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方药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进展※

2017-02-28 08:29艾思羽任艳玲张添昊
河北中医 2017年2期
关键词:左归丸信号转导方药

艾思羽 任艳玲 张添昊 秦 臻

(辽宁中医药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辽宁 沈阳 110032)

补肾方药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进展※

艾思羽 任艳玲△张添昊 秦 臻

(辽宁中医药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辽宁 沈阳 110032)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所引起的腰背部疼痛、活动不利、身高缩短、驼背甚至骨折等临床表现,严重影响中老年妇女的生活质量。已有众多研究证实补肾方药能够明显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有效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并且具有整体疗效好、副作用少的中医独有优势。本文从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探讨补肾方药干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机制,为补肾方药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提供科学依据。

绝经后骨质疏松;信号转导;转化生长因子β;补肾方药;综述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是指绝经后妇女由于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水平下降,从而导致骨吸收大于骨形成,出现以低骨量和骨组织显微结构退行性变为其特征,骨脆性和骨折易感性增加的一种全身代谢疾病[1]。先后受绝经和衰老因素的影响,快速骨量丢失多发生在50~70岁中老龄妇女,尤其50岁以后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增加,其造成骨折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呈指数增长[2]。由于退行性病变引起的腰背部疼痛、活动不利、身高缩短、驼背甚至骨折等临床表现,严重影响中老年妇女的生活质量。PMOP属中医学骨痹、骨痿范畴,肾虚是PMOP发病的根本原因[3],故补肾方药防治PMOP成为时下研究的主流方向之一,再结合研究热门Smads蛋白介导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信号转导通路,对补肾方药防治PMOP的机制综述如下。

1 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概述

1.1 TGF-β超家族 TGF-β超家族是由一类结构和功能相关的多肽生长因子亚家族组成,包括内分泌型多肽分子TGF-βs、骨形成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s)、活化素(activins)、抑制素(inhibins)等[4]。研究证实,TGF-β能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刺激细胞外基质合成,同时还能降低骨转换,促进骨与软骨的形成,加快破骨细胞的凋亡[5]。现已发现脊椎动物中TGF-β有5种异构体,即TGF-β1、TGF-β2、TGF-β3、TGF-β4、TGF-β5,哺乳动物只有前3种结构,其中最早发现和研究最充分的是TGF-β1。TGF-β广泛存在于正常组织及转化细胞中,以骨组织和血小板中的含量最为丰富,其中骨组织中的表达高于其他组织100倍[6],在骨形成和骨重建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TGF-β信号转导首先是其配体与细胞膜上的TGF-β受体相结合。现已知有Ⅰ型(主要是TβRⅠ)、Ⅱ型(主要是TβRⅡ)和Ⅲ型受体(也称附属受体),目前认为,Ⅲ型受体参与调节配体和受体的结合,真正起信号转导作用的是Ⅰ型和Ⅱ型受体[7]。

1.2 Smad蛋白 到目前为止,在哺乳动物中已经发现了9种Smad蛋白,按照其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3种类型,即受体激酶型(Recepter-regulated Smad,R-Smad)、通用型(Co-mediator Smad,Co-Smad)、抑制型(Inhibi-tory Smad,I-Smad)。R-Smad包括Smad1、Smad2、Smad3、Smad5、Smad8、Smad9,它们是Ⅰ型受体激酶的底物,R-Smad又分为2类,由TGF-β激活的TGFβ-R-Smads,包括Smad2、Smad3,以及由BMP激活的BMP-R-Smads,包括Smad1、Smad5、Smad8;Co-Smad在哺乳动物中仅发现Smad4,为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和TGF-β信号转导途径的共同通路,通过与R-Smads结合形成异源复合物进入核内参与信号传递;I-Smad包括Smad6、Smad7,可以抑制受体激活的Smad介导的信号转导,其中Smad6能够抑制Smad1和Smad2,但不能抑制Smad3的磷酸化,Smad7是TGF-β信号通路的通用抑制剂。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是当今研究PMOP发病机制的新热点,该信号转导通路的中心内容如下:TGF-β直接和TβRⅡ结合,活化的TβRⅡ会募集及结合TβRⅠ,活化的TβRⅠ磷酸化R-Smads,R-Smads中的Smad2、Smad3传导TGF-β的信号,并与Smad4形成异源二聚体进入核内,调节靶基因的转录,Smad7可通过竞争性的与TβRⅠ结合,抑制TβRⅠ对Smad2和Smad3的磷酸化,起到负反馈调节作用,同时增加泛素介导的TβRⅠ自身降解。

