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免费学术资源分享及使用行为初探

2017-02-27 00:41罗晓兰李明
现代情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用户行为网络免费

罗晓兰+李明

〔摘要〕网络免费可获取的学术资源是科研中重要的信息检索来源,其质量评价、分享传播模式和知识产权等在学界备受关注,但却鲜有从用户使用行为角度对网络免费学术资源分享进行研究。以国内常用的在线文档分享网站“百度文库”为研究对象,利用网络问卷调查获取国内教学科研人员对百度文库的使用情况、对网络学术资源分享的版权意识、对网络免费分享的全文资源的质量评价等方面的数据,从用户使用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百度文库不是用户主要的学术文献资源检索来源,网站的易用性和可获得性促使用户持续使用。用户对其提供的资源质量及版权问题诸多疑惑和担忧,但这并不影响用户继续使用百度文库。

〔关键词〕网络;免费;学术资源;在线文档;分享平台;百度文库;用户行为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7.01.018

〔中图分类号〕G2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7)01-0100-06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academic research,the quality evaluation,sharing model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 online free academic resources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But the research from the aspect of user behavior is few in number.The study assessed questionnaire data from university teachers and postgraduated who had academic resource need and used the Baidu Wenku before.By getting their using behavior,the paper perceived copyright issues and quality assessment of Baidu Wenku to analyze their sharing and using behavior of online free academic resources.Results indicated that Baidu Wenku was not the major source in research and its perceived ease of use and easy access promoted users continue to use.Although they had confusion about resources quality and copyright sharing on the Baidu Wenku website,but this did not affect users continuance intention.

〔Key words〕internet;online free;academic resources;online document;sharing platform;Baidu Wenku;user behavior

1研究背景

1.1在线学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讨论

网络免费学术资源获取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问题,在线文档分享模式的出现让用户获取更多主动性和自由度,供给方和需求方在平台中自由进行资源共建共享互动,是针对文档类信息资源的一种创新的传播与利用模式,资源聚合、信息推送、用户激励和技术支撑等机制,为知识共享与用户学习提供了平台支撑与资源保障[1]。

目前在线文档分享平台的运营模式主要可以分为3类:付费使用模式、免费使用模式和混合模式。百度文库实行的是“免费加收费”模式,具体表现为以免费文档吸引用户,并针对部分对优质文档有特殊需要的用户提供版权收费文档[2]。

百度文库的资源来源渠道主要有以下几种:用户上传分享、机构合作分享等。网站的权责声明称:百度文库是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视频、音频的开放平台,为网友提供的信息存储空间,平台上所累积的文档、视频、音频,均来自热心用户的积极上传。百度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用户上传的文档、视频、音频内容。对于用户上传的文档内容之真实性引发的全部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百度文库的用户不能侵犯包括他人的著作权在内的知识产权以及其他权利。一旦由于用户上传的文档、视頻、音频发生权利纠纷或侵犯了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其责任由用户本人承担,因此给百度或任何第三方造成损失的,用户应负责全额赔偿。

学术界对百度文库的重点关注领域是其知识产权问题,平台利益关系维持方式引发相关产权纠纷,如在免费使用模式中,强调平台商和用户的关系构建号召用户主动上传文档分享知识,以此建构平台和用户之间合作互利的利益关系。在收到侵权起诉之后,百库文库停止部分侵权行为,通过“合作出版”等方式表示出了保护、实现作者版权收益的积极态度[3]。但平台的运营模式依然要求用户上传文档来获取所需文档的下载权限,这种模式依然会促使部分用户将从其他渠道获取的文档(如数据库、数字化文档等)上传到百度文库平台中供其他用户下载,这既会影响到平台文档的质量,也会让上传文档涉及知识产权问题。

“百度文库”对用户类型、分享地域没有做特别的限制,加之以“免费”为吸引用户的手段,明显弱化了版权资源的经济价值,萎缩了资源的利润空间[4]。平台运营方出于商业目的将知识产权问题的责任分化到普通用户头上,从平台易用性的角度来看确实给用户带来便利,但用户依然有必要需要明确其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并在使用中规范自身行为,因此有必要从用户使用角度来讨论在线文档分享平台的模式、知识产权等问题。

1.2网络免费学术资源使用行为研究

网络文库从本质上而言是自助出版的一种模式,文档贡献者、文档内容、文库平台、文档使用者和广告商构成了网络文库产业链的主要要素。网络免费学术资源的提供形式多种多样,在线文档分享平台是一种特殊的网络学术资源,用户可以将文档(如论文、报告、课件等)上传到平台上与其他用户分享,一般会将技术采纳模型和相关领域的理论结合起来构建新的模型来研究在线文档分享行为。刘洋[5]采用期望确认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将用户满意度作为影响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重要因素,实证研究表明信息质量、用户友好性和网站功能性都对用户的满意度有正向的促进作用。

