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钢领钢丝圈技术初探

2017-02-27 09:44缪定蜀
纺织器材 2017年1期
关键词:钢领钢丝圈毛羽

缪定蜀

(苏州市纺织工程学会,江苏 苏州 215004)

•综合述评

用好钢领钢丝圈技术初探

缪定蜀

(苏州市纺织工程学会,江苏 苏州 215004)

针对纱线结构和纤维品种呈多样化发展,纺纱技术变化巨大对钢领、钢丝圈的制造与使用提出更高要求的现状,通过对高品质钢领、钢丝圈的研发意义、配套发展趋势、国内外技术及使用差距等方面的分析,说明要全面、系统用好钢领、钢丝圈,关键在于针对不同品种、不同纺纱技术、不同号数、不同纺纱条件等进行正确配置,优选型号规格,适当磨合,合理配套。指出:要改变思路,创新发展,实行高标准制造,采用精细化工艺和现代化管理才能用好钢领、钢丝圈;未来钢领、钢丝圈的发展方向为适应性强、高速、纺纱稳定、质量优异、寿命长,傻瓜化;做好配套设计,方可满足细纱机高速、优质、大卷装的现代化生产要求。

钢领;钢丝圈;高速;热处理;表面处理;配套;磨损;走熟期;衰退

1 研发高品质高速钢领钢丝圈的意义及趋势

我国纺织产品结构正由中低档向高品质、多样化、细号纱方向发展。“十三五”期间,国家将通过“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战略加大产品结构调整,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钢领、钢丝圈对布面外观质量的影响几乎“一锤定音”,高品质高速钢领、钢丝圈配套研发滞后成为纺纱新技术运用的短板,主要存在5方面的问题:① 不适应集聚纺、赛络纺、包芯纺、色纺等纺纱技术的高要求;② 不适应纺制多种纤维的高要求;③ 不适应纺纱过程更换钢领、钢丝圈周期短带来的质量与断头波动;④ 不能达到因用工紧张而使保全揩车周期延长至15 d的要求;⑤ 新钢领、钢丝圈磨合时间过长,影响纺纱效率及管理效率[1]。

未来钢领、钢丝圈配套研发的方向可以总结为适应性强、速度高、纺纱稳定、质量优异、寿命长、傻瓜化,旨在改变我国长期使用低端钢领,在纺纱运行过程中钢领粘结磨损、热疲劳磨损、氧化磨损,造成其适应性差、寿命短、纺纱时断头高、质量差的问题。适应性强,指纺纱范围广,纺制29.2 tex~9.7 tex纱不用更换钢领,翻改品种方便简单,还可用于纺纱质量高的品种及特殊品种,如超特细号集聚纺、细号氨纶包芯纱等品种;速度高,指钢领适应锭子转速在18 kr/min以上、钢丝圈线速度超过38 m/s;纺纱稳、质量优、寿命长,指运用高科技合金材料制造,使钢领的粘结磨损、热疲劳磨损、氧化磨损趋于零,大大延长其使用寿命;傻瓜化,即在钢领、钢丝圈制造中融入高科技元素,让纺纱厂简单配套就能克服上述问题。磨合期缩短或无磨合期,才能实现真正高速、高效生产[2-3]。

2 查找差距提升品质

2.1 钢领钢丝圈配套研发制造

钢领与钢丝圈是一对摩擦副,其配合程度不仅直接影响寿命,而且影响纺纱速度与质量。由于钢领内跑道是钢丝圈运转的轨道,内跑道弧面上的波纹、毛刺不仅磨损钢丝圈,而且摩擦高温导致粘着磨损与热疲劳,使纺纱张力不稳,断头增加,因此要统筹配套设计钢领与钢丝圈,如研究二者的材质、工艺、加工方式及动态过程如表面摩擦因数、高速耐热性、磨损类型等,科学系统地制定设计方案[4]。

