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应用技术大学秘书学本科专业建设构想

2017-02-25 05:17韩雄飞郭丽杰
关键词:秘书学文秘秘书

韩雄飞,杨 桦,郭丽杰

(黑龙江工业学院人文社科系,黑龙江鸡西 158100)

新形势下应用技术大学秘书学本科专业建设构想

韩雄飞,杨 桦,郭丽杰

(黑龙江工业学院人文社科系,黑龙江鸡西 158100)

为适应黑龙江省东北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对秘书人才的需求,尝试整合校内和鸡西区域内的资源,打破传统的系院、教研室框架,试行“专业负责人制”,建立以“人文为体、多科为用、全面提高”为理念的秘书学专业课程体系,培养“一高一强,七有、七懂、七会+特长”“一人就是一个办公室”的“(多能)综合型”的秘书专业人才,走出一条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适合地方高校发展的专业建设之路。

秘书学;培养定位;培养规格;课程体系

在科学与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传播急剧膨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秘书学专业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秘书学专业培养的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和人文素养好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它要求毕业生秘书学基础知识扎实,基本理论够用,秘书学与公关、管理实务与文化创意技能熟练,胜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秘书工作、管理工作、文化创意工作和其他相关的服务工作。因此,如何适应社会发展新形势,在应用技术大学建设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特色应用型秘书学本科专业,应引起同行的关注。我们通过企事业单位对秘书人才需求调查分析,初步形成黑龙江工业学院秘书学本科专业建设的基本构想。

一、专业培养目标与秘书学人才培养规格定位

在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上,培养具有较高政治觉悟,具有扎实的语言基础,掌握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高级秘书专业人才。秘书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学生毕业后,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有良好的社会主义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能在政府、企业、文化、教育、科研等单位或部门从事秘书、行政、管理、策划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黑龙江工业学院是地处中国最东端的高校,应该面向全国和全省,更要立足黑龙江省东部地区,满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面向中小企业和市县(区)级及县级以下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培养人文素质高、综合能力强、能够特长发展、持续发展(简称“一高一强两发展”),“一人就是一个办公室”,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岗位适应能力的高层次“(多能)综合型”秘书人才。

在专业特色方面,遵循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分设行政文秘、涉外文秘、科技文秘和文化创意等专业方向;低年级通修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高年级分流选修专业方向限选课程、专业方向技能课程以及专业拓展任选课程,整体上形成专业加方向、通识加主攻的培养模式;强化人文通识教育,引导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突出专业基本技能训练,实行素质养成与专业方向能力达标培养;鼓励学生跨方向兼修,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提升学生专业综合能力。积极整合地方文化资源育人,拓展学生视野,提升人文素养和专业能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秉持“人文为体、多科为用、长足发展”的理念,在现行秘书学“汉语言文学+秘书专业方向”的传统模式基础之上,力争建成融合汉语言文学、文化学、政治学、逻辑学、心理学、法学、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综合性专业,从而培养“人文为基、多能具备、长足发展”的秘书学本科专业人才。注重人文厚基础,确保学生后劲足,能够持续发展。二是秉持“通识为体、特长为翼、差异发展”的理念,一方面,通过汉语言文学、文化学、政治学、逻辑学、心理学等多种人文知识和法学、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等多种应用知识的学习,实施宽口径通识教育;另一方面,通过扩大选修课、设置自修课和加强学习与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等方式,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和特长,扬长避短,特色发展,多元选修,千方百计地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特长发挥到极致。注重通识宽教育,鼓励学生差异发展,特别是,对接本校俄语专业,培养适应“一带一路”建设和对俄贸易需求的懂俄语的秘书专业人才。三是通过“双导师”制、社会实践学期、专业学生社团、参加和举办各级各类专业比赛等机制和活动,广泛开展校内校外、课上课下的实习实训活动,培养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岗位适用能力的秘书人才。广泛开展实践教学,注重能力提高。

