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氨酸饲喂蛋雏鸡生产性能效果观察

2017-02-25 05:45李玉清张孝和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北京102442任启柱北京日昕养殖孵化场北京
山东畜牧兽医 2017年2期
关键词:苏氨酸均匀度雏鸡

李玉清 张孝和 姜 聪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北京 102442)任启柱 (北京日昕养殖孵化场 北京)

苏氨酸饲喂蛋雏鸡生产性能效果观察

李玉清 张孝和 姜 聪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北京 102442)任启柱 (北京日昕养殖孵化场 北京)

为探讨苏氨酸对蛋雏鸡生产性能的饲喂效果,试验选用健康、体重均匀一致1日龄海兰褐商品代蛋鸡800只,随机分为试验组A、B、C和对照组D,每组200只,分4个重复,每重复50只鸡,试验A、B、C组雏鸡分别饲喂苏氨酸0.70%、0.75%、0.80%的试验日粮,对照组D雏鸡饲喂不外加苏氨酸的常规基础日粮。6周饲养试验结果表明:(1)苏氨酸在雏鸡日粮中添加,可以提高雏鸡成活率(P>0.05);促进雏鸡生长发育,提高雏鸡平均体重、增重、群体体重均匀度(P<0.05),提高饲料转化率(P>0.05)等生产性能。(2)适量苏氨酸水平,可以节约投入饲料成本,减支增效效果好。试验总体评价苏氨酸水平0.75%的雏鸡日粮饲喂海兰蛋雏鸡效果较好。

苏氨酸 蛋雏鸡 生产性能

苏氨酸是一种重要的营养强化剂,是一种必需氨基酸,作为饲料用氨基酸添加剂,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仔猪、种猪、肉鸡饲料和对虾、鳗鱼饵料等,且用量在逐年快速增长。研究表明:在畜禽配合饲料中添加苏氨酸,可以调整饲料的氨基酸平衡,促进禽畜生长;改善肉质;改善氨基酸消化率低的饲料的营养价值;生产低蛋白饲料,有助于节约蛋白质资源;可降低饲料原料成本;降低畜禽粪便和尿液中的含氮量,减少畜禽舍中氨气浓度及释放速度。为探讨苏氨酸对蛋雏鸡生产性能的饲喂效果设计了该课题。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市售L-苏氨酸(98%)添加剂、蛋氨酸、赖氨酸。

1.2 试验动物 1日龄海兰褐商品代雏鸡800只,北京日昕养殖孵化场提供。

1.3 试验分组与设计 试验选用1日龄健康、体重均匀一致的海兰褐商品代蛋鸡800只,随机分为试验组A、B、C

和对照组D,每组200只,分4个重复,每重复50只鸡,试验A、B、C组雏鸡分别饲喂试验A、B、C雏鸡平衡日粮,对照组D雏鸡饲喂雏鸡基础平衡日粮。试验期42d。

1.4 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雏鸡基础平衡日粮为玉米—豆粕型粉状全价配合饲料,饲粮组成原料主要有玉米、豆粕、麸皮、磷酸氢钙、石粉、鱼粉、食盐、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蛋氨酸、赖氨酸、蛋鸡用复合酶制剂、微生态制剂等。基础日粮营养成份水平:代谢能12.13MJ/ kg,粗蛋白19.50%,钙1.00%,有效磷0.45%,赖氨酸1.02%,蛋氨酸0.43%,蛋+胱氨酸0.85%,苏氨酸0.68%不外添加L-苏氨酸),精氨酸1.13%。试验A、B、C组添加L-苏氨酸添加剂,使日粮苏氨酸水平分别达到0.70%、0.75%、0.80%,其他营养水平同基础日粮水平。

1.5 饲养管理 试验在同一舍内进行,由专人饲养管理,采用三层层叠式笼养。饲粮为雏鸡用全价配合粉料,每天定时喂料,自由采食,自由饮水。每天清粪1次。温度、湿度、通风、光照的控制遵照海兰褐雏鸡饲养管理指南进行。试验期间每周带鸡消毒3次,每天定时巡视鸡舍,观察鸡群,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鸡舍内环境卫生质量良好。

1.6 测定指标及方法 主要测定雏鸡的耗料量、体重、群体均匀度、饲料转化率、成活率等。测定操作方法:每日记录各重复试验鸡的存栏数、耗料量、死淘数、粪便情况,以及鸡舍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免疫情况等。在试验开始、每周龄末和42日龄试验结束时早晨8点,以重复为单位测定试验鸡的空腹体重。计算每重复每周龄、全程试验鸡的耗料量、增重、群体均匀度、饲料转化率、成活率等。计算方法:总耗料量(g)=试验期每只雏鸡每日耗料量之和(g),增重(g)=试验结束时体重(g)-试验起始体重(g)。体重均匀度(%)=抽测鸡体重上下10%范围内的鸡数(只)/抽测鸡数(只)×100%。饲料转化率=试验期每只鸡耗料总量(g)/试验期每只鸡增重(g),成活率(%)=试验结束时的鸡数(只)/试验起始鸡数(只) ×100%。