2.2 进口钢领钢丝圈的高速稳定可靠性

某生产高品质纱线的企业认为,由于国产器材批间质量不稳定,性能一致性差,使用寿命短,企业不惜高价进口国外钢领。进口的钢领能够在高速条件下长时间运行,寿命达3 a以上(指钢丝圈线速度38 m/s以上),且一落纱中大小纱、管纱大小直径的毛羽、棉结、常发性纱疵(IPI)、断裂强度、断头以及纺纱张力均能处于平稳状态,而以棉结与毛羽CV值对布面实物外观质量尤为重要。瑞士立达公司Zenit型红色钢领以及ORBIT型锥面自润滑钢领适应超高速纺纱,即使锭子转速达到25 kr/min,钢丝圈在较长的稳定期内也几无磨损,且纺纱张力稳定,成纱质量优。国产器材,长期以来由于无相应高端钢领与钢丝圈配套,也未进行长期系统性试验验证,缺乏技术支撑,应用受限[5-6]。

2.3 国产钢领钢丝圈配套使用规范化

高速纺优质纱必须“高配高”,若“高配低”,在以下情况使用时后果较为严重:普通国产钢丝圈与进口钢领配套,钢丝圈提前磨损;在纺制毛羽少的赛络纱、集聚纱时;在细号纱减少断头、毛羽、棉结时,考虑使用寿命问题。

福建长乐某厂生产J T/C 65/35 14.6 tex 纱,原用金猫BC6型普通锥面钢领配蓝宝石BC6型钢丝圈,使用寿命为15 d;当改用BC6型轴承钢锥面钢领,仍配用原钢丝圈,使用7 d纺纱断头剧增。究其原因:① 轴承钢钢领表面硬度大于普通钢领,原钢丝圈硬度偏低,耐磨性不理想;② 棉花长度及短绒率差于去年,细纱纱疵高于上年约3倍,造成意外断头;③ 未装空调,生产车间内相对湿度偏低。使用钢领、钢丝圈时,要考虑不同原料与环境。当换上硬度搭配合适、耐磨性更好的金猫进口线材制造的蓝宝石钢丝圈,问题迎刃而解。

2.4 加强钢领热处理和表面处理研发

以德国布雷克公司(Bräcker)制造的100Cr6轴承钢钢领为例[7-8],国产则是采用GCr15轴承钢,两者材料成分接近,国产钢领硬度并不低,甚至高于国外同类产品,而使用效果差异很大,表明通过提高硬度来增加耐磨性能不是唯一途径,其表面自润滑性能同样重要。布雷克钢领金相组织为超细隐晶马氏体,平均晶粒直径为7.54 μm,而国产轴承钢钢领则为12.5 μm,而且金相组织晶粒度不均匀;布雷克钢领表面有细密均匀的抗磨损涂层薄膜,可防止钢丝圈微粒转移和纱线断裂,适应高速运行,而国产钢领以镀铬、镀镍、镀氟为主,不均匀,甚至有划痕、裂纹。国外钢领在精加工、热处理及动力学理论等方面做了许多突破性的研究与开发,在钢领的耐磨性、散热性、抗楔性方面优势明显。

国内近年在磨损机理、润滑性等方面的研究也有较大进展,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涌现,不少新型钢领应运而生,其几何尺寸不亚于国外同类产品;但需要进一步探索钢领、钢丝圈配套形态、磨损性、稳定性和表面处理工艺的效果,包括强度、表面粗糙度、稳定性和耐久性[9]。据报道,西京学院采用先进电弧增强磁控溅射镀膜技术处理钢领,效果很好。

3 开发高品质配套钢领钢丝圈

为了打破国外高端器材垄断的局面,金猫纺器及时退出低端市场,跟进高端产品研发,经过多年技术积累和摸索,在2016年春节后推出GHJ型高耐磨黑金刚钢领及高耐磨RFc型高速钢丝圈,特别是GHJ型高耐磨黑金刚钢领的历史性突破,使新钢领无需走熟期。这是基于以下技术保证:钢领的圆度、平面度、平行度误差均不大于0.01 mm,能有效地控制毛羽波动;高耐磨性是电镀铬钢领的2倍~5倍,高硬度合金渗透的深度达0.15 mm~0.20 mm,较过去精密电镀钢领提高了数倍,表面硬度与布雷克某产品相当(金猫为83 HRC~84 HRC;布雷克为82 HRC~83 HRC);应用瑞士的淬、回火一体化炉进行热处理并改进工艺,金相组织为耐磨性极好的多元化合物密集状分布;GHJ型钢领及配套RFc型钢丝圈的金相组织中,马氏体晶粒度为2级~3级;经精抛光的表面粗糙度Ra值不大于0.03 μm,达到国外高端钢领表面粗糙度标准,最高预期使用寿命约为电镀钢领的5倍[10]。

