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种公猪的选择

2017-03-01 10:20李孝娟黑龙江省家畜遗传资源保护中心哈尔滨50069黑龙江省畜牧总站50069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17年6期
关键词:系谱种猪场外貌

李孝娟,王 崇(.黑龙江省家畜遗传资源保护中心,哈尔滨 50069;.黑龙江省畜牧总站 50069)

繁殖管理

如何进行种公猪的选择

李孝娟1,王 崇2
(1.黑龙江省家畜遗传资源保护中心,哈尔滨 150069;2.黑龙江省畜牧总站 150069)

随着猪人工授精技术的广泛应用,种公猪的覆盖面和影响范围越来越广,而母猪养殖场(户)对公猪的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商品猪的生产中,父母代的母猪选择得到的进展是不能积累的,而公猪群体选择的遗传进展是可以累加的,并与育种场保持平行,而且使用外购精液的猪场,多不开展种猪选育或者是没有能力和意愿开展选育。在这种情况下,科学的进行种公猪选择,挑选出优秀的个体,是提高商品猪养殖效益的关键。

在外购种猪时,应重点从系谱、测定成绩、外貌、精液品质四个方面进行考核,挑选出优秀的种公猪。

1 系谱审查

挑选种公猪要选择具有省级《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猪场,最好是国家核心场。目前我国已经遴选出96家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这些猪场的相关信息可以在全国种猪遗传评估信息网上查阅,而且该网站还定期公布《 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遗传评估报告》。通过查看该报告,可以简单了解该场的育种情况。

在挑选种猪后要及时要求其提供三代或以上系谱,因为现在的种猪场,基本都实现了种猪系谱电子管理,在种猪选定后,可以直接打印出该头猪的系谱,这样的系谱才具有真实性。最好看一下该头公猪的出生记录,查看其同胞是否有遗传缺陷,如有,要淘汰该头种猪。

按照国家规定的15位编号原则,第3~7位为种猪场(或国家)的名称简写,从这里可以判断出其祖先来源场或国家,第8~9位为出生年代的后两位,并且可以确定所引的种猪之间是否有亲缘关系。

2 性能测定成绩

公猪要具有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瘦肉率高、使用年限长(身体结实度)等遗传优势。瘦肉率的活体测定性状是活体背膘厚,为高遗传力性状。生长速度的表型是100 kg体重日龄,为中等遗传力。饲料报酬也是中等遗传力性状。也就是说公猪的生长速度、背膘厚和饲料报酬的遗传优势可以较大的传递给后代。饲料报酬的测定设备昂贵,且它与日增重呈很强的正相关,故常通过选择日增重来间接选择饲料转化效率。因此,对公猪的性能测定重点围绕100 kg体重日龄和背膘厚进行。

为此对公猪进行评定,直接标准就是性能测定成绩和评估的育种值。如果购买种猪时体重达到85 kg,可以由种猪场进行测定,并在其场内群体中进行评估;如购买的种猪体重未到达测定标准,可在购回后,饲养到85 kg以上时(不重于130 kg),委托相关机构进行测定。我省可委托省家畜遗传资源保护中心进行现场测定,并对数据进行评估,或者将数据上传给引种场,由其进行评估。现在有的种猪场在出售种公猪时,已经完成评估,种猪是按照评估成绩定价出售的,这种情况,就可以与体型外貌相结合进行种猪选购。

性能测定完成后,会得到评估报表,一般的报表上会有父系指数,校正100 kg体重日龄,背膘厚和达百公斤体重日龄的估计育种值(EBV)。父系指数不要低于100,国家规定从国外引种,父系指数要大于120,母系指数大于110。但是在实际引种时很难引到高指数的种猪,指数尽量要高。校正100 kg体重日龄小于165 d,背膘厚的EBV、达百公斤体重日龄的EBV要是负值。