在人才规格培养要求方面,思想素养:热爱祖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养成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团结奋斗等精神品质,具有良好的社会品德和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法制观念和服务意识,自觉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身心素养:掌握身心健康知识与技能,心理素质良好,体魄健康,仪态大方,气质端庄。科学素养:掌握必要的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审美情操高尚,人文素养较高,具有科学探索精神及创新意识,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方法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技能素养:会说标准的普通话,掌握一门外国语,掌握计算机应用技能。本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总体要求是:掌握扎实的秘书学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文化素养和语言文学修养功底深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具备主动适应社会变革和接受社会选择的素质和能力;接受完整的秘书学专业能力培养和初步的社会科学研究训练,有政治辨别能力、文书写作能力、政策执行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创新应变能力、人才开发管理能力和文化创意策划能力;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熟练运用办公自动化,熟悉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运作;在提高专业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等综合素质的同时,更要突出专业方向和个性特色,拓展和优化知识、能力结构,成为“专业通识+专业主攻+特长、良好素养+较强能力、复合型+个性化” 的秘书学专业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本专业分设行政文秘、涉外文秘、科技文秘和文化创意等专业方向。为此,各专业方向毕业生的知识和能力又有不同的侧重和特色要求。行政文秘方向的学生要求文秘专业知识扎实,掌握文秘工作的基本原理;口语和书面语表达能力要强,具备实用文体写作、调研、信息处理、档案管理以及协调、公关等能力;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及行政素质,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强,能及时为领导提供信息,果断富有成效地处理各类事务。涉外文秘方向的学生除具备行政文秘的一切要求之外,还要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科技文秘的学生也是在具备行政文秘的一切要求之外,掌握某一自然科学方面的专业知识。文化创意方向学生要具备扎实的传统文化功底,具有国际文化视野,了解国内外文化艺术发展趋势;具有文化创意策划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掌握文化产业的经营特点和运作规律,具有文化产业理念;具备良好的文化艺术鉴赏能力,具有文化艺术管理、文化产业策划经营、文化交流与传播等方面的能力。

在人才规格培养上更具体的表述是注重“一高一强,七有七懂七会+特长”的能力培养。围绕着“办文、办会、办事”等秘书工作的基本内容,具体培养“三七+特长(俄语)”的秘书专业人才。具体而言, 一高一强就是人文素质高,业务能力强。通过调查发现,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好的秘书人员形象气质好,人文素质修养好,是本行业的专业知识背景明白人,懂得办公室事务管理知识,具备应变能力、商务知识、法律知识等。熟练掌握公文写作、熟练使用电脑及各种办公设备自动化设备的操作,文笔好、语言表达能力、人际关系组织沟通协调能力、执行能力、合作能力强。基本素质要求达到“七有”,即有忠诚品格,讲诚信;有责任意识,敢担当;有共赢理念,善协作;有务实精神,思进取;有现代视野,能创新;有服务意识,顾大局;有长足后劲,可发展。学科知识要求了解人文艺术方面和科学技术方面基本知识;熟悉文史、经济、管理、法律和现代办公等方面常识,系统掌握秘书学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毕业生在知识层面要求达到“七懂”,即,懂文史、懂经济、懂管理、懂法律、懂礼仪、懂才艺、懂现代办公。职业能力要求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能力、办公室管理能力、公关协调能力、应变能力、公务策划能力及商务、法务处理能力,能够熟练运用现代办公技术和一门外语。具体要达到“七会”,即,会写(写作、书法、速记)、会摄(摄影摄像、微电影制作)、会讲(演讲、主持、讲解)、会谋划(办公室管理、会议组织、团队协作、活动策划)、会社交、会调研、会沟通。

二、 主要课程设置

要实现上述人才规格的培养目标,就要开拓创新,走特色发展之路。敢于、擅于整合全校资源乃至全国相关秘书学专业内资源,在可能的情况下,引进国外资源(俄、日、韩),突破传统的系院、教研室框架,试行“专业负责人制”,力争走出一条新的专业建设之路。首先,人才培养目标要有特色,紧盯社会需求,面向全国中小企业和县级及县级以下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培养“一人就是一个办公室”的“(多能)综合型”秘书。其次,专业定位要有特色,不能将其定位为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下的秘书学专业,也不能简单地“嫁接”专业方向,人为割裂或缩小人才整体素质的培育和多方面能力的提高,争取将其建设成为融合多学科(专业)的综合性专业。其中,汉语言文学、文化学、地理学、历史学、政治学等,主要用来培育基本人文素质。法学、管理学(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等主要用来培训工作能力。最终培养出人文素养好、掌握多学科基本知识,多能具备、全面发展的秘书学专业人才。为此,在遵循国家本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前提下,我们在课程设置上有如下设想:

主要课程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和自修课三个类别。

必修课包括学校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两种。专业必修课主要有: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基础写作、古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逻辑学、中国文化概论、秘书学概论、管理学原理、秘书写作、公共关系学、秘书文档管理、涉外秘书概论、中国秘书史、会议组织与管理、演讲与口才、办公自动化、涉外秘书实务、秘书礼仪、秘书实务、第二学期专业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选修课包括学校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两种。专业选修课主要有:秘书心理学、秘书语言学、文秘俄语、对俄经贸、书法、领导科学、秘书法务纲要、秘书与媒体、政务秘书、商务秘书、科技秘书等。

自修课以学生自修为主、教师辅导为辅,学分计入最低毕业学分。主要有:速录、汽车驾驶、形体训练与理容、才艺表演、现代搏击等。

在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方面,一是课上实训,在基础写作、秘书写作、秘书文档管理、会议组织与管理、演讲与口才、办公自动化、涉外秘书实务、秘书实务、秘书礼仪、秘书语言学、文秘俄语、书法、秘书法务纲要、商务秘书、政务秘书、秘书与媒体等课程中,安排30%-100%课时的实训内容。二是课外实践,通过“双师”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专业社团,开展文书制作与处理实训、会务与会展实训、速录实训、办公自动化技术实训、职业形象训练、方案制作实训、书法实训、普通话与口才训练等各种实训和竞赛活动。通过第二学期专业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在各级各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校外实训和就业基地开展真实岗位条件下的秘书工作实训。通过举办、参加省内及国内各级各类专业知识比赛等活动,促进职业岗位能力实训。