与GHJ型黑金刚钢领配套的RFc型钢丝圈,纺纱速度不小于18 kr/min,且无需磨合即可直接开高速,其技术保障在于:① 采用与知名品牌相同的进口线材,硬度不小于620 HV0.2(与布雷克同类产品相当);② 独到的热处理淬火工艺,表面硬度与钢领相得益彰;③ 表面粗糙度Ra值为0.02 μm,与钢领的表面粗糙度基本相近;④ 钢丝圈个体间质量的差异不大于1%,而行业标准规定钢丝圈个体间质量的差异为±2.5%,也即纺1.94 tex纱用4.4 mg的钢丝圈,100只钢丝圈重量的个体差异不大于0.044 mg,这与纺纱条干均匀同理。

4 用好钢领钢丝圈

4.1 优选钢领钢丝圈

我国纺纱企业多数产品档次不高,对器材投入往往患得患失,钢领沿用传统保养思路,能延长尽量延长,万不得已才更换。须知纺纱企业的质量要求、生产要素不尽相同,纺纱钢丝圈的几何尺寸须配合纱线生产工艺,另外,钢领、气圈环、导纱钩和锭子的同轴度非常重要。一家知名企业纺制J 14.5 tex纱时用高耐磨钢丝圈配另一企业产钢领,每次更换钢丝圈的第一天断头特别多,原因是钢领跑道磨损,即使换进口钢丝圈都无法解决。由此可见,只有对必要的器材参数做到心中有数,优选钢领和钢丝圈才能获得最佳纺纱效果。

4.1.1 钢领的选配(以平面钢领为例)

a) 钢领配套钢丝圈

钢领跑道高,纱线接触到钢领跑道,摩擦产生的热量可能损伤钢领,并造成纱线起毛,可使用特定纱线通道的钢丝圈,或者使用跑道较低的钢领。

b) 正确选择钢领规格

以钢领直径为基准,5个影响因素分别为纱管长度、线速度、锭子转速、纺纱号数、捻度。根据国外经验:锭速不高于16 kr/min时,采用长度为205 mm的刚性好、抗挠强的塑料纱管为宜;锭速不低于19 kr/min时,采用聚碳酸酯纱管配铝套管锭子为宜。

纱管长度为钢领直径的5倍,最佳配合:钢领直径为38 mm,纱管长度以180 mm~190 mm为宜;钢领直径为42 mm,纱管长度以200 mm~210 mm为宜;钢领直径为45 mm,纱管长度以210 mm~220 mm为宜。

当钢领直径为51 mm/48 mm时,适纺号数为97.2 tex~23.3 tex,线速度为22 m/s~36 m/s,锭子转速为9kr/min~14.5kr/min;当钢领直径为45 mm/42 mm时,适纺号数为36.4 tex~9.7 tex,线速度为32 m/s~40 m/s,锭子转速为14 kr/min~18.5 kr/min;当钢领直径为40 mm/38 mm时,适纺号数为97.2 tex~7.3 tex,线速度为38 m/s~40 m/s,锭子转速为18.5 kr/min~20 kr/min。

4.1.2 钢丝圈的选配

依所纺纤维品种、号数及工艺确定钢丝圈圈型和号数。钢丝圈系列化是解决锭速变化和品种翻改时配套问题的捷径,其选用须考虑4个因素。

a) 钢丝圈与钢领选配

钢丝圈圈型与钢领内跑道弧形应吻合,尺寸应与钢领边宽尺寸正确配合,拎头轻、高速抗楔性好;钢丝圈配大直径钢领时,线速度比配小直径钢领时要低,以防止速度过高烧毁钢丝圈;钢丝圈与钢领接触点位置要高,增大与钢领的接触面,提高散热、耐磨性能;钢丝圈与钢领曲率半径的比值以及钢丝圈两脚的倾角均以略大为宜,确保抗楔性好,走熟期短。

