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市马铃薯晚疫病偏重发生的原因及绿色防控对策

2017-02-28 06:18雷必胜陈洪波周扬
湖北植保 2017年1期
关键词:利川市晚疫病抗病性

雷必胜陈洪波周扬

(1.湖北省利川市凉雾乡农业服务中心 445400;2.湖北省利川市植物保护站 445400;

3.湖北省植物保护总站武汉 430070)

利川市马铃薯晚疫病偏重发生的原因及绿色防控对策

雷必胜1陈洪波2周扬3

(1.湖北省利川市凉雾乡农业服务中心 445400;2.湖北省利川市植物保护站 445400;

3.湖北省植物保护总站武汉 430070)

利川市位于湖北西南部,适合春马铃薯栽培,但受品种抗性、菌源量、气候条件和栽培管理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马铃薯晚疫病在利川市常年中等偏重发生,是导致马铃薯大面积减产的主要因素。为此,作者经过多年观察、试验、调查分析和查阅有关资料等,摸清马铃薯晚疫病偏重发生的原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绿色防控技术对策。

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原因防控对策

利川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跨东经108° 21′~109°18′,北纬29°42′~30°39′。年平均气温12.3℃,无霜期232d,年降水量1 200mm~ 1400mm,日照时数1298.9h。非常适合春马铃薯栽培。近年来,随着利川市种植业结构的深化调整,春马铃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14年已达28.67khm2。但由于受品种抗性较差、初次侵染菌源量大、气候条件适宜和栽培管理水平较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马铃薯晚疫病在全市发生危害较重,直接影响农民的经济收入,成为制约马铃薯优质高产的主要因素之一。按照“科学用药、绿色发展”要求,为切实转变马铃薯晚疫病防控理念,实现农业部“2020年农药零增长”的目标,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经过多年观察、试验、调查分析、查阅有关资料,摸清了马铃薯晚疫病偏重发生原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绿色防控技术对策。

1 发生为害原因

1.1 主栽品种抗性较差

品种抗病性差是马铃薯晚疫病发生严重的直接原因。目前,利川市马铃薯主栽品种有米拉、鄂马铃薯五号、鄂马铃薯十号等,其品种抗病性均较差。

1.2 初次侵染菌源量大

马铃薯晚疫病致病疫霉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 (Mont.)de bary主要在病薯病残组织、土壤中越冬。其中带菌种薯是主要的初次侵染源。长期以来,利川市马铃薯种植面积大,马铃薯品种多乱杂,种薯质量参差不齐。一是部分农户生产用种习惯为自留自用;二是较多农户缺乏种薯与商品薯的概念,购种时大多因价格因素选用脱毒薯已种植了多代的生产薯作种薯,甚至在市场上直接购买商品薯作种薯,造成全市优质脱毒良种覆盖率不高;三是许多农户在播种时未能剔除带菌病薯,不进行种薯消毒,导致种薯带菌率较高。

1.3 气候环境条件适宜

气候条件是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和流行的决定因素,利川市马铃薯生长期连阴雨的气候环境条件十分有利于晚疫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囊的产生和萌发,病菌大量繁殖和侵染,导致病害发生和流行。

1.4 栽培管理水平较低

栽培管理水平较低也是导致马铃薯晚疫病发生为害较重的原因之一。利川市马铃薯栽培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现象:一是部分农户习惯传统的平地穴播,不开排水沟、整地质量差、不中耕培土,造成薯苗长势弱、抗病能力低;二是施肥普遍存在重氮轻磷钾现象,导致植株徒长,特别是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播种密度较大的田块。田间通透性差,形成了有利于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流行的田间小气候;三是农户防治意识普遍淡薄,对马铃薯晚疫病的危害性认识不够,缺乏主动防治意识,耽误了最佳防治时机,并且选药不当、喷药不规范,导致控制效果较差。

2 防控对策

要安全、经济、有效地控制晚疫病危害,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采取以选用抗病良种为中心,压低菌源为前提,健身栽培为基础,科学用药为保障的综合绿色防控对策。

