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随中国,印度在拉美提升“存在感”

2017-03-01 13:57王莉莉
中国对外贸易 2017年1期
关键词:拉美地区拉丁美洲贸易额

王莉莉

近年来,新兴经济体对于拉美的兴趣不断增加,而中国无疑是其中的领头羊,它几乎是南美大多数国家包括智利、哥伦比亚、巴西等在内的第一或第二大贸易伙伴。

但還有一个国家同样不能忽视,那就是印度,这个千年古国拥有与中国相当的人口规模、较高的宏观经济指数和相对贫乏的自然资源。对于印度来说,关注拉美同样可以获益匪浅。

随着最近10年来中国登陆拉丁美洲,印度也加快脚步向拉美进军。在强化与拉丁美洲的经贸协定以推动双边贸易的同时,印度也希望在拉美地区寻求更多的机会。

私营企业主导投资

最近10年来,中国向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等拉美国家提供了大约1200亿美元贷款,超过了世界银行和美洲开发银行的总和。不仅如此,中国在2015年提出,“未来10年向拉美地区投资2500亿美元”,号召与该地区“打造命运共同体”,制订了与由33个国家构成的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的合作计划。

而印度则并不希望提供贷款。据外媒报道,印度并不像中国那样出手阔绰。中国主要是通过国有企业这种较为集中的模式打入拉美市场,而印度主要依靠私营企业。

美洲开发银行认为,与印度开展贸易对拉美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当前原材料价格不断下跌的情况下。2016年以来,原材料价格下跌已经导致拉美出口总额下降了500亿美元。2000年,印度与拉美之间的贸易额仅为17.6亿美元,到了2015年,这个数字已经增长到440亿美元。虽然与中国和拉美之间的贸易额相比,这个数字依然相对较小,但值得一提的是,双边贸易额正在以每年25%的速度持续增长。实际上,印度已经超过中国成为拉美最大的石油进口国。

拉美与印度440亿美元的贸易额当中将近一半来自于印度的石油进口额,其中大部分是委内瑞拉的石油。2014年,印度从委内瑞拉进口了2150万吨石油,从哥伦比亚进口了520万吨,从巴西进口了500万吨,从墨西哥进口了430万吨。2015年,印度对拉美的出口额为140亿美元,而巴西和墨西哥在其中扮演了主角——它们是印度汽车在拉美的主要进口国。

中国与拉美之间的贸易模式是用工业制成品换原材料。有专家指出,虽然印度与拉美之间依然是也是这种模式,但印度的出口和投资主要由私营部门主导。

与自带劳动力的中国企业不同,印度企业倾向于在拉美当地雇佣工人,甚至聘请管理者,这就避免当地人对印度企业产生排斥心理。

加快进军拉美市场

印度经济传统上以制造业和农业为主,是世界上蔗糖、茶叶、棉花、黄麻等的主要制造国之一。最近数十年,印度工业在航空航天研究、信息、通讯、电子、医疗、石油和天然气等方面得到了多样化发展,全球各大公司在印度建立分支机构以利用当地丰富且高素质的人力资源。

印度对拉美来说至关重要。印度是拉美的第三大出口目的地,植物油出口的头号目的地,铜的出口排到第三,黄金位列第四。过去15年间,拉美出口印度的原油已经占到印度原油进口的19%。

与此同时,拉美各国无疑是一个富有潜力的巨大市场。印度已经跟包括巴西和阿根廷等国在内的南方共同市场(MERCOSUR)签署了互惠贸易协定,成为发展南南合作的范例之一。

1997年,中国与南方共同市场也建立了对话关系。2004年,双方为决定正式启动中国—南方共同市场自由贸易区谈判交换了看法,决定各自开始进行可行性研究,目前,双边的谈判正在进行中。

2016年9月,印度与秘鲁已经为推进双边贸易协定的签署制定了时间表,该协定将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等多个方面。

此外,在印度—智利特惠贸易协定(PTA)框架下,智利和印度签署两国间的贸易协定,扩大两国贸易项目中的部分协议范围至2800项,实现两国定性和定量的飞跃。两国贸易减免税从474件产品增加至2800件。亚洲国家1798个贸易产品将有30%至100%之间的报关费折扣,智利国家1031件产品将适用10%至100%之间的关税削减。

早在2014年,印度就提出,将双边贸易额在今后5年翻番应该成为双方的共同目标。双方应当进一步强化这种经贸关系,促进双边经贸发展潜力的最大化。从货物和服务贸易多样化、相互投资的增加及双边合作的扩大等方面看,仍有很大潜力可挖。

拉丁美洲已经开始向印度出口制成品,并利用印度作为向亚洲和全球市场拓展的基础。目前已有20多家拉美大企业向印度的钢铁、电影院、汽车零件制造领域投资了数十亿美元。秘鲁软饮料企业Ajegroup是最新登陆印度的拉美企业之一,正以比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低得多的价钱,在印度销售自己的“大可乐”(Big Cola)。

美国媒体分析,拉美国家可能很快会聚焦印度市场的原因有三个方面:首先,印度的经济增长超过中国,人口在2028年也将超过中国。这意味着印度的消费人口将超过中国,为拉美国家的出口提供更大的商机。其次,中国在拉美国家几乎只采购石油、矿产、大豆等原材料,同时出口制造业产品,和拉美国家的同类产品竞争。而印度的出口更多的是提供技术服务,可以为拉美国家制造更多就业机会。印度官员说,现在约有24家印度技术咨询机构在14个拉美国家雇佣了2.4万人。第三,印度英语的普及率较高,拉美国家和印度做生意比和中国容易。

面临与中国同样的投资困境

尽管印度与拉丁美洲之间的双边贸易额10年增长了10多倍,但只需查看地图就能意识到,拉美与印度相距甚远,因此需要降低运输和交易成本,降低贸易伙伴间物流过程的损失。

此外,印度商工部发布的信息中指出,印度制药企业在拉丁美洲发展遇到注册困境。印度以生产低成本高质量的药品闻名,推动印度制药企业在拉丁美洲的发展对双方而言将是一种双赢。印度希望双方能够在能源、矿产、化学、制药、通讯和IT等领域继续加强贸易和投资,而“印度制造”计划也将致力于为投资者创造更为适宜的环境。

最主要的困难还是拉美地区的经济低迷。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的减速对拉美及加勒比地区而言不啻为一场深刻的打击。201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表的报告下调了对拉美地区经济的预期,世界银行的报告同样也降低了对拉美地区经济形势的展望。

纵观全球,拉美是世界上最早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地区,也是“中等收入国家”最集中的地区(该地区33个国家中28个国家已经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同时滞留“中等收入陷阱”时间长,平均滞留38年。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机构在哥伦比亚卡塔赫纳发布的拉美经济前景展望报告中预计,2016年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降幅为0.9%至1%,将连续第二年出现经济负增长。同时,经济形势持续不利将危害地区发展,2015年,有700万拉美人口陷于贫困,未来两年预计有2500万至3000万脆弱群体面临返贫风险。

如今中国已经是拉丁美洲第二大贸易伙伴。有分析报告称,未来15年,中国可能取代美国成为拉丁美洲最重要的经济伙伴。虽然远不能同中国相比,但不可否认,印度在拉美的“存在感”正在提升。

猜你喜欢
拉美地区拉丁美洲贸易额
拉丁美洲国家营商环境排名
中国与中东主要国家贸易数据
“一带一路”视角下中国文学在拉美西语国家的译介研究
浅析拉美过度城市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