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瓮安县国私有苗圃和种子生产基地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7-02-24 12:57吴位群
花卉 2017年14期
关键词:瓮安县花卉苗木苗圃

吴位群

(瓮安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 贵州瓮安 550400)

浅谈瓮安县国私有苗圃和种子生产基地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吴位群

(瓮安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 贵州瓮安 550400)

瓮安县基本情况:

瓮安县地处乌江中游,黔中腹地,黔南北部,东经107°07′~107°42′、北纬 26°53′~27°29′之间。与黄平、福泉、开阳县、遵义、湄潭、余庆六县市接壤。南距州府都匀120km,西距省城贵阳174km,北距历史名城遵义150km。县域面积1974km2,全县辖2个街道办事处,10个镇,1个乡,89个行政村,6个社区,2个居委会。总人口48万,以汉族人口为主,少数民族人口占4.3%。瓮安是革命老区县、全国绿化造林百佳县、全省模范县、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工作红旗县。

1 自然概况

1.1 地形地貌

瓮安地处贵州高原第二阶梯地带,乌江横贯北部,属黔中北部溶丘洼地高原区,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中部平缓,最高点花竹山海拔1567m,最低处乌江沿江渡海拔479m,平均海拔1028m,乌江横贯北部,将县境切成南北两块,南块约占4/5,多水田,北块较小,多旱地,县境地貌复杂多样,有山地、丘陵、盆地三大基本类型。

1.2 土壤

瓮安县石漠化监测区土壤可分为6类,黑色石灰土、红色石灰土、黄色石灰土、棕色石灰土、耕作土及其它土壤,瓮安县石漠化监测面积166998.6hm2,其中,耕作土面积为40664.5hm2,占监测区总面积的24.73%;黑色石灰土含有丰富的钙,植被良好,有机质较为丰富,表层具有良好的团粒结构,面积为4266.7hm2,占监测区总面积的2.60%;红色石灰土面积207.2hm2,占监测区总面积的0.12%;黄色石灰土面积为4045.1hm2,占监测区总面积的2.43%;棕色石灰土面积63625.7hm2,占监测区总面积的38.13%;其它土壤面积22829.3hm2,占监测区总面积的13.75%。

监测区内地表水丰富,有河流、溪沟。测区地下水的形成与气候、地形地貌及岩性等条件有密切的关系。线路区地层主要为碳酸盐岩及碎屑岩,其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碳酸盐岩岩溶水、基岩裂隙水和松散岩类孔隙水三种类型。

松散岩类孔隙水位于粘土、碎石土、砂卵砾石层,分布于沟槽、谷地及河流阶地、河漫滩,主要受大气降水或基岩裂隙水补给;基岩裂隙水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碳酸盐岩及碎屑岩风化层内,埋藏较浅,含水量一般;岩溶水主要位于碳酸盐岩地层内,储量大小不均。地表水,大气降雨是区内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其补给方式为垂直补给。降水通过洼地、落水洞等岩溶形态及岩石中的溶蚀裂隙、构造裂隙等渗入地下,补给地下水,在地下岩溶管道汇集径流。基岩裂隙水通过构造节理裂隙渗入地下,向沟槽或低洼处径流排泄。

1.3 气候

瓮安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迟夏短,秋早冬长,热量充足,水热同季,年平均气温13.6℃,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3.1℃,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2.9℃,年较差距20.2℃,年降水量为1148.2mm,自然环境较为复杂多样。

1.4 水文

瓮安地处长江流域,系乌江、沅江水系,流域面积20km以上的河流38条,主要河流有乌江和瓮安河。水资源总储量9.54亿m3,过境客水212亿m3,水能资源理论储量43.85万kW。

1.5 植被

瓮安县境植被分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带,有林地面积达到6.5万hm2,森林覆盖率达到53.36%,林木活立木蓄积量达到246.6万m3。原生植被朱家山林区保存较为完好,其余多是次生的各类暖性针叶林、灌木林、灌草丛。有以斑竹、水竹、慈竹、刺竹和极少数的罗汉竹等禾本科竹亚科成片竹子或竹类与阔叶树种、针叶树种所混生。境内朱家山自然风景区处处峰连叠嶂,茂林密布,飞瀑流泻,鸟语花香,溪水回还,异兽珍禽,具备较好的旅游开发价值。