1.7 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采用SPSS11.5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试验结果以平均数±标准误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与分析

2.1 0~6周雏鸡饲喂试验生产性能结果 见表1。

表1 不同苏氨酸水平饲喂0-6周雏鸡试验生产性能结果

(1)雏鸡成活率:由表1可知,试验初期,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选择试验雏鸡数均为200只,试验期间各组雏鸡全期生长良好,无大量群体死亡情况,42日龄成活率分别为98.00%、99.00%,99.50%,99.50%,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2)雏鸡体重与增重:由表1可见,试验起始对照组和试验组雏鸡出壳体重一致,差异不显著(P>0.05)。42日龄试验期结束时试验组A、B、C组雏鸡平均体重分别为436.50g、441.00g、443.57g,对照组雏鸡平均体重为431.90g,试验组A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 0.05),试验组B、C与对照组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A、B、C组雏鸡平均增重为396.37g、400.79g、403.38g,对照组为391.65g,试验组A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 0.05),试验组B、C与对照组间差异显著(P<0.05)。(3)雏鸡体重群体均匀度:由表1可知,试验A、B、C组雏鸡群体体重均匀度分别为85.00%、95.00%、90.48%,分别比对照组80.95%提高5.00%、17.36%、11.77%,各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试验组C、D和对照组A间差异显著(P<0.05)。(4)雏鸡耗料量:由表1可知,试验A、B、C组雏鸡耗料量分别为934g/只、945g/只、990g/只,对照组耗料量为955g/只。试验A、B组雏鸡耗料量与对照组A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D与对照组间差异显著(P<0.05)。(5)雏鸡饲料转化率:表1表明,试验组A、B、C雏鸡饲料转化率分别为2.36:1、2.36:1、2.44:1,对照组雏鸡饲料转化率2.45:1,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2.2 饲料支出效益分析 饲料支出效益分析结果见表2。从表2结果可以看出,试验全程42d,试验组B、C每只雏鸡饲料支出比对照组少投入0.0472元、0.016元,试验组D每只雏鸡饲料支出比对照组多投入0.1074元。试验期200只雏鸡试验组B、C耗料支出比对照组分别少投入9.45元、3.21元,分别节支增效1.80%、0.62%,而试验组D饲料支出却比对照组A多投入21.48元,饲料投入效益减少4.17%。0-6周雏鸡试验结果表明苏氨酸水平0.70%、0.75%的日粮组别即试验组B、C饲料减支增效效益较好。

表2 饲料支出效益比较分析

3 讨论

3.1 对雏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1)本试验结果表明,苏氨酸在0~6周龄雏鸡饲料中添加,提高了雏鸡的成活率(P>0.05),42日龄评平均体重和试验期增重、雏鸡群体体重均匀度。试验组雏鸡成活率提高与苏氨酸增强畜禽免疫力[1~5],降低死亡率有关。试验组雏鸡42日龄平均体重、试验期增重比对照组提高,且呈现出随着日粮苏氨酸水平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苏氨酸水平0.75%、0.80%的日粮组别雏鸡平均体重分别为441g/只,443.57g/只(P< 0.05),达到或超越海兰褐商品鸡饲养管理指南相应日龄体重标准,对照组与苏氨酸水平0.70%日粮的试验组雏鸡平均体重不达标。这一结果说明在雏鸡饲料中添加苏氨酸,能提高饲料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平衡各种氨基酸,促进蛋白质沉积[1,6],苏氨酸对0~42日龄蛋雏鸡的体增重有影响。这一结果与Tugay等(2009)研究鸡的体重、体增重和苏氨酸的摄入量呈线性相关,日粮苏氨酸水平为0.75%时,对22~42日龄肉鸡的体增重的影响最显著[7]结果一致。李艳玲等(1999)研究报道苏氨酸和色氨酸对肉仔鸡(3~6周)体增重有明显增加作用[8]。因此,本试验研究表明,苏氨酸可以调整饲料的氨基酸平衡,促进0~42日龄蛋雏鸡生长,提高雏鸡42日龄平均体重、试验期增重、群体体重均匀度。(2)本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雏鸡耗料量随着日粮苏氨酸水平的增加而增加,以苏氨酸水平0.80%的日粮雏鸡耗料最高,说明苏氨酸对雏鸡采食量有影响,这一结果与Tugay等(2009)研究报道苏氨酸对鸡采食量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6]一致。Tugay等(2009)研究报道,在肉鸡日粮中分别添加0.70%、0.75%、0.80%、0.85%和0.90%苏氨酸,其中以喂给含0.80%的苏氨酸日粮的鸡采食量最高。Cole等(1983)报道,在家禽获得最佳生产性能前,随日粮苏氨酸水平的增加,采食量逐渐增加并达到高峰;但日粮苏氨酸水平超过0.748%时采食量和日增重开始下降。Rosell等(1985)用肉鸡研究结果表明,苏氨酸超过最大需要量时,随苏氨酸水平的升高,采食量和日增重持续下降,苏氨酸过少或过多都会降低采食量和日增重。因此对鸡而言,只有当饲料中添加其生理需要量的苏氨酸时,才能发挥出最佳生产性能。(3)本试验结果还表明,饲料转化率以苏氨酸水平0.70%、0.75%的日粮效果较好,苏氨酸水平0.80%的日粮雏鸡饲料转化率与对照组相近且较低(P>0.05)。这一结果说明苏氨酸在一定范围内可提高雏鸡饲料转化率。Yamazkai等研究指出,在蛋鸡日粮中添加苏氨酸,可明显提高产蛋量和饲料转化率,肉鸡日粮中添加苏氨酸时,其日增重与饲料转化率明显提高[9]。李艳玲等(1999)研究表明,苏氨酸和色氨酸对肉仔鸡(3~6周)体增重和饲料转化率都有明显增加作用[7]。因此在日粮中添加适量的苏氨酸,可满足畜禽对必需氨基酸的需要,促进生长,提高饲料转化。本试验苏氨酸水平0.70%的组别饲料转化率虽然较好,但42日龄雏鸡体重不达标,轻于海兰褐商品鸡饲养管理指南相应日龄体重标准,因此,本试验表明饲料转化率以苏氨酸水平0.75%的日粮饲喂海兰雏鸡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在海兰蛋雏鸡日粮中添加苏氨酸,可以增强畜禽免疫力,提高成活率;可调节雏鸡采食量, 促进雏鸡生长,提高日增重与群体均匀度,提高饲料转化率。以苏氨酸水平0.75%的雏鸡日粮饲喂海兰蛋雏鸡效果较好。