b) 纱线通道影响

钢丝圈的纱线通道过小,其高速回转时与钢领接触区域产生高温,造成成纱毛羽及棉结增加和断头问题;通常钢丝圈质心高,纱线通道宽大,适宜纺较粗号、速度偏低的纱线;反之,选用质心稍低、倾侧小的钢丝圈纺细号高速纱线。

c) 钢丝圈质量与大小纱配置

当大纱卷绕大直径时,钢领板处于最高位置,大号数钢丝圈造成纺纱张力大,气圈过小,增加纱线与筒管顶端碰撞摩擦,产生毛羽;当小纱卷绕小直径时,钢领板处于最低位置,小号数钢丝圈造成张力太小,气圈胀大碰隔纱板起毛羽;因此,换新钢丝圈时的号数需兼顾大小纱气圈状态。

d) 钢丝圈与钢领内跑道的硬度配合

钢丝圈要有足够硬度,但比钢领内跑道硬度略低,并富有弹性、不易变形;PGl型合金钢领由于磨损极微小,在翻改纺纱品种时(中、细号间),只需选配相应的钢丝圈型号及号数,可不必调换钢领仍能继续纺纱。镀铬钢领表面硬度高、表面粗糙度差,纺纱张力大且不稳定,钢丝圈易磨损;硬度低的钢领虽然表面光洁,但使用中易被钢丝圈磨出沟痕,使纺纱张力不稳定,成纱毛羽增加,钢领衰退快。

4.2 纺不同纤维品种对钢丝圈截面的要求

4.2.1 在加工长纤维原料或单纤维强力较低的合成纤维产品时,要求纱线通道顺畅,对纱线磨损特别小,故采用圆形截面的OSS型钢丝圈较理想。

4.2.2 以极高速加工短纤维细号棉纱(包括人造纤维和混纺品种)时,宜采用半圆形截面钢丝圈以防止纤维损伤,减少成纱棉结,纺包芯纱选用OSS型。

4.2.3 如果希望精梳纯棉纺出的纱表面光洁、毛羽少,最好采用矩形截面的钢丝圈,如6903型效果最佳;赛络纺纯棉及粘胶宜选用卡特1UM/1UL hrwb型半扁圆形钢丝圈。

4.2.4 当加工纯化纤,如粘胶、Tencel、纯涤纶、腈纶与特细纤维时,宜选择截面为圆形扁脚的钢丝圈以增加与其钢领的接触面积,且圆形的圈身保护纱线通道中的纤维顺畅通过。

4.2.5 弓形截面的钢丝圈与钢领内跑道接触面大,适合集聚纺、赛络集聚纺及纺进口澳棉、美棉等刚性强的纤维,也适纺纯棉或粘胶19.4 tex~7.3 tex纱。

4.2.6 针织用纱捻度小,建议选择散热好、纱线通道宽畅的钢丝圈,以有效稳定纱线质量、减少毛羽。

4.3 正确配置钢领钢丝圈运行负荷

性能好的轴承钢钢领使用寿命在5万h以上,维护好钢领是根本,为了防止镀层钢领过早损坏,建议参考负荷公式(1),钢领负荷与钢丝圈线速度及质量正相关,而与钢领半径负相关,防止钢丝圈超速而发生热磨损型飞圈、断头。为了防止非正常磨损,在新钢领初始运行阶段应检查钢丝圈磨损率和磨损形态,钢丝圈磨损率大于20%,即为磨损严重,需降低锭速;非正常的钢丝圈磨损,也应降低锭速。

最大锭子转速

(1)

式中:

L——钢领负荷/mN;

D——钢领内径/mm;

m——钢丝圈号数/mg;

v——钢丝圈线速度/(m·s-1);

r——钢领半径/mm。

4.4 钢丝圈号数的调节

4.4.1 纺纱条件改变

当钢领处于走熟期或衰退期、钢领内径减小、锭速降低、纺纱动程增大、原料品质好、纱线强力增高等情况需加大钢丝圈号数;用偏大内径钢领纺制细号纱需加大钢丝圈号数;同锭速时,小钢领比大钢领配置的钢丝圈号数略大;出现飞圈问题适当加大钢丝圈号数;小纱时断头高钢丝圈号数应大一些;无气圈环较之有气圈环需加大钢丝圈号数。