2 经济社会概况

2.1 行政区划

瓮安县县域面积1974km2,全县辖2个街道办事处,10个镇,1个乡(即:瓮水街道办事处、雍阳街道办事处、银盏镇、江界河镇、猴场镇、珠藏镇、中坪镇、平定营镇、永和镇、玉山镇、天文镇、建中镇、岚关乡),89个行政村,6个社区,2个居委会。总人口48万,以汉族人口为主,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有苗、布依、土家等族,少数民族人口占4.3%。

2.2 土地资源概况

根据瓮安县国土部门统计,全县2016年土地总面积为197380hm2,其中耕地58923.95hm2,占总土地面积的29.85%;林地104307.54hm2,占总土地面积的52.85%;草地10323.16hm2,占总土地面积的5.23%。建设用地19840.33hm2,占总土地面积的10.52%。水域用地3985.02hm2,占总土地面积的2.02%。

2.3 人口状况

2015 年,瓮安县总人口为48.1万人,人口净增长率13‰。其中农业人口41.61万人;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99493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4408人。瓮安县境内有汉族、苗族、仡佬族、土家族等民族,其中以汉族居多。

2.4 国民经济

2016 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5.09亿元,其中农业产值235242万元,林业产值21522万元,牧业产值150340万元;地方财政总收入达12.5亿,人均GDP为2955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9156元,分别是2011年的1.95倍、1.86倍,年均分别增长14.3%、13.2%,城乡收入比为2.88,保持小康标准值范围(标准值≤3)。粮食总产量185629t,人均耕地面积0.00075hm2,农作物播种面积 83807hm2,新垦土地面积 85hm2,年末牲畜存栏数70515头,县区内公路长度1388km。

3 基本情况

3.1 国有独立苗圃现状

瓮安县没有经县级以上编制部门批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国有苗圃。

3.2 种子生产基地现状

瓮安县没有国家投资的良种基地、采穗圃、种质资源库、采种基地等,以及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确定的采种林,也没有业主自筹投资且办有生产许可证的种子生产单位。

3.3 其他苗圃

瓮安县共有苗圃地14个,其中国有企业性质苗圃2个,个体及企业私营苗圃12个。许可证到期后因生产经营单位有法人变更、苗圃地被征用、村民不愿出租地等原因,现正在补充手续进行的3个。苗圃基地经营总面积2423.3亩,2015年总产苗量1423.601万株;其中生态林苗木所占比例为1.75%,经济林65.4%,园林绿化苗木33.21%;2016产苗量为1028.2586万株,其中生态林苗木所占比例为9.73%,经济林61.17%,园林绿化苗木29.1%经营状况基本为一般。

各生产基地培育的苗木,主要以培育观赏绿化苗木为主,品种主要是:桂花、香樟、樱花、银杏、罗汉松、红叶石楠、金叶女贞等;经济林培育主要是茶叶扦插苗、刺梨扦插苗等;造林苗主要品种为杉木、柳杉等。

4 苗圃地建设相关政策、措施

瓮安县人民政府于2012年10月31日出台了《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瓮府办发[2012]189号)文件,文件推出了发展园林绿化花卉苗木产业的优惠政策,全力打造和培育园林绿化花卉苗木龙头生产企业。文件注明:在马遵、久铜公路沿线产业带内流转土地20年或林地30年以上投资种植园林绿化种苗基地500亩以上的,连续5年给予投资人每亩50元的土地或林地流转资金扶持,并优先配套国家项目支持。在规划区内投资建设花卉基地300亩以上的,连续5年给予投资人每亩50元的土地或林地流转资金扶持,并优先配套国家项目支持。这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对园林绿化花卉苗木产业的发展和壮大给予了政策倾斜和扶持,对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5 苗圃地建设存在的问题、面临困难

5.1 种苗基地规模小

瓮安县是典型的山地,受地形地势条件的限制,适宜培育花卉苗木的平缓地块较少,作为花卉苗木产业规划区的久铜、马遵公路两边地势平坦并水源充足的适宜育苗区域也较少,致使不能将基地连片种植。花卉苗木基地普遍规模小、零散,形不成规模大的种苗示范苗圃基地产业带。