三、专业筹建基础保障

一是经验保障。借鉴以往创办专业的经验和其他兄弟院校办秘书学专业的工作经验,在人才培养上,建立健全“一专多能”“一生多证”“合格+特长”“订单式”培养等多种模式。在教学管理工作方面,要制定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考核规章制度,特别是建立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质量保障体系。课堂教学方面要实施日检周报月小结和两级督导三级监控相结合的质量管理体系;在实践教学方面实施“双导师制”,引政入校,引企入校,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对学生进行准职业人的培养,在就业服务方面,广泛开展就业创业培训和成功素质训练,毕业生就业率和专业对口率在各专业中名列前茅。

二是师资保障。要拥有一支职称与学历层次较高、学缘结构合理、专兼结合、教学科研业绩突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能够为增设专业提供高质量的教学与科研保证,多数教师具有相关本科教学经历,教学效果显著,教学科研能力较强。年龄结构上,老中青呈梯次结构。职称结构合理,学历层次较高,理论与实践教学经验丰富,至少80%的教师具有“双师”资格,多名教师有秘书工作经历。

三是条件保障。要拥有先进的教学硬件设施,为开展校内教学、科研和实践提供充分的办学条件。其中文秘类藏书和刊物杂志要充足,能保证秘书学本科教学和科研之需。在电子文本资料建设方面,要与北大方正、清华同方、维普、超星、万方等国内大型网络数据库建立资源共享关系,要成为中国重要报纸、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语言文学专辑授权用户。要有足够经费投入秘书学专业建设,用于文秘实训室、速录实训室、办文实训室、办会实训室、办公自动化实训室、职业形象训练室、档案实训室、书法实训室、摄影摄像实训室等实训基地建设,要提供足够的学习实训空间、实训设备,比如多媒体电脑、秘书专业实训软件等,为课堂教学和学生技能实训提供良好的条件。

四是基地保障。引政入校、引企入校,政校企深度合作,使之有充足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学校坚持产教深度融合、政校企联合办学的方针,与不同层面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达成联合办学协议,建立长期的协作关系,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使之成为稳定的校外实践、实训和就业基地。

综上所述,秘书工作人员要具有较强的文字与语言表达能力、综合协调合作能力和逻辑思维与分析能力,还要有绝活和特长,因此,作为一所应用技术大学,黑龙江工业学院秘书学专业的的人才培养规格是:“一高一强,七有七懂七会+特长”,培养像心理学家一样善于观察和理解他人,像政治家一样有灵敏的头脑,熟悉了解各项工作,解决各类棘手问题的现代企事业秘书专业人才。

[1]弗雷泽.P.西泰尔.公共关系实务[M].潘艳丽,吴秀云,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2]郝全梅.秘书应用写作[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严华.高级秘书与行政助理[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6.

[4]范立荣.现代秘书工作手册[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2.

[5]马志强.现代公共关系案例教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6]唐钧.行政秘书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7]廖金泽.做最好的秘书[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13.

[8]何宝梅,杨剑宇.秘书学导论[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Class No.:G642 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宋瑞斌)

Conception of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of secretarial science in the Applied Technical University

Han Xiongfei, Yang Hua, Guo Lijie

(Humanity and Sociology Department,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Jixi, Heilongjiang 158100,China)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need for secretarial personnel in the economic transi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eilongjiang, we should consider to establish the undergraduate major of secretarial science through integrating the resources within the region, breaking the traditional department division idea of the secretarial courses. The goal is to cultivate secretary professionals with "one high, one strong, seven have, seven understand, seven will + strong", "one person is an office", " integrated" characteristics . We should bravely blaze new trail and blaze new ways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and higher education run by the local government.

secretarial science; training orientation; training specifications; curriculum system

韩雄飞,在读博士,黑龙江工业学院人文社科系。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秘书学。 杨桦,硕士,讲师,黑龙江工业学院人文社科系。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秘书学。 郭丽杰,硕士,黑龙江工业学院人文社科系。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秘书学。

1672-6758(2017)08-0014-4

G642

A

猜你喜欢
秘书学文秘秘书
秘书不在 等
建党百年秘书工作与秘书学发展研讨会召开
学科互涉视域下秘书学学科建设探索
秘书学专业教育统计报告
论当代企业文秘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提升电力企业办公室文秘工作水平的途径
办公室文秘的重要作用以及工作策略
领导身边的秘书帮
中职文秘专业游戏化学习软件设计与实现
论当前我国高校秘书学专业设置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