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

2017-03-01 22:02喻汝富
未来英才 2016年23期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初中语文

喻汝富

摘要:个性化阅读切合语文学科的思维性的本质属性,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中最重要的一点即是语文是一门思维的学科。听说读写是语言思维的具体表现,一个人阅读能力的高低从根本上是由其思维品质的高低所决定的。个性化阅读学习探究性阅读的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其指向便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刍议

初中语文的个性阅读对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引导教学思路发生新的转变。其重要的表现便是教师的思路要顺应学生的思路,教师与学生在围绕着课程基本目标进行阅读的过程中获得感悟。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及个性化思维都得到了较好的培养与塑造。以下是我的一些教学见解。

一、创设民主、平等、自由的课堂氛围

教师要更新观念,认真全面地贯彻落实新课标精神,让它在每一节语文课堂绽放美丽的花朵。学生在长期的语文阅读实践中,因多名教师教学风格、观念、能力等各不相同,会产生畏惧心理、从众心理、依赖心理。面对这些表现,教师必须创设一种民主、平等、自由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敢说。

1、阅读课堂要去“专制”,求民主。教师不要专制化,独霸讲台,把自己看作知识的权威,对众多教学参考资料不加辨别的全盘接受,并毫不保留的灌输给学生。教师要学会期待,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不要急于公布正确答案。学生提出的新观点,我们要虚心倾听,合作探究,认真辨其真伪,不要一棍子打死,把学生的个性体验消灭在萌芽之中。我们要让民主走进课堂,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就是创造性的体现,教师要允许“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为此,我们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心中真实感受,提倡学生争鸣,只有在生命、心灵的碰撞中,才能生成新知。

2、学生要去除依赖心理,扮演阅读主角。有部分学生迷信专家、学者精心编写的《课课通》、《课文全解》、《教学参考用书》,甚至教师的金口玉言,缺乏自信、缺乏批判,习惯于继承,形成了“坐、等、靠”的坏习惯。教师根据每一课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多个练习,有必做题和选做题,使学生在自主选择中完成教学目标,使学生愿意去做。对上面列举类似的教辅用书,教师要把它们清理出课堂,去除学生的依赖心理,使其凭靠自己的深度阅读、认真独立思考获取知识、感受真善美,让合作探究成为课堂的主旋律,让课堂成为学生表演的舞台,使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角。

二、加强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引导作用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所起的作用是主导作用,应该正确的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尤其是对于学习和阅读存在困难的学生,教师应该正确对待。切记不得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也不能够打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而是应该认真的倾听学生,亲切的鼓励和引导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实现个性化阅读的教学效果。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表达自己的看法,获得独特的阅读体验,增加分析问题的视角。个性化阅读使学生的个体行为,也是一种人性化行为。学生所处的环境不同、立场不同,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等都会对阅读的结果与体验产生一定的影响,教师所要做的便是進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获得创新能力的培养,学会批判性的学习与思考。

三、促进学生感受与体验

传统意义中的语文教学课堂,更多地是教师在讲台上以一己之解读代替学生集体解读,抑或成为了教参视角与思想的传声筒。新课改活动下,我们要将个性化教学策略进行到底,就需要创设种种真实化的生活情境,促进学生感受与体验,让学生在自我的个性解读当中有着深刻的体悟,产生具体、真实而具有个性的看法。譬如笔者在讲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就积极鼓励学生在寒风凛冽、雪花飞舞的严冬走出教室,在瑟瑟寒风中体悟戍边战士的悲苦与思家情怀。在课下交流时,有的学生感慨地说,应该给戍边战士及家属以更多的经济补偿与优惠政策。看,这就是个性化解读所带来的丰硕成果。

四、注重阅读习惯的培养

根据文本的特点,引导学生选择合理的阅读方法,朗读、默读、速读、批注等均是学生喜欢的阅读方法。阅读是高度个性化的心智活动,需要借助自身的生活经验、情感基础、语文积淀唤回直觉经验,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重构自己的头脑中的“第二文本”。阅读既然是一种个性化的解读过程,那么,学生自己可以依据自己的“阅读期待”,对课文产生认同、共鸣,或进行质疑、批判。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依据自己的“阅读期待”强化“阅读反思”,在自我反思、调控中,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改进学习行为。这是学生形成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有效方法。个性化阅读的基础是大量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的权利,鼓励学生把阅读内容和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尊重学生的个人体验,注重学生间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实现求同存异。教师在阅读过程中先要认真备课,充分分析文本中隐含的信息,做到“胸有成竹”,才能游刃有余的驾驭整个教学过程;课堂点拨应牢记“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注意倾听“杂音”和“不和谐”之音,及时捕捉个性思维的时机,从而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课后利用读书笔记、阅读手册、手抄报等形式进行信息反馈,总结共性收获,促进个性化。

总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应该采取合适的策略帮助学生进行阅读体验,激发学生思考与感悟。作为教师要重视个性化阅读的基本过程,充分领悟个性化阅读的基本内涵,帮助学生进行体验和感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个性化阅读,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个性化阅读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如何实施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
鱼·渔·喻:教学的三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