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

2017-03-01 13:04季永兴
未来英才 2016年23期
关键词:问题意识培养小学生

季永兴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创设情境开展一系列的数学活动,通过思考让学生“面对实际问题,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切入点和关键,可作为思维动力促使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笔者在文中解析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學生的质疑问题的能力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从“充分挖掘教材,发掘问题源泉,培养问题意识”、“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不同课型下问题意识的培养”三个方面对问题意识培养的途径与策略进行了探讨,并阐述了学生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三个途径,最后提出值得注意的四个方面。

关键词:小学数学;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途径与策略

数学思考的前提是必须有一个“问题”,用“问题”启迪思考,用“应用”提升思考,而“问题解决”是数学思考的目标和结果。《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然后再开展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学生在喜闻乐见的生动情境中,激发其浓厚的学习兴趣,思维能力得到全面训练,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数学思考能力。

一、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思维的起点。数学教学主要是思维活动的教学,思维过程是数学教学的本质。教学更主要在于启发诱导学生,向学生充分展现这些数学知识被发现,被解决的思维过程。正如著名教育家罗杰斯所说:“我们不能直接地传授他人,我们只能使他人的学习得以容易的展开。老师应把学生的感情和问题所在放在教学过程的中心地位。”

二、什么是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过程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而强烈的问题意识又可作为思维动力而促使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质疑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问题意识培养的途径与策略

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虽无固定模式可循,但仍存在一定的自身规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充分挖掘教材,发掘问题源泉,培养问题意识。教材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方面做出了大量的非常有益的也是非常有效的尝试。教材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所有新知识的学习均以相关的问题情境的研究为切入点,给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想象空间,使学生通过具体的、熟悉的、感兴趣的背景素材,产生疑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开展教学探究,形成新知识。目的是把学生学习过程变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2、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数学学习应是基本知识技能、思维训练与实际应用的有机统一,更重要的是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果一个人缺乏应用数学的自觉意识,又怎么能真正解决问题、形成用数学意识呢?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创造性地提出问题。为了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新教材附有大量精美的彩图,它所描述的都是生活中的数学,

3、不同课型下问题意识的培养。多数时候,教师的上课是按照自己的思路和意愿来设计的,在这种方式中,学生失去了提问的权利,也失去了质疑和深层次思考的机会,最终失去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程理念强调更多让学生参与,让学生更主动构建,这就要求我们要“以学定教”。不要怕学生的提问会打乱课堂教学的条理性和影响教学的节奏。切忌一意孤行阻止学生提问,以免扼杀了他们提问的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较为浅显的问题,可以马上就请同学及时帮忙解决,同时要对提问的同学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以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让他们敢于提出问题,乐于提出问题。

4、学生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途径。(1)通过阅读教材发现问题。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仔细读、认真想,学会用数学的思维去研读教材的字、词、句、段,甚至标点等。(2)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5)关注解决问题后的问题的提出。解决问题后的问题提出,通俗的说,即反思与质疑。这是一种重新认识、重新评价的过程,他帮助学生对自己在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所作所为是否合理,是否优越做出判断,积极的反思将产生更高层次的思维结果。

四、值得注意的方面

1、对学生的问题方式引导不当。对问题意识的处理切忌全部被老师编程序,而学生应该理解思考为什么,不要把学生变成了机器。

2、学生自由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不够。3、学生的创造力没有得到发挥。

4、问题意识教学中更多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但这并排斥接受性学习,只要有利于问题意识的形成,有利于整合地实施“三维”目标便可。

五、感想

现实生活中数学问题无处不在,机会总是属于那些有准备的人,对大脑一片空白的人来说,问题往往与之擦肩而过。因此,开展课改实验的教师,在把握好新教材下,不论课堂内外,始终要使学生的大脑处于激活和开放状态,加强对“问题意识”的培养。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法上重“创新”,加强“激发与维持”,我们的课堂就一定能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春天画面。总之,培养问题意识,是我们教师的一个职责,教师要转变观念,尊重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勇于创新,让学生成为一个问题的发现者、探索者和研究者。

参考文献

[1] 陈晶.小学生课堂问题意识欠缺原因及培养策略的初探[J].华章,2012(03).

[2] 陈秋红.教师的课堂提问行为反思[J].教学与管理,2004(28).

[3] 穆凤良.课堂对话和提问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11).

[4] 高俊霞.小学生问题意识探究[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05).

猜你喜欢
问题意识培养小学生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