2 补肾方药对PMOP的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的干预

2.1 补肾方药与PMOP 实验研究充分证明了补肾方药有防治PMOP的作用,临床研究进一步从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疼痛、副作用等方面评价补肾方药的治疗优势,增加了补肾方药临床推广的可行性。中药复方的实验研究中,邓洋洋等[8]研究结果表明补肾中药(鹿茸、牡蛎)增加PMOP大鼠骨密度,并且能够改变子宫指数,为今后深入研究和开发防治PMOP新药中药提供了依据。尚立芝等[9]学者研究结果显示补肾方药(淫羊藿、补骨脂等)能升高血清雌激素,抑制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α的分泌,对骨吸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上调血清中TGF-β1表达,促进骨形成,从而有效防治PMOP。中成药实验研究中,骨松康胶囊(淫羊藿、仙茅、制川乌、制草乌、当归、川芎、巴戟天等)[10]、左归丸(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菟丝子、枸杞子、牛膝、鹿角胶、龟甲胶)[11]、金匮肾气丸(生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桂枝、制附子)[12]、地附补肾颗粒(熟地黄、附子、黄精、淫羊藿、巴戟天、川芎、骨碎补、地鳖虫)[13]等,都能够显著增加PMOP大鼠骨密度,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甚至能逆转去卵巢大鼠高骨转换状态,起类激素样作用,有效防治PMOP。在大量的临床研究中,也有很多种补肾方药被证实能有效治疗PMOP,常见的有左归丸[14]、六味地黄丸[15]、青蛾丸(补骨脂、杜仲、胡桃、蒜膏为丸)[16]、强骨胶囊(骨碎补)[17]、二仙汤[18]、仙灵骨葆(胶囊)(淫羊藿、川断续、补骨脂、丹参、知母等)[19]、金匮肾气丸[20]等,补肾方药能减轻患者疼痛,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腰椎、股骨或者胫骨骨密度,增强骨强度,并兼有副作用小的中药优势。

2.2 补肾方药对PMOP的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的干预 《素问·宣明五气》曰“肾主骨”,《素问·六节藏象论》曰“肾其充在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肾生骨髓”,《素问·逆调论》曰“是人者,素肾气胜,以水为事,太阳气衰,肾脂枯不长……肾者水也,而生于骨,肾不生,则髓不能满,故寒甚至骨也,所以不能冻栗者……病名曰骨痹,是人当挛节也” 。从传统中医学理论方面解释说明了“肾”与“骨”的密切关系,即肾主骨,骨的强弱与肾中精气盛衰关系密切,故众多实验多从“肾”和“骨”的角度入手,既阐明了“肾主骨,生髓”的内在机制,又为补肾生髓法治疗骨质疏松症提供了理论基础。沈自尹[21]的研究发现,肾虚的病理机制还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有密切关系。马文杰等[22]研究指出绝经后妇女患有甲状腺疾病,可以影响骨代谢,导致骨量丢失,增加骨折风险。综上所述,下面将从肾、骨、下丘脑、甲状腺4个方面来总结补肾方药干预PMOP的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的机制。

2.2.1 体内实验中补肾方药对PMOP各组织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的干预

2.2.1.1 补肾方药对PMOP肾组织中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的干预 补肾益气中药(黄芪、骨碎补、淫羊藿等)、左归丸等补肾方药能有效防治PMOP,其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调控肾脏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来实现的。李娅玲[23]研究左归丸干预去卵巢大鼠12周后,高转换骨代谢降低、骨密度升高,能够下调肾组织中TGF-β1、Smad4的mRNA表达,从而抑制骨吸收,纠正骨代谢紊乱,改善去卵巢后大鼠骨质疏松状态,通过补肾填精的方法起到防治PMOP的作用。马翔[24]研究补肾益气中药(黄芪、骨碎补、淫羊藿等)干预去卵巢大鼠12周后,显著增强股骨骨密度,调节骨代谢,改善性激素水平,下调肾脏中TGF-β1的表达。

2.2.1.2 补肾方药对PMOP骨组织中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的干预 左归丸、强骨康疏方、密骨颗粒等补肾方药能有效防治PMOP,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骨组织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来实现的。吕海波[25]采用左归丸干预去卵巢大鼠120 d后,能够有效调节高转化型骨代谢紊乱,促进骨形成抑制骨丢失,增加骨矿含量,起到类雌激素样作用,能明显上调骨组织中TGF-β1、Smad4 mRNA的表达,表明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可能是PMOP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任艳玲等[26-28]分别采用补肾益气生精中药(人参、熟地黄、鹿角胶、杜仲等)和密骨颗粒(人参、熟地黄、鹿角胶、杜仲等)干预去卵巢大鼠12周后,能够提高大鼠股骨骨密度,并且可以从mRNA及蛋白水平提高骨组织中TGF-β1、Smad2和Smad4表达,信号转导分子TGF-β1、Smad2和Smad4表达水平的下调可能是PMOP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

