanization

Han Xin Yang Yunan* Li Xiaosa

(CollegeofCivilEngineeringandArchitecture,SanxiaUniversity,Yichang443000,China)

According to the site survey and questionnaire, the paper has the deep research on the district of Huancheng South Road in Yichang City, sums up the features of the old districts and their residents, and puts forward the feasible suggestions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results, so as to protect the historical culture of the old districts and revitalize the old districts.

reconstruction of old city, old district, urban cultural context, resident

1009-6825(2017)01-0018-03

2016-10-22

韩 鑫(1995- ),女,在读本科生; 李潇洒(1994- ),女,在读本科生

杨渝南(1979- ),女,讲师

TU984

A

猜你喜欢
环城南路老城区
治理一条河 幸福一座城
浙江省金华市环城小学教育集团第二小学
环城旅行
老城区是夜经济的“灵魂”
九江市老城区住区空间形态演变原因研究
中国青岛市北四流南路80号纺织谷
中国青岛市北四流南路80号纺织谷
青岛四流南路第一小学
老城区科技企业上市的促进政策探讨
调蓄池在新老城区雨水工程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