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课开展“中国梦”教育的相关探究

2017-03-01 08:18罗强
未来英才 2016年23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中国梦初中

罗强

摘要:实现“中国梦”是中国人民共同的愿望,目前初中思想品德课渐渐开展“中国梦”教育,它在中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践中,有助于加强中学生的爱国精神,帮助中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实现“中国梦”,并将这一教育慢慢融入到学校的文化建设中去。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国梦

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召開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社会和谐,人民生活幸福的梦想。”它的核心目标是:到2020年和2050年,逐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1]。而中学生被认为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导者。因此,中国梦引进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可以让中学生深入了解中国梦,增强学生爱国主义精神,让中国梦融入中学生的内心,激励他们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一、“中国梦”融入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体,将“中国梦”融入到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来,可以促进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有助于帮助他们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对凝聚中学生力量并努力奋斗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1、中学生思想教育的本质和含义。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就是为了培养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入了解。中国梦不仅是国家和民族的梦想,同时它也是广大人民的梦想,它体现了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本质和意义。中国梦不仅为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重要内容,同时也为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指明了教育方向[2]。

2、加强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必然要求。中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才,是国家、民族共同的希望。加强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中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提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民族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可见,这对当前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有了新的要求,要求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必须适应这一变化,及时调整教育内容,培养为实现中国梦的人才。

3、构建和谐校园的必要需求。中国梦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了指导思想和方向,中学生的价值观多元化,导致一些中学生在选择主导价值观时会迷茫纠结,因此指导思想对中学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而中国梦所坚持的指导思想可以引导中学生选择正确的主导价值观,指导他们成为对社会建设有用的人才。中国梦为构建和谐校园指明了方向,然而,中国梦指出,学校要培养国家所需的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才,努力实现中国梦。

二、将“中国梦”融入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基本策略

将“中国梦”融入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需要不断提出与之相适应的策略。

1、将中国梦贯穿思想品德教育中去。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融入中国梦教育,将中国梦教育贯穿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理论的全过程,坚持中国梦的指导思想,推动中国梦融入思想品德教育课堂的进行,将中国梦融汇到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思想中。思想品德教育要素一般包括两类:第一类是人的要素,教师和学生是思想教育的能动性要素;第二类是外界要素,包含目的、教育内容、方法等,是思想教育中由人支配的被动性要素[3]。从第一类要素来讲,教师是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占主导作用的组织者,因此,首先教师要深刻认识中国梦,掌握它的内涵,有利于传授中国梦教学。从被动要素方面来讲,即使它受人来支配,但这一要素也应该充分展示中国梦的内涵。这就需要教师根据中国梦的要求,设计出符合教学内容和要求的教育方法来。只有将中国梦贯彻到整个思想品德教育中来,才能更好的达到这一教育的目的。

2、注重将“中国梦”融入到思想品德教育中的渗透。中学生日常思想品德教育是通过团委、班级、学生会组织进行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将中国梦融入到思想品德教育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渗透性。因此学校就要从各方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品德,开拓出新的教学方法和途径。

第一步就是完善学生的党建组织,带动学生在日常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开展。从分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积极鼓励学生加入党员组织,发展为积极分子,再到预备党员体系的慢慢构建。通过优秀党员做出榜样,进而影响普通学生在日常思想品德教育中践行中国梦。第二步就是要通过互联网构建思想教育机构,拓展日常思想品德教育的范围。学校可以通过网络,结合中国梦的要求,设立一个学生日常学习思想品德教育的组织,使中国梦教育更广泛的被学习。最后就是提高学生会思想品味,让更多学生加入,并接受中国梦教育。提高思想品德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更广泛的将中国梦融入到学生的日常思想品德教育中去。

3、提高将“中国梦”渗透到社会实践中的实效性。社会实践是人改变客观物质的活动。它是检验真理最权威的标准,通过实践才能真正了解物质真理,所以在很多学校对学生的教育中,更多的推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当然也包括中国梦教育,要通过理论教育与实践结合起来,提高中国梦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实效性。

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中国梦的理论知识,通过开展一些考察、公益活动等实践活动,将中国梦融入的实践教学中。社会实践是大部分学校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它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让更多的学生积极的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践加深对中国梦的认识,在实践中慢慢接受中国梦教育[4]。学校要建立实践教育体制,以中国梦为指导思想,促进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三、结语

将中国梦融入的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去,需要不断的实践,提高学生的中国梦教育思想,让学生相信中国梦是可以实施的,激励学生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将实现中国梦作为自己努力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梁爱文. 初中思想品德课开展“中国梦”教育刍议[J]. 教育探索,2014,06:109-110.

[2] 魏宏强. “中国梦”融入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策略探究[J]. 民营科技,2013,07:249.

[3] 陈刚. “学案导学”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让“学案导学”回归思想品德教育的本质属性[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2,04:51-52.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课中国梦初中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策略研究
情感教育是思想品德课升华的金钥匙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