2.2.1.3 补肾方药对PMOP下丘脑—肾—骨中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的干预 目前,仅见下丘脑—肾—骨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中TGF-β1的相关研究,还没有发现有关Samds蛋白的研究报道,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郑洪新等[29]应用补肾益髓药物(鹿茸、牡蛎等)12周后,明显提高股骨骨密度。在mRNA及蛋白水平上,上调骨、肾组织TGF-β1的表达水平,同时明显下调下丘脑组织TGF-β1的表达水平。该实验表明补肾益髓中药能够有效防治PMOP,对下丘脑—肾—骨反馈机制有明显的调控作用。

2.2.1.4 补肾方药对PMOP甲状腺组织中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的干预 现阶段仅见有甲状腺组织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中TGF-β1的文献报道,Samds蛋白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探索,同时还可以通过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着手更详尽地研究补肾方药防治PMOP的机制。李小英[30]采用补肾健脾活血中成药宝骨康介导去卵巢大鼠12周后,显著增强大鼠股骨、胫骨骨密度和子宫指数,调节骨代谢,改善性激素水平,在蛋白水平上下调了甲状腺组织中TGF-β1的表达,说明宝骨康对PMOP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甲状腺中的TGF-β1蛋白表达完成的。

2.2.2 体外实验中补肾方药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的干预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rm cells,BMSCs)是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及自我更新能力的干细胞,其能通过分化为成骨细胞而促进骨形成[31]。随着年龄增长BMSCs更趋向成脂分化,使成骨能力减弱,导致骨质疏松症。BMSCs的成骨分化可受到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补肾中药在BMSCs成骨与成脂诱导方面的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卞琴等[32]研究3种补肾中药(淫羊藿、补骨脂、女贞子)的有效成分可能从增加BMSCs细胞外基质、促进生长因子相关信号通路、增加蛋白合成等方面促进BMSCs成骨分化的作用,从而实现治疗骨质疏松症。宋囡等[33]研究发现,左归丸、右归丸含药血清能够协同诱导剂促进BMSCs成骨分化,左归丸促进BMSCs成骨分化的作用优于右归丸。孙月娇等[34]进一步研究发现,左归丸、右归丸含药血清通过TGF-β1及其信号转导蛋白Smad2、Smad3促进BMSCs成骨分化,其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来实现的。徐岩等[35]研究补充了左归丸、右归丸对BMSCs分化的调节具有双向性,BMSCs在促进成骨分化的同时又抑制BMSCs成脂分化。葛心慈等[36-37]进一步研究显示,左归丸、右归丸及其拆方均能抑制BMSCs的成脂分化,右归丸抑制成脂分化的作用优于左归丸,其进一步机制待深入研究。

3 结 语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PMOP的发病率也不断增长,单纯长期的使用西药治疗PMOP有较大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而补肾方药已经证实是一种很好的骨质疏松症补充治疗药物,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利用补肾方药治疗PMOP,通过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作为调节机制已成为一种趋势。目前,在实验研究中,补肾方药防治PMOP在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方面还存在不足,无论在肾、骨、下丘脑、甲状腺任何组织研究中,多局限在TGF-β1的基因和蛋白水平的研究,TGF-β1受体及其信号转导蛋白Smad2、Smad3、Smad4的研究相对较少,而Smad7蛋白在PMOP的实验研究中涉猎更少。鉴于以上近年来实验研究总结,我们应充分利用病理、免疫、分子生物学等现代科学方法,从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系统地研究探讨补肾方药防治PMOP的作用机制,从而不断提高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的水平,更好地为补肾方药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 刘忠厚.骨质疏松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529.

[2] 张亚军,刘忠厚,张鹏.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0,16(3):229-234.

[3] 眭承志.关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的中医理论探析[J].光明中医,2007,22(11):19-22.

[4] 杨人强.转化生长因子β家族信号转导的研究进展[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4,44(1):120-123.

[5] 聂宇.转化生长因子β与骨质疏松症关系的研究进展[J].安徽医药,2010,14(12):1489-1490.

[6] Tsiridis E,Upadhyay N,Giannoudis P.Molecular aspects of fracture healing: which are the important molecules[J]. Injury,2007,38(Suppl1):11-25.

[7] 王艳梅,木合塔尔·霍加,张晨.转化生长因子β及其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1,17(22):3367-3369.

[8] 邓洋洋,郑洪新,王思程,等.补肾中药对去卵巢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骨密度、子宫指数影响的实验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2,39(9):1867-1869.

[9] 尚立芝,王付,李沛.补肾方药对骨质疏松大鼠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α及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12):3237-3239.

[10] 魏玉芳.补肾法对大鼠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的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7,28(6):544-545.