3.2 对雏鸡支出效益的影响 本试验表明,苏氨酸水平0.70%、0.75%的雏鸡日粮组别减支增效效果较好,优于对照组和苏氨酸水平0.80%的日粮组别。这一结果说明作为禽的第三限制性氨基酸苏氨酸在雏鸡日粮中适量添加,可以调整饲料的氨基酸平衡,改善饲料氨基酸消化率,提高雏鸡饲料转化率,促进禽畜生长,降低饲料原料成本,减支增效效果好。

4 小结

(1)苏氨酸营养添加剂作为禽的第三限制性氨基酸,在雏鸡日粮中适量添加,可以增强雏鸡免疫力,提高成活率;苏氨酸在一定水平范围内可平衡日粮氨基酸,促进雏鸡消化生长,提高雏鸡增重、群体体重均匀度和饲料转化率;(2)可节约投入饲料成本,减支增效效果好。(3)本试验表明雏鸡日粮苏氨酸水平0.75%时饲喂海兰蛋雏鸡效果较好。

[1] 胡倡华. 苏氨酸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J]. 中国饲料, 2001(8): 26-27.

[2] 侯永清, 呙于明, 周毓平. 蛋白质、氨基酸营养与动物机体免疫机能[J].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01(4): 39-40.

[3] Hossine Keshavarz Valian, Neldae. Alger, Gilberta. Boissonneault.Effects of p-Aminobenzoic Acid, Methionine, Threonine and Protein Levels on Susceptibility of Mice to Plasmodium berghei The Journal OF Nutrition [J]. Nutr, 1985(115): 1613-1620.

[4] 王红梅, 陈玉林, 刘国华等. 4~6周龄肉仔鸡日粮中苏氨酸的需要量[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2006(1): 85-88.

[5] 王红梅, 刘国华, 陈玉林等. 日粮苏氨酸水平对0~3周龄肉仔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免疫机能的影响[J]. 中国家禽, 2005(20): 12-15.

[6] 宋士刚, 董冬华, 杨维仁. 苏氨酸的营养作用及其在鸡生产中的应用[J]. 山东畜牧兽医, 2012, 7(33): 83-85.

[7] Tugay Ayasan, Ferda Okan, Hatice Hizli Threonine Requirement of Broiler from 22-42 Days[J]. Poultry Science 2009, 8(9): 862-865.

[8] 李艳玲, 呙于明. 3-6周龄肉仔鸡苏氨酸、色氨酸需要量的研究[J].中国畜牧杂志, 2000(5): 3-5.

[9] T.Ishibashi, Y. Ogawa, T.Itoh, S.Fujmura, K.Koide, R.Watanabe Threonine Requirements of Laying Hens[J]. Poultry Science 1998(77): 998-1002.

S816.76

A

1007-1733(2017)02-0003-03

2016–10–29)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技术研发与示范推广(XY-YF-15-06)

猜你喜欢
苏氨酸均匀度雏鸡
均匀度控制不佳可致肉种鸡晚产
夏季严防雏鸡中暑
洛伦兹力磁轴承磁密均匀度设计与分析
优选雏鸡四法
家禽苏氨酸研究进展
雏鸡初饮要注意什么
苏氨酸对水生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
雏鸡磺胺类药物中毒的诊治
L-苏氨酸在畜禽营养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愈创维林那敏片的含量和含量均匀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