2.1 农业防治

2.1.1 因地制宜,合理选用优良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晚疫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但马铃薯不同品种对晚疫病的抗病能力有较大差别。当前生产上使用的品种大多是遗传基础较窄的垂直抗性品种,连续种植较长一段时间后,容易丧失抗病性。因此,加强筛选和推广具有多基因或水平抗病性的优良品种,是预防晚疫病发生流行的根本措施。从2014年~2015年利川市引进的几个马铃薯生产品种的引种示范结果看,鄂马铃薯五号、鄂马铃薯十号抗病性较强,且产量高、品质好、适应性强,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2.1.2 选用脱毒种薯,搞好种薯消毒

选用脱毒生产种薯,精选种薯,严格种薯药剂消毒处理是减少菌源的重要措施。生产上要用脱毒种薯,避免使用自留种、商品薯和已种植多代的脱毒薯品种。精选种薯,严格挑选表面光滑、无病班和无损伤的薯块作种薯。种薯切块时,切刀用0.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播种前用70%甲霜灵锰锌或0.19%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达到从源头上控制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的目的。

2.1.3 垄作栽培,合理密植

改平作栽培为垄作栽培(单垄单行),合理密植,可有效改善田间小气候,增加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抗病力,降低病害的发生机率,减轻病害发生程度。种植密度应根据不同品种生育期长短、结果习性以及不同种植模式确定。

2.1.4 配方施肥,强化田管

合理的配方施肥可增强植株的抗病力。磷肥充足时,能提高氮肥利用率,促进根系发育,幼苗发育健壮,有利于植株体内的各种物质的转化和代谢,增强植株抗旱、抗寒能力和适应性;钾肥有利于增强植株光合作用,促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纤维素的合成,从而使植株健壮生长,对增强植株的抗倒、抗寒、抗病能力效果显著。因此,生产上应避免偏施氮肥,要增施磷、钾肥,一般N、P、K比例以2:1:4为宜,亩施农家肥1 500kg或氮肥30kg、过磷酸钙50kg、硫酸钾50kg。此外,在马铃薯生长期要及时排渍,雨后及时排水,以降低田间湿度,创造不利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有效控制病害发生和流行。在生长中前期要增加培土次数和培土厚度,避免块茎裸露,减少游动孢子囊侵染块茎的机会,一般进行2次~3次中耕培土,一是苗齐后结合除草进行一次中耕,二是苗高15cm左右时结合追肥进行浅中耕小培土,三是封行前进行第三次浅中耕大培土。

2.2 化学防治

2.2.1 提高抗晚疫病能力

在马铃薯3叶~4叶期时,每667m2用70%霜脲氰锰锌(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100g或50%烯酰吗啉(巴斯夫安克)可湿性粉剂42g或72%锰锌·霜脲可湿性粉剂100g进行大田喷雾,可显著提高抗晚疫病能力。

2.2.2 选择适宜药剂,适时施药防治。

当苗高15cm左右时,667m2用58%甲霜灵锰锌WP80g~100g对水50kg喷雾;如遇发病,则在发病初期及时拔除中心病株带出田间深埋,并可选用68.75%氟菌·霜霉威(银法利)WP 75g或52.5%恶唑酮霜脲氰(杜邦抑快净)WG 18g进行防治;如遇阴雨天气,7d~10d后再施药1次。为减少农药抗药性的产生,最好多种药剂交替使用,有条件的地方应积极组织专业化防治队伍,实施统防统治,做到对症下药、科学用药,努力推行多种产业化发展模式,确保马铃薯优质、高产、高效。

S435.32

B

1005-6114(2017)01-043-003

2016-11-12

雷必胜(1974-),男,农艺师,长期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利川市晚疫病抗病性
木薯UDP依赖型糖基转移酶14基因在木薯抗病性中的功能研究
通过CRISPR/Cas9技术突变BnMLO6基因提高甘蓝型油菜的抗病性
临汾市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趋势预报
如何防治大棚番茄晚疫病
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趋势预报
植物免疫蛋白对有机栽培番茄生长、产量、品质及抗病性的影响
黑龙江省发现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A2交配型
招商引资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以利川市的调查为例
着力建设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美好社会——基于利川市发展实践的几点思考
基本农田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利川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