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民间游戏的回归

2017-02-24 18:21甘肃省嘉峪关市峪泉镇中心幼儿园郭亚伟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17年1期
关键词:儿歌民间幼儿园

甘肃省嘉峪关市峪泉镇中心幼儿园 郭亚伟

呼唤民间游戏的回归

甘肃省嘉峪关市峪泉镇中心幼儿园 郭亚伟

一、民间游戏的概述

民间游戏是民间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伴随一代又一代幼儿成长的历程中不断流传和发展。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在继承发展民间游戏时都进行了民族化、地区化的浸润,表现的内容往往是人们的日常生活,所配的儿歌也都是朗朗上口、趣味性强的童谣——这为游戏赋予了质朴、诙谐、活泼的本色,容易赢得幼儿的青睐。

将民间游戏引入现代幼儿教育,是幼儿从小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最佳途径,也是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方式。

二、民间游戏的优点

㈠民间游戏使用的玩具经济环保

中国民间游戏的历史十分悠久,流传地域也非常广阔。民间游戏使用的玩具材料种类丰富,大多来源于人们生活中触手可及的地方,如泥、沙、木棍、草、树叶、纸、瓶盖、纽扣等等,人们凭着自己的想象就地取材,为幼儿制作出各种各样的游戏玩具。此外,游戏玩具的制作材料大多是原生态的,幼儿在使用这些玩具玩游戏的同时也是接触自然、认识自然、探索自然的绝好机会。民间游戏的玩具还具有创意性强的特点,同是一种材料也可以千变万化,生成许多种玩法,如一根木棍既可当马骑又可当枪使,两头挂上小瓶罐就是一副小扁担。这些材料有利于培养幼儿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㈡民间游戏促进幼儿身体各方面的发展

大多数民间游戏是在户外活动场地上进行的,户外游戏可以让幼儿尽情地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里。幼儿在教师的组织下,可以自主选择游戏,如“钻山洞”“跳格子”“吃毛豆”“丢手绢”等,这些游戏让孩子们在操场上呼吸新鲜的空气,享受灿烂的阳光,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地成长,从而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

㈢民间游戏能培养幼儿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民间游戏的种类繁多,一部分民间游戏配有童谣,唱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具有一呼百应的作用,再配上肢体动作,那就更受幼儿的欢迎了。幼儿在游戏中既感受到了韵律的美又满足了游戏欲,如“找朋友”“编花篮”“炒豆豆”都配有节奏鲜明的儿歌,幼儿利用记动作辅助记儿歌,边做动作边背儿歌,一举多得,锻炼节奏感的同时,好动、好玩、好说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也得以满足。

㈣民间游戏能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

幼儿有好模仿、好表现的特点。民间游戏中的儿歌部分在幼儿的表演下,其趣味性能够得到最大的发挥。如民间游戏“堆馒头”中的儿歌“堆馒头,堆馒头,馒头堆得高,馒头堆得好,香喷喷,甜蜜蜜,大家吃的笑哈哈。”在做游戏时,幼儿一边念儿歌,一边轮流伸出右手大拇指(其余四指呈抓握状),第一人伸出后,第二人握住第一人的拇指,第三人握住第二人的拇指,以此类推。儿歌念完时,谁的手在最高处即为赢家。此游戏既锻炼了幼儿的手臂力量又锻炼了幼儿的注意力,更在愉快的气氛中一唱一和,使游戏充满情趣,极大地培养了幼儿的表演能力。

㈤民间游戏帮助幼儿认知事物

民间游戏来源于民间,包含着许多自然、科学、社会等方面的知识。如“树叶歌”中“柳树叶,像眉毛,两头尖尖一笔描;槐树叶,像鸟蛋,排列整齐挺好看;梧桐叶,像手掌,好像一座五指山;泡桐树叶大又圆,拿在手里像蒲扇。”这首儿歌用一唱一和的形式来进行,不但能训练幼儿的反应能力,还能使幼儿了解不同种类树木叶子的形状,在游戏中学习了新的知识。

㈥民间游戏促进幼儿语言的积累运用

幼儿民间游戏一般都需要若干名小朋友合作才能进行,和同伴的交流有助于他们语言的发展,如“丢手绢”“炒大豆”“吃毛豆”“抬花轿”等游戏。富有情趣的民间游戏对幼儿具有很大的诱惑力,促使幼儿在活动中自觉控制自己的行为,遵守游戏规则。当游戏中人数有变化、玩具不够分配的时候,通过游戏伙伴的相互交流和协调,幼儿学会了遵守规则、与他人友好相处、平等待人;学会了自己解决人际矛盾、团结协作;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三、农村幼儿老师如何开展民间游戏呢?

