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导向式《通信工程导论》课程教学改革

2017-02-24 19:51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导论课题导向

胡 蓉



基于问题导向式《通信工程导论》课程教学改革

胡 蓉

(湖南科技学院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湖南 永州 425199)

通信工程导论课程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难达到导论课程的教学目的。通过采用问题导向式教学,教师仅作为问题的引导者,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不仅能够更好地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也能够从各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信工程导论;问题导向式教学;学习自主性

0 引 言

《通信工程导论》是一门专业必修基础课,它是为刚刚进入大学的新生们了解所学专业涉及的主要学科及课程,从宏观的角度了解所学专业的内涵,使学生们能够对大学四年的专业学习有一个清晰和系统的认识,能够做出合理正确的大学生涯规划。

1 《通信工程导论》课程的现状

《通信工程导论》作为通信专业的引导课程,显得尤为重要。它要求学生全方位地了解通信的发展,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需要对通信全程全网都有一定的了解,为后续通信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但是由于导论课程涉及面广,对于所有的知识点都只能从宏观上讲授,并未能详细具体化,这对于从未涉及通信相关专业知识的学生而言会有一定难度,也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难题。该课程若仍旧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地听,无疑会使得这门课程缺乏趣味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同时,传统的教学模式侧重于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和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这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我们迫切需要根据教学培养目标来改变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1]。

2 问题导向式教学模式

问题导向式教学紧密联系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仅作为问题的引导者,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2]。该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有效地将学生自主教学和集体讨论紧密结合起来,以研究问题为中心,把研究成果通过讲课和讨论的方式呈现出来。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够让学生在课堂及课后真正主动地去掌握相关知识,而不是老师被动地灌输。这样更能够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3],同时也能够从各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符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3 基于问题导向式的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针对目前《通信工程导论》课程教学模式的弊端以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的情况,对该课程进行改革。下面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定三个方面对本次课程改革做详细具体的实施方案。

3.1教学内容

在该课程教学中,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引导学生从全局方向了解本专业及就业方向,通过学习该课程后能从宏观层面上对通信全网的一些基本理论有一定的了解。通信行业的技术发展非常迅速,更新速度很快,任课教师必须不断的自我提升,对于行业的发展情况必须把握得当,对于教学内容应该要实时更新。在教材以及教学内容的选取上需要多花一定时间进行筛选和精心准备。

3.1.1教材选取。目前针对于通信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教材比较少,并且教材的更新速度明显跟不上专业知识及相关技术的发展速度,教材内容较陈旧滞后,概括不全。教师在教材的选取上,应该选择难易较适中,理论性不要过强,比较贴近实际生活且较新的教材。同时,教师应根据实际发展情况补充相应的知识以适应行业发展的新要求。

3.1.2教学内容的选取。在选取教学内容时,应由浅入深的学习通信相关的基本理论以及技术,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而且,教学内容必须紧密联系实际生活,通过教学能够解决学生生活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使学生真正觉得学有所用,提高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基于问题导向式的教学模式中,在教学内容选取上以通信系统涉及的各个层面进行研究学习。课程教学内容大致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对专业及学科介绍;第二部分,要求学生从通信的发展及应用、终端、传输与接入系统、交换机、通信业务这五方面进行学习研究。该课程主要通过这几个课题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研究和探讨,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论文撰写能力,对知识的归纳总结和表达能力为目标进行教学。

3.2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设定好问题作为学生的研究课题,并提出相应的设计要求,引导学生对所设计的问题进行学习和探讨。教师所选择的问题应源于教学内容。首先,第一次课由教师对专业学科进行详细介绍,让学生充分了解所学专业培养计划以及就业前景;其次,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选题研究,让学生主导课堂。根据教学内容,该课程在一学期中需要有五次课题任务:通信的发展及应用、终端、传输与接入系统、交换机以及通信业务。根据课时,每个课题大约有2周的准备时间。下面以一次课题任务的具体实施步骤为例:

(1)任务布置。教师在第一次课堂教学中需要向学生阐述该课程的教学模式。根据班上人数分好组,以两周为周期进行课题的研究。待组员以及相应的题目确定好后,教师引导学生开题。教师将对第一次任务的题目做相关介绍,让学生对本次研究课题的原理有一定的认识。最后,教师对本次任务提出具体要求。

(2)任务的准备工作。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可以利用两周的时间准备一次课题任务。首先,学生需要在第一周内向教师提供一份该课题的方案设计,教师看是否可行,并提出相关建议,学生再进行相应的修改。其次,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和网上等相关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组员之间相互讨论。在自学过程中,对于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做相应的指导。最后,每组通过课件的形式呈现所要讲述的内容。

(3)任务的汇报。在任务布置后的第二周,教师把课堂交给学生,每组派一名代表上讲台对所研究的课题以PPT的形式进行汇报。待小组代表讲授完毕,其他成员也一起站上讲台等待台下师生的提问,也可以对代表的汇报做相应的补充。在任务的汇报过程中,不仅能够很好的展现学生们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归纳水平,还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塑造良好的台风。

(4)师生总结。每组成员汇报结束后,台下师生可以对本次汇报进行相应的提问,由该小组代表以及组员回答相应的问题。这样可以使班上所有学生都能够参与讨论,学生能够大胆的阐述自己的观点,使整个课堂的气氛都活跃起来。最后,教师需要对该组汇报进行点评,并给出相应的考核成绩。

(5)撰写论文。待五个部分的课题研究结束后,每组成员分别选择五个课题之一撰写论文,并附上该课程学习心得体会以及大学生涯规划。对于论文的撰写将严格按照学校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格式来要求。这不仅使学生能够对之前所研究的课题内容做归纳整理,也能够为大四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奠定基础。

3.3教学评定

本课程以教师提出问题作为引导,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学习和讨论。所以,在最终的期末成绩的评定中重点考虑学生五次课题的准备工作以及汇报情况。按百分制,每次课题占15分,最终上交的论文占20分,平时考勤占5分。对于五次课题的评分标准,主要从学生的查阅能力(5分),对课题知识的掌握水平(5分),团结协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5分)来进行评分。论文的评分标准主要从论文的内容(10分),结构(5分),以及格式(5分)来进行评分。

4 结束语

文章介绍了问题导向式教学模式,详细阐述了在《通信工程导论》课程中问题导向式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和措施。通过采用该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及创造性,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精彩。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查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论文撰写能力。

[1]周光礼,黄容霞.教学改革如何制度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特区在中国的兴起[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5):47-56.

[2]陈燕.问题导向式教学的模式构建[D].西南大学,2013.

[3]吴晓平.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25):92.

(责任编校:宫彦军)

2016-08-10

湖南科技学院通信工程专业综合试点改革(湘科院教字[2014]46号)。

胡蓉(1987-),女,湖南长沙人,湖南科技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图像信号处理与压缩感知。

G642.0

A

1673-2219(2017)06-0036-02

猜你喜欢
导论课题导向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偏向”不是好导向
评《工程管理导论》(书评)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犬只导向炮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