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OSBCM”与“T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临床卓越医生班的探索①

2017-02-27 06:02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7年2期
关键词:免疫学卓越医学

李 侃 王 超

(长江大学医学院,荆州434000)

医学免疫学“OSBCM”与“T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临床卓越医生班的探索①

李 侃 王 超

(长江大学医学院,荆州434000)

本校为教育部、卫生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本院2013年正式招收临床专业“卓越医生班”。“医学免疫学”作为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一门桥梁学科,与各门基础医学课程密切相关,涉及器官组织、细胞、分子、基因等多个层面的内容,并处于不断扩充更新中。它又是医学本科专业相关课程的先修课,为医学生利用免疫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免疫相关性疾病的一些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作为医学院唯一省级品牌课程,率先以“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为背景,从优化课程体系出发,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模式对《医学免疫学》进行改革,现对“OSBCM”与“T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和思考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1 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革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

目前,国内各高校“医学免疫学”课程设置采用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课程模式,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医学免疫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从基础免疫、临床免疫的角度了解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和预后等。该课程内容具有抽象难懂,逻辑性强的学科特点,教师授课环节主要采用教材结合多媒体的“灌注式”教学方法。这种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导致学生死记硬背、高分低能难以充分理解和应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欠缺,不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2 精心设计、构建新课程体系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目标和改革措施主要通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得以实现。我校结合医学学科发展的新趋势和国际医学教育体系改革的新要求,设计与构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Organ-system-based curriculum model,OSBCM)”课程体系将会是行之有效的课程体系改革方案。我院通过调研及文献分析,将课程设计分为:核心课程模块、选修课模块 和毕业实习与强化实习三大模块。免疫教研室根据模块的构建、新整合课程要求,重新编写整合课程的教学大纲,重新组织教学内容。将《微生物学》、《免疫学》、《寄生虫学》三门主干学科和《细胞生物学》、《分子免疫学》作为分支重新整合成为《感染与免疫》模块, 该模块分三部分(见表1):免疫细胞与组织学基础、感染的发生与免疫学、 免疫学与临床应用。

2.1 免疫细胞与组织学基础 在这部分教学中,首先学习免疫学的概念、定义、分类,再从组织学角度过渡到免疫系统组成然后再铺垫到免疫功能。最后再从功能引伸各个免疫细胞、免疫反应、免疫性疾病。完成免疫学从组织学基本结构到功能、从正常到异常的联系。

表1 感染与免疫模块架构与学科关系

Tab.1 Infection and immunity module architecture and subject relation

模块中内容涉及学科免疫系统器官的组织、细胞组胚学免疫细胞免疫系统组成、功能免疫学与组织MHCⅠ、MHCⅡ、细胞因子细胞生物学学基础不同类型的变态反应免疫学免疫性疾病病理学感染的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病原微生物学发生与内毒素、外毒素致病性病理生理学免疫学固有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的调节免疫学抗生素治疗药理学免疫免疫学预防应用免疫学与临床抗原抗体技术应用免疫学应用分子免疫学技术应用分子免疫学

2.2 感染的发生与免疫学 这部分中,从免疫概念、免疫预防相关方面学习各种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从其正常的形态结构特征、生活史到致病机制,然后学习感染性病原体的固有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的调节,最后学习免疫诊断和药理学治疗。此部分内容学习中既注意与各门基础医学学科之间的联系,又协调与“生命的化学”内容的衔接,删减重复内容,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知识框架。

2.3 免疫学与临床应用 此部分,首先从免疫自稳相关方面学习自动、被动免疫的区别,疫苗在临床中的作用。再从经典免疫学技术延伸扩展到现代免疫学技术,重点突出现代免疫检测技术对临床疾病诊断、病情监测和疗效方面的重要性。与“卓越医生”培养“早临床、多临床、学得到、送得出、用得上”理念相得益彰,有效转化了医学在医学教育中的运用。

3 应用“以学生为主”团队合作新的教学方法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教学课程模式实质就是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突破传统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学科和专业领域之间的课程体系界。将原来自成体系的各门课程教学环节中有关的教学内容,通过整合方式进行整理与合并,使相关课程内容冗余度少、突显知识的整体性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随着教学模式的改革,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传统的LBL、PBL教学方法已不利于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不能满足卓越医师培养的要求。我们围绕卓越医师培养的要求“课堂是灵魂、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学理念,尝试并应用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eam based learning,TBL)新的教学方法。不再以教师为主体,而是以学生为主体,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及团结协作、收集处理信息、获取和更新知识的能力,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促进,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1]。TBL教学方法设计包括以小组课前准备、小组课堂汇报、集体讨论、教师点评3个环节。

3.1 小组课前准备 开课前班干部按学生学习能力均衡的原则分组,每组4人,小组讨论在课前1周进行,各学习小组根据授课老师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若干问题,小组成员通过教材、图书馆、网络资源等媒介独立查询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储备知识。然后小组内进行的讨论,对问题的认识达成共识后,小组委派1名学生进行课堂内汇报。