㈠利用活动室区角丰富幼儿游戏

为了让幼儿随意自如地开展民间游戏,教师要把民间游戏资源与幼儿园日常教学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幼儿可以随时随地开展民间游戏。教师可以在活动室建立民间游戏展示区,在展示区里摆放一些石子、木棒、桃核、吸管、纸盒、沙包、塑料袋等物品,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随意选择,让自主游戏的开展更轻松。

㈡巧用身边资源开展民间游戏

民间游戏所需的材料常常是直接取自大自然或废旧物品再利用。而农村自然资源丰富,大多无需经济投入,如“找根棍子当马骑”“抓把泥土捏小人”“采些野草做花篮”“编几条柳枝当长发”等。这些通过幼儿自己动手得来的材料无不凝聚着幼儿的智慧和能力,也使幼儿倍感珍惜。这些材料虽然简单,但只要老师引导得当,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不仅可以使幼儿玩得开心,还能玩出花样。如,一根麦芒放在手心是指南针,拿在指尖是银针,扎放在一起又是“小刷子”;一个方便面纸桶扣在头上是帽子,加个带子是水桶,装点泥土是花盆……只要教师注意启发、引导幼儿创造性地使用农村有利资源,幼儿就能够找到与自己能力相宜的锻炼方式。

㈢利用身边废旧材料创新游戏

农村幼儿教师平时把生活中的纸箱、纸杯、纽扣、卫生纸芯、饮料瓶等废旧材料收集起来,就能创新出许多的游戏。我所在的幼儿园是一所公办农村幼儿园,因生源少资金不足,为了给园里节省经费,我自创了许多游戏项目并配上自编的童谣。如我用废纸箱盒“摆长城”:“长城高,长城长,长城脚下我家乡,我们生活在幼儿园,幸福快乐哈哈笑”;我用口纸杯让幼儿“种花草”:“小口杯,当花盆,花盆里面种花草,花草对我微微笑,我和花草比乖巧”;我用纽扣让幼儿“串项链”:“小纽扣,四个眼,五颜六色多漂亮,我串纽扣当项链,送给妈妈去比美”;我用卫生纸芯“摆长龙”,一条是白龙另一条涂成青龙:“大白龙,大青龙,蜿蜒盘旋在天空,龙的民族真伟大,龙的精神我继承”……这些由我自创的小游戏,不仅从不同方面对幼儿进行了锻炼,丰富了幼儿的生活,更是节约了资金,促进了幼儿环保意识的培养。

㈣家园携手发挥民间游戏的影响力

许多家长是玩民间游戏的能手,不妨请家长做老师来幼儿园和孩子们一起进行民间游戏,让他们可以轻松的、近距离的走进孩子的游戏世界,如“老鹰捉小鸡”“家庭接力赛”“袋鼠跳”等亲子游戏,在共同游戏的过程中升华亲子感情,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为家园共育打好基础,在大带小的活动中,孩子的各种能力得到了发展。民间游戏为幼儿园和家长架设起了一座桥,也为孩子创造了一个和谐、愉快的生活环境。

我们提倡让教育多一些自然、少一些人为,将幼儿的想象力从工业化产品的禁锢中解放出来。民间游戏的材料是土的,但教育是灵活的;民间游戏的材料是旧的,但教育是新的;民间游戏材料是粗的,但教育是细的;民间游戏的材料是廉的,但教育价值是高的……因为幼儿在获得快乐的同时,也获得了认识“物”和爱护“物”的品质。

让幼儿在丰富的自然环境中游戏,让民间游戏回归幼儿园吧!

猜你喜欢
儿歌民间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睡觉儿歌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儿歌绝唱
高人隐藏在民间
七月的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