4.4.2 纺纱纤维改变

化学纤维包括新型纤维,其强力、刚性、摩擦因数明显高于纯棉,钢丝圈号数较纺纯棉应加大,例如涤纶、腈纶、锦纶、维纶以及再生lyocell纤维、竹纤维、粘胶及其混纺;中长化纤较棉型化纤钢丝圈号数加大;功能化、生态化、差别化、高仿真等新型纤维,尤其是高模量、高强度、高拉伸模量、高摩擦因数的纤维,例如原液着色纤维、芳香族聚酰胺纤维、阳离子可染纤维、聚丙烯腈纤维、阻燃纤维、生物基纤维、再生化纤、碳纤维等,应视情况加大钢丝圈号数。

4.4.3 满足特定纺纱及质量要求

当张力波动甚至导致碰隔纱板影响成纱毛羽时,钢丝圈应适当加大号数;纺同号的机织用经纱的钢丝圈号数比针织纱稍大;赛络纱比同号纯棉纱偏大;竹节纱比普通纱宜大1号~2号。

4.4.4 温湿度改变

当温湿度偏低,气圈大时,钢丝圈号数加大;温湿度均高,则减小。为防止冬季钢领上车潮湿,需将其放置在与车间温度相近的房间进行适当调理。

4.4.5 新钢领至使用寿命周期

配用新钢领时可用质心较高、号数较小的钢丝圈,待走熟后再逐渐加大号数。

4.5 关于钢领与钢丝圈磨合问题

4.5.1 磨合的原因

新钢领上车或者镀层钢领表面剥落,在高速、高压、高温、无润滑条件下易因高速干摩擦发热磨损,出现烧圈、飞圈问题。减小摩擦的方法,就是在新钢领上车使用的初始阶段,在其表面建立润滑膜。通过磨合的钢领内跑道经过钢丝圈运行而钝化,还可通过来自棉蜡、柔软剂及纤屑逐渐积聚而形成所需的润滑膜,减少因张力波动而使钢丝圈运行不稳以至撞击或直接磨损其表面。新钢领的走熟期,是钢丝圈磨损急剧增加的一个时期,不可操之过急。

4.5.2 调整走熟期的情况

钢丝圈具有调节纺纱张力的功能,可平衡瞬间张力波动,防止断头,因含蜡成分及粘纤中润滑剂含量不同,钢丝圈的摩擦因数也有所不同,在0.08~0.12间变化,因此,不同纤维纺纱过程中纱线与钢丝圈摩擦因数不同而改变钢领走熟期。国产钢领绝大部分需上车磨合,镀铬钢领和高硬度合金钢钢领表面形成润滑膜需要更长时间;对于集聚纺纱和环锭纺特细号纱(7 tex以下)同样如此。纺制特细号纱及超细特纱时,如4 tex纱的成纱截面中纤维根数仅约为30根,因纱体纤维量少则钢领与钢丝圈间纤维润滑膜不足,为防止干摩擦而需要足够磨合时间。

4.5.3 无需走熟期的情况

高速是现代环锭纺纱的一个重要标志。缩短、简化钢领尤其是新钢领的走熟过程,使钢领内跑道在钢丝圈很短时间运转后即形成一层润滑膜。

进口品牌高性能钢领用在纺大于9.8 tex纯棉纱及其混纺纱时不需降速,也无需磨合走熟;但无走熟期不等于不更换钢丝圈(只是不必降速),纺制小于9.8 tex纱线集聚纺纱要降速10%,并更换5次钢丝圈。由此可见,取消磨合的条件是钢领、钢丝圈制造技术的极致,即达到超高的表面粗糙度、自润滑性、耐热性、耐磨性、抗粘着磨损、抗疲劳强度、防锈蚀性和防腐蚀性等。瑞士立达产Zenit型钢领、金猫的GHJ型高耐磨黑金刚钢领、高速高耐磨RFc型钢丝圈,无走熟期,已在国内多个厂家验证。