3.2 小组课堂汇报、讨论 开课后每个小组进行汇报,本组其他同学也可进行补充,授课老师认真记录每个小组汇报的结论。小组汇报结束后,其他各小组同学可以进行提问,汇报小组针对现场提问要逐一回答,有不同意见的小组之间也可以采取相互辩论的形式说服对方。小组汇报和集体讨论几乎同时进行这一环节突出了TBL教学方法学生的自主学习。

3.3 教师点评 教师最后对结果进行评价与反馈,让学生对相关知识有更加明确、系统地掌握,并对各组汇报讨论情况进行评分。为了加强学科模块与临床实践的无缝对接,教师在每堂课准备3~4个临床病例进行知识点贯穿点评,如:《感染与免疫》模块“风湿热”教学中,涉及4个不同学科内容,共涉及疾病的发病始动因素、发病机制、诊断及鉴别诊断和治疗药物的选择,需用不同学科知识加以解答。解答过程中教师采用板书结合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对学生的知识点进行修改[2,3],并辅以网络技术画面进行润色,学生有效地实现了从最基础的知识掌握到综合性问题的解决,再到临床的实际应用较好过渡。教师对学生循循善诱的教学态度,积极肯定他们点滴的进步,教师在学生争论解答过程中也从中受益,这种教学相长授课方式不断激励着师生共同进步。

4 构建专业师资队伍,完善教学效果的评估

《微生物学》、《免疫学》、《寄生虫学》、《分子免疫学》、《细胞生物学》在以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按照教务部门向各学科的教师下达教任务“各自为战”进行教学,教师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难以将不同课程的教学重难点内容结合在课程的教学目标中。我院办校历史悠久,拥有两所三甲附属医院在教学、科研和管理在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可提供良好的平台,要形成“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教学体系,培养“卓越医生”,必须创建跨学科的专业师资队伍,真正实现学科间的交叉、融合。 免疫教研室根据“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设置,依托良好的平台,通过制度保障,构建《感染与免疫》相结合的特色教师团队,由教研室指定专业负责人进行管理,统一纳入课程体系,采用集体备课等方式,串联备、教、辅、改、考等环节,这样,即加强了学科融合、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又能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实现卓越医生人才培养目标。

为了有效提升《感染与免疫》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我们分教师、学生两大块评价。目前对教师多采用听课制度、集体备课的同行评价,教学督导、试卷分析的专家评价,网络评教、纸质问卷的学生评价相结合的评估方式。对学生建立了多元评价体系:小组课堂汇报讨论占30%,期末考试占35%,2次实验考试占20%,实验报告占5%,实验课提问考核占5%,作业占5%。教师通过多渠道制度监督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学生通过多环节打分,更加注重平时自主学习的过程,夯实了基础知识。卓越班与普通班在《感染与免疫》这门课因课程教学模式、课程内容上存在差异,无法用常规方式进行横向对比,只能在2013级至2015级卓越班与普通班中进行纵向比较,每年医学院举办医学基础知识辩论赛,每届卓越班在个人、团体竞赛中取得好名次,学生普遍对现场知识的驾运能力,思维拓展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都明显高于普通班,这可能与“OSBCM”与“T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有关。下一步在卓越班与普通班将统一毕业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以及医师资格考试纳入教学效果考核指标中,更直观地对比研究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差距。

基于对上述的实践性探索,启发了对下一步“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工作的新思考,随着目前知识和教育逐渐国际化和全球化的良好大背景,并通过开展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契机,与国际医学教育接轨,既要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医学教育经验,更应根据自身条件、国情,精心策划如何不断优化医学免疫学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的创新,从而为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近年来中医学在治疗免疫疾病取得一定疗效,对治疗风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疾病、免疫缺陷病等,无论在止痛方面,还是在免疫调节方面,或是减少激素依赖方面都有显著疗效。如何把我国现代中医免疫学推向世界,希望实现中国医学与世界医学教育双赢的局面。

[1] 单 颖,张 佩.TBL教学法在研究生临床免疫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5,31(3):408-409.

[2] 赵汉宁,吴 媛,米 娜,等.医学免疫学理论教学方法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4,16(1):5-7.

[3] 岳 艳.初探医学免疫学理论教学的改革和实践[J].医药前沿,2013,36(12):140-141.

[收稿2016-08-08 修回2016-09-26]

(编辑 许四平)

10.3969/j.issn.1000-484X.2017.02.026

李 侃(1974年-),女,讲师,主要从事免疫学教学与科研工作方面的研究,E-mail:1478789884@qq.com。

及指导教师:王 超(1978年-),男,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免疫学教学与科研工作,E-mail:575522536@qq.com。

R392

A

1000-484X(2017)02-0282-03

①本文为长江大学2015年省级教学研究项目(No.2015267)。

猜你喜欢
免疫学卓越医学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医学的进步
从优秀到卓越门店需做好12项修炼(上)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以人为本 追求卓越——福州十中简介之一
本刊诚聘特约审稿人
本刊诚聘特约审稿人
本刊诚聘特约审稿人
本刊诚聘特约审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