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的方法及策略

2017-03-01 09:00郭婷婷
未来英才 2016年23期
关键词:新兴媒体有效引导互联网

郭婷婷

摘要:在网络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是信息的发布者。纠正网络舆情的误读和片面理解网络的观念,建立对网络舆情收集、研判、引导、应对、应用工作方法和机制,形成联动机制,占领舆情引导制高点,掌握舆情引导主动权,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关键词:互联网;新兴媒体;舆论传播;有效引导

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速度惊人,“网络化生存”正在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方式,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表达民情、畅通民意、集中民智的重要渠道。大量的事实说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深刻地影响着社会舆论的形成,进而影响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舆论引导工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一、建立有机衔接、高效运转的舆情引导处置体系

从事网络舆情引导工作,要坚持“全民参与、常态引导、网民为本、源头防范”,在落实舆情引导力量,规范舆情引导程序,提高舆情引导能力方面下足了功夫。

1、建好机构“抓”起来。成立舆情处置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各部门为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单位。在全市范围内抽调多名精干力量担任核心网评员,负责日常舆情搜集、预警發布和先期处置工作。各部门负责人为舆情引导第一责任人,并配备专兼职人员,参与舆情引导工作,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网络舆情引导工作格局。

2、搭好平台“动”起来。市舆情中心在腾讯、搜狐、百度、天涯等全国大型网站申请账号,利用移动网络登记飞信账号,安排专人管理并以市委名义回应网络舆情、提供咨询服务。

3、定好制度“管”起来。专门制定《涉政舆情处置工作办法》、《网评员管理办法》等制度,明确市政工、法制、交通、教育、医疗、城乡建设、媒体等舆情办成员单位职责任务,规范监控发现、研判预警、落地查控、舆情引导等环节处置程序,建成舆情搜集、分析研判、预警发布、分级报送、联动处置的“流水线”,建立有机衔接、高效运转的舆情引导处置体系,确保“预案启动迅速、分析研判到位、化解处置高效”。

二、联动机制占领舆情引导制高点

积极构建由市委市政府统一协调,宣部部牵头,公安、通信、交通、教育、医疗、新闻媒体等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动机制,互通情况,各司其职,形成舆情引导工作的整体合力。

1、争取市委市政府支持。积极争取以宣传部牵头主管的重视支持,在舆情危机发生时,借助外宣部门动员更多控制力量投入工作,及时消除不利于市政府形象和工作的负面报道。

2、密切媒体合作。加强与各级新闻媒体的配合协作,以畅通新闻宣传渠道为基础,及时沟通信息,策划报道重点,与新闻媒体建立信任、合作、双赢的良好关系,最大限度地降低负面炒作。去年,报送社会舆情41篇,党政网更新91篇新闻,四川发布更新288篇新闻,网络舆情专报30余期,中宣部舆情信息报送437篇,网络舆情月报2期,网络舆情季报1期,专题舆情分析报告24期,营造了良好地方舆论氛围。

3、加强网民沟通。每季度开展“市民开放日”、“网民恳谈会”等活动,加强与自贡在线及本地版主、吧主、网上意见领袖交流沟通。每周坚持网评人员碰头会,主动向他们介绍情况,利用他们在网民中的权威达到“他们说的就是我们想要说的”目的。对于在网上故意损害市委政法机关形象、歪曲事实的网民,主动接触,耐心教育,通过其态度的转变占据舆论主动,增强政府的公信度。

4、准备舆情引导持久战。针对涉危网络舆情随时可能出现的态势,建立常态化舆情引导工作机制,实现从“临时应付”向“备战平时”转变,有效防范并化解舆情危机。一是建立研判评估机制。每月召开网络舆情研判会,对前期涉稳的网络舆情引导处置工作进行分析总结,明确涉稳舆情的发展动向和趋势。对易引发炒作的苗头性、倾向性信息,及时评估影响,提出引导建议。在《自贡舆情》专刊,通报重大舆情、互联网动态或影响本地稳定的信息,提前预防或控制,防止引发炒作热点。二是建立应急处置机制。在舆情应急处置中,做到舆情引导与事件处置“同频”,信息发布与事件调查“同步”,发布口径与事件真相“同调”,网上网下两个战场统筹谋划、相互策应,实现重大舆情不“炸响”,较大舆情不“发酵”,一般舆情不“升级”的“三不”目标。三是建立考核奖惩机制。每月对涉舆情责任单位及责任人的工作情况进行通报,通报结果纳入部局年度百分考核。对涉稳、涉政舆情引导做出贡献的个人和单位给予奖励,对引导工作不力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造成严重损失或带来严重社会影响的,严肃予以追责。

三、增强舆情引导实战性

坚持发现在早、处置在小、预防在先、控制有力,力争把工作做在前面,把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积极争取主动。

1、全天候盯网。中心部门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安排专人对舆情活跃的网站、论坛、贴吧等重点平台不间断地监控巡查。各部门专兼职网评员围绕节庆活动和敏感事件定时跟踪巡查,全时空、宽领域掌控网上舆情。去年以来,先后发现和上报涉稳舆情信息53余条,涉稳涉政舆情信息220条。今年在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理了百度贴吧《我在自贡操舵爷》等敏感贴文,及时消除负面社会影响。

2、全程盯事。主动掌握当前社会民生热点和本地舆论焦点,对征地拆迁、欠薪讨薪、执法投诉、非正常死亡等易引起群众反响的舆情,果断采取处置措施,防止其在网上扩散蔓延;对网民反映案件信息类的舆情,坚持案件与舆情同步处理,及时查处后作出细致回复;对于网上谣言,主动发布权威信息,澄清事实真相,掌握舆论主动权。去年以来,中心紧盯敏感案事件,坚持正面回应、主动发声,有效化解了在腾讯、新浪、百度贴吧等网络媒体反映强烈医闹、群众闹事等30余起网络舆情事件。

3、全力盯人。建立现实重点人员和网上重点人台账资料,统一纳入虚拟社会管控范围,确保上述人员所有网上言论第一时间纳入视线。对涉稳、涉政网络信息发布人员和主要传播人员,依托网吧实名管理系统、IP地址查证技术和情报信息平台等技术手段,迅速落地查人,及时跟进稳控。今年以来,列管网上重点管控对象12人,教育训诫7人。

综上所见,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的复杂性,信息来源的多元化,大大增加了舆论监管的难度。互联网作为信息载体所具有的影响力,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进而影响着政府组织的运行,影响着执政思维与执政方式,是我们思想文化和新闻传播领域的一个新阵地。

猜你喜欢
新兴媒体有效引导互联网
关于行业性科技期刊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
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探讨
教师的有效引导与数学教学效益的提高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文化传承中分别扮演什么角色