3 外貌鉴定

外貌即外形,是猪体型、被毛、肢蹄等肉眼可见的外部特征和特性。种猪的外貌特征与该个体或其后代的生产性能之间存在着明确的关联,与使用寿命高度相关。体长、体高较大的个体一般生长速度较快,腹部紧凑的个体一般具有高的瘦肉率,四肢健壮的个体使用年限长。因此,在系谱和生产性能考核合格的基础上,可进行外貌评价,筛选种公猪。通过制定外貌评分规则,尽量降低鉴定者的主观性。有20%的种公猪是因为肢蹄问题被淘汰的,因此要适当增加肢蹄的权重。良好的肢势结构是种公猪健壮的表现,也是提高其利用年限的关键,尤其是后肢,直接影响其性欲。总体来讲,长白猪的体型以子弹流线型为好,大白猪以砖块型为佳,杜洛克以桥拱型为优。

在进行外貌鉴定时要查看整体结构,再查看关键部位,还要观察种公猪的运动状态,从正面、侧面、后面对种公猪进行观察。

从整体结构看,种公猪要符合本品种特征,体质结实,结构均匀,步态稳健轻快,头大小适当,颈要粗壮短厚,雄性特征明显,体躯长,肌肉丰满,背腰平直或略呈弓形,胸侧长而深,四肢无异常,尾根附着要略高,外生殖器无异常。

种公猪要重点查看外生殖器,睾丸发育正常,大小对称,阴囊位置适当,包皮内没有太多的积液,其同窝兄弟中无阴囊疝、隐睾等遗传性疾病。

四肢检查时,从前、后、侧三个角度进行观察。前视时,前肢自肩部到蹄间的部分应该呈两条直线;后视时后肢自髋部到蹄部的部分应呈两条直线;侧视时,前肢的膝盖处一般都具有一定角度,后肢髋部到膝部的部分具有少许的倾斜角度,而膝部到蹄部的部分则应呈直立型。系部应该具有些许角度,既不能过度直立,以蹄尖走路,也不能过卧、过弱,这样蹄垫部能稳固地与地面接触。理想的蹄部应该蹄趾均匀、形状正常、位置合理且蹄瓣间无过大裂隙,能正常走动和站立。

公猪还应注意腿臀部、背腰、肩、腹线。腿臀与肌肉丰满度密切相关,母系猪种公猪的腿臀肌肉要适度,过于发达对于繁殖不利,过轻对商品代发育不利;父系要求丰满,大腿肌肉要棱角分明,层次感强。背腰要平直、肌肉发达,从肩部到腿臀部成矩形、宽而浑圆且背中线两侧的腰部肌肉棱角分明、清晰,背腰中一直到腿臀有一条较深的沟。肩部要发育良好且匀称,母系猪种的肩部肌肉要适度,父系要求丰满。腹部紧凑,不宜松软、大、滚圆。腹线包括乳头的数目、位置、性状和缺陷等方面。有效乳头数不要低于6对且肚脐前有3对,分布均匀,无外形缺陷。

4 精液品质鉴定

对于可以采精的公猪,在以上3项均符合要求后,要采集精液,鉴定其精液的品质。从采精量、活力、密度、畸形率几个方面进行鉴定。青年种公猪一次射精量不能低于80 mL,畸形率不能超过20%,活力不能低于0.6。对于初次采精的种公猪,首次精液检检不合格的公猪,7 d后复检。复检不合格的公猪,10 d后采精一次废弃,再隔4 d后采精检查。仍不合格者,10 d后再采精一次作废,再隔 4 d后作第4次检查。经过连续5周4次检测,一直不合格的公猪建议作淘汰处理。若中途检查合格,视精液品质状况酌情使用。

对于一头优秀的种公猪,其生产性能的表现是由遗传和环境共同造就的,因此在选择种公猪时,要综合考虑各项指标,避免挑选遗传普通饲养环境好而表现优秀的种猪或者忽略遗传优秀饲养环境一般而表现平庸的种猪。

S828.3

B

1005-2739(2017)06-0010-02

2017-09-06

李孝娟(1973-),女,博士,农业推广研究员。

猜你喜欢
系谱种猪场外貌
《中国种猪场引种指南》手册2022 版征集
《中国种猪场引种指南》手册2022 版征集
《中国种猪场引种指南》手册2022 版征集
陕西丹凤:大型现代化种猪场投产运营
《论风格》文本系谱与论争
外貌描写慎“化妆”
外貌与内在
哈萨克族系谱数字化平台建设研究
中国荷斯坦公牛系谱完整性研究
教你如何治好“遗传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