已有的在线文档分享平台用户使用行为研究中仅仅关注用户对这类平台服务的采纳行为,并未讨论该类网站存在的合理性、用户对平台分享的文档来源和质量的关注、用户付费获取学术资源的行为、分享的免费文档在用户学术研究中所占的比例和重要程度等问题,这使得诸多与在线文档分享平台存在和使用有直接关系的问题被忽略。

UGC类型的文档提供确实给广大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也让信息、文献和知识在用户之间自由分享传播。但由于在线文档分享网站的特殊运营模式、用户激励模式以及其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应该综合考虑其用户使用行为、平台关注度、在用户科研中的地位、知识产权等问题,从用户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调查分析,获取需求方的真实看法,以期能找出正确规范在线文档分享平台的有效措施。

2研究设计及数据获取

2.1研究设计

以高校教师网络免费学术资源使用行为为研究内容,采用文献调研法了解本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结合资源获取的流程和使用行为特点,选取百度文库为研究对象,参考部分成熟的问卷,随机访问全国各地高校科研人员,获取研究数据。

以百度文库为代表的在线文档分享网站由于其资源获取便利性、检索方式快捷、资源一站式检索、贡献度奖励积分等制度获取众多用户拥趸,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也有学者指出应该多多借鉴免费网络数字资源提供方谷歌、百度等公司的成功经验[6]。同时,针对在线文档分享网站的知识产权问题的讨论的成果数量超越了其便利性和资源获取优势,成为业界学者担心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基于此,在研究问卷设计过程中参考了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观点和数据,根据研究主题分析结果提出本文的几个重要研究问题:第一,用户使用在线文档分享网站的原因;第二,用户使用在线文档分享网站的频率、在线文档分享网站在用户科研活动中的重要程度;第三,用户对从在线文档分享网站获取学术全文资源的知识产权意识;第四,用户继续使用在线文档分享网站的意愿。

2.2数据获取及预处理

根据文献调研和研究主题分析结果,以“百度文库”为研究对象设计出“免费学术资源获取行为调研问卷”,问卷包含19个题项,由人口学、百度文库使用情况、百度文库知识产权问题和持续使用意愿4个部分组成。问卷设计完成后邀请某高校图书馆20位教师、馆员和行政人员进行问卷预测试,针对问卷结构设计、逻辑关系、语言表达、问题设置等方面提出修改意见。

利用问卷星平台在线随机发放修改后的问卷,调研对象为有文献获取需求的高校教师、科研人员及在读研究生,问卷发放时间为2016年11月4日-11月11日,共回收问卷240份,有效问卷235份。样本来源于上海、北京、广东、湖北、浙江、河南、江苏、黑龙江、湖南、安徽、贵州、云南、天津、新疆、内蒙古、河北、广西等多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大学教师和在读研究生,人口学统计项目如表1所示。

3在线免费学术资源使用行为分析

3.1百度文库使用情况

问卷对用户使用百度文库的频率、是否将百度文库作为主要文献获取来源、使用百度文库中的功能频率、是否推荐他人使用百度文库作为文献获取来源等问题进行调研。统计结果详见图1。

从调研数据中可以看出,在使用过百度文库下载文献资源的用户中,约4成用户在科研资料搜索中较为频繁地使用该平台,但并未将百度文库作为主要的文献获取渠道。用户最常使用的是百度文库的搜索、浏览、下载功能,上传文档行为发生多数是因为需要获取所需文档的下载权限(详见图2)。约33.8%的用户向他人推荐过百度文库。

在百度文库使用行为中有一个显著特点:方便与免费。用户在调研中反映出使用百度文库是因为其便利性,免费是用户对百度文库的心理定位,在用户看来,正因为百度文库的使用和获取方便、搜索浏览免费,才会对该平台特别青睐,因此搜索、浏览功能使用频率最高,多数用户只浏览,不下载文献。而部分用户一旦涉及下载付费问题便会放弃下载文档,只愿意使用平台提供的免费文档。当然,平台为了保证文档数量和激励用户提供文档,制定规则获取财富值来换取下载券,如百度文库规定可通过上传文档、上传的文档被下载、完成文库悬赏任务来获取下载券。

目前,学术文献资源获取的主要途径依然是专业的学术数据库,属于付费获取且权限受限的资源,而百度文库这类在线文档分享平台则是免费资源的代表。在调研中,仅有10%的用户将百度文库作为主要的学术文献检索来源,在线文档分享平台由于其文献资源的存储模式、文献质量、专业学术资源的比例等因素在短期内不会成为与专业文献数据库抗衡的另一种在线资源提供方,但是如果任由用户在平台的积分和下载券激励机制下,将从其他渠道获取的任意文档上传至平台供用户任意下载,未来学术资源领域还会有更大的纷争出现。

