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粳稻种质苗期耐碱鉴定与评价

2017-02-28 09:16张国民马军韬王永力张丽艳邓凌伟
中国种业 2017年1期
关键词:糯稻粳稻盐碱地

王 英 张国民 马军韬 王永力 张丽艳 邓凌伟

(中国科学院北方粳稻分子育种联合研究中心/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哈尔滨 150086)

寒地粳稻种质苗期耐碱鉴定与评价

王 英 张国民 马军韬 王永力 张丽艳 邓凌伟

(中国科学院北方粳稻分子育种联合研究中心/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哈尔滨 150086)

对于水稻来说,盐碱危害是最典型和涉及面最广的非生物胁迫之一。位于东北粮食主产区的苏打盐碱地面积广阔,同时,由于耐碱水稻品种匮乏,严重限制粮食总产量的提高,筛选、鉴定适合盐碱地种植的耐碱粳稻种质资源迫在眉睫。利用水培筛选方法,对190份寒地粳稻种质资源进行苗期耐碱性鉴定与评价,筛选出苗期耐碱粳稻种质5份,为耐碱粳稻新品种的培育奠定基础。其中地方品种、推广品种和外引品种的苗期耐碱性存在一定差异,糯稻以及我国寒地粳稻地方种质的耐碱性不应忽视。

水稻;苗期;耐碱性;鉴定

全球约有9亿hm2土地遭受到盐碱危害,占世界总耕地面积的20%[1]。我国近1/5的耕地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盐碱化[2]。位于东北粮食主产区的苏打盐碱地面积高达765.7万hm2,约占全国盐碱地总面积的7.7%[3],严重限制了粮食产量的增加。由于苏打盐碱地特殊的理化性质,多数不适宜发展旱地农业[4]。虽然水稻属于盐碱中等敏感的作物[5],即非盐生植物,但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证明,水稻生长的特殊水环境,对土体可溶性盐碱的淋溶作用能够淡化土壤表层盐碱度、改良劣质土壤,其根系具有分泌有机酸和吸收盐分的作用,也能降低土壤盐碱性。所以,水稻成为改良盐碱地的首选作物[6],同时,盐碱地也成为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最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这种“变废为宝”的做法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7]。

然而,由于耐碱水稻品种的匮乏,导致现有碱地水稻品种产量低、品质差,不能满足于生产实践。因此,筛选、鉴定适合松嫩苏打盐碱地的耐碱粳稻种质资源尤为重要。本研究以190份寒地粳稻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苗期耐碱胁迫处理,进行耐碱性鉴定和评价,获得了不同耐碱类型的基础种质,以指导耐碱亲本组配,为培育耐碱品种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选取190份寒地粳稻种质资源(包括地方品种5份、推广品种151份和外引品种34份)进行苗期耐碱性鉴定。

1.2 方法从190份粳稻种质资源中挑选50粒饱满的种子,于50℃烘3d打破休眠,用1%的次氯酸钠进行表面消毒10min,清洗后在28℃下催芽2d,选取露白且发芽一致的种子,播种于底部带有尼龙网的泡沫盘小孔中,每个泡沫盘共13排,每排10孔,每个品种播1排,每孔2粒种子,置于20L盛有水的塑料盆中,用pH值5.5左右的清水培养至2叶1心期,将清水换成0.05% Na2CO3的Yoshida营养液预处理4d后将Na2CO3浓度提高到0.15%,并调节pH值至9.0,每周更换1次营养液。温室昼夜温度保持在30℃/25℃,湿度为60%左右。调查项目为存活天数和叶片碱害级别(表1)。

表1国际水稻所制定的盐/碱危害症状目测法分级标准

2 结果与分析

2.1 碱胁迫对水稻苗期的影响对190份粳稻种质资源进行耐碱胁迫发现,水稻幼苗地下部和地上部都会受到碱胁迫的影响,具体危害如下:总体上,碱胁迫对水稻幼苗地下部的主要危害表现为根系变黄、变软;而针对地上部的叶片来说,首先受到影响的是下部叶片,然后从下到上依次受到危害,直至最后的新叶生长受到抑制;就相邻叶片来说,下部叶片没有完全枯死时,上部叶片已经遭受碱害,正是由于碱害的发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所以本试验也发现,对受到碱危害的植株更换正常营养液后,在一段时间内,碱危害症状仍会加剧;如果只就1片叶子,碱害从叶尖和边缘开始蔓延至整个叶片;同时,水稻秧苗的茎秆也会随着碱害加重而逐渐变软。

2.2 寒地粳稻种质苗期耐碱性鉴定对190份寒地粳稻种质进行苗期耐碱性鉴定结果表明:平均耐碱级别为7.1级,平均存活天数为7.3d,其耐碱级别和存活天数的相关系数为-0.87,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也就是说,碱害级别越低,水稻受到的伤害越小,其幼苗存活天数越长,植株的耐碱性越强。190份寒地粳稻种质的耐碱性分别归属于3级、5级、7级和9级,其相对应的种质数量分别为1份、4份、174份和11份,平均存活天数分别为12.5d、10.0d、7.3d和5.6d(表2)。共筛选出耐碱性粳稻种质5份,其中,耐碱材料1份,为长白9号,来源于推广品种;中耐碱性材料4份,分别为无名株(地方品种)、范龙稻(地方品种)、双丰糯(外引品种)和富士光(外引品种)(表3)。