4.5.4 走熟期的磨合原则

布雷克规定的钢领磨合程序原则:根据纺纱纤维品种、纱号和最终锭子转速,在开始约10次更换钢丝圈时必须降速约85%。立达G32型细纱机具有设定的磨合程序。钢丝圈号数选择很重要(包括锭子不降速),前3次更换钢丝圈应小1号~2号,后用正常号数纺3个纺纱周期,分别为正常寿命的25%,50%,75%,之后可以正常纺纱;如果纺化纤,可用更小的号数,以防止钢领跑道过度负荷以及钢丝圈过早磨损。

国内企业磨合方法各异,钢领磨合大体采用两种方法,一是降速10%~15%,连续3 d~6 d更换,长期效果好;二是不降速(根据品种定),连续数日更换钢丝圈,完成钢领跑合。

4.6 钢领钢丝圈正确配套,满足工艺质量要求

4.6.1 钢领钢丝圈配套要实验验证

由于纺纱车间原材料、环境、工艺、装备设置等因素的影响,如高速纺纱通常根据钢领型号和所纺品种选配钢丝圈质心低或圈型稍高、纱线通道宽的,适纺中细号纱。钢领和钢丝圈最佳组合需逐个品种进行批量实验验证:毛羽、棉结和断头率控制应良好;钢领、钢丝圈寿命应达到预期;根据气圈状态及大、中、小纱的断头分布情况调整钢丝圈号数,即大纱断头高,钢丝圈号数宜小,小纱断头高,钢丝圈号数宜大;有变频及慢速启动机构时需对钢领、钢丝圈相对平稳度过走熟期进行验证。

4.6.2 理清进厂器材参数

要合理配套钢领、钢丝圈,并了解其材质、处理方法、表面硬度、粗糙度、使用寿命等。同样,器材制造厂家提供钢丝圈时,需了解纱厂使用钢领制造企业的相关信息。

4.6.3 最佳组合

最佳组合即要做到适当的几何形态、纱号、速度配合,可参照4.3。在满足钢领内跑道表面波峰波谷高度与均匀度前提下,保证钢丝圈寿命周期内始终运行顺畅,两者滑动面必须光洁平滑并定期清洁,尽量保证无磨损痕迹。

4.6.4 合理配套使用

钢丝圈虽可适应高速优质纺纱,但纺纱厂往往对钢领配用较为随意,例如金猫的新型BS型蓝宝石与TP型黄晶钢丝圈,纺纱厂配置的钢领品种类型数十种,配置最不理想的有3种情况:① 常见配中档普通钢材钢领,表层经C-N共渗或者渗硫,新钢领经抛光后的表面粗糙度Ra值可以达到0.1 μm,但上车半年以后的表面粗糙度降为约0.5 μm(布雷克以超过0.3 μm为报废标准),新圈型钢丝圈可能提前磨损;② 配镀铬钢领,因提高表面硬度而磨合时间长,如使用不当则较长时间后镀层不均匀,表面粗糙度变差,新钢丝圈上车后磨损加快;③ 配国产轴承钢钢领,虽然硬度、精度明显提高,但在湿度大的环境下易锈蚀,表面粗糙度差而影响纺纱性能。

4.6.5 新技术高品质纺纱配套

赛络纺纱、集聚纺纱及高品质针织纱,对钢领、钢丝圈配套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要求更高,因为织物经过后道染色不能出现染色横档。当钢领、钢丝圈质量与配套不良时,将造成纱线毛羽差异过大,而毛羽较少的纱线经过染色产生浅色横斑。只有控制好细纱大小纱张力,减少钢丝圈在高速运行过程中的摩擦阻力、气圈波动,使毛羽控制在坯布允许的范围,染色后布面颜色才会均匀。

4.7 判断钢领钢丝圈衰退的方法

a) 毛羽检验法——通过大小纱毛羽测试,对比各型号钢领、钢丝圈产生的毛羽数及差异,数值长期变化小即好;

b) 目测手感法——磨损程度主要是通过接头时拎头手感、气圈形态、瞬时断头、钢丝圈磨损状态推断,要直接观察钢领磨损必须将车上的钢领换下,进行高倍金相组织观察、手捡剔除等,有条件的企业可配备数字显微硬度计;

c) 丝束熔断法——氨纶包芯纱中的氨纶丝难过高温关,如发现包覆纱中丝在未到预期阶段已经熔断(约300 °C),间接证明散热与耐磨性差。

4.8 重视生产操作工的作用

生产中更换品种(粗号纱改细号纱),更换配棉、钢丝圈、钢领,或者使用周期不当,出现钢丝圈和清洁器挂花,不仅增加纱疵与棉结的可能,还会增加毛羽数。如某厂纺CJ 14.6 tex纱时由于钢丝圈和清洁器挂花,使3 mm以上毛羽分别增加235%、75%,因此,操作工要加强牵伸区清洁工作,反馈钢丝圈挂花情况及气圈张力情况。