用户虽然认可百度文库平台的价值,但是仍然只有不到4成的用户向其他人推荐过这类平台。这一点与百度文库这类文档分享平台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性是直接相关的,正因为百度文库只是作为一种补充和辅助的文献资源获取渠道,使用與否对用户的科研资料获取并不会有决定性的影响。但这种公开、共享的模式依然值得主流文献数据库借鉴[7],如果能妥善解决知识产权问题,也将会是一股极具竞争力的未来学术资源力量。

3.2百度文库使用原因

在线文档分享平台吸引用户最首要的原因是免费和方便,用户对其服务的满意度和认可度是平台获得用户黏性的关键因素。本研究从用户使用角度对百度文库被采纳的

具体原因进行分析,主要考虑其易获得性、资源丰富程度、与其他相关产品的关联性和一站式检索服务以及用户使用习惯等因素,具体统计结果详见图3。

百度文库的这些优势特点都是环环相扣的,且恰好能作为数据库资源功能和服务的补充。比如一站式检索到多种类型资源,检索到的资源不受限制地检索和浏览,能通过百度搜索或者百度学术直接搜索跳转,这些都是用户期待从专业数据库或者图书馆数字资源检索中获取的服务。虽然在线文档分享平台在资源质量上无法与数据库抗衡,即其有用性稍逊,但其易用性、易获得性却远超专业数据库。

3.3百度文库付费全文获取方式

在线文档分享平台提供的文档并非全部可以免费无限制地下载,部分文档需要获取下载券才能保存到本地。以百度文库为例,主要有以下4种方式可以获取下载权限:购买百度文库的VIP用户权限、直接购买百度文库的下载权限、参与百度文库的文档上传悬赏任务获取下载券、通过上传文档获取下载券。除此之外,调研中部分用户表示不愿意付费或者不使用收费文档,或者可以通过专门的下载软件、截图等方式获取文档全文。因为百度文库可以免费浏览全文,也有部分用户表示仅仅浏览全文即可,没有必要下载。

从调研结果来看(详见图4),用户对平台的收费下载行为并不支持,这与用户对文档分享平台的心理定位有直接关系。从获取成本和分享成本来看,专业数据库在购买版权、加工数字资源、数字资源在线服务、资源质量保障、运营维护等方面都付出一定成本,收取一定费用理所当然。而百度文库的文档主要由用户上传,其初始目的是为了分享知识,实现知识的自由交流,因此不具备付费使用的条件。另外,百度文库只是用户的补充文献获取来源,同样需要付费的条件下,用户可能会选择质量更加保障的专业数据库。

当然,获取在线文档分享平台的下载权限并不困难,只需要用户上传一定数量的文档即可获取所需文档的下载费用,这对于激励用户以下载文档为前提的持续上传文档行为有直接关系,想要获得别人的分享资源就必须先分享自己的资源。调研中有用户表示从未付费下载过文档,仅靠在平台的积分和积累的财富值即可满足下载所需,因此不难看出有大量用户在平台的激励机制下成为平台文档的积极贡献者。

3.4百度文库知识产权感知

用户在使用文档分享平台时是否会意识到知识产权问题,这一点在调研中有明确的显示,即4成左右的用户认为通过平台下载学术文献、超过半数的用户认为将从其他渠道获取的全文学术资源上传到平台涉及知识产权问题,仍有约35%的用户对于从文档分享平台下载和上传从其他途径获取的文档是否涉及知识产权问题表示“不清楚”(详见图5)。

从下载和上传两个题项的数据差异可见,用户对下载文献的知识产权担忧较小,对上传文档的知识产权担心更多。这种差异存在的原因可能是用户对于在线文档分享平台的资源还存在认识误区:第一,用户认为平台中可供浏览和下载的文献均是平台拥有版权的;第二,用户对平台中的文献版权归属不明确;第三,用户一般认为可从搜索引擎中免费下载的即是合法合理的,在解决文献需求的同时并未思考其版权问题,而上传从其他途径获取的全文学术资源由于事先知晓其版权归属而认为更有可能涉及版权问题。具体到将从学术数据库中下载的中英文文献全文上传到百度文库平台中供他人免费或者付费下载的行为,用户并不明确这种行为会否涉及版权问题,因此对这个问题有约3成的用户表示疑惑,而对于从百度文库中下载文献则有约4成的用户表示不清楚是不是涉及版权问题。