表2粳稻种质资源苗期耐碱相关性状表现

表3耐碱种质资源耐碱表现

2.3 不同类型粳稻材料的耐碱性差异由表4可以看出,151份推广品种中耐碱品种1份,其耐碱等级为3级;地方品种中耐碱品种2份,耐碱等级均为5级;国外品种中耐碱品种2份,耐碱等级均为5级。绝大多数粳稻种质属于不耐碱材料,其中150份来源于推广品种,3份来源于地方品种,32份来源于国外品种。按照粘糯类型分,172份粘稻品种的平均耐碱级别为7.1级,平均存活天数为7.2d,筛选出的耐碱品种数量为4个;18份糯稻种质的平均耐碱级别为6.8级,平均存活天数为7.6d,其中4份国外糯稻品种平均耐碱级别为6.5级,平均存活天数为7.9d,筛选出1份耐碱品种,14份国内糯稻推广品种平均耐碱级别为7级,平均存活天数为7.3d。

表4不同来源种质耐碱性比较

3 讨论与结论

碱胁迫对水稻危害较大,其主要表现为发芽率低、叶片失水卷曲直至枯黄死亡。水稻育秧移栽的栽培方式成功避免了发芽期碱害,相对于水稻的生殖生长来说,水稻苗期对盐碱危害更加敏感,特别是2叶1心期是水稻苗期最敏感时期[8]。如果水稻苗期经受不住盐碱胁迫,不可能完成随后的生殖生长阶段,更谈不上最终产量的获得,所以,对于水稻这种插秧方式的作物来说,水稻苗期耐碱性的研究格外重要,是培育耐碱水稻品种的第1步。

从碱胁迫对水稻苗期危害表现可以看出,碱胁迫是一个持续的发展过程,所以进行耐碱苗期筛选,特别对F2群体的苗期耐碱筛选并需要保留耐碱株系时,必须保证植株有一定量的健壮叶片时更换正常营养液,否则保苗不宜成功。

本试验表明,不同类型寒地粳稻种质的耐碱性存在差异。推广品种中绝大多数为不耐碱品种,长白9号是黑龙江省从吉林省引进的品种,其耐碱性表现强势;而地方品种和国外品种中耐碱资源所占比例相对较高。由于本试验中,国外品种,特别是地方品种数量相对较少,得出以上结论并不能完全具有代表性,但可以看出,地方品种和国外品种中存在一定的耐碱资源,因此,不要忽视对地方粳稻种质的耐碱性评价和利用。由于筛选出的糯稻耐碱品种来源于国外品种,导致国外糯稻品种比国内推广的糯稻品种的耐碱性好,其主要原因是我国推广的粳糯水稻材料较少,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26年间,黑龙江省审定推广的糯稻品种仅有14个[9],相对粘稻来说,糯稻育种明显落后,导致糯稻推广材料数量较少,相关研究也相对滞后。但前期研究表明,糯稻在耐荫、耐寒、耐瘠方面比粘稻强[10];从本试验结果表明,糯稻耐碱性优于粘稻,但需要更多的糯稻,尤其是粳糯种质进行验证,同时,糯稻耐碱机理的研究也有待开展。

[1] Flowers T J.Improving crop salt tolerance[J].J Exp Bot,2004,55(396):307-319

[2] 周和平,张立新,禹锋,等.我国盐碱地改良技术综述及展望[J].现代农业科技,2007(11):159-164

[3] 王春裕,武志杰,石元亮,等.中国东北地区的盐渍土资源[J].土壤通报,2004,35(5):643-647

[4] 王绍伦.花生耐盐碱品种筛选试验与省区域试验的比较[J].中国种业,2013(S1):7-12

[5] 祁栋灵,郭桂珍,李明哲,等.水稻耐盐碱性生理和遗传研究进展[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7,8(4):486-493

[6] 裘善文.松嫩平原盐碱地与风沙地农业综合发展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7] 张瑞珍,邵玺文,童淑媛,等.盐碱胁迫对水稻源库与产量的影响[J].中国水稻科学,2006,20(1):116-118

[8] Flowers T J,Yeo A R.Variability in the resistance of sodium chloride salinity within rice(Oryza sativa L.)varieties[J].New Phytol,1981,88(2):363-373

[9] 刘宇强,刘晴,高世伟,等.黑龙江省主栽糯稻遗传背景研究[J].中国稻米,2016,22(1):22-24

[10] 熊华.糯稻的抗病性与主要病害的防治研究[J].湖北植保,2015(6):42-44

2016-10-31)

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创新工程(2014QN02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引进博士人员科研启动金项目(201507-15);黑龙江省院科技合作项目(YS16B10)

猜你喜欢
糯稻粳稻盐碱地
我国双季早粳稻实现“零的突破”
张巍婷 盐碱地上拓出“常丰”路
解读粳稻品种南方种植播期
盐碱地枸杞提质增效关键技术
三种土壤改良剂对盐碱地冬枣园的影响
黔东南稻作农业文化景观与糯稻品种的多样性保护
单季杂交晚糯稻组合浙糯优1号
播期播量对晚粳稻宁84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黎平香禾糯稻丰收
杂交粳稻与常规粳稻主要性状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