5 结语

5.1 不同纺纱品种、技术、条件应针对性优选钢领、钢丝圈,做好使用和管理工作,才能保证成纱质量。

5.2 未来钢领、钢丝圈配套发展方向是适应性强、高速、纺纱稳定、质量优异、寿命长和傻瓜化。

5.3 赶超国外先进技术时应配套设计钢领、钢丝圈,把高科技融入器材产品,为纺纱厂提供适应性广、高效稳定、长寿简单的器材,满足细纱机高速、优质、大卷装的现代化生产要求。

[1] 郑兵,程智,潘六一.浅谈钢丝圈纺纱条件及使用注意事项[J].棉纺织技术,2004,32(9):45-46.

[2] 张一鸣,杨兵,徐卫林.100铬合金钢领的开发及性能[J].棉纺织技术,2009,37(6):17-19.

[3] 张一鸣.徐卫林.曹根阳.国产钢领的发展与创新[J].纺织器材,2014,41(3Z):40-44.

[4] 唐文辉.钢领钢丝圈间摩擦探讨[J].纺织器材,2015,42(1):5-11.

[5] 孔永华,李东方,宋东亮,等.瑞士Bräcker钢领与国产轴承钢钢领性能研究[J].棉纺织技术,2012,40(4):19-22.

[6] 姜涛.进口钢领钢丝圈使用实践[J].棉纺织技术,2004,32(3):52-53.

[7] Bräcker公司.Bräcker钢领钢丝圈使用手册及短纤纺纱[Z].瑞士:2008.

[8] 李春苗,徐学尹.布雷克钢领和钢丝圈的应用研究[J].棉纺织技术,2016,44(1):9-13.

[9] 董忍娥,李京泽,汪玉琪,等.提高国产钢领质量的几种技术措施[J].棉纺织技术,2016,44(1):14-17.

[10] 杨崇明.钢丝圈与纺织强国梦[J].纺织器材,2014,41(3Z):45-48.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Technology of Wise Use of Rings and Travelers

MIAO Dingshu

(Suzhou Textile Engineering Society, Suzhou 215004,China)

Considering the fact that varieties of yarn structures and fibers lead to great changes of spinning technology with high requirement of manufacturing rings and travelers,analysis of the ring and traveler’s research significance,the development trend,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technology and using of rings and travelers proves that good use of rings and travelers comprehensively and systematically mainly lies in the proper configurations for varieties of products,spinning technologies,counts,spinning conditions and optimization of specifications,proper running-in,and wise configuration ensure good use of rings and travelers.It is pointed out that future development of rings and traveles will be orientated with good adaptability,high speed,conformity of spinning process,excellent quality,long service life and mobilization.Good configuration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modern production with high speed,high quality and large package.

ring;traveler;high speed;heat treatment;surface treatment;configuration;wear;running-in cyc;failuer

2016-04-28

缪定蜀(1948—),男,南京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纺纱工艺、设备、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的研究。

时间:2016-10-08 21:28

TS103.82+2; TS103.81+3

A

1001-9634(2017)01-0056-06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61.1131.TS.

20161008.2128.086.html

猜你喜欢
钢领钢丝圈毛羽
环锭纺钢丝圈力学性能研究
纱线毛羽路径匹配追踪检测
12.00R20载重轮胎用圆形钢丝圈的研究
影响纱线毛羽试验结果主要因素探讨
基于贝叶斯阈值的纱线毛羽检测方法研究
钢领与钢领座卡扣式连接设想
纯棉细号纱钢领钢丝圈的选配实践
使用锥面钢领纺制粘胶包芯纱效果分析
基于机器视觉的玻璃纤维管纱毛羽检测
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成型机钢丝圈预置器的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