3.5百度文库学术资源质量感知

在线文档分享平台之所以不被用户作为主要的学术文献获取来源,资源质量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调研样本中有50.2%的用户表示对百度文库中的学术资源的质量比较担心。百度文库的易用性特征确实突出,但其中可用的学术文献太少,质量参差不齐,即其有用性低,无法满足用户对专业学术文献的需求。具体体现在用户对百度文库学术在科研活动中的应用方面:(1)是否会将百度文库下载的文献用到论文写作中;(2)是否会将百度文库下载的文献列为论文的参考文献,统计结果详见图6。

用户对这两个问题的反应差异不大,总体表现为由于对百度文库学术资源质量的担忧,只有约32%的用户经常将从百度文库获取的资源用在论文写作中,约有23%的用户会将从百度文库获取的学术文献列为论文的参考文献。

这一点与问卷中对百度文库使用行为的调研有联系,用户常用的功能是搜索和浏览,经常下载资源用在论文写作中的仅仅只是少数。

3.6百度文库持续使用意愿

从调研数据结果来看,57.5%的用户表示会继续使用百度文库作为全文资源获取来源,这说明百度文库虽然存在着资源质量、资源数量、知识产权等问题,但仍然可以帮助用户解决部分学术文献需求,而且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较高。作为一种公开获取、方便易用且在用户中颇有口碑的文献分享模式,其他资源类型提供者有必要从中吸取值得借鉴的经验。

4讨论

百度文库给用户的定位是“以传递知识力量为己任,帮助更多人快捷地获取信息并平等地提升自我”,利用“成长任务”、“悬赏任务”、“每日任务”等各种活动激励用户上传文档,通过这种运营模式帮助平台迅速积累大量资源。同时又通过签到、完成上传任务、上传收费文档、购买等方式帮助用户获取全文文献下载资格,让文献资源在供给方和需求方之间自由快速流转分享,不失为一种有活力的网络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模式。

但是,从问卷调研数据中反应的问题却不容忽视。从平台运营方来看,平台通过适当的激励机制和运营模式,吸引大量的文献资源和忠实用户。在遭遇版权纠纷时能及时做出回应,保证了平台的可持续发展。从在线资源共建共享角度来看,百度文库提供了一种可借鉴、可推广的良好运营模式,保持了平台的生命力和活力,是图书馆和信息中心进行资源建设时可以参考的模式。但美中不足的是,平台的激励机制模糊了知识产权问题,也影响了平台提供的文献资源的质量。用户自主性强,分享自由度高,资源可获得性强,但是没有审核机制和版权监督机制的文献资源服务平台,资源质量堪忧。并且平台没有做好资源审核和资源评价[8],没有对用户的分享行为进行良好的引导[9],仅仅通过平台介绍中的权责声明来规避责任还存在较多问题。

随着文档分享平台的技术与服务的继续完善、网络用户的日渐成熟,文档分享网站必将得到更好的发展。但是文档分享网站的发展必然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兼顾用户、版权方和文档分享平台三者的利益才能得到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10]。有关文档分享平台的很多研究问题仍然值得探究,目前国内主要的研究方向都集中在平台的知识产权上,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应该借鉴国外类似共建共享资源平台的构建经验,结合用户行为模型,从用户行为、资源建设、知识产权等多角度融合研究,以期能对文档资源共享平台和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服务提供更多可行的建议。

参考文献

[1]姚平.我国网络文库运营模式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5.

[2]王欢妮.文档分享平台的利益协调及发展[J].现代出版,2014,(2):35-37.

[3]王熙,何冬英.“数字出版”的界定及其法律规制——“百度文库侵权案”引发的思考[J].编辑之友,2011,(10):91-93.

[4]田燕.高校图书馆在数字化文库建设中的版权角色与版权管理──结合“百度文库”相关版权纠纷案件的分析[J].图书馆,2015,(10):84-87.

[5]刘洋.在线文档分享平台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

[6]龚亦农.看用户体验对自存储态度的影响——机构知识库与文档分享网站的用户功能比较[J].情报科学,2015,(1):84-88.

[7]夏一红.在线文档分享对信息资源服务的启示[J].图书馆论坛,2012,(3):148-150,180.

[8]方鹏程.用户贡献内容质量评价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1.

[9]高峰,肖希明.公共數字文化资源利用中的公众版权意识调查[J].图书馆论坛,2015,(12):88-94,109.

[10]梁嘉.文档分享—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共享的新模式[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3.

(本文责任编辑:孙国雷)

猜你喜欢
用户行为网络免费
该不该免费送货
免费开放
二十四气推拿 常年免费学习
电力高校图书馆转型智库服务的研究
社会化媒体用户使用动机与行为探析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