[11] 任艳玲,吕海波,赵金茹,等.补肾填精方药抗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C]//全国第3届临床中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204-208.

[12] 王建伟,马勇,周玲玲,等.金匮肾气丸联合葡萄糖酸钙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的影响[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1,17(1):60-63.

[13] 丁海虎.地附补肾颗粒对去卵巢所致骨质疏松症大鼠作用的实验与机制探讨[D].蚌埠:蚌埠医学院,2013.

[14] 关媛.左归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临床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5.

[15] 马春.六味地黄丸联合钙剂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1,1(18):74-75.

[16] 夏雪,马陈,沈霖,等.古方青娥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6,24(7):20-22.

[17] 徐宏,任德华,梁柱,等.强骨胶囊合阿仑磷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4(4):503-504.

[18] 叶丙霖,李盛华,李淑玲,等.二仙汤联合依降钙素治疗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6,23(6):23-26.

[19] 王旭凯,王英,杨有庚,等.仙灵骨葆胶囊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12):1707-1708.

[20] 李刚.金匮肾气丸联用葡萄糖酸钙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

[21] 沈自尹.从肾本质研究到证本质研究的思考与实践[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0,34(4):4-7.

[22] 马文杰,易茜璐,于明香.甲状腺疾病与骨质疏松关系的研究进展[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2,39(4):418-421,432.

[23] 李娅玲.左归丸对PMOP大鼠肾组织中TGF-β1/Smad4信号转导通路的实验研究[D].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2010.

[24] 马翔.补肾益气中药对去势大鼠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脏TGF-β1调控的研究[D].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2006.

[25] 吕海波.左归丸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中TGF-β1、Smad4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D].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2011.

[26] 任艳玲,郑洪新,杜松,等.补肾益气生精中药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Smad4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5):42-46.

[27] 任艳玲,郑洪新,杜松.密骨颗粒对去卵巢大鼠TGF-β1表达的影响[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4,10(2):221-225.

[28] 任艳玲,郑洪新,杜松.补肾益气生精中药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发生机制的调节作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9(2):94-97.

[29] 郑洪新,燕燕,王思程,等.“肾藏精生髓主骨”藏象理论研究——肾虚骨质疏松症大鼠转化生长因子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异常[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0,12(1):57-64.

[30] 李小英.补肾健脾活血法对去卵巢骨质疏松症大鼠甲状腺TGF-β1的调控机制[D].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2007.

[31] Elabd C, Basillais A, Beaupied H, et al. Oxytocin Controls Differentiation of Human Mesencymal Stem Cells and Reverses Osteoporosis[J].Stem Cell,2008,26(9):2399-2407.

[32] 卞琴,刘书芬,黄建华,等.3种补肾中药有效成分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调控作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5):889-893.

[33] 宋囡,何文智,王智民,等.左、右归丸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向分化中TGF-β1 mRNA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18):210-214.

[34] 孙月娇,宋囡,何文智,等.左、右归丸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诱导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及Smad2/3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8(10):1496-1501.

[35] 徐岩,宋囡,任艳玲.左、右归丸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及成脂诱导的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5,21(8):946-948.

[36] 葛心慈,任艳玲,吴琼,等.左、右归丸及其拆方对去卵巢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的影响[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6,22(10):1324-1328.

[37] 葛心慈,任艳玲,徐岩.左、右归丸及其拆方对去卵巢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诱导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6,22(21):99-103.

[38] 刘诗荣,沈霖,杨艳萍,等.补肾法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中TGF-β1及Fas的影响[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3,11(2):23-26.

[39] 胡娅,蹇顺华,向楠.补肾化痰方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中BMP-2和TGF-β1表达的影响[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13(1):21-23.

(本文编辑:董军杰)

10.3969/j.issn.1002-2619.2017.02.037

艾思羽(1989—),女,硕士研究生在读。从事方药理论及应用的研究工作。

R-05;R681.053.1

A

1002-2619(2017)02-0304-05

2016-11-15)

△ 通讯作者:辽宁中医药大学中药教研室,辽宁 沈阳 110032

猜你喜欢
左归丸信号转导方药
Protective effects of Zuogui Jiangtang Jieyu Formula on hippocampal neurons in rats of diabetes complicated with depression via the TRP/KYN metabolic pathway
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在瘢痕疙瘩形成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家庭解酒方药集锦
中医药抗癌应重视扶正方药的应用
左归丸对自然衰老大鼠海马乙酰胆碱含量及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左归丸对化疗致卵巢早衰小鼠卵巢功能的影响
左归丸上调雷公藤多苷诱导卵巢功能低下大鼠卵巢PLGF及Flt-1水平
“体-量-效”方药关系应用探讨
益心解毒方对大鼠心肌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及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HGF/c—Met信号转导通路在结直肠癌肝转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