5.2 种苗品种结构不平衡

我县培育的苗木花卉产业起步较晚,品种结构不平衡,呈现出“六多六少”的现象,即:苗木多花卉少;绿化苗木多,造林苗木少;裸根苗多,容器苗少;外来品种多,乡土树种少;一般树种多,珍贵树种少;小苗多,大苗少。规划化的花卉生产投资大,成本高,对于县级城市,市场也容器饱合,无人愿意规模生产,只是一些花农基本是利用房前屋后自己的耕地进行家庭式作坊生产,很多也从贵阳、昆明市场调入生产,大多数生产单位更愿意生产相对稳定的绿化苗木。

5.3 育苗技术水平总体偏低,基地管理较为落后

我县的种苗基地都是近几年新发展的,种苗基地处于学习摸索阶段的较多,苗木的培育技术及管理水平及经验也还不成熟,造成苗圃地杂草多,土、肥、水管理差,所育造林苗木大多为Ⅱ级苗,Ⅰ级苗的产量偏少。

5.4 苗木产量和质量受气候因素影响较大

由于瓮安长期多雨,气温较低,加上每年基本都会出现干旱或水涝、霜冻等灾害性气候,特别是小苗抗性差,最容易受害,造成苗木死亡,致使苗木质量、数量受损,影响苗木的出圃。

5.5 政策制约限制了我县花卉苗木产业的打造和发展

苗圃地不能在基本农田和规划区建设,造成苗圃地租地完成后,来申请办理生产经营许可证时却无法办理。现在农村村民对培育景观绿化花卉苗木的积极性非常高,喜欢在耕地间作种植桂花、紫薇、紫荆等绿化苗木,起到美化庭院、美化乡村、美化道路的作用,2016年1月1日前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花卉及园林绿化苗木的生产经营实行行政许可制度,申请办证的老百姓多,但因自身文化水平低,也没有相关工程技术及检验人员,面积小等条件不符合办证要求,对制作生产经营相关档案等也是不小的问题,造成百姓怨言较多,种苗许可证制度管理也困难,限制了农村村民培育景观绿化花卉苗木的积极性。

5.6 城市规划区阻挠了产业发展

由于苗圃基地需建立在交通便利,地形平缓的公路两旁,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需要,公路两侧平缓地带逐渐作为城市建设规划区,有些原本建设好的苗圃基地也完成被占用或部分占用,造成基地面积下降。

6 苗圃地建设对策及建议

6.1 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工作

大力开展林木种苗法制宣传教育,加强对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宣传,进一步规范林木种苗生产、经营秩序;依法打击无证生产经营、生产经营假冒伪劣林木种苗等违法行为;强化林木种苗执法人员培训,建立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技术精、工作能力强的林木种苗执法队伍。

6.2 积极举办苗圃地种苗生产管理培训

组织种苗生产企业开展种苗生产技术培训班,邀请省州的专家及有育苗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来授课,对苗木的育苗技术、病虫害防治、防洪、防旱、防冻措施、档案制作等进行培训,保障种苗基地能规范化生产经营,出好苗、壮苗。

6.3 打造花卉苗木圃地与观光园区相结合的休闲度假开发模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休息日、节假日外出观花赏景已成为新型的休闲模式。花卉苗木具有很强的可观赏性,可观花、赏叶,赏景、摘果等,可打造成花卉苗木生产与观光、休闲、度假相结合的产业模式,使种苗生产既是花卉苗木产业地,也成为人们观光游、农家乐等休闲度假的最佳选择地。

6.4 做好花卉苗木产业的招商引资工作

根据瓮安县人民政府于2012年10月31日出台了《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将在马遵公路沿线(营定街-鲤鱼塘)和久铜公路沿线(中坪-松坪)一带,发展以桂花、香樟、银杏为主打品种的园林绿化树种产业带基地。符合条件的将给予土地或林地流转资金扶持,并优先配套国家项目支持。充分利用政府对花卉苗木产业的优惠政策,积极进行花卉苗木产业的招商引资工作。

F326.2

A

1005-7897(2017)14-0148-03

2017-7-7

猜你喜欢
瓮安县花卉苗木苗圃
园林花卉苗木繁殖培育及栽培管理技术探析
花卉苗木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种植苗圃抢先机 解决好这些问题
艺术小苗圃
艺术小苗圃
艺术小苗圃
山东郯城:多肉种植成花卉苗木产业“新宠”
石河子市区花卉苗木发展现状的几点思考
瓮安县召开2017年离退休干部、老年教育和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
浅谈瓮安县委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党性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